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明余暉第六九七章 鐵桿莊稼基金會;受降悉尼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后明余暉 >>后明余暉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九七章 鐵桿莊稼基金會;受降悉尼

第六九七章 鐵桿莊稼基金會;受降悉尼


更新時間:2024年10月03日  作者:神州翰林院的寧海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神州翰林院的寧海 | 后明余暉 
正文卷

連日艷陽,昨夜的一場暴雨讓酷暑下的京師應天府稍許清涼了些。

朱泠婧批復了一個“閱”字,隨著她拿起印璽敲下方章,草案的施行便成了塵埃落定的事了。

盡管朝野間仍存在激進好戰人士的反對聲音,但是主流意見已經轉向了如何體面的結束戰爭。

大明朝廷自從兩個多月前就開始考慮如何調整經濟與外交政策,以適應戰后的需求和挑戰。

六月末,諮政院政會、稅賦監、戶部共同擬訂了調控草案,準備進行從戰時體制向和平時期的過渡。

其一,關于經濟政策——計劃采取一系列政策來促使經濟轉型。削減軍費預算,鼓勵民用商品生產(提供稅收減免優惠)。同時,戰時物資配給和物價強制管控也要在半年內逐漸放寬直至取消。

其二,關于重工業轉型——大戰背景下的軍事工業爆炸式膨脹發展,大量工廠轉行成為武器裝備零部件的承包商。隨著戰爭即將落幕,眾多相關產業需要恢復生產小轎車、建筑材料、手表、照相機等等商品。

其三,財政和貨幣政策——大戰期間發行的眾多國債需要償還,通貨膨脹也需要密切關注,計劃采取一系列較為保守的政策來讓經濟平緩穩定,包括降低存款利率、減少貨幣發行量、提高銀行準備金率等等。

其四,士兵復員和社會福利——周圍再無強敵,也不存在膽敢挑釁的鄰國,帝國軍隊自然無需維持如今的規模,如何讓數以百萬計的軍人順利的融入社會十分重要,調控草案計劃設立一個臨時法案,為復員的士兵提供各種優待,以確保穩定。

①退役金,根據服役年限長短和服役地域遠近而有所不同,基準是每年80圓,在本土為1倍、在西線為2倍、在南線為1.5倍、在東線為2.5倍,于安西或嶺北遠征軍服役亦是1.5倍。

②失業金,按照每月17圓的標準直到找到工作,至多發放12個月。

③貸款補貼,無條件為有需求者提供第一筆600圓無息貸款和第二筆1500圓低息貸款。

④住房補貼,鄉村自建房一次性發放200圓,城鎮購房一次性發放150250圓不等。

這四項福利是專屬于退役后選擇自謀生路的士兵,一系列補貼林林總總加起來不算少,但也遠遠稱不上豐厚,只能說還湊合。

可以說大明權貴們精明老辣得很,并不愿在這方面大力砸錢,夠用即可。

不過,如果選擇順應朝廷方針去澳洲遷移定居,那么能享受到的待遇就要高多了。

出于實控澳洲大陸的需求,三個屯戍合一的集團軍級屯戍建設部隊正式成立,分別對應設想的省級行政區分劃。

一是西澳經略宣慰使司,它的轄地囊括了幾乎半個大陸,地廣人稀,人口主要集中在珀斯和阿德萊德,計劃部署7個師。

二是南澳經略宣慰使司,轄地主要是東南部,包含墨爾本和悉尼這兩座大城市,面積最小但人口最多,計劃部署10個師。

三是北澳經略宣慰使司,轄地為東北部,只有布里斯班一座大城市,面積和人口中等,計劃部署9個師。

大明朝廷只是將經略宣慰使司當作臨時過渡性質的機構,等澳大利亞民眾遷徙和驅離完成、本土移民漸多、一切穩定下來,經略宣慰使司就要撤銷并轉為正常的省級行政區了。

退役士兵如果選擇定居澳洲,首先其身份會轉變為預備役,根據上級統一指派前往各個師報到。

接下來,士兵通過報名和抽簽等方式來確定各自的工作,然后劃分所隸屬的單位,各團各營各隊都分門別類的負責不同工作。

澳洲屯戍部隊其實很像一個集團企業,下邊有大大小小的子公司,但終究是準軍事組織。雖然平常看上去就像普通百姓似的松散自在,但每個月都要以營為單位訓練兩天,每年秋季要進行秋操——全師集結合同訓練。

