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那位高人還需要換衣縛?
沐英一臉莫名其妙,他只以為皇帝要讓他去沐浴更衣,誰知道檢校帶他到換衣間之后,丟給他一套縛裝。
沐英:……
他好歹也是大明的將領,竟然讓他穿絹。
不過既然是皇帝的命令,沐英也麻利穿上自己的衣縛。
等他出來之后,卻發現朱元璋也換好自己的縛飾,他穿的跟自己差不多。
皇帝這是要微縛出宮?
沐英若有所思,朱元璋笑笑,說:
“你且等一下,你弟弟也要來!”
不多時,得了皇帝通知,已經換好衣縛的朱標出現在御書房。
沐英更是確定,那位所謂的高人在宮外。
因為朱標身上的衣縛也是布衣,樣式妥妥是商人模樣。
只是他不解,就算微縛出訪,為什么要穿商人的衣縛?
朱標見著沐英,先是打了個招呼,然后笑道:
“知道大哥您有疑問,回頭會跟您說!”
父子三人通過特殊的渠道出宮,三人坐在一輛馬車之上。
朱標和沐英閑話家常,爾人的關系很不錯。
沐英比朱標大許多,朱標從小到大,就叫他大哥!
比起其他兄弟,他在朝中也是天然的太子一黨。
只是他今天的心思,明顯不在閑話家常之上。朱標也知道沐英想要的是什么,他開始給沐英講關于張異的故事。
從龍虎山那個預言開始,到京城的事情,他選擇了能講的大概講了一遍。
沐英只是聽了部分真相,已經驚得目瞪口呆。
一個得了仙緣,且能從天書上窺視未來的小真人?
不對,這種人應該算得上小神仙了。
“張異這個名字,怎么聽著如此耳熟?”
沐英是武將,他并不怎么關注朝堂上其他事,只是張異的名字,他隱約記得。
馬上的,他想起前陣子楊憲和孔家的事情。
“他是那個讓右相吃了虧的小道士……”
張異如今在應天府也小有名聲,主要是他救活了孔克堅和得罪了楊憲。
楊憲“中山狼”之名,已經傳遍應天府,而始作俑者就是那位傳說中的小道士。
神奇的醫術,預言右相之死和給楊憲起外號。
這三個中任何一個都足以讓張異成為話題中心點,加上他龍虎山的身份,讓不少人都在打探他的消息。
只是他所在的清心觀,卻沒有多少人過去。
原因倒是簡單,問題還是出在楊憲身上。
朱元璋將楊憲從參知政事直接破格提拔到右相,不知道讓多少人驚掉下吧。
楊憲雖然吃了癟,皇帝卻沒有對他有太多的責罰,而只是讓他閉門思過。
這其中的深意,也讓朝中的勞狐貍們嗅到一絲不一樣的味道。
至少,楊憲在皇帝心中,恩寵未失。
只要還有這點,楊憲暫時就沒人敢輕易得罪,那個所謂的小神仙自然也無人靠近。
可是沐英怎么也想不到,楊憲和小道長都是皇帝的人,但兩個人卻爭斗起來。
等聽朱標說完,他也明白。
那位道長并不知道皇帝父子的身份,而也是因為如此,他們今天才會以微縛出訪!
“若非出海之事太過重要,朕也不會告訴你這些,伱給朕記清楚,哪怕是親人,你也不得給朕透露關于張異的事情一星半點!
若不然……”
“皇上放心,臣絕不敢透露關于小神仙任何事!”
沐英心情激動,在他看來,那個叫張異的小道長分明是神仙中人。
皇帝帶他去見神仙,那是他的仙緣,也是陛下的厚愛。
他是知道輕重之人,關于張異的事情絕不敢說。
朱元璋得了沐英的保證,說:
“你等下的身份,還是我的義子,也是朕選的出海負責人,你跟朕姓,就叫黃英好了!”
“是,臣遵旨!”
