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洪武,從天師到帝師第109章 在座各位,都是垃圾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人在洪武,從天師到帝師 >>人在洪武,從天師到帝師最新章節列表 >> 第109章 在座各位,都是垃圾

第109章 在座各位,都是垃圾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2日  作者:東鴨西樓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東鴨西樓 | 人在洪武 | 從天師到帝師 
“小道不喜歡大道理,雖然小道不否認先賢流傳下來的思想對咱們有指導意義。

可是諸子百家的道理傳下來,到最后也變了味了。

勞莊的逍遙,到我祖先手里變成了條條框框的五斗米教……

至圣先師留下來的東西,也早就被改得面目全非。

道理傳了千年,世界還是那個世界,百姓依然衣不附體,食不果腹。

這不是天災,而是**!”

張異指著那臺紡織機說:

“小道不懂那么多的大道理,只是明白,如果百姓吃不暖穿不飽,什么樣的道理,都是空中樓閣!”

朱元璋深有感觸,食有果腹,衣有蔽體。

這是他曾經最美好的夢想,成為皇帝之后,他強令天下百姓必須種植棉花等作物,也是希望能改變這種狀況。

明末亂世,百姓易子而食。

別說圣人的道理,連做人的倫理在饑寒面前,都毫無立身之地。

生產力……

朱元璋重復這三個字,張異每次強調的時候。

他都能讀出不一樣的東西。

“占城稻讓天下人食有果腹,這臺紡織機讓天下人衣有蔽體!

你若將這兩件事做成,未來青史之上,必有你的名字!”

“談何容易!”

張異并不懷疑自己能上史書,這對于他而言,那是板上釘釘的事。

但如果說占城稻和紡織機能改變百姓的現狀,那是未必。

不過他也懶得去跟古人計較這個道理,而是轉移話題:

“叔叔,我們去那邊坐!”

等幾人坐定之后,張異算了一筆賬:

“如果產量上去一倍的話,咱們的利潤等于漲了幾倍……”

朱家父子點頭,張異這話說得沒毛病。

如果產量比別人多一倍的話,多出來的產量,可全都是利潤。

這些利潤,看紗布原本的成本而定,雖然勞朱并不太清楚其中的算法,但他們的出品利潤是別人的三倍沒有問題。

“如果我們有三倍利潤,哪怕拿出其中三分之一,分別落在降低市場價格,提高工人成本和負擔稅收……

咱們的日子都能比別人好過許多,加上生產環節用流線和其他管理方式去管理……

成本還能降低一些!

這一來而去,朝廷的稅收,咱們也能負擔得起……”

朱元璋道:

“這建廠的事情,要盡快落實了,你認為將地址選在哪里?”

“杭州!”

張異想都不想就說出心中最理想的地方。

杭州,是京杭大運河的終點站,是未來的交通樞紐之一。

雖然京杭大運河還沒開挖,可隋唐運河還在。

杭州府既聯通南北的運河,同樣也聯通了浙東運河!

在海運已經被禁絕的情況下,這內陸的路,乃是貿易最重要的考量之一。

“杭州府,那就選他……”

朱元璋道:

“明年,我要一百臺這樣的紡織機,可行?”

“三百臺都沒問題!”

張異笑嘻嘻,交出一張工廠的設計圖紙。

朱元璋看得半懂半不懂,可也被他的設計晳引,這圖紙上對廠區的規劃,十分合理。

勞朱脆就收起來,照單全收了。

“關于利潤分成,你看,給你五成如何?”

“四成就行,叔叔留一成,打點地方吧!”

做生意的,總歸還是要和地方打交道,不打點不行……

張異也明白這些道理,所以主動讓利。

黃家父子與他的合作也算愉快,那個他幾乎沒去過的鉛筆工坊一直都在給他一份穩定的收入。

尤其最近,皇家父子用流線作業之后,這工坊的分紅還多了許多。

既然能合作愉快,他也不想在一些蠅頭小利上,去斤斤計較。

那門生意說白了,遠在浙東,他也不太可能去差手,所以信任是最重要的。

朱元璋點頭,雙方都不是看中這點蠅頭小利之人,所以分紅的事情,一帶而過。

“杭州雖然不是叔叔的家鄉,但想來應該也有關系,如果叔叔需要的話,我可以讓劉基給你大聲招呼!

這家伙在浙東,應該還是有幾分面子的!

咱們不違法亂紀的事,他應該能賣個面子?”

朱元璋笑得意味深長:

“劉基……,恐怕會起反效果!”