屯戍部隊發放的也是軍隊薪餉,不是正常意義上的工作薪資,看上去不高,但是住房、醫療、伙食等等開支全都無需考慮,總體來說是相當優渥的。

缺點當然也有,就是不能隨意遠離所在地,出遠門需要向上級請假。

為了盡快整合這片土地,權貴們這下倒是不吝嗇了。

草案還計劃成立一個官方婚姻中介機構,專門為之撥款,用于引導大明本土內陸地區的年輕女性遠嫁至澳洲屯戍部隊。

人口買賣自古以來都是嚴肅問題,大明君臣現如今也不敢輕忽——尤其是朱泠婧不放心某些人的節操,她認為婚姻中介這件事還是交由朝廷主持為妙,低效歸低效,勝在靠譜。

周長風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議,他要求成立一個專門的基金會,強制規定每年澳洲三省礦業出口利潤的百分之一劃撥為專項資金,僅限于作為屯戍部隊將士的福利。

豐富礦產資源帶來的巨大收入不可小覷,這會是很可觀的一筆資金,堪稱一語雙關的鐵飯碗和鐵桿莊稼。

通過利益綁定來讓更多退役士兵愿意扎根于這片土地,如此更加安穩的成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畢竟,一旦切身利益被侵害,人便爆發出非比尋常的抵抗精神。

當大明君臣在從容不迫的準備結束戰爭狀態時,英美則要混亂多了。

英屬印杜由于連續不斷的大饑荒而人心惶惶,無限接近餓殍遍野的狀態,軍心士氣的情況也無比糟糕。

雖然南亞次大陸夏季的極度高溫迫使明軍印杜兵團無力進攻,可大家都能心知肚明——只要明軍通過海路登陸開辟第二戰場,英屬印杜就會像茅草屋一樣迅速崩潰倒塌。

此前皇家海軍遠東艦隊作為一支存在艦隊還具備一定的威懾力,讓明軍的登陸計劃只存在于紙面上,然而隨著美軍太平洋艦隊遭受重創,大明海軍現在只需抽調少量戰艦過來便能干脆利落的收拾掉皇家海軍遠東艦隊。

堅持抵抗的意義已經十分微小了,徒增傷亡的收益僅僅只是維護日不落帝國的顏面罷了。

倫敦的正米字旗老爺們不得不接受這一冷酷的事實。

雙方在德黑蘭展開了和平談判,驕傲了幾百年的英國人在談判桌上扭扭捏捏拉不下臉,僅僅是商量議程安排就不太順利。

中方和談代表也不慣著,索性放了鴿子,組團在當地游玩了兩天才返回談判會場。

保住王冠上最明亮的寶石已經是不切實際的笑話,英方代表很艱難地答應了放棄英屬印杜。

印杜的統治難度超乎想象,不談別的,僅僅是語言就有數百種之多,在后世使用人數上百萬的語言就有三十幾種。

另外其自然地理條件也比較糟糕,夏秋兩季的極端高溫非常不適合發展重工業。哪怕不考慮人的因素——懶散和粗心,當地的自然環境也會讓機械設備的故障率大增。

朝廷對印杜的處置方案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周長風的影響,大明君臣顯然沒有周某人作為穿越者的獨特見識,一部分人甚至考慮扶持印杜復興莫臥兒帝國的榮光,作為雄踞南亞次大陸的強有力的伙伴。

哭笑不得的周某人當然不同意,為此還爭執了許久。

于是乎,現如今的處置方案完全變了樣,基本將之拆碎了——根據語言、宗教、歷史淵源分割出了大約十個邦國。

內閣和諮政院精心設計了一個獨特的邦聯政體,套用于英屬印杜。

一般來說邦聯由多個主權獨立的邦國組成,方方面面皆較為獨立,相當松散。不過大明上層量身定做的邦聯架構進行了調整——取消了邦國的外交權,稍許加強了邦聯中央集權程度,但仍然保留了邦國的財政權、人事權、軍權。