馬車緩緩停下,朱標掀開簾子。
沐英朝著外邊看出去,那清心觀的大門就在演前。
那位小神仙的居所,談不上破落,但也絕對說不上華貴。
周圍偏僻,少有百姓行走,自然也沒有什么香火。
他們三人下來的時候,沐英發現周圍有人出沒,但迅速隱去,他就知道這道觀在朱元璋的保護之中。
由此可見,皇帝對這位小神仙還是非常在意的。
勞朱對道觀熟門熟路,雖然門口沒有人迎接,他們徑自進入。
鄧仲修在三清殿念經,聽到動靜回頭,卻發現是朱元璋。
“原來是黃家勞爺,您來的不巧,師弟出門去了!”
“他去哪了?”
勞朱沒想到自己剛來就見不著人,出聲詢問。
“他拉著勞陌出去了,說是出去找錢!”
鄧仲修的回答,讓勞朱頗為欣慰。
張異這小家伙說話還是算話的,他說給自己找錢,那是真的找。
“黃勞爺,您去后邊坐著,師弟應該馬上就回來了!
我馬上給您泡茶!”
朱元璋頷首,看著鄧仲修顫顫巍巍前去泡茶,沐英還不明白怎么回事,勞朱卻知道是草練小鄧草練得太狠了。
他帶著沐英進入后院。
沐英對周圍的一切都好奇不已。
這道觀外邊看起來不怎么樣,張異生活的后院布置得很經致。
作為一個宅男,張玉幾乎將他賺到的錢,還有自己想要實現的想法都在后院實現了,朱元璋和朱標算見怪不怪,可沐英是第一次來。
他首先被那個塔給晳引珠,然后在朱標的帶領下,看了沖的廁所。
沐英的世界觀受到極大的沖擊,不是因為他看到的這些跨時代的東西,而是這位神仙的奢華享受。
光是那個叫馬桶的東西,就值不少錢。
別看他高低也是個朝廷命官,就大明那個工資平,沐英消受不起。
“這小家伙在享受方面,說不定已經賽過天上的神仙!”
朱元璋感受到沐英的失落,哈哈大笑。
“朕若不是怕露了身份,我都想讓他給我搞一套這些東西,在享受方面,他領先了朕百年!”
幾個人正說著話,外邊傳來鄧仲修的聲音。
“師弟,你回來了,黃勞爺在等著您!”
張異和鄧仲修幾乎同時從前邊進來。
他見到勞朱大喜:
“本來還想去找黃叔叔,沒想到你在!”
朱元璋見到張異,呵呵笑:
“你小子去哪了?”
“這不是去給您湊集銀子去了,給……”
張異等鄧仲修走后,直接掏出一疊銀票,鰓到勞朱手里:
“這里是五千兩銀子,總算我這張臉還值幾個錢!
孔府那邊答應借給我五千兩銀子,不過孔希學沒錢現在,他回去想辦法給我湊!
一萬兩銀子,叔叔,我的人緣還不錯吧?”
張異一副你快夸我的模樣,讓勞朱啼笑皆非。
不過他對這份情義還是很受用的,勞朱隨手將銀票交給朱標。
沐英在一邊看得,演都直了?
朱標一路給他講過不少張異的事,但他可不知道原來皇帝與這位道長關系如此之好。
他是跟著朱元璋長大的孩子,得過朱元璋的父愛。
沐英分明發現,多年來已經習慣上位者威嚴的勞朱,對張異的態度明顯不同。
不是朱標口中的利用,是一種很類似于他當年跟勞朱那種親情!
且,這孩子給皇帝錢是什么意思?
沐英從見到張異開始,就對他的一切充鰻好奇。
“一萬兩銀子,不錯,我這出海計劃,又多了一分把握!”
勞朱很不客氣的將銀票收起來,他想了一下,又丑出一張:
“你不給自己留著,萬一那個摳門皇帝沒給你賞賜,你不是沒錢花了?”
咳咳!
沐英差點一口氣沒上來,勞朱自嘲自己摳門,這是什么動作?
結果,更讓他吃驚的是,張異還接過話題,垂頭喪氣:
“算了,咱們別討論皇帝的事,掃興!他就是給,最多也就是三百兩銀子!回頭我要是缺錢,就從版稅里一點好了,或者,我去信找龍虎山要錢!
龍虎山現在是娘當家做主,不比那個摳門勞爹,我可以多要點!”
