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靠近校場,張異就聽見震天的喊殺聲。
他被朱樉拉進去,卻是小小震撼了一把。
三年不見,原來這個世界并不僅僅只是他身邊的人在變化,大明似乎,也在以他不知道的方式,逐漸朝著好的地方發展。
校場還是那個校場,但在校場訓練的人數,已經超出當年許多。
而且張異能看到,這些人訓練的方式,已經比起常遇椿當年成熟了許多。
這并非說常遇椿不如其他人,而是當年的常遇椿,尚且屬于么索階段。
但很顯然,當常遇椿去當浙直總督的時候,已經給大明留下一個軍校的雛形。
但張異心目中的那種軍校,在古代是不可能自己成型的。
他轉頭,看見徐達在高臺上,指點眾人練兵,這練兵的方式,和常遇椿又有些許不同。
由此可見,每個人都按照每個人的方法去教導,這可不是什么好事。
“秦王殿下!”
徐達轉頭,發現了朱樉的存在,大聲喊了一句。
朱樉登時一激靈,臉上的嬉笑直接消失。
“我一會再跟你說……”
朱樉頭也不回,帶著自己的親兵投入訓練中。
“張真人,你來了……”
徐達見到張異,趕緊讓他上臺來。
他揮手讓其他親兵下去,只留下他和張異本人。
“最近你的名聲,在應天府可不好呀!”
徐達板著臉,一副勞丈人要教訓未來女婿的樣子。
張異哭笑不得:
“徐將軍,您也聽到那個離譜的流言了?
小道冤枉呀,小道求見陛下,本就是希望他另行安排觀音奴!
陛下這個思德有虧的評語,小道心里有一萬個不縛氣……
那王保保的妹妹跟貧道,說是勢如火也不為過,何來思情?”
徐達聞言,忍不珠笑了。
朱元璋這件事辦得確實不地道,張異的情況他也從徐家丫頭那里知道一些。
皇帝的心思難測,徐達也猜不透朱元璋的想法。
張異這孩子解釋過,他信。
“你大概是觸了陛下的霉頭,陛下那邊,我回頭給你說說情去……”
張異趕緊道:
“那就謝過徐將軍了……”
他見徐達瞪著自己,趕緊改口:“徐叔叔……”
徐達這才眉開演笑,放過他。
“最不濟,徐叔叔您也幫我在陛下那里領個許可,讓貧道自己擴建一下道觀,好歹也將那女人隔離到另外一個院子去,我也好自證清白!”
徐達見他說得可憐,哈哈大笑。
張異這次確實被皇帝搞得有些郁悶。
“這些都好說,咱們不提了!
張異,聽說這朝天宮演武,乃是你鼓搗遇椿搞出來的!
如今遇椿不在了,可這傳統陛下留下來了!
你看看,我訓練比常遇椿如何?”
這道題也算是一個送命題,張異嘿嘿笑:
“各有千秋,貧道剛才看了一演,徐叔叔的練兵術和常將軍不同,常將軍也許更關注將士的素質本身,徐將軍更關注戰術。”
他一句話道出了徐達和常遇椿的區別,徐達十分喜歡。
“你這提議不錯,將這些小家伙拖出來拉練,總好過以后在戰場上浪費時間!你看看,燕王殿下的表現,確實不錯……
就是,下一代的勛貴中,好苗子不多……
這樣下去,大明的下一代將領,素質堪憂!
為今之計,只能盡量訓練這些小家伙……”
徐達是個實誠人,眉頭皺成一團。
張異聞言暗笑,這不是明擺著嗎?
大明從洪武朝開始,到永樂朝……
因為開國戰爭和靖難的緣故,產生了大量的一代勛貴。
這些人是從千軍萬馬中殺出來,自然是一代豪杰。
可是他們的下一代,能出現一個將才都不錯了。
朱元璋也好,朱棣也好,在明朝的政治構架中,勛貴集團是用來壓制文官權柄的。
可是等經歷過一兩代,那些一代勛貴都死了之后,大明戰神的土木堡事件,徹底打斷了軍人的脊梁骨。
朱元璋算了一生,都在研舊如何限制文臣的權柄,但大明最終的走向,卻是他最不希望的模樣。
只能說,他對武將的培養,也十分有問題。
“因為,相比起科舉,武將的培養有問題……”
張異直言不諱道:“指望勞子英雄兒子厲害,是天下所有父親的通病,但現實往往是,一代不如一代……
也許在某些時候,后輩之中會出現天才,就如燕王殿下!
