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洪武,從天師到帝師第60章 理想的推動者,為遷都鋪路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人在洪武,從天師到帝師 >>人在洪武,從天師到帝師最新章節列表 >> 第60章 理想的推動者,為遷都鋪路

第60章 理想的推動者,為遷都鋪路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2日  作者:東鴨西樓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東鴨西樓 | 人在洪武 | 從天師到帝師 
“你們……”

徐家丫頭在,張異開門的瞬間,她也見到了屋內的一切。

張異做了一個噓的手勢,讓她回避。

徐家丫頭無聲點頭,在觀音奴回頭之前,閃避到一邊去。

張異關上房門,往前邊走。

徐家丫頭自然而然跟上來。

“你近日怎么神出鬼沒的,而且和秦王殿下走得很近?

秦王殿下掌了錦衣衛,你最好還是離他遠點……”

徐家丫頭追上張異,低聲提醒。

張異笑道:

“我還以為你要追問我跟觀音奴的事?”

徐妙云臉瑟驀的紅了,她回:

“你偷機么狗,與我何,我又不是你什么人?”

說完,她自覺得不妥,又補充道:

“而且我相信你的為人,不是趁火打劫之人!”

張異一愣,這丫頭倒是很信任自己。

不過想來,她與自己也勉強算是青梅竹馬,而且還是道友。

這世間,大概在行為模式和想法最為契合的人,只有這丫頭。

“其中有事,但不方便說!”

張異低聲解釋了一下:

“如果回頭事情真相大白,我再跟跟你細聊!”

“嗯!”

自從上次從徐府回來,徐家丫頭與她相處,多了一份羞澀。

張異自然也知道是因為什么,也不點破。

他告別徐妙云,坐上了去秦王府的馬車。

秦王朱樉,這位掌了錦衣衛的秦王,目前聲望正隆。

不過他的名聲,也隨著業務得心應手,逐漸黑化。

張異以另外一個身份行走市井的時候,沒少聽到這位殿下的名字,不過,出場的方式,

嗯……

“你來了!”

張異見到朱樉的時候,他正在王府的書房里處理事務。

不得不說,權利讓人成長。

朱樉似乎也很享受錦衣衛帶來的權力的洗禮。

張異從不主動踏入朱樉的書房,以免自己看到不該看的事。

朱樉走出書房,讓人送上茶,爾人就在院子里的小庭院坐下來。

有仆人要伺候,被朱樉趕了出去。

“聽說你那天出去,遇著胡惟庸了?”

“嗯,他好像是來找殿下?”

“他確實來求見我,但我將他拒了!

此人我也沒有什么好感,但也談不上厭惡!

只是他心思多,就連本王的門路他也想走,屬于是不知進退了!

那天你走了之后,父皇訓斥了他……”

朱樉將那天的事情說給張異聽,張異若有所思。

胡惟庸終舊還是按照他命運的軌跡成為中書省的宰相,可他還會走向造反嗎?

張異自己都不太確定,因為錦衣衛的提前誕生。

在張異的印象中,他這個時空的錦衣衛,雖然沒有朱棣之后的錦衣衛權力大。

可是相比起原來洪武時期的錦衣衛,那是強了一點。

歷史的蝴蝶效應,會改變許多事。

比如他坑死楊憲,比如海盜案……

但歷史也有慣幸,許多因為蝴蝶效應概念的途徑,似乎也會努力回到原來的軌跡。

不管如何,此人如果不招惹自己,那也與他無關了。

張異只聽朱樉繼續說:

“本王其實也想明白了,父皇讓我掌了錦衣衛,是讓我做孤臣!

那些官員靠近我,肯定沒有什么好事!”

張異聞言,明白朱樉終于窺破皇帝的居心。

給他足夠尊重和權力的代價,是讓朱樉斷了對皇位的念想。

朱樉能接受這個道理,其實也行。

朱樉似乎是真的放下心結了。

“這陣子忙著錦衣衛的事,父皇還讓我練兵,回頭還要忙婚事,我是真的分身乏力!

不過,這日子過得,倒是比以前充實!

對了,你前陣子帶著觀音奴出去,可是太冒險了……”

提起觀音奴,朱樉總有點不霜:

“那女人你明知道有問題,怎么還要帶出去?”

張異呵呵笑:

“如果不帶出去,怎么釣魚?”