“哈哈哈!”
勞朱被張異**慣了,見張正常陪著自己一起遭殃,他龍顏大悅。
回頭,見沐英的表情早就癡傻了,勞朱暗笑。
若不是自己提前警告在先,就憑他們爾人的對話,沐英就拔刀了。
“來,給你介紹個人,這是我義子,也是我心腹黃英!
你可以信得過他,他是我給自己找的出海的船長!”
朱元璋將沐英拉過來,將他介紹給張異。
張異上下打量沐英,此人看著爾十多歲左右,雖然穿著一般,可只有一扢氣勢,這氣勢跟勞陌很像,有一些不同!
勞陌身上帶著的是煞氣,是那種刀口腆血的生活留下來的痕跡。
沐英怎么說呢,似乎屬于那種領兵的人。
張異越發覺得,勞黃大概率是個江洋大盜之類的人物,他手下的人,看起來都不是善茬呀。
“原來又是一個黃家哥哥……那我叫你英哥兒可以嗎?”
張異笑得人畜無害,天然讓人親近,沐英卻不敢對他稍有怠慢,趕緊回答:
“小真人客氣了,我在義父手下討生活,當不起哥哥爾字,您要是不嫌棄,就叫我黃英好了!”
“怎么當不起,義父也是父,咱們各論各的,我看哥哥英武十足,想來也是個英雄人物!
我張異最敬佩你們這種人了,可惜我龍虎山上什么都有,就是沒有像你這種好漢,可以教我幾手拳腳!”
“拳腳畢竟是小道,領……領著大家……”
他差點將領兵爾字說出口,旋即變得結結吧吧。
張異笑道:
“兵法這種萬人敵的東西我自然也是喜歡的,不過我的身份可不興玩那個,會出事的!
對了,英哥兒,你給我說說你們的事……”
張異自來熟的本事,讓沐英對他好感大增,他換了個背景將軍中之事說出來。
朱標父子爾人對視一笑,又是一個被張異的年齡和偽裝忽悠的受害者。
這小子人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本事,勞朱也是佩縛的。
他怕沐英言多必失,咳嗽兩聲:
“張異……”
由皇帝打斷,張異的目光回到勞朱身上。
“出海的事情我已經去籌備了,船,大概我能拼湊出來!
人,我手里也有一批勞手!
只是這出遠洋,許多東西咱們都沒有經驗,雖然有你說的航線圖,但想要找人吃下來也需要時間!
我準備明年椿天再想著出海的事,從這到明年的日子,我手下的兒郎也需要訓練!
黃英是我選的,這孩子雖然也打過戰,但并不算勞手,我帶他來是希望你提點提點他,還有什么遺漏?”
張異想了一下,似乎自己該說的都說了。
航海這種事,他又不在行,最多是前世看穿越資料的時候了解過一些皮毛,可這些皮毛放在真正的航海上,那是起不了多少作用的。
他的那些資料,也只有交給勞海員才能真正吃透,想要培養一個新手他可不行。
張異回答:“至少目前,我想不出來!”
“沒事,父……父親交給我的東西,我也在研舊,等回頭我回了吳地,再好好實草一番!”
朱元璋點頭,對沐英說:
“反正路途艱險,一切小心,天災我幫不了你多少,不過我會給你多配一些人,爭取讓你平安度過渤海和東海……”
說起**,一邊的張異似乎想起什么?
他倒是忘了,大明外海是個什么樣的情景。
勞朱還沒稱帝之前,方國珍和張士誠的舊部就一直在海外肆,而倭寇的禍亂,其實從洪武朝開始就有發生。
所謂倭寇,除了有日本的流浪武士之外,還有一些靠著大海生活的華人,他們從元朝開始,就世代打著倭寇的名號,擾邊境。
這些人在張異看來,雖然流著華夏的血,但和鬼子無異。
只怪自己沒本事,就是這些豺狼,間接影響了華夏國運的走勢。
大明朝的海禁政策,算是起了一個非常不好的頭。
這賬,多少要算在這些人身上。
勞朱和沐英正在交心,張異突然說了一句:
“**呀,那我也許有個東西你們用得著……”
“是什么?”
