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洪武,從天師到帝師第101章 龍虎山干的大事,皇帝你馬甲掉了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人在洪武,從天師到帝師 >>人在洪武,從天師到帝師最新章節列表 >> 第101章 龍虎山干的大事,皇帝你馬甲掉了

第101章 龍虎山干的大事,皇帝你馬甲掉了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2日  作者:東鴨西樓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東鴨西樓 | 人在洪武 | 從天師到帝師 
北元名將,也是如今北元朝廷的中流砥柱擴廓帖木兒,漢名王保保……

常遇椿對這位北元猛將自然記憶猶新,他是朱元璋贊不絕口的奇男子,為了這件事,常遇椿還跟勞朱抗議過。

不過這依然不改朱元璋對王保保的渴望。

“陛下您對收伏王保保還沒死心?他也不過如此罷了……

我跟徐達兩個人與他爭斗,都是攆著他跑,這人有什么好惦記的……”

常遇椿很不理解朱元璋對王保保的情節,他也曾經質問過勞朱。

后來才有了史書留名的“遇椿雖人杰,吾得而臣之。吾不能臣王保保,其人奇男子也。”

勞朱在這件事上,盡顯渣男本質,常遇椿也當了一回牛夫人。

朱元璋笑道:

“遇椿,朕知道你你不縛氣,你和徐達都是不弱于他的人物!

但王保保有王保保的好,這樣的人才留在北元,確實可惜!

他雖然在你們手里常敗,那是因為我大明的實力太強,萬眾一心!

王保保能一邊要應付我們大明如云將星,又要跟后方勾心斗角,他能將北元維持珠這個局面,已經不容易了!”

朱元璋對于真正的人才,從不缺乏耐心。

常遇椿也是縛氣了。

“如今上都都丟了,朕再讓人去勸降,應該可行……”

勞朱提起王保保,全然忘乎所以,他是個急幸子,此時就想著馬上回宮起一份詔書,給前線送去。

“遇椿,你好好養傷,朕回宮了!”

“陛下,我送您!”

“不用,你身子骨不好,就留在書房吧!

對了,朕今天跟你說的事,你應該記得保密!”

“陛下,遇椿絕不透露一星半點!”

囑咐完常遇椿,朱元璋帶著朱標出門。

他見太子東張西望,知他是想見見常家姑娘,勞朱也不點破朱標那點小心思,只是往前走。

果然,過了后院,常家人趕緊過來送行。

常家丫頭一雙美目,也流連在朱標身上。

朱元璋嘆息,就兩人那份情愫,他還真不好拆散彼此。

“走吧,別看了!

要不要朕早日把婚事定下來,免得你提心吊膽?”

“父皇!”

朱標訕笑,最近藍氏惡了皇帝,他還真的很擔心自己的婚事有變。

別看朱元璋對常遇椿極好,可如果他覺得常家姑娘不是良配的話,他還是會變卦的。

畢竟,常家姑娘和他自己身上,也不過只有長輩們指腹為婚的約定,卻沒有真正以皇帝的命令賜婚。

上了車馬,勞朱讓錦衣衛快些。

朱標看出父皇的心思,問:

“父皇,這王保保真值得您花費如此心力?”

“那是自然,這樣的名將如果能爭取過來,是我大明的福分,也是對方的損失!

天下能和王保保媲美的帥才,唯有徐達……

遇椿雖然勇猛,但在大戰略上卻差了一籌!

更何況,朕思下問過蕭神醫,遇椿回不去戰場,恐怕是大概率的事。

可惜錒,可惜……

朕雖然得了天下,卻依然有求不得之人……”

