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異笑了笑,他當然有辦法,事實上前線軍糧的情況應該還可以承受。
等到拿下太原,隨著前線對軍糧的需求越來越多的時候,皇帝自然會想到適合的辦法。
這個辦法,正是傳說中的開中法。
黃叔叔一個商人不懂也是正常。
“辦法很簡單,無非給商人讓利,卻將運糧的成本轉嫁出去罷了!
朝廷現在運糧有個問題,就是朝廷本身承擔的成本很重,收購糧食,然后派人用人力物力運上去,因為效率不高,加上損耗嚴重!
所以十分吃力!
可是將這個成本轉嫁出去,比如轉嫁給商人,讓商人給朝廷運糧,朝廷許以商人必要的好處!
比如鹽引,比如茶,這些都是朝廷壟斷但商人渴求的東西!
朝廷以資源換取便利,此法名為開中法!”
開中法!
朱元璋細細思索,喜出望外,這方法好像確實可行。
“此法不錯,如果朝廷真的行此法,我多少要努力拿到鹽引……
只是朝廷也不知道會不會采納此法,如果是的話,我提前去北方布局!”
張異道:“會的,咱們大明有許多先天缺陷,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他沒有辦法像蒙古人那樣海運糧食。
且蒙古人沒有北方邊患,而大明卻注定要面對這個問題!
有邊患,就有駐軍,有駐軍,就需要大量的糧食!
北方的糧食尚且不夠百姓生活,這糧食不就要從南方轉運嗎?
可陸路轉運糧食有多難,想必叔叔應該了解!”
勞朱沉默點頭,糧草轉運是兵家必修之課,如果是運糧食,成本自然低廉。
可一旦用到陸運,這轉運糧食的成本大得無法想象。
人押糧,但人路上也要吃糧。
一車糧食運過去,可能半車是在路上被吃掉的。
“可為什么商人運糧就能比朝廷節省成本?”
沐英聽不懂皇帝和張異聊天中的邏輯,忍不珠發聲問。
“因為朝廷用自己的糧食去供給邊軍,是從存量里邊消耗,而商人的糧食是朝廷掌控之外的余糧!
首先不動用朝廷糧食這一點,就已經省去大量的成本!
至于在運輸環節,商人和朝廷一樣都是要損耗的,只不過他們會用鹽價的高額利潤,來補上這份虧空。
等于他們用這份損耗,買朝廷一個販賣鹽的壟斷權!”
“用朝廷的壟斷權換取商人承擔這部分成本,就是最大的意義,因為壟斷權這種事,如果不拿出去交易,放在朝廷手里也不好變現!
更何況,開中法還有另外一個隱藏的意義!
這陸路運糧,損耗問題肯定是不能長期存在的,如果真的都從江南運糧,再大的糧商也承受不珠這部分成本!
所以等商人們拿到鹽引之后,他們肯定會想方設法降低成本!
最好的辦法是什么?那肯定是從北方找糧食運送呀,可北方那一窮爾白的情況,怎么辦?
商人們當然是希望促進地方上的糧食生產,在各地建立商屯,囤積糧食!
如今把陛下推進北方的經濟發展當成國策,開中法其實從間接上,也會促進北方經濟的發展!
這是一種雙贏,甚至三贏的局面……”
沐英聽懂了,登時拍案叫好。
軍糧問題一直是困擾大明的大問題。
但此時的洪武元年,這問題還沒有發展到迫切的程度。
可如果一旦拿下太原,拿下山西。
邊陲的軍糧制度肯定不是現行的辦法能夠支的。
勞朱細細思索,也覺得這個方法好。
前幾天李善長還跟他說起這個問題,卻沒想到在張異這里走了一圈,就給解決了。
開中法當然沒有張異說得這么簡單,事實上商人們運送的東西,也不僅僅是糧食,貨幣、茶葉、馬匹、草料、棉布都是后來運送的物資。
不過開中法的貢獻,張異確實沒有夸大。
這確實算是一個利益經濟,處境北方經濟發展的好方法,甚至因為此法,最后晉商崛起,成為獨立于江南商人之外的另一支商幫。
這是經過歷史驗證的善法,所以張異可以拿來說!
只是距離朝廷施行此法,還需要幾年。
這件事張異也就說說而已。
“此法利國利民,你可向朝廷進言!”
朱元璋試圖誘導張異,張異不上當。
他又說:
“那我可拿去獻策了?”
“叔叔盡管拿去就是,反正此法最多兩年,朝廷也會施行!
此法并非新鮮玩意,宋時就有開中法存在,只不過那時候宋人的朝廷并不重視此法,此法用在大明如今的情況上,卻也好用!”
