何以笙簫默小說小說:、、、、、、、、、、、、
農歷春節,華夏最重要的節日沒有之一。在這個節日中一家人團聚是重點,然后剩下的就是吃了。
尤其是為了過年開始備年貨的時候,那是一邊備年貨一邊吃,明明家里都快堆滿了,依然感覺似乎還缺點啥,然后這個集跑到那個集,總之就是集集不落空各種上街買東西。
而且還總有一種東西買晚了就買不到了的感覺,所以每一次都是大車小車的往家里拉。即便是住在街明明走兩三步路就可以買到的東西,依然要在家里囤一點。
別的不說就說這鹽,就算最后真的其他東西賣完了,這個鹽也不會缺的,可就是有很多人不放心非要買個五六袋在家里放著,這些不放心的人中就有楊媽。
明明家里已經買了十多袋的鹽了,需要腌制的東西鹽也已經用鹽碼好了,剩下的三四袋鹽未來吃個兩三個月都足足的還吃不完。
可楊媽就是感覺這三四袋鹽太少了,于是出門左轉去距離不到十米的小超市又買了三袋回來才算安心。
養豬場那邊就更不用說了,因為今年游客突然對殺豬菜感興趣,所以養豬場還要繼續開下去,而畜生也是要喂鹽份的,于是養豬場那邊的粗鹽是一大袋一大袋的搬。
在養豬場干活的楊東旭把最后一大袋的粗鹽送進庫房,看著庫房中儲存的鹽粒和飼料看的直搖頭。
轉身從庫房中出來,看到正在另外一間房中做賬的周雅開門走了進去,這件房間是楊爸住的,所以里面有個暖爐,此時屋里還挺暖和。
伸頭看了一眼周雅記錄的賬本,不是工整正軌的出納賬目,就是簡單的農村小賬,單純記錄著買了多少斤的飼料,多少斤鹽,花了多少錢之類的。
正軌的出納賬目楊爸也看不懂,還是這樣簡單的記一下比較方便。
“弄好了?”周雅繼續記著賬眉頭抬頭開口問道。
“嗯,里面都收拾好了,一會兒把門鎖上就行。豬圈里也沒剩下幾頭豬了,拉到鍋爐房那邊的飼料足夠喂到年后的。”楊東旭點了點頭,然后開口問道:“爸還是不愿意過來?”
他嘴里這個‘爸’顯然不是自己親爸,而是自己的老丈人周雅的父親。
自從玄老爺子過世之后,周義仁就越發的宅了,除了早晨雷打不動的圍著水庫跑鍛煉身體,以及哪天胃口好了去水庫下面小妹的農家樂點菜小酌一下之外。
其他時間全都宅在屋里看書,看各種書。楊東旭甚至從他書房里看到了漫畫,當時被震驚的不要不要的。
現在除了玄老爺子的房間之外,周義仁住的那套院子其他房間全都改成了書房,每一個房間推門進去映入眼簾的就是各種書,包括周義仁的臥室除了一張床之外,剩下的也都是書。
還是在周雅的堅持下,說明年開春地面解凍再旁邊空地上再蓋幾間房子給他放書,才把臥室中的書給清理出來,把電暖氣給打開。
不然周義仁怕電暖氣太熱影響書的紙張,以及容易引起火災根本就不開。這大冬天的一坐就是幾個小時的看書,還是一個一把年紀的老人,這要是不開電暖氣根本受不了。
至于周義仁嘴里當年住在牛棚中比這個冷多了依然身體好好的不生病,周雅和楊東旭全當沒聽見。
還當年在加牛棚里住,那么冷第二天早上起來照樣干活身體一點事兒都沒有。你咋不說自己二十郎當歲的時候睡涼炕都沒事兒呢?也不看看自己現在什么年紀都多大了。
“說年三十兒過來過年吃年夜飯其他時間就算了,說那邊廚房我也給他收拾出來了,自己做點東西吃就行。現在他整天就是想著書書書,已經讓我給他從國外買書了。
前兩天還讓我給他找德語初學教材,說阿拉伯有不少著作不錯他想看看,但又嫌棄那些翻譯書籍的人不專業,準備自己學波斯語看原文。”周雅有點無奈的說道。
也不知道自己老爹受啥刺激了,年齡都這么大了突然迸發了讀書的熱情。現在國內著作看的似乎感覺不過癮,開始看俄文和英文書籍了,甚至德文的書籍也沒少看。
現在為了閱讀更多的書,現在開始自學波斯語,如此熱烈的學習情緒,看的楊東旭這樣的年輕人都汗顏不已。
“想怎樣就怎樣吧,畢竟咱爸除了讀書之外也沒別的愛好,總不能人都到老年了,咱們還剝奪他的愛好讓他做別的吧?我會吩咐家庭醫生那邊給老爸仔細體檢的。”楊東旭攤了攤手表示自己也沒太好的辦法只能隨自己老丈人的意思。
畢竟年齡到了他這么大,法律都管不到了。這耳不聾眼不花僅僅只是喜歡讀書,身體還算硬朗已經比九成九的老人強了。
“也只能這樣了。”周雅談了口氣,對了一下手上的賬本,發現沒什么遺漏之后開始收拾桌子。
“等過年做年夜飯的時候,多做一些紅燒肉和軟糯好消化的食物凍起來,等爸年初一回去的時候讓他帶上。咱爸最怕浪費糧食,帶回去肯定吃的。”楊東旭開口說道。
年三十兒的時候小妹那邊的農家樂就放假歇業了,一直到年初六才開門。畢竟這邊的風俗和城里不一樣。
在城里有人圖省事,親戚上門就帶著到外面喝點,所以城里的飯店越是過節的時候生意越好,春節都是如此,不少家庭都是去飯店訂桌吃年夜飯。
但在老家這邊過年親戚上門你帶人出去吃,掩飾辦喜宴或者吃大桌人太多沒辦法還有個說法,過年過節上門不在家里留飯這就明顯有些不尊重了。畢竟人家上門又不是為了這口吃的。
所以春節前后小妹那邊農家樂會歇業,一日三餐就沒辦法給周義仁送了。
而周義仁那邊又不喜歡一群人圍著他轉,所以沒辦法給他請個保姆廚子什么的專門在水庫那邊伺候他。
要是一日三餐從楊家村這邊往那邊送的話又會被數落。說他又不是癱在床上不能動了,自己能照顧好自己,讓楊東旭和周雅忙自己的事情就行。
因此把一些煮好的東西送過去,然后隔三差五的送一回就是很不錯的選擇。畢竟現在大冷天的也不怕東西壞,再說那邊還有冰箱呢。
所以東西都做好分好份,想吃的時候拿出來到鍋里熱一下就行。以周義仁不浪費糧食的習慣,都煮好的了肯定會吃的。因為他知道如果他不吃,周雅看到剩下的東西會倒了喂豬。
“嗯。過兩天我和媽說,到時候做年夜飯多準備一些。對了,你讓東杰開紅薯粉廠的事情到底怎么一個章程。這兩天小嬸總在媽身旁轉悠旁擊側敲的問。”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