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第502章 政治的妥協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最新章節列表 >> 第502章 政治的妥協

第502章 政治的妥協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肥鳥先行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肥鳥先行 |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正文卷

正文卷

李煒等人看來,張居正下臺這件事,他們父子也出力良多。

自從紅丸仙丹案件之后,李煒父子雖然沒有被朝廷懲罰,但是名聲也已經臭了。

張居正理所當然的抄沒了父子二人的產業,正好用給他們的產業充公來推動新政。

李煒父子二人自然是深恨張居正。

在紅丸仙丹案之后,李煒父子也意識到了,政治力量的重要性,他們很快發現,在京師之中,反對張居正的人也是很多的。

那些因為在新政中利益受損的群體,對于張居正可以說是恨之入骨。

李煒父子團結了一部分人,并且出錢控制了一家報紙,沒事的時候就在報紙上罵一罵張居正。

在王恭廠大爆炸之后,就是李煒父子控制的這家報紙罵張居正罵的最狠。

父子二人不僅僅罵張居正,還聯絡了一部分言官彈劾張居正,這才有了后來的倒張風暴。

張居正倒臺之后,到了分贓的時候了,李煒父子反而一點好處都沒有分到。

這當然讓父子二人憤怒。

李長風說道:“父親!這些文官欺人太甚了!他們就是針對我們這些外戚勛貴!”

李煒也說道:“我也是看出來了,這些文官就是害怕你妹妹垂簾聽政,這才如此打壓我們李家,無論換成誰上臺,這些文官都不會讓我們父子好過!”

李煒也想明白了,對于任何一個大明士大夫來說,打壓勛貴外戚都是政治正確。

在臺下的時候自然可以合作,但是一旦上臺就必須要立刻撇清關系,要不然就會被其他同僚罵的。

外戚、勛貴、宦官,這三方勢力都是皇權的附庸,明廷的文官們用了兩百年向皇權爭奪權利,到張居正是文官政治的高峰,他們是絕對不會松手的。

就在各方勢力都在爭奪明廷最高控制權的時候,一股新的力量也要登上歷史舞臺。

顏鈞正在王恭廠的廢墟上,繼續給官辦工坊的工人們講學。

京師城中也有很多貧民,他們不少人也聽到了顏鈞的名聲,齊聚在顏鈞身邊聽他講學。

顏鈞所講的,還是王學泰州的百姓日用之道,不過在這個基礎上,顏鈞又加入了他的“爭”學。

在王恭廠大爆炸之后,明廷在客觀上發還了一部分工坊克扣的工資,有幾個軍工有關的工坊還提高了待遇。

而王恭廠大爆炸后,為了重建火藥工坊,工部又將之前裁撤的工人重新招募起來,并且給他們漲了薪水。

這對于京師新興的工人來說,是一次有意義的斗爭嘗試,這也是工人們第一次通過斗爭,提高了自己的待遇。

這在以前是完全無法想象的,工人只是匠戶,在明廷的地位和軍戶也差不多,甚至還不如軍戶團結。

顏鈞一直都被通緝,以前都是秘密講學的。

如今明廷朝局變化,對于京師的掌控力下降,顏鈞就在王恭廠舊址上組織講學,反正城墻上炸開的破洞還沒修復,要是官府真的派兵來清剿,顏鈞從城墻的破洞逃跑就是了。

等到顏鈞講學完畢,執弟子禮在等待他的佟安上前說道:

“顏師,順天府已經知道您講學的消息了,現在就要走了。”