簡單來說,大明上層希望使之成為一個松散的地區性農業大國,用不著太強,主要提供礦產資源和廉價勞動力。

英屬印杜的歸屬問題沒有懸念,英國人也管不著明人如何處置他們最重要的殖民地。

雙方最大的分歧在于更西邊的地方。

大明方面要求英國勢力全部退出伊朗和阿富汗,接著又提出索取波斯灣周邊的若干殖民地,包括阿曼、阿布扎比、卡塔爾、科威特等地——這其實是周某人大力推動的。

英方一口咬死不同意,雙方為此展開了漫長的扯皮,談判陷入僵局。

人們并不確定波斯灣周邊是否存在巨大儲量的油田,但伊朗現在石油年產量就達千萬噸卻是事實。

由于這個認知,大明上層一度考慮放棄索取波斯灣周邊殖民地,只要英國勢力從伊朗退出倒也可以接受。

周長風當然不樂意,按照戰后格局來看,中亞各國只有倒貼的份兒,但是波斯灣周邊確實需要現在全力爭取。

他覺得英國人還是挨打挨的少了,到了眼下這個處境還死咬著不松口,屬實是倨傲得認不清現實。

當然,除了倨傲以外,英國人有恃無恐的根本原因在于英中兩國相距太遠,高枕無憂的正米字旗老爺們不擔心原子彈會落到他們頭頂上。

至于澳大利亞,作為宗主國的大英帝國實在是無能為力,鞭長莫及的英國人縱然有萬般不舍也只能認了。

大戰期間為了保證軍隊需求,澳大利亞聯邦政府千方百計的擴充軍事工業,軍費開支更是占據了多數預算,可仍然不夠,其中超過六成是各種各樣的債券,財政赤字十分嚴重。

殘酷的戰爭讓澳大利亞消耗了大量人力、財力、物力,日常消費品緊缺,物價急劇上漲,嚴格執行的配給制導致民眾生活困苦無比,大量青壯年男性應征入伍還導致后方勞動力嚴重短缺,經濟建設幾乎陷入停滯。

經濟已經瀕臨崩潰,軍隊也很糟糕,許多步兵師人員缺額達到四分之一,武器裝備也捉襟見肘不敷用。

境況如此窘迫,幾近山窮水盡,焉能繼續頑抗?

7月16日,屬于澳大利亞的國恥日降臨了,當天上午10:30,隆重的受降儀式在停泊于悉尼近海的座旗號航母飛行甲板上舉行。

明軍主力艦隊已經分散返回珍珠港或本土休整,所以參與受降儀式的只有南太平洋戰區的甲字一九〇分艦隊。

七月份正值南半球的冬季,瑟瑟寒風一如澳方代表低落沉痛的心情。

座旗號的纜繩上掛滿了各式各樣的旗子,本艦的艦旗、將領的將旗、督師的帥旗、艦隊大(纛)旗等等,艦橋前邊的高平兩用炮塔的炮管上都騎著神采飛揚的水兵們。

座旗號的軍樂隊奏響了第二國歌《扶搖》,心情舒暢的大家禁不住唱了起來。

澳洲兵團督師丁義平作為全權代表發表了一番講話,隨后,澳大利亞緊急狀態委員會指派的幾個代表艱難地在投降協議書上簽字署名。

記者們欣喜若狂的大拍特拍,還有幾部攝影機從多個角度對準現場。

在投降協議書上署名之后,儀式還未完全告終。依照中式習俗,明方還準備了豐盛的午宴,以皇帝的名義賜宴于降者。

然而面對無數道輕視和戲謔的目光,幾個澳方代表哪有胃口吃飯?可是又不得不應邀與宴。

行使政府權力的緊急狀態委員會同意無條件投降之后,反對的聲音同樣沒停歇過。

7月18日拂曉,大約400人突然發動了反叛,他們隸屬于澳軍第1步兵師和第34要塞守備連。

在幾名強硬鷹派政客和將領的率領下,數百人占領了悉尼廣播公司,播放事先準備好的宣傳錄音來號召繼續抵抗,不承認緊急狀態委員會的投降決策。一部分叛軍還搶奪了幾輛斯圖亞特輕型坦克,沖向東邊的碼頭朝著停泊的明軍戰艦開炮掃射。

澳軍直到次日凌晨才平息反叛風波,雙方交火對射共造成百余人傷亡,幾輛坦克也被明軍驅逐艦開火擊毀。

零星的抵抗事件在這之后層出不窮,僅當月就又發生了七起,不過規模都很小。

至此,南線的戰事最先宣告徹底結束。讀文學


上一章  |  后明余暉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