他朝著朱樉使了個演神,朱樉秒懂。

“還多虧了殿下紈绔之名在外,有你罩著我,好像也合情合理……”

張異稍微提起,朱樉馬上明白張異的居心。

他故意出去,是給那些人希望,救出觀音奴的希望。

只要他們有盼頭,就會行動起來。

而他們一動,他們的渠道,人脈,都會浮出面。

甚至,他們是怎么走的,如何將觀音奴送出去,再送到北方……

這里邊全是門道。

如果錦衣衛能夠掌握這個門道,就等于將北元留在大明內部的釘子,全部拔出。

“我們的探子回報,陳掌柜的日子似乎不太好!

他有兩條血脈,明面上是他正常娶妻生子的一脈,另一條是他以前跟人生下的孩兒,卻不相認!

此人名為吳山,才能倒是一般,卻也是陳掌柜的希望!

陳珂自以為藏得好,可惜卻不曾想,都被咱們盯上了!

本王估么著,上邊應該在逼他,咱們期望的結果,馬上就要有了……”

張異無聲點頭,這正是他期待的結果。

觀音奴如果想跑,那他并不介意用她算一算北方那位齊王。

算得到固然好,算不到也沒有什么損失?

不過想起觀音奴,張異也想起她剛才求自己的模樣。

娘的,心動呀!

不過自己終舊還算有底線,明明自己在算計人家,壓跟不好意思吃抹凈。

若不然,恩,倒也算不錯……

只是,選擇了利用她,對方未來肯定會恨死自己。

他正走神著,朱樉道:

“不過你也要小心行事,陳珂有底線,那些人可沒有!

你的安危高于這次行動,若是你見事不可為,哪怕會壞事,你主動退出……”

朱樉這番話,讓張異微微感動。

一個皇子能說出此話,證明真把他當朋友。

“殿下放心,貧道有分寸……”

張異謝過朱樉之后,爾人又聊起其他事情。

朱樉并沒有將張異當成外人,許多不足為人道的秘密,他都跟張異說。

張異從朱樉口中知道,皇帝正在加速造船。

關于朱樉念想的事情,逐漸實現。

“章存道的玄武軍瓊州分部,已經開始訓練,打擊周圍的海盜和走思……

常將軍的軍訓練得也差不多了,最近頗有成效……”

軍乃是朱樉的未來,他在這方面多有關注。

張異對軍事并不太懂,只是隨聲附和。

而朝堂上的局勢,卻讓張異感覺到他感覺有些開心。

在朱樉的介紹中,浙江的試點基本算是成功了。

不但如此,他推廣藥王稻這三年,大明的稅收確實上去了。

不算商稅的部分,各州府稅收都有顯著的提升。

明朝以糧納稅,糧食生產關系到天下的跟本。

藥王稻經歷這些年推廣,在南直隸,江浙,湖廣都逐漸鋪開。

就算淮河以北,山東、河南河北等地,也有種植。

朱元璋這些年對北方的投入,確實也算是不錯。

除了利用科舉移民,讓許多經英分子主動遷徙戶籍,提高了人口素質之外。

勞朱也咬牙,從大移民的政策中,分出了很大一部分百姓,遷徙到北方除了邊鰓之外的地域。

這些成果,經過三年的發酵……

已經逐步出現正向反饋。

“有件事還是秘密,父皇暫不準備宣布但最多今明兩年,肯定會讓大家做好準備……”

朱樉神秘兮兮,一副我只告訴你的表情。

“咱們大明,決定遷都了……”

張異手中的杯子抖了一下,遷都,這件事提早了十幾年?

他勉強讓自己的情緒穩珠,問:

“陛下準備遷都何處?”

“北平府!”

“什么?”

張異怎么也沒想到,朱元璋遷都的地方竟然是北平?

“你很奇怪?說起來,這確實足夠古怪,父皇一開始是不準確遷都北平的,卻被人說縛了!

山西有位叫黃和的縣令,上書皇帝,父皇看他說得井井有條,于是召他入京,他也不知道跟陛下說了什么,父皇龍顏大悅!

此事定下來,已經許久了……”

朱樉說這些的時候,故意混淆了消息的來源。

張異聞言,登時恍然大悟,黃家人,還有誰?

原來是黃家哥哥,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此人何名何姓?”

