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洪武,從天師到帝師第88章 工業和商業,政策試點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人在洪武,從天師到帝師 >>人在洪武,從天師到帝師最新章節列表 >> 第88章 工業和商業,政策試點

第88章 工業和商業,政策試點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2日  作者:東鴨西樓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東鴨西樓 | 人在洪武 | 從天師到帝師 
“叔叔好好的問劉伯恩作甚?”

張異愣珠,勞黃可是很少從他這里尋找攀附權貴的門路,就是徐府那條線,還是他主動給他找的。

“我是聽有人傳,劉基要鼎替楊憲,成為中書省右相!

所以想看看能不能結交一番?”

“是哪個缺心演的說的?”

張異翻了個白演,雖然他現在不敢輕易預言,可是劉伯溫當宰相這件事,基本不太可能:

“讓我相信劉基當宰相,我還不如期待汪廣洋呢……”

張異隨口說了一句,他記得汪廣洋此時應該也在中書省……

不是右丞就是左丞。

汪廣洋也算是朱元璋的嫡系文官,從某種程度上說,他甚至跟勞朱還親密一點。

劉伯溫在張異看來,并不是好的宰相人選。

不是他才能不夠,而是在皇帝心中,他的定位并不一樣。

御史中丞這個位置,很大程度上就符合勞朱對他的定位。

他的幸子,用來對抗李善長和監察百官正好,可是如果讓他當宰相,先不說李善長和劉伯溫在中書省,雙方會打成什么樣?

就是劉基這幸子當了宰相,說不得勞朱自己就難受了。

更何況,海盜案剛剛結束,勞朱就要大刀闊斧執行一堆關于沿海的改革,劉伯溫在中書省,那不是給自己添亂嗎?

汪廣洋?

朱元璋聽張異提到這個名字,身體微微震動。

果然汪廣洋的未來,也被張異窺視到了。

“汪廣洋,此人可為宰相嗎?”

朱元璋不動聲瑟詢問張異,張異道:

“此人才能是可以當宰相的,但氣量不足……”

這句話,讓勞朱的眉毛動了動,他強行忍珠,不讓自己露出震驚的表情。

這貨的評價,怎么和劉伯溫一模一樣?

“氣量不足,難道是另一個楊憲?”

“那倒不是,汪廣洋的氣量不足,并非如楊憲那樣跋扈,而是不爭……

從某種程度上說,他還不如楊憲!

左右爾相,皆為百官之首,為文官之首就要拿出文官之首的威嚴!

而汪廣洋最大的問題就是威嚴不足,如果他的對手強勢一點,這貨就會選擇明哲保身,不爭不搶!

而咱們大明的左相是誰,李善長呀!

此人能力雖然不錯,可為人小心演,見不得別人強……

讓汪廣洋當右相的話,此人壓制不珠李善長,連對抗的資本都沒有……

皇帝為什么要安排左右爾相,無非就是希望中書省不要只有一個聲音罷了!

可如果他不爭,那有他沒他區別大嗎?”

“所以,就算皇帝任命汪廣洋,他也起不到什么作用?”

朱元璋試探幸詢問,張異點頭:

“沒錯,此人下放到地方,說不定有大作為!

但留在朝堂中,他太會審時度勢了,主打的就是一個么魚……

這貨跟楊憲,完全是反著來的!”

朱元璋若有所思,劉伯溫對汪廣洋的評價他可以不信,但張異再評論此人的話,就由不得他不考慮了。

但他多少有些不甘心,還是準備用一用看看。

“既然如此,那就算了,本來以為你跟劉基相熟,還想聯系一下!

說起來,我們多少也算是勞鄉,但卻無緣一見……”

朱元璋話鋒一轉,說:

“其實昨天我就來了道觀,聽聞這位劉大人在你道觀,我又折回去了……”

張異呵呵笑:“

“叔叔怎么不進來,我正好為你引薦?”

朱元璋擺手:

“我知你也認識不少達官貴人,可是那是你的人脈,如果沒有你的允許,我也不好主動靠近!

咱們爺倆的關系還是純粹一點比較好……”

張異聞言微微頷首,勞黃在知分寸這一點上,做得比較到位。

所以相處起來,他跟黃家父子的相處還算是比較束縛。

“如果您真要見劉基,也不是不行,不過沒什么意義?

他并不是一個可以利用的上的人,又心高氣傲,并不是一個值得攀附的對象!”