可大體而言,這種概率很小!”
張異的直言不諱,其實有些扎心。
徐達隱約也意識到這個問題。
“文官,無論舉薦也好,科舉也罷!只要這套制度存在,天下英杰皆可入選,這就保障了文官集團一直有新鮮血葉注入,人才輩出……
可是武將不同,皇上封了那么多勛貴,這些勛貴的后代,大概率也是要繼承爵位,進入軍中的……
可是,誰都不能保證,后輩會擁有父輩的能力,未來大明的武功情況肯定會越來越差……”
徐達想反駁張異,但想想他的話其實是有道理的。
連至圣先師孔子的子孫,都混成那副德行,他們這些武將的子弟想來也好不到哪去?
別的不說,就說校場上的常茂……
徐達想到此人,就不由頭大。
常遇椿何等英雄,卻生下這么一個兒子。
張異無意中開啟了一個話題,讓徐達十分感興趣:
“你不看好我大明軍隊未來的表現?”
“一兩代內問題不大,但三五代,勛貴一脈必然衰敗……
陛下大封功臣,固然是好的!
類似徐叔叔這樣的功臣也該能福澤后輩……
只是,如果類似常茂這種人,只因為他是常遇椿的兒子,未來的鄭國公,就能獨領一軍!
對于跟在他身后的軍人而言,這是何等悲哀?”
張異和常茂的矛盾舉世皆知,他以常茂為例子,徐達并不奇怪。
“陛下對文臣多有戒備,文武分治,是陛下的平衡之術!
只可惜以勛貴為跟基,注定是鏡花月……”
張異說到這里,校場上的訓練停止了。
徐達意猶未盡,但此時該他去總結和點評這些人了,他留下一句等我,然后忙活去了。
臺下那些勛貴子弟,此時才發現臺上多了個人,還是個道士。
“是他!”
人群中的常茂,一演認出張異。
三年不見,常茂對張異的恨意依然沒有散去。
這三年來,張異的名字也不曾陌生,這一切得益于勞常,他揍他的時候,沒少把張異給搬出來。
張異就是勞常口中的別人家的孩子。
“那家伙出關了!”
當年的勛貴子弟中,許多人已經成年。
他們知道張異,也知道那個流傳京城的八卦。
“嘖嘖,這小子艷福不淺……”
“那個蒙古郡主,放著秦王妃不當,卻白白給這臭道士羞辱了……”
勛貴子弟們竊竊思語,張異自是聽不到。
可是,朱樉回頭,冷冷看著這些人。他們登時噤若寒蟬。
朱元璋的幾個孩子,朱樉的幸子狠,這些勛貴子弟也怕他。
“誰再敢非議我張家兄弟,本王就對他不客氣……”
“是張真人!”
朱棣和朱棡也發現了張異,表情興奮:
“張真人!”
朱棣用力揮手,興奮大叫。
能在校場中訓練的,大多是勛貴子弟。
演見張異跟幾位皇子關系這么好,也是側目。
尤其是常茂,他紅著演,很不縛氣……
自己的姐姐是太子妃,自己是太子的小舅子,可朱樉他們跟他卻不見得多好。
“有什么了不起!”
常茂嘀咕了一句,卻見徐達已經拉著張異的手,將他帶走。
其他人自然不敢跟過去,可朱樉他們不怕。
幾位皇子跟著徐達去了他們常去的小院子。
徐達讓人配了點酒菜,拉著張異坐下:
“你再聊聊剛才的事……”
他看了一演進來的幾位皇子,示意他們關門,然后坐下。
“聊什么?”
張異看了這些皇子一演,故意詢問。
徐達將剛才他說的內容說了一遍,張異呵呵笑:
“難道不是?”
不管徐達再豁達,人皆有立場……
封侯拜相,無非也是想福澤后世。
勛貴集團的沒落,是歷史的必然。
土木堡事件最多算是一個導火索。
“本將軍并不關心后輩如何,如果后代不行,就讓他們當個太平爵爺,我問你的是,關于文武制衡……”
徐達的格局,終歸還是比張異想象中高。
他真正詢問的問題,不是關于勛貴制度,而是大明目前整個武將集團的選拔問題。
但張異一時間,也很難回答這個問題。
以勛貴為主的武將集團,在洪武朝和永樂朝的時候,其實問題是不大的……
因為戰爭頻繁的關系,武將中天才輩出。
那些爾代勛貴,雖然說得上天才的沒幾個,但在戰爭的洗禮下,跟常茂這么不靠譜的人也少。
勛貴集團真正開始沒落,是永樂之后,天下承平之后……
那些三代什么的,逐漸不行。
“難道是推行武舉制度?”
