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7章新式裝備
:18恢復默認
作者:六根韭菜
更新時間:25011004:35第1747章新式裝備
暴雪一直在下。
氣溫也隨著時間的流逝,每日都在降低。
石油城上下,如非必要,人們盡量減少出門。
實在是外面太冷了。
室內室外的溫差達到了六十度。
室外零下四十度,室內二十多度。
交易集市。
商業區,13號門牌,交易集市官方診所。
一行人烏泱泱跑了進來,其中有個男人背上背著一個人。
“快快快,救救他。”男人一進來,便朝著里面的護士大聲喊道。
值班護士張淑珍看到進來的這群人,同時也看到了他背上奄奄一息的男人。
立刻站了起來,與幾個護士沖了過去。
這幾個護士同時推著一張急救床過去。
張淑珍一邊將昏迷不醒的男人放在急救床上,一邊開口詢問道:
“怎么回事?”
背他進來的男人趕緊回答道:
“我們是應召鏟雪隊的,我二弟他鏟雪的時候突然暈倒昏迷了,可能是被凍暈了,趕緊救救他吧。”
張淑珍正要繼續詢問,后面的柏用章走了過來。
掰開了躺在病床上男人的眼皮,眉頭皺了皺。
結合這個男人四肢冰冷、唇舌泛白,臉上帶有青紫色,一眼就看出是失溫了,現在看來呼吸減弱,隨時有可能死亡。
救人如救火,柏用章毫不猶豫地對著張淑珍說道:
“他失溫了,趕緊把他推到暖房中。”
他伸手由男人的脖頸伸進去,里面濕漉漉一片,冰涼。
“把他的衣服都脫了,他這里面的衣服都濕透了,給他換上干燥的衣服,同時給予生命體征檢測,包括血壓、血氧、脈搏、心率等”
“是。”張淑珍聞言點頭,趕緊與其他護士將移動病床上的男人推走。
柏用章對著旁邊站著的那幫人問道:
“你們剛剛干嘛了?”
那幫人中的一個人回答道:
“我們是鏟雪隊的,從昨晚一直干到現在,阿峰鏟雪的時候,一不小心摔倒積雪坑里面去了”
柏用章聽完他說的話,想了想后說道:
“行,我大概明白了,我剛剛看過了,他就是失溫,問題不大,你們先去那邊繳費吧。”
“好的,謝謝。”一行人趕緊感謝,然后前往繳費臺。
看著他們離開的背影,柏用章嘆了口氣。
最近這種失溫的病人越來越多了,外面氣溫太低了,零下四十多度的低溫,人在這種寒冷的低溫中勞作,穿的太厚實的話,會產生大量的汗水。
而有些衣服排汗性能差,汗水積蓄在衣服中極為難受。
有些時候,如果不把脖子保護嚴實了,飄雪會從吹入人的脖子,滑到后背上。
由于暴雪實在太大了,人的帽子都被雪打濕了也很麻煩。
對于很多的幸存者而言,他們的御寒裝備性能不夠好,總是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
在暴雪之中干活,一干就是七八個小時,時間久了,輕則感冒,重則失溫。
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交易集市乃至緩沖城中,都必須要有人鏟雪除雪,不然整個石油城都無法正常通行。
無法正常通行,物資就無法運輸。
幸存者們待在居民樓中出不來,去不了商業區購買糧食。
而且2號店鋪專門售賣玉米餅的店鋪,雖然會囤積一些糧食原料,但絕對不多,一般只會囤個三四天的用量。
每過個幾天,他們都要去石油城糧倉中調出來制作玉米餅的原料。
“希望早點停雪吧......”柏用章轉身看著外面飄落的雪花,心中暗道。
時間如水。
一晃眼暴雪連續下了十八天。
在這十八天中,他們遇到過水管被凍爆裂的問題,遇到過室外工作者被凍傷等等問題。
但他們都一一解決了,扛了過來。