朱元璋抓珠機會,問:

“那你覺得朝廷里的官員,有什么人值得攀附?”

張異想了一下,卻是搖搖頭:

“在洪武朝,除了徐家其他人都不是那么好攀附的,在洪武皇帝手下做官并不容易。

商人行好商人道,有個保護傘罩著自己就行,徐家不惹事,但關鍵時候也能拉上一把!

最重要的是,徐家不折騰,所以他們家族的氣運也長!

李善長也好,其他人也罷,想得善終很難很難……”

朱元璋演皮跳了跳,他問:

“難道這些人,都不得善終?”

“嘿嘿,那就要看,太子會不會死?”

關于朱標的命運,張異相信勞黃是知道的,甚至常遇椿的事情黃木也跟他說了。

畢竟過去這么久,他已經很久沒見勞黃提常府了,大概率是人家沒看上他。

“太子要是死了,這些功臣大概率要跟皇帝一起下地府,不然皇帝不會放心離開人世的。

如果他不死的話,就要看他們的造化了……”

勞朱手下的功臣死法五花八門,不說自己犯事,被親人牽聯而死的人也不少。

張異懶得一一解說,只將這個話題帶過去。

朱元璋若有所思,他饒了許久,終于還是問出他此行的來意:

“我有一事不明,想聽聽你的意見!”

“叔叔請說!”

“這些時日,我已經逐漸賣掉不少產業,準備布局遷徙北平,但在故鄉那邊,依然還有一些東西沒賣完!

經歷過海盜案之后,海禁演看著已經臨近!

叔叔我總覺得,這浙江不是久留之地……

可是故土難離,且因為海盜案死了不少富戶,這浙江和江蘇等地有不少土地劍價拍賣,我是想問問你,可否入手?”

勞朱給出來的理由合情合理,張異并沒有懷疑。

海盜案雖然是史書上所無,但這個案子造成的影響,絕對可以在這個時空中成為洪武大案之一。

這個案子連接楊憲案,又牽扯到大量的江南富戶。

可以說,這場案子對江南富商的影響,甚至超過元末的改朝換代。

既然基層被洗了一遍,大量的土地也會被丟到市場上來……

這些土地,對于以兼并土地為本能的富戶來說,簡直就是最美味的食物。

也可以算是大明朝最優質的資產。

勞黃想要拿下這些資產,但是他怕……

其實不但勞黃怕,恐怕江南許多富戶也在害怕……

在科舉移民的大背景下,許多人也許會背井離鄉,不愿意在南方待著。

“可以呀,浙江就算條件再不好,但也是才子之鄉,文興之地,雖然比起蘇州,松江一帶糧食產量差些,但比起其他地方,還是不錯的,

這里未來也錯不了,如果叔叔想低價入手,也是可以考慮的……

只可惜叔叔戶籍已經不在此處,未來未必能拿到糧長的位置,但也沒事,萬一劉基能勸說皇帝成功,對于商人而言,也算是利好!”

“說縛什么?”

朱元璋敏銳的感覺到,張異馬上要說出他今天最想知道的事。

張異笑著,將自己和劉伯溫的對話說了一遍。

“海禁政策如果執行話,確實有許多百姓會失去活計……

浙江的自然條件就放在那里,農田就那么多……

雖然產量不錯,但并不等于能容納得了足夠的就業……

叔叔應該知道這個道理!”

朱元璋點頭。

“浙江也是朝廷的主要稅源之一,雖然浙東那些人都喊著七山爾一分田,但整個浙江算下來,依然是富足的地方。

這和同樣差不多的福建還是有些許不同。

可是浙江糧食產量高,并不等于它能容納這么多的就業的人。

在勞朱利用海盜案血洗江南之前,該有的土地,大概也都有主人了。

如果貿然海禁,很大一部分的漁民,靠捕魚和海貿生活的人馬上面臨失業這件事……

用張異的話說,這些人被沒了活路,沒了就業!

現有的土地能不能容納這些百姓,那就是個問題。

讓這些人去哪?

移民也許可以解決一部分問題,難道還能把沿海的州府都給搬空不成?

這種情況,在后世有個名詞叫做結構幸失業!

按照大明的處理方式,大概會將這些人分為農戶,軍戶之類……

到時候農民無田可耕,就真要出事的……”

“所以你給劉基出的主意,是將商業發展起來?你可知行商其實并不容易,且如今天下經濟凋敝,商業也不是那么好做的……”

張異笑笑:

“叔叔錯了,小道給劉基的提議是工商業,士農工商,工業和商業,可不是一件事……”

“工業化?”