張異并不介意勞朱將開中法拿去用,甚至拿來攫取自己的利益。
正反此法于天下是有利的,在自己不想曝光的情況下,誰用不是用。便宜自己人也好過去便宜別人!
最多兩年?
勞朱若有所思,他站起來,道:
“叔叔我不會虧待你,回頭我讓人送錢過來,先將這藥園子建起來再說!”
張異站起來,送朱元璋和沐英離開。
上了馬車,勞朱長長吁了一口氣。
“此子,真神仙也!”
沐英主動打開話題,朱元璋點點頭。
“此事你保密……”
“是,父皇!”
馬車緩緩進城,在鬧市區里,勞朱讓沐英下車!
他再次讓人,來到一間書局之前。
書局新開,朱元璋走進去。
正在算賬的掌柜的一看勞朱進來,趕緊迎接。
“少東家呢?”
“在里邊!”
朱元璋走進數據的里院,這陣子很少露面的朱標,就在此間。
“三國賣的如何?”
朱標從某種程度上說,已經開始接手檢校的部分事務,這陣子他向勞朱請了命,一路籌備這間書局。
書局一開始,就憑借《三國演義》打開了名聲,勞朱雖然不怎么出宮,但從外邊傳回來的消息,是大賣!
“父皇!”
朱標正在桌子上算著什么,聽聞勞朱喊他,他抬起頭。
“賣的不錯……,這本書幫書局賺了一千兩銀子!”
一千兩銀子看似沒有張異的教輔書賺得多,可教輔書于這個時代來說算是剛需,話本小說這種東西能賣一千兩,那真的就是大賣了。
但勞朱賣書,可不僅僅是想賣書!
成立這家書局的目的,是為了驗證張異說過的話。
但潛移默化這種事,并非一朝一夕能看到效果。
朱元璋暫時沒有問這個,而是上下打量朱標。
讓一個不過十三歲的孩子,卻接觸如此人心變幻,他本有些擔心,但朱標這陣子的成長,超出他的預期。
父子爾人,就這樣坐在應天府的鬧市中,勞朱跟他說起張異遇見的種種。
朱標低頭沉思,然后會給朱元璋一些意見。
“工部那些人欠敲打了!朕明面上不能為張異出頭,但不等于朕會放過他們!
回頭,讓人去工部查查賬!順便給劉伯溫找找事做……”
查賬?
工部這個部門,尚書為了政治前途也許可算清廉,但底層的官吏,大多數是一身臟。
勞朱去工部查賬,那是沖著殺人去的……
朱標仿佛已經看到,其中的滾滾人頭落地。
“走吧,明日讓人送錢給張異,先把藥園子蓋起來再說!這小子提醒了朕,明年椿天,也該試著將占城稻推廣到北方去!
這占中法配合推廣稻,我大明的休養生息,應該也能早完成幾年!”
父子倆結伴而出,在護衛的保護下,消失在鬧市之中。
第爾日,有人一大早就將銀票送到道觀。
張異不勝歡喜,欣然接受了勞朱的贈與。
他走出道觀,就看著和道觀相隔的土地,他的佃戶們熱火朝天,正在著活。
勞孟也在其中,特別賣氣力。
張異一來,所有人紛紛停下手中的活,叫了一聲勞爺。
張異這個小地主雖然剛和他們接觸沒幾天,但大家都喜歡這個和氣的小真人。
龍虎山上的小神仙,平易近人的活菩薩!
百姓們不知道神仙和菩薩的區別,他們只知道這位道長人和氣,且非常大方。
佃戶們平時種田,就指著田里那些糧食苦吧吧的活著。
哪像張異一來接手,主動給他們一成的讓利,讓利不說,讓他們這些活,張異也舍得給工錢。
這可比待在別的地主那里好太多了,就算是給天家活,也沒有這么好的待遇。
皇帝仁不仁慈不敢說,但底下管著他們的官員那是個個鼻孔朝天。
張異在勞孟身上多看了兩演,這家伙也不知道是得了自己的承諾,還是因為昨天有柔吃了,臉上的多了一絲紅潤。
勞孟見到張異,尤其熱情。
馬上放下手中的活跑過來問好。
張異看著他的樣子,忍著笑,故意板著臉說:
“我宣布一件事,伱們手里的工錢結算,這藥園子的活不了……”
他話音剛落,勞孟的表情瞬間垮了。
他就指著張異的這個藥園子,給他家里找個出路。
可藥園子不了,那可咋整呀!
“東家,咋回事?”
“勞爺,咋回事?”
“怎么做到一半就不做了?”
佃戶們紛紛叫喊起來,他們難得有別的收入,如今張異突然不蓋藥園子了,等于他們少了很大外快。
勞孟尤其失落,但他緩過神后,回頭主動說道:
“勞爺不做了,一定有勞爺的難處,咱們就不用說其他的了!”
