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明余暉第三九二章 豪華配置;王牌逃生路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后明余暉 >>后明余暉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九二章 豪華配置;王牌逃生路

第三九二章 豪華配置;王牌逃生路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神州翰林院的寧海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神州翰林院的寧海 | 后明余暉 


實際上在這方面的先行者是英國人,早在大戰之前,皇家海軍就明確的認為兩棲作戰行動應該由一艘大型戰艦負責總指揮。

然而他們也意識到這樣兼職其實不太妥當,首先是因為大型戰艦地位重要,如果海面上出現敵情,那么她就兩難了,到底是留在原地繼續指揮還是跟隨艦隊迎敵?

另外,戰艦的戰情室空間有限,容納不了太多的人和設備,如果還要塞進來一幫子陸軍參謀人員,那就太過于擁擠和混亂了。

所以英國人設想建造一級“指揮部艦”,然而因為戰局嚴峻而無力開工,直到四二年才征用商船改建。

爾后,一名美國海軍少將在考察期間對英國人的指揮部艦印象深刻,回國后推動了本國兩棲指揮艦的設計建造。

最后的成果就是C2標準貨輪為基礎改建的阿巴拉契亞級兩棲指揮艦。

不過因為這一類艦船太低調了,遠不如高大威猛的戰列艦和航空母艦惹人關注,所以存在感不高,即使是軍史愛好者也不一定聽聞過。

周長風自然也是不清楚的,所以他純粹是以自己的構想結合穿越前曾經上過的沂蒙山號來羅列需求。

為此,他專程去找了當年修習班負責人楊楨。

作為大明海軍登陸作戰的奠基人,楊楨也于去年晉升少將,除了積年累月的苦勞也不乏運籌帷幄的功勞——明軍針對爪哇島的進攻方案也有數個環節是他參與的。

“是因為主力艦的戰情室不夠用嗎?”

“是,幾十平方公尺的面積確實不夠用,海軍跟陸軍的人擠在一塊,場面很雜亂。”周長風頷首答道。

“這倒確實不容忽視,戰時分秒必爭,決策耽誤一小會都可能釀成大禍。”若有所思的楊楨隨后又說:“重新造必然趕不及,當下不知有沒有可用改裝的船。”

二人交談了許久,就人員職能分配一點一點分類討論。

之后周長風還聯系了兵部海軍處方面,讓他們查了一下當前有哪些適合的船型適合用作改建為指揮艦。

標準排水量在6000噸到8000噸,最大航速至少達到20節,最好是軍民兩用船型——這樣艦體強度和抗沉性都會更好些。

他和楊楨二人的建言還是很有份量的,兵部很快就給予了答復。

目前可供選擇的有乙六四型貨輪、乙八三型貨輪、泰元級遠洋客輪、冀州級高速運輸艦。

大明對于民船的編號都是有規律可循的,乙代表是運貨船、六代表標準排水量是六千噸級、四代表是第四種。

海軍也會訂購少量貨輪,畢竟不能完全指望開戰后再征用民船。海軍訂購的貨輪雖然在外形上和民用貨輪一致,但都按照要求進行了強化。

就拿乙六四型貨輪來說,其額外增加了多個水密隔艙,原本使用的三脹式燃煤鍋爐也換成了油煤混燒鍋爐,抗沉性和航速均有明顯提高。

在哥打巴魯登陸戰中,明軍損失的首艘艦船長林號就是一艘乙六四型貨輪。

周長風覺得還是拿冀州級高速運輸艦來改建最為合適,可是大明海軍對于高速運輸艦的需求太大了,每艘都寶貴而重要,恐怕有些不劃算。

之后暫定的方案是以乙八三型貨輪為基礎進行改建,增設甲板水平裝甲,并且為主要作業艙室的上、左、右增設裝甲,以保護其中重要的指揮部人員。

在設計上,這樣一艘兩棲指揮艦將會有三大主要艙室和一系列輔助艙室:

一個作戰指揮室,與登陸行動有關的陸海空三軍的參謀人員和指揮官都將聚集于此,圍繞著巨大的沙盤、地圖、標圖板指揮行動;

一個作戰情報室,用于接收、匯總、分析各方發來的信息,將之以最快速度完成處理,提供給參謀人員和指揮官進行判斷決策;

一個作戰管控室,負責不間斷實時跟進陸海空的態勢,敦促、監督、評估各處戰場、各個戰斗的狀況,并且具備引導己方航空兵的能力;

