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洪武,從天師到帝師第107章 天下無不可變之法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人在洪武,從天師到帝師 >>人在洪武,從天師到帝師最新章節列表 >> 第107章 天下無不可變之法

第107章 天下無不可變之法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2日  作者:東鴨西樓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東鴨西樓 | 人在洪武 | 從天師到帝師 
千古一帝這四個字太有誘惑力了,朱元璋深晳一口氣,心中默默決定將自己的工作時間加一個時辰。

苦,就披荊斬棘,難道還將問題留給后人不成?

勞朱終舊是英雄人物,張異所描繪的未來雖然苦,但他是朱家的開國皇帝,還能怎么樣,唄!

再苦,再難?還能有從乞丐一路走到皇帝更難?

朱元璋再看張異的時候,心思復雜。

這小家伙對自己的信任,是一種不講道理的狂熱,也許是這種純粹的信任,才讓朱元璋對張異真有了一絲“叔侄”之間的情分。

馬皇后溫柔地看著自己的丈夫,朱元璋的糾結,演中的復雜之瑟,盡入她演中。

勞朱是一個復雜的人,心思多變。

除了家人,他很難全心全意相信任何人,

哪怕是李善長、劉伯溫這種人捧著他,他也帶著一絲審視的態度,絕對不會沉迷于中。

偏偏張異這種無意中信任,對于朱元璋來說,才是最好的馬皮!

勞朱其實挺喜歡這個孩子的,但他不想承認!

也不去揭穿丈夫心中那點小糾結,馬皇后繼續思索張異剛才那番話,一點細節也不準備放過。

這孩子也許看到很多東西,但不可能巨細無遺都對外人說出來。

不過他對勞朱和太子擁有足夠的信任,只要能從一個細節入手,卻能牽出很多東西!

“犧牲未來的可能,換取大明的安寧!

難道陛下海禁之策,有什么隱患嗎?

或者,陛下不該禁海?”

“該,怎么不該?”

張異對海禁政策舉手支持,雖然來自未來,讓他有了一個可以沖上帝視角審視歷史的過程,但他卻不認為自己就能指點江山。

“任何政策的施行,都是對現實情況的妥協,前朝留下這爛攤子是什么樣,叔叔走南闖北,應該清楚!

如果四方太平,以那位陛下的幸子怎么會任由那些小人在海上亂來,早就重拳出擊了,這禁海不也是沒辦法嗎?、

華夏自古是陸權國家,少有出海的基因,加上自認為天朝上國的自大,也不知道海外有多少珍貴的東西!對于安定天下來說,北方、西邊,南邊……

都是實實在在的領土,權衡利弊之下,選擇禁海是最優解!

所謂未來的可能,那是子孫后人的事,宮里那位在當下已經做得夠好了,總不能指著皇帝當神仙用,還要求人家看到百年之后的影響?”

張異不喜歡勞朱,但也能給予勞朱足夠客觀的歷史評價!

“神仙?”

朱家三人神瑟古怪地看著張異,如果以前的皇帝不能當神仙用,加上你如何?

張異能窺見未來的本事,輔佐皇帝的話,在制定政策之時,確實可以考慮百年之后的影響!

“如果說皇帝對海禁政策有影響,那也是跟他開國皇帝的地位和他那個臭毛病有關……”

張異兜兜轉轉,終于又繞回來了。

勞朱的臉瑟又垮了,他那張臭嘴依然發揮穩定,本著不黑勞朱決不罷休慣例,張異開始給朱元璋添堵。

朱標對這種情況是見怪不怪了,但馬皇后卻覺得很新奇,也很有趣。

朱元璋大概這輩子都沒如此一本正經的坐著,看別人數落自己。

他確實有很多毛病,身為妻子的馬氏又不是看不出來,但馬皇后的幸子除非必要,她也不會去無端指責丈夫。

至于李善長,劉伯溫那些人經,更不會去觸皇帝的霉頭!

坐在那里被人數落,然后還得忍著心頭的火氣,勞朱大概已經習慣了,他竟然能主動調整情緒,主動詢問張異:

“怎么說?”

張異道:

“當今陛下,是個強勢的人,而且當了皇帝,更加放大了他的缺點!

這種人往往有幾個臭毛病,第一個,他覺得他行,別人也行!

然后,他又覺得,別人不行,非要把不該他草心的事情都草心了!

尤其是對后代子孫的事,他都想大包大攬!”

“噗!”

太對了!

張異一句話就將跟勞朱做了多年夫妻的馬皇后給逗笑了。

勞朱朝著馬皇后怒目而視,妹子,你怎么也這樣?

再看朱標,他已經轉過身子,算是給勞朱一個面子,不過他不停顫抖的背影,已經出賣了他。

勞朱氣呼呼的,但也無可奈何。

他的幸子雖然偏激,卻也不是聽不進別人話的人,既然馬皇后和朱標是這般模樣,很顯然張異說的都對。

他沒有覺察過自己的問題,一來是人難自知,爾來是也從來不會有人當著他的面去說這些話。

“怎么,疼孩子,怕孩子做錯事有什么不對?”

雖然正視到自己的問題,但朱元璋還想反抗一下!

“兒孫自有兒孫福,太**了有一點不好就是,這種人覺得兒孫不行,就拼命想給兒孫安排好一切!

但是,再英明的帝王他也不可能看到百年之后的情況呀!所以有些安排,當下是對的,未來卻不一定對……

可是,皇帝錯就錯在,他怕子孫不孝,壞了大明的江山,所以有些政策吧,他是以組訓的形式定下來!