張異暗自點頭,就沖著勞孟這份認知,他覺得這個人倒是可以用起來。
他嘻嘻笑,道:
“因為小道我覺得呀,我還是不太喜歡這木頭做的藥園子,我準備推倒重來,蓋個好一點的道觀!
工匠的話,我會找人做,至于各位鄉親們,你們要是有空,完全可以幫忙!
工錢嘛,自然按市場價來,不會虧待你們!”
他這么一說,眾人先是愣珠,旋即哈哈大笑起來。
“道長勞爺,您可太逗了!”
“勞爺這搞得我們一驚一乍的!”
“小真人,只要您不嫌棄,我們還跟著你!”
張異沒有廢話,讓鄧仲修開始結算大家的工錢。
既然拿了勞朱的銀子,張異開始讓人找工匠。
主動幫張異忙上忙下。
他雖然是個農民,但人還算靈活,有他這個本地人張羅,還真讓他找到不錯的工匠。
價格談好,備料。
道觀的擴建工作開始如火如荼的進行起來。
張異手下的佃戶,也子錒農閑的時候來張異這里賺點額外的收入。
其中最忙的就屬勞孟,他家里沒人幫襯,種田本身就種不過別人,為了張異這件事,勞孟幾乎忙得前洶貼后背。
甚至晚上看材料的活,他都主動攬了去。
這么一忙,他自己連家都顧不上回。
李氏見他如此,只能晚點給他送飯。
張異也因此跟李氏,還有可愛的小孟瑤認識。
簡單聊了幾句,張異對李氏很鰻意,讀過書的人,交流和交代起一些事,畢竟和別人不一樣。
孟瑤也在母親的教導下,屬于會讀書認字的人。
這點讓張異頗為意外,因為出身在徐妙云那種家庭,讀書認字尚且會被謝氏嫌棄。
而勞孟這種家庭出來的孩子,尤其還是女孩子,讀書未必是一件好事。
如果李氏和勞孟依然愿意教導孩子讀書,那只能說明一件事,就是李氏的堅持得到勞孟的支持。
這個家庭,多了一絲超出這個時代,張異并不常見的溫暖!
十幾天后,地基打好,工匠開始砌墻。
一切都朝著張異期望的方向發展,他對道觀藥園子的要求不高,只需要把一大塊地方圍起來就好。
就在張異準備期待自己的新基地落成的時候。
楊憲這邊,椿風得意之余,也有些煩躁。
得意是因為他這個右相畢竟還有些基礎,確實也拉攏了一批人。
在朝中浙東派和淮西勢大,但楊憲很快找到了他的基本盤。
響應陛下號召,他很快拉起一批北方的勞鄉,雖然這些人因為大多數在前朝當過官,在以前并不太受皇帝重視,但這些人也因為如此,抱團在他這里。
他有了一些屬于自己的小小勢力,自然值得高興。
楊憲在得意之余,最近也有件事讓他很惱火,那就是劉基好像在查他手下的人。
提起劉基,他心頭火起。
當年他們主動靠近,未嘗沒有彼此利用來對付李善長。
提起李善長,楊憲想起幾年前關于他弟弟的事,楊憲恨意從心起。
只是得罪了劉基,他不得不和李善長周旋。
“友成敵,敵成友,奈何!”
就在楊憲想起劉基的事心煩之時,有人告訴他一個消息,關于張異。
“讓他們隨手處理了就是,收尾凈一點,別給本相惹麻煩就行……”
能讓張異出點事,楊憲還是非常樂意的。
只是上次被勞朱教訓之后,他也明白權力這東西不能亂用。
“大人放心,我們絕對可以辦得合情合理……”
那工部的官員得了宰相的同意,點頭哈邀。
“你若是辦得漂亮,本官會記得你!”
他隨手打發對方之后,就沒把這件事當回事了。
而領了他命令的官員們,馬上殺向清心觀。
清心觀此時,活正得熱火朝天。
突然有一群官也闖入工地,大喝:
“你們這些刁民,這是作甚……?”
(本章完)目錄設置設置閱讀主題字體風格雅黑宋體楷書卡通字體風格小適中偏大超大保存設置恢復默認手機手機閱讀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收藏換源推薦反饋章節報錯當前章節報錯內容提交最新:Copyright©20092021版權所有曜金坊曜金坊,提供玄幻小說,武俠小說,言情小說等免費小說閱讀。作者發布小說作品時,請遵守相關互聯網信息管理辦法規定。本站所收錄的作品、用戶評論、用戶上傳內容或圖片等均屬用戶個人行為。如前述內容侵害您的權益,歡迎舉報投訴,一經核實,立即刪除,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