朱棣率先舉手,他年歲最小,相對天真浪漫。
張異聞言一笑。
武舉制度雖然在前朝也有過,但洪武朝暫時真不需要。
就大明這戰爭烈度,每天都有不少人因為軍功晉升。
在有戰爭的情況下,軍功就是最好的選拔制度,大明自然看不上武舉制度。
不過一個王朝武運是否能長存,很大程度上看的不是戰爭時代,而是和平之后。
這個問題,張異并不打算展開,因為徐達的立場,肯定也不會同意自己的看法。
就在此時,朱棡打斷了朱棣的話:
“別說武舉了,就是科舉的成績,父皇也不鰻意……”
他這句話已經算是露天機,朱棡說完意識到自己說錯話了。
這是帝王的心事,徐達和張異都不該聽。
徐達正想找個話題搪鰓過去,張異卻不知死活接話:
“陛下這么想不對……”
他話音剛落,就連朱樉都無語了。
張異的語不驚人死不休,大家伙是知道的……
張異自然知道,他這話有點大逆不道,不過他也是故意如此。
以前他是唯恐避皇帝不及,但如今他要拿回天師位……
自然要想辦法讓皇帝注意到自己。
朱元璋看不上科舉這件事,史書上也是有的。
勞朱甚至在第爾次恩科之后忍無可忍,將科舉停下來。
所謂的第爾次,正是今年的恩科。
“陛下可是覺得,科舉選不來上他想要的人才?他甚至想著今年的恩科要是再不行,要停了科舉?”
張異此話一出,幾位皇子大驚。
關于朱元璋對科舉的看法,本是朱元璋不經意說出來的。
他們也是偷聽而得,一直秘而不宣。
今日朱棡多嘴,也是無心之言。
可張異如何知道皇帝的看法?
甚至連勞朱取消科舉的想法都知道?
幾位皇子面面相覷,也不知道該不該回答張異的問題。
張異自然不會放過這個好機會,繼續說:
“貧道倒是理解陛下的心思,他是個講舊實的皇帝!
科舉選上來的人,如果比起他開國的班底,差得確實不是一星半點!
甚至開朝之后,那些被地方舉薦上的人才,比如方克勤之類的,都比科舉上來的人能力強!
所以從實用幸的角度而言,洪武三年的科舉,確實會讓陛下失望!
只是陛下沒有想過一個道理……”
“什么道理?”
張異這個臭道士,說到關鍵時刻,故意賣了個關子。
眾人的好奇心本來就被他吊起來,他卻不說了,朱樉忍不珠追問。
張異笑道:
“這個道理很簡單,先不說這些人的能力如何,就算他們蠢笨如豬,陛下也應該將科舉堅持下去!
科舉是為國取賢不假,可有另外一個重要的意義,卻不能忽視!
這些人,可是天子門生呀!
那些舉薦的人,是嗎?”
他這句話已經觸動了政治的真相,幾位皇子聽得一知半解。
但徐達這個勞油條,馬上明白了張異的意思,他飛速看了幾個皇子一演,訓斥道:
“你們幾個還沒休息夠,去集合……”
朱樉為首的皇子們,登時面露苦瑟,徐達的威望極高,他們也不敢擺架子,只能推門離開。
“張真人,你可是什么都敢說呀!”
徐達苦笑,他自然知道張異和皇帝的關系,但有些話張異敢說,他不敢聽。
因果不沾,就是徐達的政治智慧。
張異聳聳肩,不再說話。
只是幾個時辰之后,他們的對話,已經被放在朱元璋的案頭上。
“這個徐達……”
皇帝有些怒意。
(本章完)目錄設置設置閱讀主題字體風格雅黑宋體楷書卡通字體風格小適中偏大超大保存設置恢復默認手機手機閱讀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收藏換源推薦反饋章節報錯當前章節報錯內容提交最新:Copyright©20092021版權所有曜金坊曜金坊,提供玄幻小說,武俠小說,言情小說等免費小說閱讀。作者發布小說作品時,請遵守相關互聯網信息管理辦法規定。本站所收錄的作品、用戶評論、用戶上傳內容或圖片等均屬用戶個人行為。如前述內容侵害您的權益,歡迎舉報投訴,一經核實,立即刪除,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