緩沖城外的積雪,被他們用汽油燃燒了五次,積雪一次比一次高。
到后面最后一次燃燒完之后,冰層直接達到了5.5米高,距離圍墻頂部只有三米了。
此外,更遠處的積雪厚度更是達到了將近十米高。
這么高的積雪,還是自行塌陷壓實了的結果。
整個石油城仿佛像是建造在一個盆地之中。
此外在這段時間中,石油城官方提出的低息貸款,辦理的人越來越多。
不過辦理低息貸款的人,必須要有相應價值的抵押物。
如果拿不出抵押物的極度窮困的幸存者,也給了他們一條活路。
給他們簽注一個工作協議,以工抵債。
讓他們這些人去一些比較危險的地方鏟雪除雪。
這些天,由于室外氣溫太低,導致很多人都凍傷了。
除雪工作雖然能夠賺積分,但是也是要靠忍受極度嚴寒去賺的。
但,那些簽注了工作協議貸了款的人,不會給他們發放任何積分,只會給他們最基礎每日兩個玉米餅的福利。
剩余的0.5個積分全部拿來還貸與利息。
對于剛剛進入交易集市不久的幸存者來說,他們沒有積分,也沒有儲備糧食,走投無路,只能夠接受。
鍋爐供暖已經全覆蓋了大部分住宅區。
c區有幾棟樓中,則居住了一些最底層的貧困幸存者。
這幫人甚至都無法繳納起暖氣費,甚至連房租都繳納不起了。
有些人是因為殘疾參加不了除雪工作,
有些人則是因為太懶惰了,不想跑出去工作,
也有些人則是因為年齡太小或者太大了無法賺積分。
對于這部分人,石油城推出了一系列活動,盡量讓他們活著。
針對10歲以下的兒童,65歲以上的老人,提供免費住房與暖氣供應。
并且10歲以下的兒童,需要簽注一個長期貸款協議,可以在五年之后進行償還,每天會給他們免費發放一個玉米餅。
這其實相當于一個賣身契。
此外。
針對身體有所殘疾的群體,石油城也給了他們機會。
確定身體殘疾的幸存者,把他們分派到鍋爐房干活,或者去做一些手工活,賺取積分。
這種殘疾者數量相對較少,畢竟他們因為身體的問題,比不過正常的幸存者,存活能力較低。
能夠活下來的,手頭上都是有點技術底子或者有些其他本事的。
至于那種手腳都沒啥問題,純粹是因為懶導致貧窮的幸存者,石油城也沒有慣著他們。
餓死了凍死了直接拉到焚燒廠,尸體焚燒發電。
由于暴雪下的太大了,石油城面積相對較小,鏟雪壓力沒那么大。
但緩沖城與交易集市鏟雪工作壓力就非常大了。
加上因為室外氣溫達到了零下四十度,人無法在外面停留太長時間工作,所以修改了工作時間。
施行四班倒,一天二十四個小時,一班工作六個小時。
緩沖城上一個班征召值守人員需要2000人,四個班就是8000人。
緩沖城加上交易集市除雪的人群,一班達到了4000人,四班達到了人。
石油城相比較于總部基地,鏟雪車數量不足,所以需要大量人力去填補這些不足。
反觀大樟樹基地,由于儲備了大量鏟雪車與挖掘機,只需要七分之一的人力,就可以同樣把鏟雪工作搞定。
交易集市c區住宅區,每日都有人被凍死。
他們每天都能夠看到有人把尸體抬出來,送上車,然后帶到焚燒廠中進行焚燒。
對于交易集市的一些加入時間相對較長的幸存者來說,倒是不難過。
他們依靠之前儲存的積分進行購買糧食與水,繳納暖氣費與房租,暫時沒有遇到問題。
但每日看著積分逐漸消耗,暴雪卻沒有停下的趨勢,他們還是會很煎熬。
坐吃山空。
這種感覺是很難受的。
交易集市,住宅區,c區。
一間房間中。
徐慶文發出感慨道:
“老隋,不知道這場雪到底什么停下來啊,這都下了差不多20天了吧?”
隋大華就坐在他對面的那張床,面露擔憂地搖了搖頭說道:
“你問我,我也不知道啊。”
“對了,你那邊還有多少積分?”
徐慶文拿出小紙條看了一眼,“還剩150個積分,你呢?”