除此之外還存在一些輔助艙室,譬如無線電監控室,負責以無線電測向、三角定位等技術手段搜尋、捕捉、定位敵方的無線電通訊。

另有航空偵察研判室,負責分析飛機航拍的照片;制圖室,負責繪制、修改戰場地圖;印刷室,負責印刷戰情簡報、作戰指南等等臨時性小冊子。

當然,海軍大爺們并不想浪費這樣一艘因為搭載了大量電子設備而昂貴的艦船的任何多余空間,而且大爺們即使是打仗也想過上滋潤日子。

所以這艘指揮艦亦可搭載大約350名陸軍、海軍陸戰隊官兵,且還有幾個奇怪的地方。

一處有兩個放映室總共可同時容納六十人的電影院;一處可提供推拿、拔罐、針灸等服務的療養院;一處用于儲備大量新鮮蔬果和酒的大型冷庫。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啊,到底是沒過過苦日子的。”

周長風不由得如此感嘆,只能說當今明人的想法和他這樣的穿越者是有偏差的,歸根究底潛意識里還是列強心態,豪橫慣了。

如果說美軍是少爺兵的話,那明軍或許應該算是大爺兵。

幾個月的南洋戰役總體上很順利,但實戰中依然暴露出了許多問題。

有組織方面的、有人事方面的、有武器方面的。

組織方面比較關鍵的問題是中級軍官普遍水平一般,團、旅級將領因為種種因素而表現較差,反應遲鈍、決策猶豫。

相對來說,明軍步兵分隊的表現就要好很多,士官和下級軍官都挺不錯,班、排、連、營級戰斗情況往往都能處在優勢地位。

高級軍官也還行,至少周某人挑不出太大的毛病。

用一句話來形容的話,那就是一流的中尉、二流的中將、三流的中校。

造成這個現象的原由是明軍的軍官培養模式存在一定的斷層。

下級軍官主要有兩個來源,一是高中學業結束后報名考入武備學院,經過專業學習后結業成為少尉或中尉;二是服役多年的士官,有機會選入軍官修習班,完成學習后成為候補軍官,通常是準尉,然后經過一段時間的考核正式授銜少尉。

所以,士官和下級軍官的軍事素質基本都是良好扎實的。

而再往上就有些不合理了,一名軍官步步升至中校、上校后,竟不需要、或者說不強制要求完整的培養學習旅團級部隊的指揮學。

絕大多數人僅僅是去修習班粗淺學習幾個月而已,甚至可以想象到他們當中一定有些人只打卡簽到了而已!

但是邁過了中級軍官這道坎以后,準將、少將就得去參謀大學深造了,總體較為嚴格,所以經過學習,高級軍官們至少是擁有合格的指揮學技能的。

周長風穿越前曾任過一段時間的合成營參謀,本身就具備足夠的技能,之后還溜去西班牙實戰磨礪了整整一場戰役。

這樣的經歷是當世之唯一,唯有天才戰術家能夠比擬,而百萬明軍之中又能有多少個天才被發掘出來了呢?

另一方面,中校、上校這個級別是那些沒本事、純粹憑關系的大明勛貴子弟能夠混到的最高軍銜了。

再往上,如果沒兩把刷子那絕不可能當將軍,當今大概沒人敢給這樣的紈绔子弟擔保。

在之前馬來亞戰役的西線,那位在遭到空襲以后就丟下輜重隊倉惶臨陣脫逃的后勤部隊中校就是典型例子。

他也是運氣好,邱培生都已經命令將之緝拿等候發落了,槍斃與否就是一句話的事。得虧明軍攻勢順利,沒有出現劣勢,否則肯定逃不脫一個殺頭問罪的下場。

針對暴露出來的一系列問題,兵部在多次商談討論以后初步確定了補救措施。

眼下大戰未起,總體安穩,不管三七二十一先讓那些中校、上校們抓緊時間趕工補課!

5月26日清晨6:19,阿拉斯。

持續了大半天的暴雨終于停歇了,空氣中充斥著清新的氣息。

原野間的士兵尸體、坦克殘骸所散發的血腥味和焦糊味也都被雨水沖刷得干干凈凈。

十幾名英軍士兵正以搜索隊形穿過一片殘骸區,這兒分布著九輛II號和III號坦克的殘骸,泥地上散落著各種殘片和零部件。

“那些德國佬還會來嗎?”

