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明余暉第一三四章 別樣的消弭矛盾之法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后明余暉 >>后明余暉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三四章 別樣的消弭矛盾之法

第一三四章 別樣的消弭矛盾之法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神州翰林院的寧海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神州翰林院的寧海 | 后明余暉 


在過年之前,新編成的陸戰一團其實是沒有戰術訓練任務的,兵部只要求把部隊的架子給搭起來。

從無到有組建一支部隊確實十分麻煩,何況這個實驗性編制還非常龐大,四千多人的規模讓周長風忙得不可開交。

由于兵員來源的問題,陸戰一團的士兵們有半數是從各單位精挑細選而來的,這樣“東拼西湊”以后需要一個磨合的過程。江湖上,這個過程中是要拼個高下之分的,軍隊亦然。

于是短短兩天時間,周長風就收到了十幾起斗毆事件的報告。

對此他倒不覺意外,一大幫子生龍活虎的家伙聚在一塊,不惹出些亂子來反而是怪事。

“差不多,各部編組都好了,也該開練了。”

在隊列訓練開始之前,這幾十名打過架、搞過事的家伙都被周長風下令聚到了一起,然后在大校場上召集全團官兵。

這一天的晌午時分,臨近中午飯點,正準備去吃飯的士兵們卻被召到了大校場。

前方臺子上的周長風揮揮手,旋即就有十幾名憲兵帶著那三十幾個犯了事的士兵、士官走了過來。

“心高氣傲,正常,這股子心氣很不錯,但是上升到斗毆那就不行了,今天敢打架,明天是不是敢暗地里下絆子?等以后打起仗了是不是還要打冷槍、陷害同袍?”

“這里是軍隊,以后上了陣,大家都是一條戰壕里的兄弟。不是有矛盾、或者互相看不起么?那今天就當著全團上下幾千號人的面來做個了斷,從今往后私底下再敢搞事,絕不輕饒。”

姚良川也是第一次聽聞和見識這般操作——讓麾下都來圍觀打架來了結私人矛盾?這似乎還挺有趣的?

大校場中間,全團官兵作為公證人,那三十幾人一撥又一撥的上場,拳腳相加,可謂打得不亦說乎。

兩人或幾人之間打到一方認輸,如此直至矛盾消解再握手言和,一旁等候著以備意外的醫護兵和軍醫們則大眼瞪小眼。

就這樣接連上場,整個大校場上充斥著各種方言的呼喊和叫罵,而“始作俑者”周長風則津津有味地觀摩著,等到午時過半,這才算告終。

同時從第二天起,隊列訓練和體能訓練正式開始,憲兵們則奉命檢查內務與儀表,除了休憩,其余時候分秒不得松懈。

“歪戴帽子、走起路來搖搖晃晃的那是賊,軍人之儀表豈能作賤?”

“把軍服捋好!帽子正、影子直,走路目視前方,賊眉鼠眼東張西望你是在偷東西?”

“站如松、坐如鐘、行如風,誰敢不當回事,這軍棍可不講情面,從列兵到我這個中校一視同仁。”

“不管原來哪來的,什么老脾氣壞習慣通通給我洗干凈,受不了的立刻卷鋪蓋走人。”

周長風的態度就是憲兵們最大的倚仗,有時候光是一個上午就能接連拉出來幾十人打軍棍或者罰跑圈。

許多人認為隊列訓練就是表面功夫,不頂用,事實上盡管在線列步戰術落幕以后的如今,隊列訓練仍有重要作用——能夠讓官兵們養成令行禁止的習慣,從潛意識中將他們團結在一起,成為一個打不破的集體。

追求自由是人的天性,然而軍隊這一特殊集體恰恰最忌諱自由散漫,融入軍隊的過程就是在大洪爐中消磨掉自己的棱角。

所以從某種角度上來說這是與人之天性背道而馳的,由此也可見軍隊的特殊性。

“團長,這每日兩個時辰的尋常訓練就已經很累了,再來兩個時辰的隊列是不是太……”

最先對于訓練強度提出異議的是范啟瑾,他擔心士兵們對此不滿會引發騷動。

上午四小時體能、下午四小時隊列、晚上一小時體能,這個訓練量在周長風看來是比較適中的,并不輕松,但也遠遠稱不上苛刻。

“不用擔心,俗話說不患寡而患不均,你們也跟著練,還怕士兵們不滿意?”

周長風對此不以為意是有充分底氣的,一方面是他要求各級軍官也一同參與早晚的體能訓練,另一方面在于伙食絕對堪稱豐盛。

增長耐力對于軍官而言也是極為重要的,并不是說軍官只負責指揮就無需進行體能訓練了。

須知,腦力勞動同樣是很考驗耐力的,尤其是戰時。

周長風在幾天前曾經讓一部分軍官參加了一個小小的測試——先輕裝上陣進行三公里越野跑,然后不加休息,立刻根據命令當場繪制戰術方略圖。

結果不出所料,原本在平靜時可以信手拈來的十個人,最后只有兩人勉強合格。

這其實是非常貼合實戰情況的——部隊在快速行軍或機動后要迅速投入戰斗,軍官們必須保證頭腦清醒、思路清晰。

高強度運動中,人體會優先將血液供應給肌、心、肺,腦子實際上缺乏血液供應,因此會出現反應遲鈍、集中不了注意力的情況。

這其實只是一個不起眼的經驗,然而明軍的訓練條令中卻忽視了,可以說是幾十年來缺乏戰爭鍛煉的側面體現。

周長風在穿越前對此印象非常深刻,他在平靜時完成一張“首長決心圖”只需一刻多鐘,成績不是優就是良。

然而在貼合實戰的參謀作業訓練中,先進行五公里武裝越野,然后立刻進行手槍考核,接著馬不停蹄繪制決心圖,但是因為兩眼冒金星、腦子發懵,往往要半個多小時才能完成,還會遺漏一些要素,最終成績也就拿個合格。

至于另一方面、也就是伙食,這個是最顯而易見的,大明海軍方面一直按照水兵的標準給海軍陸戰隊發放伙食費用,所以可謂相當充裕。

陸海空三軍雖然都使用兵部制定的伙食類型——分甲乙丙三種,甲種是“鈔票配給”、乙種是“半錢半實配給”、丙種是“實物配給”。

簡單來說就是,甲種是駐扎于內地,可以花錢采購食材,平時大部分部隊都是如此;丙種是在偏遠地區,可能荒無人煙,有錢也買不到,只能由車隊和船隊運送實物食材;乙種介于二者之間。

但是具體數額卻又不同,陸海空三軍有各自的標準,陸軍由低到高分為三等,比如甲種三等標準就是一天一角四分、即0.14圓;海軍則分為四等,但同樣是甲種,最低級別的四等伙食標準卻有一角九分、即0.19圓。

因此,既然資金充裕,陸戰隊的伙食也相當之豐富,雖然做不到大魚大肉隨便吃,然而油水和葷腥卻也不少。

(本章完)


上一章  |  后明余暉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