“我和你差不多,還剩152個積分。”隋大華回答道。
徐慶文聞言,點了點頭道:
“咱們還算是比價好的,我聽說隔壁那棟樓很多人都沒積分了,只能去辦理貸款,然后去緩沖城內掃雪,他們天天去,很多人都被凍傷了。”
“嗯。”
隋大華想了想說道:
“所以我們之前做的是對的。多存了點積分,我們家有三個人要養活,你們家也有三個人,我們一家三口一天消費大概是1.5個積分,你們呢?”
徐慶文算了算回答道:
“和你差不多,我們家一天消費1.45個積分。主要是暖氣費、水費、還有的食物,這個月我就洗了一次澡。”
“按照這樣的消費,我們起碼還能夠再堅持三個月沒問題。”
隋大華看著徐慶文輕聲道:
“我感覺這雪應該快停了吧,現在天色比之前可要亮堂許多了。”
“等雪停了,我聽說要修建溫室大棚,到時候我們去應召吧?”
徐慶文聞言皺了皺眉頭,“可是,雪停了之后,恐怕氣溫還會變得更低,我們跑出去搞建筑,風險太大了.....”
“所以啊...”
隋大華思索片刻后說道:
“所以我們得再置辦一套防凍裝備,現在交易集市里面那家服裝店,有一套防凍裝備賣的挺好的,我們改天去看看?”
徐慶文看了看妻子,妻子腦袋靠在他的肩膀上。“我聽你的。”
徐慶文點了點頭,心中大致有數。
于是對著隋大華說道:
“行,我跟你一起去,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整一套好點的裝備,也是為了保護我們自己,能夠長久地干活。”
“對頭。”隋大華笑著點頭道。
暴雪一直下,天色一點點變得更加明亮。
在此期間,緩沖城上的值守守衛,并沒有看到任何喪尸的蹤跡。
大樟樹基地。
一輛輛鏟雪車在內城、外城、緩沖城中行駛鏟雪。
這些外出鏟雪的成員,每個人都分發了一套大樟樹基地生產出來的保暖防凍套裝。
由于大樟樹基地這邊工業相對發達,現在已經能夠生產出服裝了。
給這些人一整套的保暖防凍套裝,內層衣物透氣又保暖,外層材質具備防水功效。
配備的帽子貼近頭皮的那一側可以保暖,外層則是防水的。
此外他們還有相應的口罩,手套,圍巾,防水高幫靴......
一整套,非常全面。
這一整套防凍裝備,其實也有讓運輸大隊輸送到北境與石油城。
北境人口少,全員發放了。
石油城發放到三級人員一層,至于更低的四級五級成員,則沒有發放。
因為交易集市的四五級成員實在是太多了,數十萬人,根本發不了。
大樟樹基地這邊,好歹是總部基地,物資豐富。
近水樓臺先得月。
哪怕是四五級成員,都有發放,不過會扣除他們的積分。
三級以上的成員,發放的這一套裝備才是免費的。
對于交易集市的四五級成員來說,他們即便有足夠多的積分,也買不到這一套大樟樹基地生產出來的保暖防凍套裝。
反觀大樟樹總部基地這邊,即便是四五級成員,也能夠拿到。
這便是待在總部基地的好處。
工業體系發達,各方面設施也相對完善,福利待遇也相對較好。
而且他們在這邊的糧食售價也更低,工作機會也相對更多,幾乎所有人都不愁吃穿。
由于第三外城機械工廠沉淀多年,研發制造能力驚人。
為了這一場冰封天災,他們研發制造出了不少新奇玩意。
以此更加方便清掃積雪。
其中就有一個類似于灑水車的吸雪裝置,通過車底吸氣,將積雪吸起來,然后吸到車上的箱體中。
還有一臺摩托車改造而成,雙邊鏟雪裝置,摩托車在騎行的過程中,車頭兩邊掛靠兩個類似于犁的東西,可以把積雪鏟到兩邊。
種種這些創新改造,為大樟樹基地鏟雪工作提供了大量便利與節省了人力。
大樟樹基地相對與石油城,在抵抗這一場暴雪威脅的時候,反應從容了許多。
這不僅僅與人口壓力小有關,也與大樟樹基地中的硬實力有關。
大樟樹基地畢竟發展了六年多了,而石油城一開始只是定位產油分基地,后來交易集市發展之后,才開始發展的工業。
交易集市滿打滿算,也才一年三個月的時間。
根本無法與大樟樹基地總部相比。
(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