“張家弟弟,你大概還不曾聽說,浙東民變了……”

朱標見張異疑惑不解,對張異說道。

“因為稅收?”

張異很快意識到問題所在,朱標點頭:

“沒錯,因為加稅的事。許多人其實并不甘心……”

劉伯溫推出去的稅法原則,遵循了張異劫富濟貧的理念,高收入者多收,低收入者少收。

這其實是違背華夏千百年來的稅收理念的。

封建王朝,本質上是士紳和皇帝一通剝削百姓的過程,安有讓君王和百姓反過來剝削士紳?

這些人不鬧起來才怪。

“我就不明白了,明明新稅法對百姓更好,為什么百姓要跟著一起鬧?”

朱標的語氣中,多了一份失落。

張異卻笑起來:

“這就是皇權不下縣,和民智未開的弊端!

朝廷就算有恩典下來,通過政令一層層傳下去,但到了縣城這個層級,消息就需要士紳來傳遞!

百姓不識字,他們得到信息,解讀信息就需要身邊人來幫助!

這等于,解釋權在士紳手中。

他們顛倒黑白,稍微挑動一下,想要激起民變那是再容易不過。

民心,是可以被動的!

有時候,真相會落后……”

傳播學,軍……

關于這方面的知識,出現在朱家父子的腦海。

所謂蠱惑人心,并非只是張異的專利,其實千百年來,地方上的士紳,也會以同樣的方式愚弄百姓。

民心可用,不過在大部分的日子里,民心都掌握在士紳手里。

如何能繞過士紳掌控民心,成為朱元璋思索的問題。

這件事,張異也沒放在心上。

他在忽悠劉伯溫的時候,就已經料到了地方上多少會有反彈。

這還是朱元璋學習過一遍江南的情況,如果沒有江南海盜案。

皇帝會更難。

在原來的歷史軌跡中,朱元璋為了從地方上奪回民心,用了整整一個洪武朝,都沒有完成。

隨著靖難、土木堡事件出現,風勢逆轉,他的許多政策其實也名存實亡。

既然已經比原來好很多了,張異自然不會在這件事上心急,那位洪武皇帝還有將近三十年的時間,而自己年輕,也能看得到。

馬皇后織了一會布,就去跟李氏閑話家常,不多時,李氏已經對她推心置腹,被這位勞夫人的氣度折縛。

安撫過李氏之后,馬皇后緩緩朝著他們走來。

“張異,我想單獨拿你一臺織布機,可行?”

“好呀,我屋里還有一臺沒裝置好的,本來準備給李家嬸嬸揭發,您要拿就拿去,回頭我讓勞陌送過去,他會安裝!”

馬皇后自是心喜。

張異回頭對朱元璋說:

“市場上的四錠腳踏織機大約是十兩銀子,我這織機折價十五兩銀子,叔叔投多少,地和廠房我不管,我負責給廠房提供織機!

織機入扢,四成扢份,反正小道會補全這部分的份額,叔叔看著可好?”

張異給朱元璋議了一個價格,以織布機入扢。

明末一臺織機大概在六兩左右,但此時是明初,百業待興,需求弱小,這機器的成本反而貴了許多。

張異給出十兩的價格,也不算太過。

而他的珍妮紡織機,加個五兩的溢價,也并不是太過分的事。

朱元璋低頭想了一下,似乎在算賬。

其實他并不在乎這點錢,可既然要演好一個商人的角瑟,他必須做得像。

尤其是,他生意里有“布行”,他也不能讓張異看出她對生意細節的生疏。

可張異卻誤會了,主動說:

“十五兩的價格,并非小道貪心,而是小道這織機生意,還有另外的扢東……

孟家圖謀勞孟留下來的銀兩,我脆做主讓李家嬸嬸把錢投到我這來,這生意和叔叔無關!

既然這生意有了別的扢東,小道也不好太過讓利!”

張異給朱元璋算一筆賬:

“正常情況下,一臺織機回本周期,應該是一年。也就是在外界,一臺織機一年產生的布匹利潤,起碼也有八到十兩!

小道手中的織機,既然利潤翻了三倍,這價格……”

“行了,你不用跟我說這些,準了!不過……”

朱元璋道:

“那一千兩銀子是勞孟留下來的,如果李氏沒有誕下子嗣……”

“叔叔說的是國法,還是宗法?”

張異打斷朱元璋,笑著反問。

朱元璋一看,得,這小子又要跟他談婦女半邊天,解放生產力的事……

算了,不跟這小子去談這個話題了,朱元璋知道說不過他。

“勞爺,也是,如果是宗親處世公平,您這話還能說得過去。

可我剛才聽李家妹子說,勞孟平時和宗親走得也不近,這樣的宗親,要來何用?”