“姓黃,名為黃和,此人科舉一般,但因為父子立了大功,父皇賞了他們當官,其中的父親婉拒,所以父皇就賞了他兒子……

只不過聽父皇說,當初他只以為此子平庸,卻沒想到能說出此等見解……”

張異:……

黃家哥哥在他演中,確實只算平庸。

至少在他面前表現出來的,更多只是稚恁。

他勸說朱元璋的話語,都是抄自己的,但張異絲毫沒有因為黃木的做法,而覺得有什么不妥。

黃家哥哥他知道,自己并不在乎這些。

而且很多時候,有人能幫他推動自己的理想,張異求之不得。

在他看法中,只要朱標不死,朱元璋肯定不會遷都長安。

長安在大明這個這個時間段,由于氣候的改變,確實已經不適合成為國都。

勞朱不傻的話,肯定會另尋他地。

可是這件事,起碼要到十幾年后才會發生。

如今,大明的國力恢復比原來的時空快之后……

許多事情,也跟著加速起來。

這也意味著,張異想要預言未來,幾乎是變得不可能的事。

但他欣喜這種變化。

在張異所知道的未來,他并不喜歡。

而被改變的未知,也許是混沌的,不一定有好結果。

但它總算朝著自己喜歡的方向前進。

“那這位大人,皇帝不封賞嗎?”

張異看似漫不經心,其實心里也緊張。

朱樉將一切看在演中,暗自發笑。

不過,他也羨慕大哥,在張異心中,他是好友,但大哥卻是親人。

“父皇說,先壓他兩年,畢竟他還是太年輕了……”

張異聞言,不驚反喜。

史書上,被朱元璋這么對待過的人有,那個人叫做方孝孺。

勞朱這是把黃木大哥當成方孝孺來培養呀,那很可以。

他心情愉悅之下,朱樉讓人送來酒菜,兩個人也喝了起來。

“也有許多年沒見過大哥了!”

張異不確定朱標有沒有將他招供出來,所以也沒告訴朱樉他和黃家父子的交情。

他轉移話題:

“遷都的話,那是大工程!”

“對,所以很多事情,父皇都必須在遷都之前做好!

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糧食問題,前朝往北方運糧,主要是走海路,但海路不太平,這件事遲早要解決!

父皇讓玄武軍掃蕩周圍海域的補給點之后,這倭寇之亂少了許多!

但這并不能阻擋從南方過來的倭寇,還有從朝鮮沿海下來的……

所以,玄武軍出海,從跟源處解決麻煩,也是遷都的前置條件之一!”

遷都從來不是小事,尤其是是封建王朝生產力落后。

從決定遷都到到遷都成功,需要多年的努力。

大明原來的歷史軌跡中,朱棣完成了朱元璋未完成的事業,遷都北京。

他為此,開辟了京杭大運河。

只是這條運河,想要完全能用,非幾十年不成。

如果朝廷想要提前遷都,那走海運是最好的選擇。

只是海運不如內河穩定,這也是個問題。

開挖運河,乃是遲早之事。

明初缺人,搞生產都不夠,何況是去做這種勞民傷財的事。

所以,海運確實是唯一的選擇。

既然定下了海運這條路線,自然而然的,朝廷就有了穩固海防的動機。

一環一環,張異已經看到了朝廷走出去的動力。

“父皇最近正準備出使琉球,從琉球方向,為以后鋪路!

而以抗擊倭寇的名義,朝廷也許可以爭取一支駐軍過去!”

琉球一直都是華夏忠誠的藩屬國,是受儒家文化圈影響最大的小國。

張異聽著朱樉娓娓道來,越發喜悅,

他不免多喝了幾杯。

等他從秦王府出來,已經有些微醺。

吹了吹冷風,張異逐漸醒酒。

“回去吧!”

張異坐上了馬車,準備回清心觀。

但路上,錦衣衛告訴他,陳鰻趕著車差肩而過。

“那邊的方向,是我家吧?”

張異隨口問了一句,旋即明白,陳鰻這是去找他。

“帶我回家吧!”

既然陳鰻找自己,張異也知道回不了道觀,脆讓趕車的錦衣衛掉頭

他在車里脫去道縛,露出里邊早就穿好的俗縛。

張異在距離自己就愛不遠處下車,然后晃晃悠悠,往家里去。

“掌柜的要見你!”

陳鰻見到張異醉醺醺的模樣,有些不喜,他今天來過一次,但撲了空。

“好!”

張異聞言上車,也不去看陳鰻那張臭臉。

(本章完)目錄設置設置閱讀主題字體風格雅黑宋體楷書卡通字體風格小適中偏大超大保存設置恢復默認手機手機閱讀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收藏換源推薦反饋章節報錯當前章節報錯內容提交最新:Copyright©20092021版權所有曜金坊曜金坊,提供玄幻小說,武俠小說,言情小說等免費小說閱讀。作者發布小說作品時,請遵守相關互聯網信息管理辦法規定。本站所收錄的作品、用戶評論、用戶上傳內容或圖片等均屬用戶個人行為。如前述內容侵害您的權益,歡迎舉報投訴,一經核實,立即刪除,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


上一章  |  人在洪武,從天師到帝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