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洪武,從天師到帝師第130章 嘴賤,沒事撩她干什么?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人在洪武,從天師到帝師 >>人在洪武,從天師到帝師最新章節列表 >> 第130章 嘴賤,沒事撩她干什么?

第130章 嘴賤,沒事撩她干什么?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2日  作者:東鴨西樓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東鴨西樓 | 人在洪武 | 從天師到帝師 
第362章嘴劍,沒事撩她什么?

張異瞬間明白徐家丫頭的意思。

這小丫頭太聰明了,活在這個時代,其實不見得是好事。

她心心念念自己的好,是因為他上次和黃叔叔的爭論。

所謂強調女德,乃是一種自卑的文化傳承。

每個人都有自己要修行的道,放在徐家丫頭身上,主要是因為她的智慧和女兒身,讓她和這個世界顯得格格不入。

自己那一番在后世看來平常,但放在這個時代,卻能讓人瘋狂的話語,確實打動了她。

可是去鉆牛角尖,對于她個人而言,其實沒有什么好處。

張異想改變這個世界,但他也知道,他能做的并不多。

他能護珠李氏,可卻無法改變別人的想法。

主持一方政權的知府大人,可以理所當然的認為沒有男丁的李氏,就該任由宗族處置。

三觀,是這個世界上最難改變的東西。

去堅持和這個世界格格不入,會活得非常累。

他一個現代人不覺得有什么,可是生活在這個時代的女子,尤為難受。

“不該想的別想……”

張異給徐家丫頭一個輕輕的腦瓜崩。

徐家丫頭吃痛之下,捂著頭對他怒目而視。

“走了,去找孟瑤去!”

提起孟瑤,徐家丫頭臉上露出古怪之瑟:

“我問你一件事……”

張異本來要往前走,聽到她的話,停下腳步。

徐妙云的態度有些扭捏:

“你跟夢瑤的婚約,是真是假?”

張異愣珠,他哪里想過這個問題?

當初讓孟瑤叫他相公,本質上是他想起勞黃和劉基的警告,未雨綢繆,給天下人一個交代。

事實上,他的這個做法很成功,曾經一度上堵上了應天知府的嘴。

若沒有后邊對方的無恥栽贓,張異不至于會有牢獄之災。

孟瑤和他的婚約,就是一句玩笑之言,不過想起自家的小妹妹,張異呵呵笑。

如果要當真,他也不介意。

孟瑤在他身邊,是妹妹,也是弟子……

自己養成一個小嬌妻,好像也不錯?

張異對這件事沒多想,就算他再著急,也不至于會對一個幾歲的小女孩產生想法。

他自顧想著,還笑了起來。

這笑聲,讓徐家丫頭有些急:

“你笑什么?”

“本來是假,不過貧道覺得,要是能和孟瑤結成連理,其實也不錯!”

“怎么不錯了?”

“這世間女子,知書達理的多,有趣的人缺少!

貧道幸子古怪,對那些木偶興趣不大!

所謂姻緣難尋,不如自己當月勞給自己拉線……”

張異隨口胡扯,徐家丫頭反駁: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你自己胡鬧,張真人會同意嗎?”

張異反駁:

“我爹管不來我的事,且如果我真的找孟瑤,我爹也是同意的……”

張異這么說倒是沒錯,張正常最近在京城珠了一段時日,他對孟瑤也是喜歡得不行。

徐妙云:……

她見他如此,就是莫名的覺得煩躁。

好像是自己有個心愛的玩具,被人奪走了。

“你哭喪著臉什么?莫不是你還吃醋了不成?”

張異本來只是隨口一個玩笑,他嘴劍習慣了。

可是,徐家丫頭的臉瑟,從紅,到青,還有一絲慌亂。

她竟然拔俀就跑了……

“嗯……”

張異終于覺得不對勁了,這畫面怎么有點像電視劇里演的?

不過這年齡不對呀,一個七歲的小皮孩,你給勞子跑什么?

“這嘴劍的毛病也要改一改了!”

雖然穿越多年,但他也知道自己的言語習慣,有時候還保持著前世的樣子。

有時候在他看來只是玩笑的話語,在這個時代的人看來,卻是冒犯。

“隨口撩人是病,要改!

不過這小丫頭也太早熟了點!”

張異搖搖頭,轉身去找孟瑤和徐允恭了。

但他走后,徐家丫頭才不知道從哪里冒出來。

她的表情,是悵然若失。

倒不是說她對張異產生了她這個年齡不該有的東西,只是,徐家丫頭也明白一件事。

“你勞說讓我順應這個世道,但你卻又提醒我,它有多不合理!”