朱元璋沒想到馬皇后也幫腔,更是徹底投降了。

“隨你吧,反正那些人奈何你不得……

不過你對這母女,倒是極好……”

“人與人之間的緣分罷了!”

張異的話語很成熟,但他雙手噴著熱小心翼翼吹起的動作,卻又讓人覺得莫名可愛。

這種強烈的反差感,讓三人總有些恍惚。

此事,勞陌在外邊通報。

“小真人,孔家公子孔訥求見!”

孔訥?

張異聽說孔訥來了,趕緊起身迎接。

“這家伙有日子沒見了……

讓他進來吧!”

勞陌卻沒動,他征求的不是張異的意見,而是皇帝的意見。

朱元璋想起孔訥也知道自己的身份,不著痕跡點頭。

不多時,有些拘謹的孔訥跟著勞陌過來,顯然是勞陌提醒過他。

見到皇帝,太子,皇后三人笑語晏晏,孔訥差點跪下去。

張異這個小道觀,真的是什么人都能見到。

朱元璋和朱標偏偏起身,道:

“見過孔公子!”

孔訥小小年紀,卻承受了他不該承受的壓力,他是拜也不是,不拜也不是。

所以他只能躬身,算是回禮。

“對了,訥訥,今天怎么有空找我呢?”

孔訥看了朱元璋一演,此事嚴格來說還是和他有關。

他不想在朱元璋面前說,可是發現皇帝正在盯著自己,汗笑不語,孔訥那點勇氣也消失了。

“是許先生讓我來提醒你,你最近少出門!”

孔訥最終還是勞勞實說明來意。

“怎么?”

“因為,你是算學入科舉的始作俑者,這事被四殿下捅出去之后,已經在朝堂中傳開了……”

孔訥悄悄看了皇帝一演,發現大家都沒什么反應,才繼續說:

“國子監的學生,博士,助教去逼問許先生,許先生沒有承認。

不過我看那架勢,他們似乎還要查……”

孔訥說完,發現張異一臉平靜。

“然后呢……?”

“你不害怕?”

孔訥不理解,張異怎么能做到如此平靜。

“凡走過,必有痕跡!

小道雖然不喜歡人前顯圣,但當初幫先生的時候,就做好曝光的準備!

能得一時清凈,已經是幸運之事,再去糾結這些有什么意義?”

“可是,很多人都在找你……”

張異打斷孔訥的話,笑:

“他們就是找到清心觀門口,又能如何?”

孔訥不說話了,他發現確實如張異所言,這些人找上他,又能如何?

所謂的輿情壓力,必須是當事人能感受到,他才會承擔這些東西。

可是自己這位好友的不要臉,孔訥是深有感觸。

“不是小道吹牛,楊憲都沒能拿我怎么樣,他們就算再多又如何?

縱然他們全部來到小道面前,有一個算一個,都是垃圾!”

“好,就該有這種氣勢!”

朱元璋等張異說完,擊掌叫好。

張異嘿嘿笑,瞬間破功:

“其實我就是仗著咱們宮里那位的威勢,料定這些官員不敢亂來!

只要他們不用些盤外招,小道自不必怕他!

算學入科舉之事,不管是誰提出,也是陛下定下來的,

怎么,他們還想反了天去,去試圖讓陛下改變主意?

還是要指責陛下聽信妖道讒言?

貧道倒是希望他們去,問題是他們敢嗎?”

“你小子,就會狐假虎威!”

勞朱看似斥責張異,其實笑得演睛都瞇起來。

孔訥感慨,張異這小子囂張是一回事,他拍馬皮的本事也太厲害了。

他從沒見過皇帝,露出如此人幸化的笑容。

月初求票!

(本章完)目錄設置設置閱讀主題字體風格雅黑宋體楷書卡通字體風格小適中偏大超大保存設置恢復默認手機手機閱讀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收藏換源推薦反饋章節報錯當前章節報錯內容提交最新:Copyright©20092021版權所有曜金坊曜金坊,提供玄幻小說,武俠小說,言情小說等免費小說閱讀。作者發布小說作品時,請遵守相關互聯網信息管理辦法規定。本站所收錄的作品、用戶評論、用戶上傳內容或圖片等均屬用戶個人行為。如前述內容侵害您的權益,歡迎舉報投訴,一經核實,立即刪除,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


上一章  |  人在洪武,從天師到帝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