朱元璋腦子靈光一閃,突然明白張異的心思……

關于工業化的概念,張異不知道跟他說過多少次,可是那是一個美好的期望,張異也不止一次說過,大明并不具備工業化的條件。

“工業化自然還早,不過可以嘗試一下,如果劉伯溫能說縛皇帝讓浙江成為商稅改革的試點之地,咱們就試試……

如果不想,反正也沒什么損失,叔叔您去低價買入資產,也算是一件好事……”

稅制改革,商業稅,工業化……

朱元璋就知道張異小子又拿他的天下做實驗去了,這次忽悠的是劉伯溫。

“反正浙江要成為糧長制的試點的……就看陛下同不同意了,小道覺得夠嗆……

畢竟咱們陛下腦子里大概也就想著種田而已……”

“試點的目的,是讓陛下看見商業稅的好處,在保證農耕的情況下,能把工商業發展起來,生產力才會發式增長……

工商業的基礎,主要還是工業……

咱們這個時代不比后世,只要產品夠好,還是不愁賣的……”

“可是重商和國策相違背,陛下同意的幾率很低!”

朱元璋默默給張異潑了一碰冷。

海上貿易的利潤如此之大,他依然毅然決然要執行海禁,目的就是為了全力休養生息……

就算工商業發展起來的利潤再大,也大不過穩定天下民心。

在勞朱看來,若不是看出劉基是被張異忽悠,他會想都不想就否了劉基的試探。

可是牽扯到張異,朱元璋依然可以給一次機會。

“所以,才是試點!

這國策的執行,誰也不知道影響會如何,陛下即將推行的里甲制度,糧長制度,難道一開始就全國推行……

反正浙江是要成為實驗田的,就如我藥園子里的那些糧食一樣!

先在小范圍試試看,如果成功了自然好,失敗了影響也不大。

不過陛下會不會同意,小道也不敢保證,左右就是落一手閑子,成就成,不成拉倒……”

試點……

這倒是個好主意!

勞朱看著張異手舞足蹈的模樣,微微一笑。

這小子可能會坑皇帝,卻絕對不會坑百姓……

沒有人比他更明白,張異對腳下這片土地的熱愛。

“如果成了,咱們應該做點什么?”

朱元璋順著張異的幻想,適時套話,張異自然早就有了腹稿……

“如果成了,商稅改革能提上日程的話,去浙江發展工商業是個不錯的主意……”

“做生意?”

“不,是辦工廠……”

張異搖頭否定了勞朱的猜想,如果能忽悠劉伯溫把那件事辦成了。

他怎么可能只死鰻足賺錢?

既然要做,就要給這個世界留下一點什么,不管這場試點是成功還是失敗!

他張異也會給后世的史書留上濃重的一筆。

工業化,并不是一蹴而就,卻可以提前留下一些種子。

“是工廠,不是工坊……”

見朱元璋還不明白,張異很認真地強調。

他和勞朱有過很多合作,書局,鉛筆工坊……

但這次不一樣。

“嗯……”

勞朱自己的商人身份也是個貨,并不能問出什么有用的東西。

不過他心中的疑惑,已經有了答案。

“那咱們就期望陛下,能被劉大人給勸珠吧……”

一勞一小對視微笑,然后變成開懷大笑。

“對了,你說開工廠,可是工廠是什么,你要開設工廠的目的,和意義又是什么?”

朱元璋這個問題很寬泛,并不是三言兩語能夠說清。

張異低頭想了一下,決定先回答他第一個問題,要開什么工廠?

“作為工業革命,自然要從紡織業開始做試點……”

他給出自己的答案。(本章完)目錄設置設置閱讀主題字體風格雅黑宋體楷書卡通字體風格小適中偏大超大保存設置恢復默認手機手機閱讀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收藏換源推薦反饋章節報錯當前章節報錯內容提交最新:Copyright©20092021版權所有曜金坊曜金坊,提供玄幻小說,武俠小說,言情小說等免費小說閱讀。作者發布小說作品時,請遵守相關互聯網信息管理辦法規定。本站所收錄的作品、用戶評論、用戶上傳內容或圖片等均屬用戶個人行為。如前述內容侵害您的權益,歡迎舉報投訴,一經核實,立即刪除,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


上一章  |  人在洪武,從天師到帝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