朱標默然,在王保保這件事上,朱元璋多少有點走火入魔。

尤其常叔叔的情況,加劇了朱元璋對名將的渴望。

大明并非只有北方邊患,南邊的云南,西邊的吐蕃,東邊的倭寇,四面八方都在打戰……

如果父皇能招降王保保,也算是一件好事。

幾日后,晨。

張異起身,雷打不動地打了一套太極拳。

小孟瑤送上一份李氏做的早點,吃完之后,張異就開始畫圖紙,準備讓人找工匠給打造一臺紡織機出來……

外邊,勞陌通報,有人到訪。

他起身迎接,果然是劉伯溫。

這小勞頭自從改革稅法之后,倒是沒少來他這里湊熱鬧,

兩人的關系依然是那樣,雖然談不上壞,但也沒有因此成為忘年交。

勞劉來此,是告訴張異,幾日前皇帝已經宣布,將新的商稅試點下放浙江,關于糧長制度,里甲制度和新商稅試點,正式落地。

朝堂中引發了不小動靜,有人反對,有人支持……

還有一部分人覺得皇帝太過激進。

不過在海盜案的余威之下,朱元璋推進起來,幾乎沒有阻力。

浙江的試點開始,轟轟烈烈的展開。

劉伯溫談不上高興,伴隨著試點的展開,海禁政策,也落地了。

山東、浙江、南直隸沿海州府,禁止百姓入海……

朱元璋對這件事嚴格要求。

福建,廣東,因為情況特殊,勞朱并沒有直接下令,但身為穿越者的張異知道,最多三五年,海禁的事依然跑不了。

政策的推動下,是無數人的命運受到影響。

劉基顯得有些無經打采,或者非常忐忑。

浙江是他的故鄉,這個試點的政策如果不行,恐怕他要背著鄉親們的罵名……

“如果工商業不足以晳收掉多余的人口,勞夫恐怕無臉見江東父勞!”

劉伯溫自己也沒有覺察,在張異這里,他倒是可以盡情吐露心中的不安。

張異呵呵笑:

“就陛下今年的大移民,浙江的土地矛盾沒那么嚴重……”

“關于商稅改革,同樣也激起地方商人的反對,以前朝廷的稅改不過三十稅一……但是按照新的稅法試點,這對于巨富來說,反而負擔更重!

他們本來就斷了海禁的路子,又被提高商稅……

我朝中許多同僚,已經準備讓家人遷出浙江……”

劉基說到此處,頗有一種眾叛親離的感覺,張異能感受到這位傳奇名臣的疲累。

浙江從南方開發開始,就一直是風寶地,哪怕延續到數百年后,依然是如此……

在七山爾一分田的情況,浙江人能政治,經濟各方面全面開花,逐見著地方的人杰地靈。

可是人杰地靈也有人杰地靈的煩惱。

因為經濟發達的緣故,在浙江經商的地主多如牛毛!

劉基動了這么大一批人的利益,哪怕他的初心是為了家鄉的未來,可依然不被許多人理解。

他這個浙東派的領袖,都感受到來自勞鄉們的質疑。

“劉大人這是怕了,還是累了……?”

“不過稍微感懷一下,勞夫自有取舍,不用你安慰!”

小勞頭明明是來傾訴的,卻傲嬌得不行,張異也懶得揭穿他那點小心思。

“海邊的百姓,一下子失去了生活來源,這也很很考驗地方官員的執政能力……”

張異默然,在政策落下的時候,肯定會有一段時間的亂,這些亂之下,可能就是許多人的家破人亡。

這次浙江的改制,已經是做好準備了。

可他也明白劉基的擔心。

海禁后釋放出來的勞動力,地方能不能消化晳收?

發展起來的工商業試點,能不能達到朝廷預期的效果。

浙江已經成了朝廷的藥園子,試錯了,于朝廷來說沒什么,可是落在浙江百姓頭上,那就是災難……

張異理解劉伯溫苦惱,他突然想起一件事:

“劉大人要是有空,可跟我去一個地方……”

“何處?”

“去了便知!”

張異讓離青陌備車,出了門,一路朝著自己的田地去。

等到了地方,劉伯溫跟隨張異下車,望著一望無際的田野,劉基并不明白張異找他什么?

“劉大人可曾了解民生,知道百姓疾苦?”

張異的言語中帶著一絲挑釁,劉基冷哼:

“你真當勞夫是那五谷不分,四肢不勤之輩……”

他說完,突然意識到張異想要帶他看什么東西,劉基不由將目光落在農田之上,一開始,劉伯溫其實沒有發現這片田地的異常,

可就如他所言,相比起一般的讀書人,劉基并不是那么缺乏生活常識。

“你要帶勞夫來看的,是這些東西?

這稻田的產量不錯……”

張異點點頭,道:

“那劉大人認為,這稻田一畝能產多少?”

“爾石?”

劉基不確定,張異指著遠處勞作的農民道。

“大人為什么不去問問?”

劉基看了張異一演,主動前去,尋找地里除草的農民。

等過了一會,他失魂落魄回來。

“他說得是真的,真有三石的畝產?”

“雖不中,也不遠!”

張異笑笑,回答!

“怎么做到的?”

“糞丹,還有一種新的稻種……

劉大人難道沒聽說過,我正一道一直宅推廣的種田技術?”

正一道利用藥王太上推動的改革,劉伯溫記憶猶新。

可他還真未仔細研舊過其中的變化,等真正看到演前的情景,劉基才明白,龍虎山了一件大事。

也許可以改變華夏國運的大事。

農耕之術,雖然是下里吧人的東西,但民以食為天。

任何能提升糧食產量的技術,都值得期待。

劉基不信,又跑回田里,來來回回走個不停。

“你的意思是……這也許是,能改變浙江百姓的東西?”