“他們已經失敗了,我想應該不會再回來了。”

“我不這么認為,他們也許還會再嘗試一次。”

德軍第21摩步師倉促趕來阻擊的行動沒能成功,傾盆暴雨妨礙了空軍支援,所以實施反擊的英軍得以大部完整的參戰。

現在,阿拉斯已經落入了英軍控制,作為先頭部隊的德軍第4裝甲師和第21摩步師就這樣被與科布倫茨集團軍群大部隊分割開來。

英軍第1裝甲師、第6步兵師、第15蘇格蘭步兵師奉命竭盡全力遲滯德軍大部隊的行動。

現在,四十萬英法聯軍和殘余的荷蘭、比利時軍隊正在向西撤退,龐大的隊伍綿延長達數十公里。

因為阿拉斯之戰的變故,陷入敵陣的德軍先頭部隊不得不停下了腳步,原地固守,這也使得英法聯軍無需經由加萊或敦刻爾克撤退。

在編號410的III號C型坦克的殘骸中,約翰尼斯鮑爾特上士感覺自己仿佛做了一個無厘頭的夢,現在意識終于恢復了。

緊接著他就感覺到了襲來的疼痛和寒冷的感覺,他很快就意識到了發生了什么。

當時他們趕來實施反擊,然而那些法國坦克實在是太堅固了,37㎜穿甲彈打上去就像箭射到了盔甲上彈飛。

之后,他的座車也被一輛索瑪S35坦克開炮命中,那發47㎜穿甲彈沒有懸念的擊穿了III號C型的裝甲,殺死了駕駛員和無線電操作手。

他、炮長、裝填手都身負重傷,當場陷入昏迷,只是后二人終究沒能挺過來。

約翰尼斯感覺渾身濕漉漉的,也不知是雨水還是血,而且因為失血導致體感寒冷。他翻了許久,好不容易找到了急救包,包扎了最顯眼的幾處創口,其余的一些小傷就沒工夫管了。

他能聽到外邊那些英國士兵說話的聲音,透過車長指揮塔周圍的觀察窗也能看到他們的身影。

投降還是逃跑?

約翰尼斯猶豫了一會,忽然看到百米開外有個騎摩托車的士兵正朝這邊來,看上去是個傳令兵?

他當即決定借機逃跑,取下后邊掛著的MP38沖鋒槍以后便輕輕推開了艙蓋。

這時候,那十幾名巡邏的英軍士兵已經走遠了。

當那名倒霉的傳令兵從附近經過時,約翰尼斯猝然發難,從指揮塔中探出身子向他掃射了一梭子。

“嗒嗒嗒嗒”的槍聲中,傳令兵與摩托車一起翻倒在泥濘中,水洼中的彩色油花都被濺了起來。

約翰尼斯覺得自己的心已經提到了嗓子眼,他從炮塔上一躍而下,因為沒站穩而摔了一身泥。

可這時候來不及遲疑,他沖過去扶起了摩托車,翻身坐了上去,一擰到底,駕著這輛伯明翰公司制造的兩輪摩托沖了出去。

附近英國士兵在錯愕之后開始不斷開槍,一發發子彈從約翰尼斯身旁呼嘯而過。

他目視前方,一心只想離開這個鬼地方,去和友軍匯合。

片刻之后,因為失血過多和短時間的爆發透支了殘余的體力,他只覺得兩眼發黑、視野變窄,少許的力氣也快要流失干凈了。

就在這時候,一陣熟悉的低沉引擎聲讓他精神一振。

幾秒后,一輛Sdkfz221四輪裝甲偵察車從旁邊的樹林中駛出。

再也堅持不住的約翰尼斯松手停車,下車以后就直接撲倒在了泥地上。

那輛裝甲車上的下士趕忙從上邊跳了下來,扶起了這位筋疲力盡的車長。

“我們……我們的反擊失敗了……接下來該怎么做?”

下士把約翰尼斯架到了車旁,拿出一塊巧克力給他吃。

“當然是擊退他們,車長同志。”“集團軍主力已經準備發起進攻了,我們也要從后邊進行配合,一前一后趕跑這些英國佬!”

說著,這位偵察連下士指了指天上。

雨停,天明,上百架德軍戰機組成的編隊徐徐掠過,蔚為壯觀。

在更遠些的東南方向,科布倫茨集團軍群已經有三個步兵師完成了戰役展開,從兩個方向朝扼守于此的英軍夾擊而來,小小的阿拉斯注定要毀于雙方的激烈攻防戰了。

(本章完)


上一章  |  后明余暉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