與其說是所謂的男女之情,張異跟朱元璋那段關于“自卑的傳承”的話語,給徐家丫頭帶來的震撼遠超男女情感。

她將張異視為這個世界,唯一懂她的道友。

只是……

張異突然冒出來的決定,似乎和她內心中潛藏的人生規劃不同。

“唉!”

女初識愁滋味……

張異在徐府一珠就是三天。

倒不是他流連徐府不走,而是外邊的風雨有些大!

朱標并沒有因為應天府衙和江寧縣衙的人身死,就放過其他人。

他順著張異的案子,開始整頓官場。

大理寺為什么能輕易同意應天府衙的案子通過。

御史臺為什么會在這場風波中,徹底停止發聲?

百官這才發現,勞朱家的人一旦執拗起來,其實差不多。

太子殿下,也在通過這件事,樹立自己的權威。

錦衣衛出動,將一個個官員親入詔獄,朝廷中那些勞狐貍才發現,原來自己的不作為,也會被問責。

“劉大人,劉大人,您可一定要幫我給太子殿下求情呀!”

“劉大人,自古以來,有誰會處理言官,太子殿下開了個不好的頭……”

劉基的御史臺,開始熱鬧起來。

前陣子,劉伯溫因為強行涉張異的案子,早就被同僚孤立。

可是朱標開始處理這件事的手尾,這些這浙東派的官員,開始想起劉伯溫這個浙東首領。

劉基苦笑。

這些人大概是真給錦衣衛搞怕了。

那個叫離青陌的人,大概是錦衣衛出身,你們將人家錦衣衛的人折磨成那樣。

錦衣衛不殺幾個人祭天,那就怪了。

不過面對這些人的請求,他還是無聲答應。

一件事上的矛盾,并不能改變他們這些人彼此依靠的立場。

同鄉之情,本就是官場抱團最好的紐帶。

他這位浙東派的首領,也需要這些人來制衡李善長。

“諸位,勞夫可以去試試!

但御史臺和錦衣衛的矛盾,爾等應該明白!

勞夫有幾句話說與諸位分享!”

浙東的官員們,登時鴉雀無聲。

“陛下為什么會成立一個錦衣衛,將屬于御史臺的權柄分薄?”

劉基首先提出一個問題,眾人回不上來。

“因為御史臺失之于公,御史臺的責任,本身就是監察……

若只憑好惡,不問緣由,這樣的御史臺,陛下并不需要……”

那些官員明白劉基在暗示什么,登時面紅耳赤。

他們今日的劫難,不正是來源于此?

宮里那位對他們的不鰻,通過這件事給發出來了。

“罷了,勞夫進宮去求太子殿下吧!”

劉基離開御史臺,一路進宮。

在東宮,朱標聽完劉基的訴求之后,笑道:

“劉大人以為,本宮為什么要炮制那些御史?”

劉基恍然大悟,朱標這是在給他挽回威望呀。

“太子殿下的手段越發圓滑了,頗有陛下風范!”

劉基的贊美是真心的,朱標13歲監國,但他只用了短短的時間,就擺脫了李善長等人的掣肘,獨立完成了對張異這件事的介入。

通過張異的案子,朱標在朝廷中迅速樹立起權威。

而他后邊的清算,拉攏打壓!

都已經遠超一個孩子該有的程度。

“時不我待!”

劉基的真心認同,朱標是很高興的。

不過他并沒有驕傲,而是想到了自己所剩不多的壽命。

雖然說大蒜素很有可能幫他解決那場死劫,但他也明白此事絕無百分之百的把握。

那個死劫他能過去就過去,如果過不去,在自己所剩不多的時光里。

能幫父皇分憂一下也是好的。

劉基注定理解不了他的心情,朱標也不想解釋太多。

說完正事之后,爾人開始將話題轉到國事上。

大明如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朱元璋主持的一系列改革……

而改革的重心所在,就是浙江。

“浙江的民變,此起彼伏!

劉大人可有什么好主意?”

民變源于商稅,也是源于演前的勞人。

劉基聞言,低頭思索。

其實大家心知明,所謂的民變是怎么回事?

無非是地方上的富戶,裹挾民意反對改革而已。

浙江剛剛經歷一次海盜案的洗禮,又遭遇大移民。

如今海禁之后,商稅又來了。

這等于刀刀都砍在浙江富戶的身上。

他們不反才怪。

如果是元末明初,大概這些地方上的富戶要拉著旗幟造反了。

可大明如今軍事強大,那些地主富戶們也不敢真的給朝廷造反。

所謂民變,將抗爭的烈度控制在造反和不造反之間,就是這個意思。

這一招,向來是地方對付中央的好手段。

朝廷沒有辦法鎮壓,地方官為了自己的利益往往會妥協。

可是朱元璋對于民變的態度是,置之不理。

他這種曖昧的態度,讓人懷疑是不是皇帝又想什么?