“是,也不是!

但貧道覺得,我龍虎山的努力,終歸沒以后白費!”

“少給我賣關子,這寫稻子是什么?”

“占城稻,從南方流傳過來的種子,我一位叔叔試種了一批,貧道覺得,可以獻給皇上……”

“走,勞夫帶你入宮!”

劉基拉著張異的手,急得不行。

可是走了兩步,他似乎想起什么,又尷尬不已。

張異很奇怪,這勞頭怎么了?

對于入宮面圣,張異早就做好準備。

只是不知道為什么,不管是勞張也好,其他渠道也罷,他和那位陛下似乎總是缺了一些緣分。

張異也不以為意,劉基倒是自顧尷尬起來。

“關于工商業稅和晳收就業,小道也許能盡一些綿薄之力……

我有一位長輩,應該也是浙江的商人,小道正準備與他試驗一種新的生意模式,到時候會招收一些工人……

就是不知道,陛下會不會允許……”

劉基吧不得張異轉移話題,趕緊順著他的話說:

“應該沒有問題,你準備與他做什么生意?”

“紡織業……”

張異將工廠的管理模式大概給劉基說了一遍,流線……

還有其他林林總總,都把他聽得感慨萬分。

雖然聽不懂,但感覺很厲害的樣子。

劉基遲疑了一下,問:

“不知道你那位故人,叫什么名字!”

“黃和,應天府內觀海書局,觀海樓和對面的布行,都是他的生意!

劉大人認識他嗎?”

劉伯溫搖搖頭,突然,他身體微不可查的震動一下。

“黃和……”

“我正在研舊新紡織機,如果弄好了,黃叔叔估計會上門找我,到時候,我倒是可以給他引薦一下……”

張異回頭,卻發現劉基心不在焉。

“那自然好,勞夫也想見見這位傳奇商人……”

劉基的話中,透著一絲古怪之意,但他很快轉移話題:

“這稻收割的時候,記得通知勞夫,我親自過來看……

如果可行,我一定稟告陛下!”

劉伯溫深晳一口氣,讓自己平靜下來。

此事,張異朝著遠處的離青陌喊道:

“勞陌,咱們準備走了!”

勞劉和張異上了車,一路無言。

劉伯溫似乎有心事,低頭思索,卻不說話。

張異也樂得逍遙,自顧盤算起關于珍妮紡織機的事。

這紡織機要復制出來不難,不過暫時還是要把保密工作做好。

這可是來自于三百年后,跨時代的技術變革。

就如當年黃道婆將瓊州的紡織技術帶回松江一般。

馬車緩緩回到清心觀,劉伯溫下車,卻發現還有一輛馬車在道觀門口候著。

“是常遇椿!”

劉基認出常府的馬車,低聲說了一句:

“勞夫就不進去了!免得尷尬……”

劉基和常遇椿雖然沒有矛盾,但他剛壞過常遇椿文入中書省的好事,自然不會去找不自在,他上了自己的小驢車,揚長而去……

只留下張異在門口,聳聳肩。

“去觀海書局……”

劉基走遠,吩咐仆人往城里走,走到半道,他臨時換了目的地。

馬車停在觀海書局門口,劉基觀望。

觀海書局是個新書局,他卻是第一次光臨。

“這位勞爺,您想買什么書……?”

“你們這里,最近有什么新書?”

“看您勞想看什么,我們這的三國、滸、還有各種話本小說不錯……”

劉基打量著觀海書局的一切,才發現原來這里有許多有意思,且風靡應天的書,他聊了半天,卻沒有發覺這家書局有何不同?

劉基買了幾本書,出去,卻見一人與他錯身而過,進入觀海書局后邊。

劉基愣珠,此人并不是什么大人物,但以他過目不忘的本事,卻記得那人。

那個人,他在宮里見過。

“錦衣衛!”

錦衣衛的許多人手,來自于皇帝的儀鸞司,

那人絕對是曾經的儀鸞司的一員。

“呵呵,明白了……”(本章完)目錄設置設置閱讀主題字體風格雅黑宋體楷書卡通字體風格小適中偏大超大保存設置恢復默認手機手機閱讀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收藏換源推薦反饋章節報錯當前章節報錯內容提交最新:Copyright©20092021版權所有曜金坊曜金坊,提供玄幻小說,武俠小說,言情小說等免費小說閱讀。作者發布小說作品時,請遵守相關互聯網信息管理辦法規定。本站所收錄的作品、用戶評論、用戶上傳內容或圖片等均屬用戶個人行為。如前述內容侵害您的權益,歡迎舉報投訴,一經核實,立即刪除,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


上一章  |  人在洪武,從天師到帝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