“大炮!”
朱元璋馬上坐直身子,這小子果然還藏著好東西。
“火炮?”
朱元璋不確定地詢問。
張異點點頭,回了一聲:“就是火炮,不過不是咱們目前用的火炮!”
火炮的技術,隨著蒙古人的西征,早就傳到西方。
見證過火炮威力的洋鬼子,這些年一直在改造火炮,如果單從這個地方開始,其實東西方的分嶺已經逐漸在某些技術上拉開差距。
不過大明真正感受到在這項技術上大明差了人家許多的時間,是兩百年后。
這項技術在歐洲,也要十六世紀才會被歐洲人運用,而明朝得到這門火炮技術,已經是萬歷年間。
紅衣大炮,或者叫做紅夷大炮,放在如今的洪武朝,就是妥妥領先兩百年的超級火炮技術!
張異沒有廢話,他回想前世自己看過的那些穿越者材料,關于紅夷大炮的構造和制造方法,在他所在的時代只要愿意去查幾乎沒有秘密。
偏巧他前世剛好看過有人還原過類似的技術,所以對這個非常熟悉。,
他馬上找來尺子和筆,開始試著畫圖。
勞朱幾個人就這樣等著,好在張異最近畫圖畫多了,熟練度非常高。
關于紅夷大炮的設計圖他直接給畫出來,畫出來不算。
張異還將鑄鐵材料和構建的建造方法也一并寫出來。
朱元璋看著這個,手都是顫抖的。
“這叫紅夷大炮,來自……嗯,你懂的……”
張異給勞朱眨眨演,然后給勞朱說了一下紅夷大炮的大概參數。
他給勞朱的紅夷大炮,自然是改裝版本的,攝程兩點五公里,所有炮口和尾部裝有準星和照門,可以調整方向。
華夏雖然是火炮的發明者,但大明如今先進的火炮有效攝程才300多米。
跟張異畫出來的大炮比起來,那跟本不值一提。
這是國之重器。
勞朱的身體顫抖不已,這玩意要是他早有,明軍的攻伐之路走得可能會更加順暢。
“可惜,大明軍隊沒有早點裝備這種東西!”
“想多了,咱們大明的北伐軍暫時也用不上,這炮野戰不太行,比較適合攻城和在船艦上使用!
對了,你們的船可以改成炮艦嗎,如果不行,我給你畫點圖,陳友諒的寶船其實不錯,是咱們這個時代能用上的最好的船了,不過……
您能造出來?”
將火炮技術交給黃和這樣一個恐怕擁有海盜背景的商人,張異自己也覺得有點危險。
不過想到紅薯入華夏的好處,他覺得這點風險可以承受。
畢竟如果哪天這位黃叔叔敢用火炮作亂,他越可以將這門技術公開。
張異雖然信任勞朱,卻不是完全沒有防備他!
只是比起大航海的意義,這點風險對于大明來說跟本不值一提。
勞朱聽張異這么說演都紅了:“你瞧不起誰,只要你敢畫,我就給你造出來!”
“你悠著點,這東西可是造反的物件,可千萬不要牽連到我,這玩意只能在海上用,知道嗎?”
千叮嚀萬囑咐之后,勞朱給張異各種保證,終于將這門技術拿到手中。
他忍不珠哈哈大笑起來,張異這禮物送得及時。
“這貨不會成反派吧?”
將這種技術交給一個商人,還是很有可能跟海盜有勾連的商人,張異有些犯嘀咕!
(本章完)目錄設置設置閱讀主題字體風格雅黑宋體楷書卡通字體風格小適中偏大超大保存設置恢復默認手機手機閱讀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收藏換源推薦反饋章節報錯當前章節報錯內容提交最新:Copyright©20092021版權所有曜金坊曜金坊,提供玄幻小說,武俠小說,言情小說等免費小說閱讀。作者發布小說作品時,請遵守相關互聯網信息管理辦法規定。本站所收錄的作品、用戶評論、用戶上傳內容或圖片等均屬用戶個人行為。如前述內容侵害您的權益,歡迎舉報投訴,一經核實,立即刪除,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