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第544章 翻山入蜀!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最新章節列表 >> 第544章 翻山入蜀!

第544章 翻山入蜀!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肥鳥先行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肥鳥先行 |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正文卷

正文卷

這座村子里認識大明的銅錢,說明這里并不是與世隔絕的。

和樵夫聊天之后,熊況驚喜的發現,果然有路!

樵夫說道:

“村子里是有一條山路通向山下,下山后走上一段路,就能到江由了。”

聽到樵夫這么說,熊況大喜過望的說道:

“我們是漢中的商旅,因為如今漢中交戰,商路斷絕,所以才入陰平山開鑿商路,若是能知道前往江由的道路,那日后必有重謝!”

聽到熊況這么說,淳樸的樵夫卻說道:

“這路可不好走啊。”

“此路按照我們祖輩的說法,是當年魏晉三國魏國大將鄧艾伐蜀的通道,村里都稱之為鄧公道,這其中最險的一段路只能徒手攀爬,沒辦法載貨啊。”

“我們村子里將山貨拿出去賣,都只能將貨物從山崖上先滾下去,然后人再下山尋找貨框,而山下的貨物更是完全運不回村里。”

聽到之類,熊況的狂熱表情消失了。

如果這條路這么險,那就根本沒辦法容納大軍通行,那根本沒有意義。

不過已經到這里了,熊況自然還是不死心,提出要樵夫帶他去鄧公道看看。

熊況拿出了隨身的火柴和肥皂,向樵夫演示了用法之后,樵夫對于方便的火柴非常感興趣。

熊況立刻用一大包火柴作為交換,樵夫帶領他們向山中走去。

在繞過了幾條不算崎嶇的山路之后,眾人果然看到了一條極其陡峭的山道。

熊況看著山道有人工開鑿的痕跡,這里還真的有可能是鄧艾伐蜀的通道啊。

熊況來之前也看了三國志中,關于鄧艾伐蜀的記載:

“冬十月,艾自陰平道行無人之地七百余里,鑿山通道,造作橋閣。山高谷深,至為艱險,又糧運將匱,頻于危殆。艾以氈自裹,推轉而下。將士皆攀木緣崖,魚貫而進。”

說的是鄧艾走到最后一條陡峭山道的時候,用毛氈將自己全身裹住,然后從山道上滾下去,眾將士跟著他才翻過了陰平山。

這條山路的陡峭程度,一不小心就會翻滾下山了。

樵夫走到一塊石頭邊上說道:

“我們村里都會將貨物從這里扔下去,人再從山道上下去,將貨物撿回來。”

“但是山石陡峭,十份貨物只有一兩份能夠平安滑落山下。”

熊況看到一塊比山道更陡峭的坡面,這個坡面的石頭是一塊整體,非常的光滑,從這里可以滑落到山下。

熊況看著這個山石說到:“這段山路大概有多遠?”

“大概五里的樣子罷。”

熊況看著山路,心中已經有了一些想法,他又讓樵夫帶著他從步道下山,一行人小心翼翼的沿著山體盤旋而下,等到了山下的時候已經快黃昏了。

果然這條步道非常難走,有幾個地方需要躬身才能通過,也就是說除了隨身攜帶的少數物品,貨物是無法扛下山的。

熊況手下的參謀們都有些泄氣,山路是找到了,但是難道真的要學習鄧艾滾下山嗎?

鄧艾伐蜀可是相當慘烈的,部眾死傷大半,獨立團都是好不容易培養出來的精銳,折損在這里實在是太不劃算了,還不如直接攻打劍閣,戰死在沙場上呢。

而且現在的軍隊和魏晉時期的軍隊又不一樣了,現在的軍隊更需要穩定的補給線。

火槍手沒有補給,火槍只能發射幾輪。

炮兵沒有補給,火炮根本沒有作用。

這條山路無法給軍隊提供穩定的補給,那就算是士兵進入江由,也是需要用火槍火炮才能作戰的。

勘察完畢之后,熊況卻十分的興奮,他緊接著又讓樵夫帶著他前往江由。

果然下山之后的路好走多了,只用了三天時間,一行人就從陰平山脈中走出來了,看到了前方蜀地重鎮江由城。

江由,是蜀地的門戶,從這里就可南下到綿陽,而綿陽就是成都和閬中的補給中轉。

如今四川巡撫江東臣將自己的駐地從成都移動到了閬中,成都的物資補給都會運送到綿陽,然后從綿陽運送到劍閣前線。

而江東臣治理成都的命令,也會通過綿陽傳遞消息到成都,他在閬中遙控指揮。

只要自己能繞過陰平道,直接切斷綿陽,那么就可以將劍閣前線的川軍徹底切斷,那時候戰場主動權就掌握在東南手里了。

熊況并沒有直接去江由城,而是和樵夫返回古村,他們再次從陡峭的山路爬回村里,熊況又讓人留下了了不少銅錢,說明自己的商隊很快就會過來。

等到離開古村后,金湛問道:

“團長,這陰平道根本沒辦法容納大軍通行,我們的物資很難運過去,難道真的靠刀劍去奪取江由啊?”