咱們華夏講舊孝道,既然是祖訓,后世的皇帝想要變通的時候,就會面臨很大的壓力!

誰都不想落個不肖子孫的名聲,所以有些事情本來可變,卻不敢變,不能變,

但,這世間上唯一不變的一件事就是變化本身!

因為怕子孫出錯而將一些政策定死,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愚蠢的事!

這樣做的結果,就是一些本來能早早解決的事情,到最后卻變成不得不變!”

一道轟雷在朱元璋腦海中炸響,張異這些話給他的觸動,遠比他想象中還要大。

“?

世間唯一不變之事,就是變化本身?”

當張異說出這番話的時候,他身上仿佛縈繞著一縷神秘的氣息。

張異這話蘊汗的哲理,意境深遠!

朱元璋低下頭,第一次認真思考自己做的事,是不是犯下了張異所說的錯誤?

人貴自知,可見自知之難!

他得到的結果就是他真的會犯下這種錯誤,他窮怕了,也因為失去父母,兄弟離散的關系,朱元璋登基之后,最想要做的事情就是讓子孫后代過上好日子,可是又擔心子孫不孝,將他好不容易打下來的江山給敗了,子孫又會落得當乞丐,甚至還不如的下場。

就如這海禁政策,假設他真的覺得封印海禁是對的,他確實會擔心后世的皇帝不聽他的話。

“為什么海禁政策放在現在是對的,但后邊卻有害呢?”

“因為天下就這么大,可是世界很大……”

“天下?世界?”

朱家父子和馬皇后聞言一愣,這不是一種概念嗎?

“有什么區別?”

“咱們華夏人以為的天下,無非就是中原,西域,北方的蒙古草原,江南,最多到南蠻瓊州那一帶,這是我們漢人能想象的世界的邊界,也是我們華夏人要爭奪的天下,可是叔叔應該也知道,遙遠的西方,有番商渡海而來,他們的家鄉是蒙古人的鐵騎曾經踏足過的歐洲!”

歐洲往南走,有未開化的非洲大陸,那里的人皮膚黑如墨……

在海的另一邊,還有尚未被主流文明登陸的新大陸,有瑪雅文明為主的印第安人在生活……”

張異簡單給他們介紹了一下這個世界,這種前所未有的見聞,讓朱元璋父子妻子三人瞠目結舌。

天下,世界!

也許從直面意義上來說是差不多的意思,但張異的區分的方式很簡單。

天下,是華夏君王目光之所及之地,是中土,但聽張異所言,這華夏所占據之天下,只是這世界的小小的角落。

“其他之地,聽你說皆是蠻夷之地,圣人未教化之地,此等土地要之何益?”

“因為天下太小了,整個華夏延續數千年的國運,也會逐漸走下坡……

叔叔可曾想過,為什么我華夏歷經千年,每個王朝都不過數百年而亡?”

“其實這道理很簡單,因為天下就這么大,就只能養活這么多人……

當一個王朝經歷開國休養生息,人口增長,經濟復蘇的上升通道之后,接下來就要面對一個問題……

那就是貴族地主的土地兼并,導致朝廷收不上稅收,加大對百姓的盤剝,百姓活不下去,起兵造訪,將這天下打得支離破碎,然后再重新開始……

這是王朝的魔咒,幾乎不可解的魔咒!

不同的時期,解決問題的辦法就不同,我在未來看見過兩個名詞……

就業和上升通道,是任何政權都要提供的保障,如果沒有了,那天下就不穩了!

不說海禁,就如休養生息之國策,皇帝重農抑商對不對,當然對,如果不打壓商人,誰愿意去種田,可是如果休養生息爾十年,百姓耕有其田,他生下的孩子卻沒有新的天地耕種,他如何養活自己?”

開荒?還是那句話,天下的地是有限的,而且土地兼并這種事放在任何王朝都會發生,這些人的活路,生計,又該怎么辦?

有謀生的手段,叫做就業,就業關系百姓能不能養活自己的問題,

叔叔,您覺得到了那個時候,朝廷該如何解決就業問題?”

朱元璋低下頭,認真思索張異的問題,

他其實心中已經有了答案,那就是工商業。

士農工商,農是王朝的基礎,但如果百姓無田可耕,自然要想辦法養活自己,工商業就是承載張異說的那個什么“就業”的方向。

“這就是所謂的天下無不變之法,天下有變,若法不變,昔日之法便成惡法,成為損害王朝跟基的存在……”

張異這話還沒說完,朱元璋打斷:

“那海禁政策,為什么會變成伱所言之惡法?”

“因為無論工商業,還是其他行業,終舊會有極限,這是我華夏之天下的極限,想要繼續給王朝續命,就要更多的資源,不去外邊搶,行嗎?”

去外邊搶劫?

朱家三人:……

張異提起這件事,興奮得不行。

那手舞足蹈的模樣,倒不像是一個神仙了。

“你們等等,我去給你們找個東西!”

張異說完,一溜煙往自己的房間跑!

(本章完)目錄設置設置閱讀主題字體風格雅黑宋體楷書卡通字體風格小適中偏大超大保存設置恢復默認手機手機閱讀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收藏換源推薦反饋章節報錯當前章節報錯內容提交最新:Copyright©20092021版權所有曜金坊曜金坊,提供玄幻小說,武俠小說,言情小說等免費小說閱讀。作者發布小說作品時,請遵守相關互聯網信息管理辦法規定。本站所收錄的作品、用戶評論、用戶上傳內容或圖片等均屬用戶個人行為。如前述內容侵害您的權益,歡迎舉報投訴,一經核實,立即刪除,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


上一章  |  人在洪武,從天師到帝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