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周長風回答得十分篤定。
許瞻洺隨即坐到了一旁的椅子上,然后不緊不慢地開口道:“近幾個月研討過后,我們打算重組海軍陸戰隊,以加強其效用與獨立戰力。”
大明海軍陸戰隊不是獨立軍種,它直接隸屬于海軍,職責是守備海軍基地和執行兩棲登陸任務,用途非常單一,對縱深地區的后續進攻則不在它的任務范圍內。
目前其一共有十四個營,分駐海參、金州(大連)、天津、威海、浮山(青島)、上海、舟山、杭州、福州、廣州、湛江、瓊州、達鼓(高雄)等地。
顯然,這個時代的營級單位是很孱弱的,它無法在脫離大部隊的情況下獨立遂行任務,只能應對單一的情況。
如今局勢風起云涌,海軍下定決心建設一支擁有獨立戰斗能力的作戰部隊,緣由不言而喻。
周長風起初以為海軍方面是來找自己詳細問詢荷印軍的情況的,但怎么提到了重組海軍陸戰隊?
這跟自己有啥關系?難道……
“出于實驗之目的,我們擬訂先組建兩個團級單位試試,分歸兩大艦隊,你可以準備好轉任了。”許瞻洺悠悠道。
啊哈?
唐突一句“準備轉任”讓周長風怔了一瞬,不明真相的他猶豫著問:“鈞座,這是兵部的調令?”
許瞻洺面不改色,淡淡道:“調令很快就到。”
其實哪有調令啊,我是專門來忽悠你的。
實際上許瞻洺也很無奈,他不太想親自摻和進這事,因為兩個陸戰團的團長人選早都已經被人們擠破了頭,然而架不住有人指名道姓地點了周長風的名,并說服了海軍方面。
海軍的幾人琢磨了一下,覺得這小子不錯,的確很合適,于是就順水推舟的同意了。
但關鍵在于這屬于是挖墻腳的行為,而且是挖人挖到禁軍去了,實在是讓人為難。
而這個挖人的苦差事最后落在了自己的身上,這讓許瞻洺格外頭大,因為黃泰澤和龐令啟都不是好打交道的主,最后自己怕是還得去賠禮道歉。
此刻周長風也意識到了蹊蹺之處——沒有調令,準備啥轉任啊。
搞了半天,原來是海軍方面來挖墻腳的。
在許多人眼中,禁軍是個不折不扣的好地方——薪酬高、待遇好、風險低,雖然京城看門狗的調侃不好聽,但是誰介意呢?
許多人就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嘴上不屑,但如果真的調他去禁軍,那他們馬上就歡天喜地的去赴任。
但周長風不一樣,說實話他其實還挺擔心自己以后久留京城無從施展。
就算真的大戰開打,禁軍也不可能一股腦地投入戰爭,這次邊境戰爭參戰的是混三旅,下次就算真的需要調禁軍參戰,大概也是混四旅、第一師、第二師輪著來,此外還有常駐于燕京的混一旅和混二旅。
但如果是海軍陸戰隊那就不一樣了,倘若攻略南洋,那么海軍陸戰隊就是急先鋒。
而這,其實就是重組海軍陸戰隊的根本目標。
從主觀上來說,周長風自然是樂意之至,但是生活中少不了人情世故,如果自己主動“跳槽”,那在別人眼里就是吃里扒外,以后搞不好還會被下絆子。
見他躊躇,許瞻洺還以為是他不想離開禁軍這個安逸之地,于是如同后世員工招聘一樣宣講起了海軍的好處。
“陸戰隊的規模畢竟有限,又是軍中精銳,優良兵器必然優先裝備,同時薪餉方面也絕不會低。”
“一團歸屬東洋艦隊、二團歸屬南洋艦隊,前者就在京城組建,初期的磨合與操練也是在本地,等后續搶灘登陸的聯訓才會調往寧波。”
“作為試點單位,兩個團的編制也較特殊,可不是尋常的團。這是海軍處委托軍制局搞的編制表。”
旁邊的一名海軍中校遞給了周長風一本精裝的冊子,封皮上寫的是《試作海軍陸戰隊甲種團級單位編制章程》。
翻開瀏覽過編制之后,饒是周長風見多識廣也不禁傻眼——你跟我說這是一個“團”?哪有這種規模的團級單位?
本部——團部、衛戍排、憲兵排、通訊排;
勤務支援單位——輜重隊、醫護排、炊事排、郵政所、獸醫所、修械所;
戰斗支援單位——重型迫擊炮營、山炮隊、步兵炮隊、戰防炮隊、工兵隊、防空炮排、防化排;
戰斗單位——三個步兵營、一個兩棲戰車隊。
重迫營裝備18門128㎜重型迫擊炮,山炮隊裝備6門112㎜榴彈炮,分別用于中遠距離的間瞄火力支援任務。
步兵炮隊裝備6門80㎜輕型步兵炮,不集中使用,而是在戰時視情況而定配屬給各個營分散使用,為其提供直瞄火力支援。
兩棲戰車隊除了勤務單位外,下轄三個五車制戰車排,算上隊本部的三輛,一共18輛三五式浮游戰車、即水陸兩棲坦克;其戰斗全重4.6噸、炮塔與車體正面裝甲分別為16㎜與12㎜、裝備一門38.4㎜短身管炮與一挺機槍。
編制表上的總人數高達四千一百余人,火力遠超全世界任何團級單位,周長風覺得要不是出于登陸的便捷性考慮,軍制局怕不是會把重迫擊炮營改為裝備18門112㎜榴彈炮的山炮營。
而且其兵源構成也不尋常,一千人抽調自海軍陸戰隊現有的十四個營,另一千人抽調自陸軍各師,全都是優者才能入選,其余的二千余人則為新兵。
如此離譜的編制讓周長風深感詫異,說實話他想不明白為啥要搞這種奇形怪狀的編制出來——這不就是一個迷伱的旅嗎?
“許長官,與其這么不倫不類,為什么不干脆再大些,編成一個旅?”他如是問道。
“因為十條登陸艦最多只能載這么多人和物。”許瞻洺回答得很干脆。
登陸作戰是極為復雜的,兵力投送非常講究效率和準確,大明海軍認為在單一登陸場一次協調十艘大型登陸艦是當前條件下的極限,因此編制自然也就得跟著這個數據來確定了。
軍制局很嚴謹地計算了運力總量,然后設計出了這么一個綜合戰力最佳的奇怪編制。
深有同感的周長風表示理解,隨即向許瞻洺坦言了難處——雖然陸戰隊很誘人,但自己好端端地就要跳槽,這怎么能行?
聞言,許瞻洺一副“我就知道”的神情,他悠悠道:“不必擔心這個,你有意向即可,怨氣決不會沾到你身上。”
嗯,因為這個鍋是我來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