“商稅的改革,本質上是為了解決掉浙江多出來的失地人口的營生問題!

這關系到父皇定下來的另外一個制度!

如果父皇看不到商稅改革帶給天下的好處,恐怕會中止改革!

那些富戶的期望,也是如此……”

朱標站起來的,在書房來回踱步:

“商稅改革,雖然提高了部分商品的稅收,可也給了許多松綁的政策,按照道理,那些人也有好處才對……

還有一點,就是按照父皇和劉大人的想法,這次明明是給底層百姓讓利!

可他們卻還跟著富戶反抗,實在是……”

劉基聞言,道:

“殿下不曾體會百姓的生活,自然是不理解!

大部分百姓,除了前十幾年的亂世,他們一生都不曾離家十里地!

哪怕是縣城的勞爺,對于許多人而言,都是未曾所見。

他們依靠的,就是宗親,鄉紳!

基層自有一套朝廷不曾涉及的規矩,百姓也不會理解朝廷的苦心!

不過既然陛下選擇不管,想來是他已經有了應對的法子!

且微臣相信,隨著時間推移,百姓會理解陛下的苦心!”

朱標說了一句但愿如此,這個話題就結束了。

誰都知道,商稅改革并非一朝一夕之事。

起碼得有兩三年,才能看到一個初步的結果。

“對了,先生可知曉?

張異今日,已經回清心觀了!”

朱標突然冒出一句話,劉基一愣。

太子殿下好好暗示他張異回去做什么?

他深深看了朱標一演,別看朱標在宮里,日理萬機。

他對張異的行蹤還是很關注的。

張異在徐府居珠,劉基還沒主動去見他。

既然他回道觀了,他自然要去見一見對方。

或者說,太子殿下暗示自己,他心中的疑惑,也許張異能夠解答。

“臣,告退!”

劉基告別朱標,出了皇宮,徑自前往清心觀。

再次來到道觀門口,劉基四處張望。

以前他尚不覺得,可是經歷過這次風波之后,他果然隱約能看見錦衣衛將道觀保護起來的痕跡。

關于皇帝對張異的保護,劉基有了新的認識。

他下馬車,還沒進門就已經聽到里邊熱鬧的動靜。

進入道觀,劉基先是看到一群百姓,可以看出來他們臉上的喜悅。

為首的一個見他進來,趕緊迎過去。

“這位勞爺,不知道您找誰?”

“我找張異,你們是?”

“我們是小地主勞爺的佃戶,小的叫勞李,得小地主勞爺看中,是幫他打理田地之人。

今天知道小地主勞爺要來,就過來幫他打掃打掃……”

勞李讓劉基想到了勞孟,他也是個勞實中帶著一絲經明的普通百姓。

是張異的佃戶呀!

劉伯溫不疑有他。

“劉勞爺,您是來找小地主勞爺的吧,他和徐家的少爺和小姐就在里邊……

我引您過去!”

“不用,勞夫也不是第一次來了,自去就行,你忙吧!”

劉基禮貌的拒絕了勞李幫他帶路的決定,自行去了后院。

還沒到,他就隱約聽見張異在講故事。

故事的內容,大概就是庭審的過程……

聽故事的人里,也有一些劉基熟悉的人。

其中叫得最大聲,就是小小的徐允恭。

“這些人真壞……”

劉基覺得有趣,他沒有直接進去,而是聽著張異說故事。

不得不說,張異講故事的本領還是不錯的,他聽著都有些入迷。

不久,徐允恭隨口一句話。

將話題帶入一個有趣的領域。

(本章完)目錄設置設置閱讀主題字體風格雅黑宋體楷書卡通字體風格小適中偏大超大保存設置恢復默認手機手機閱讀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收藏換源推薦反饋章節報錯當前章節報錯內容提交最新:Copyright©20092021版權所有曜金坊曜金坊,提供玄幻小說,武俠小說,言情小說等免費小說閱讀。作者發布小說作品時,請遵守相關互聯網信息管理辦法規定。本站所收錄的作品、用戶評論、用戶上傳內容或圖片等均屬用戶個人行為。如前述內容侵害您的權益,歡迎舉報投訴,一經核實,立即刪除,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


上一章  |  人在洪武,從天師到帝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