麾下眾參謀看向熊況,不僅僅是物資難運,這條古道最狹窄的地方只能容納一個人通行,那獨立團的五千人要通過,需要花費太長的時間。

這么長的時間,這么差的補給,那就很容易走漏風聲,要是江由增加了防御,五千人想要攻下來就很難了。

如果不能速攻江由,那川軍只要堵上綿陽這個缺口,熊況也很難取得太大的戰果。

因此熊況的部下都認為,這條陰平古道的意義不大,還不如直接攻打劍閣。

但是熊況卻不這么認為。

他從陰平山中返回了自己的營地之后,立刻喊來了隨軍的工程師。

“大都督當年曾經設計過這種滑索,你們能造嗎?”

幾個隨軍的工程師看著熊況的草圖,皺眉說道:

“聽說南京已經有一種蒸汽驅動的鋼筋機,可以將拉長的鋼絲用機器纏繞成鋼纜,那種材料的強度應該足夠建這種滑索了。”

“空中滑索確實可以運人運貨,確實可以滿足后勤需要,但是能不能建造這種滑索,還需要實地查看條件。”

熊況隨之大喜問道:“如果能建造這種滑索,需要多長時間完工?”

其中一個工程師說道:

“難度不大,只要將鋼纜拋下山,兩端固定到山體之中,這樣的距離不需要中間的支架,就能完成滑索了。”

“最大的工程還是在山中開鑿固定滑索的固定端,幾日之內也能完工。”

熊況立刻說道:“我這就和旅長打報告,請求他向南京要來那種高強度的鋼纜!我們立刻打包物資準備入山!”

熊況準備好物資和民夫,立刻按照上一次的道路,將東西駝運到了山中那座古村附近。

他接著以獨立團團長的身份,征用這座古村的成年人都作為向導,并且給他們不菲的聘金。

山村的男丁對于大明朝也談不上什么忠誠,他們在這與世隔絕的山村生活了幾百年,也是為了逃避戰亂和賦稅,在看到了獨立團帶來的物資之后,這座山村很快就成為了熊況忠誠的向導。

接下來就是將鋼纜運到山上了。

工程師在峭壁上固定鋼纜支架,又給鋼纜套上滑輪,在山下固定好鋼纜之后,一座簡易的滑索就建造完成。

滑索可以吊起物資,通過重力直接滑到山下去,然后上面的民夫再用繩子將滑索拉上來。

這樣運送物資的效率大大提高,獨立團很快就將大部分物資運送到了山下。

緊接著熊況開始將士兵分成兩部分,一部分從山道上步行下山,一部分乘坐滑索下山,甚至一些戰馬牲畜都通過滑索運下了山。

經過半個月的努力,十月份的時候,熊況終于在陰平山下集結完畢。

他看著裝備齊整,已經在山下集合的獨立團,熊況大手一揮,軍隊直接向著江由殺了過去。

接下來的戰斗,熊況就完全照抄當年鄧艾伐蜀的作業了。

其實鄧艾伐蜀,也是抄了劉備入蜀時候的作業。

在中原這片土地上,戰爭已經卷到了極致,幾乎所有的行軍路線都已經有前人嘗試過了。

江油,古代名為江由關,既然叫關,自然是險要關隘的意思,拿下它就等于打開了四川盆地的邊門。

一旦拿下江由,就可以通過現成道路順涪水而下直取涪城(這條道路名為“左擔道”),然后復制劉備當年得蜀的路線,向南奪取綿竹關進入成都平原。

而川軍在江由的防守也和意料之中一樣薄弱。

川軍是明廷新軍中籌建最晚的,因為四川地區普遍都有厭戰的情緒,江東臣花費了很大的力氣,才和四川的豪門達成了妥協,組建四川新軍。

四川新軍的籌備時間晚,裝備差,江東臣也考察過江由,他判斷東南新軍無法翻越陰平山,更無法通過陰平山脈進行后勤補給。

在確定了這一點后,江東臣在江由留下的都是明廷舊軍隊。

熊況大軍迅速保衛江由,用炸藥破開城墻,攻占江由,兵指成都!

(本章完)

如有侵權,請聯系:(##)


上一章  |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