顏鈞點點頭,他原本就穿了一身粗布的衣服,戴上帽子之后迅速混在人群中離開了京師。

等到順天府的官吏姍姍來遲的時候,顏鈞早就已經離開了。

順天府的人向顏鈞通風報信,這固然也有一部分官吏接受了先進思想的緣故,另外就是順天府官吏也害怕扣留顏鈞會引起更大的矛盾。

大家都是來當差的,干嘛那么拼命啊。

京師之中,暗流涌動,但是中書丞相是如今明廷最重要的職位,自然不可能長期空缺。

李春芳這段時間很忙。

作為在中書省唯一的副手,李春芳一直將自己視作是未來的丞相。

雖然在張居正執政的時候,張居正只是將他當做是吉祥物,根本不給他任何的實權。

李春芳能入閣,主要是靠著當年迎接上皇嘉靖,從陜西回鑾京師的功勞。

嘉靖西狩,隆慶在宣大登基后,后來隆慶皇帝返回京師,一直都對這個留在外面的父皇很不放心。

李春芳成功勸說上皇回鑾京師,得到了隆慶皇帝的賞識,一下子就被提拔進入了內閣。

后來高拱執政的時候,內閣有三輔臣,分別是楊博、高拱和李春芳。

楊博是用來穩定人心的泥塑首輔,高拱一個人幾乎干了內閣所有的事情,李春芳雖然是內閣成員,但是一點權力都沒有。

接下來是張居正執政,張居正將內閣變成了中書省,恢復了明初的丞相制度。

張居正為中書丞相,李春芳也進入中書省。

現在張居正罷相,李春芳理所當然的成為下一任中書丞相的唯一候選人。

李春芳認為這是難得的機遇,立刻開始活動起來。

但是結果上,李春芳卻感覺舉步維艱。

怎么當年張居正要做中書丞相,從皇室到群臣,再到地方的督撫,都是求著張居正去做。

怎么輪到了自己,各方勢力都端起來了?!

李春芳很不理解,大家都是大明的臣子,憑什么要支持自己的時候,這幫家伙就漫天要價!?

真的當老實人是好欺負的嗎?

首先就是皇室。

張居正逼迫兩宮太后撤去垂簾,讓皇室不再聽政,陳太后對于政務并沒有太大的興趣,但是李太后就不一樣了。

也許是李家的慫恿,又或者是萬歷皇帝是李太后的兒子,李太后想要給兒子看著家產。

皇室也是支持李春芳擔任中書丞相的,但是要求以后中書省的政令,都要送到宮內審閱。

在張居正執政的時候,幾乎已經將皇權掌握在了手里。

中書省的公文,效力等同于皇帝的詔書,甚至要比皇帝的詔書還管用。

這算是張居正執政的最大政治成果,就是將皇權從整個行政體系中排除出去,徹底改變了嘉靖朝皇帝利用權術控制朝廷的格局。

現在李太后索要奏章的批駁權,等于要將最終的裁決權從中書省拿走,這是李春芳本能反對的。

他要繼承的是張居正的中書丞相位置,而不是徐階高拱的內閣首輔的位置。

如果皇室依然掌握批駁權,那不等于中書省又變成了內閣了嗎?

但是李春芳又和張居正不同,他沒有張居正的威望,而且手上也沒有武裝力量。

當年張居正上臺,是皇室求著他上臺的,因為公車上書的事情,京師朝廷喪失了權威。

那時候張居正王者歸來,皇室幾乎沒有任何抵抗的余地。

但是李春芳的情況就不同了,他必須要有皇室的支持,才能坐穩這個中書丞相的位置。

李春芳明白這一點,但是如果他妥協,那就要在所有士大夫面前丟了威望。

將批駁權從皇室手里搶過來,是張居正最大的政治遺產,如果李春芳這么放棄了,就被認為是整個文官階層的叛徒。

皇室的壓力在這個,而群臣也對李春芳步步緊逼。

張居正執政的時候,他是中書丞相,大權獨攬,群臣都是被張居正鞭策驅使的。

如今廢除考成法的呼聲很高,另外一股呼聲就是恢復大明傳統的群相制度。

中書省不僅僅有中書丞相,還應該分設中書令,用來分擔丞相的“公務”,其實就是更多的大臣想要分享中書省的權利。

對于這一點李春芳倒是能夠妥協,以他的能力也無法和張居正一樣,什么事情都事必躬親,每件事都能自己處理。

李春芳自己就是從禮部升上來的,人事、財政、軍事,他都沒有經驗,所以中書省增設中書令,也是大勢所趨。

廢除考成法,這也是李春芳反對張居正,團結文官的旗幟,他既然要執政了,自然要兌現自己的政治諾言。

至于廢除考成法,會不會讓剛剛有些起色的吏治重新墮落下去。

李春芳只能先上臺再說,哪里還能考慮那么多。

最后就是地方督撫們了。

和河南巡撫陳以勤接觸后,陳以勤對于支持李春芳只有一個訴求,那就是要求陳以勤也加六部尚書這類大臣的銜。

陳以勤總結自己和李成梁競爭中,總是落于下風的原因,就是他的職權不如李成梁。

李成梁是新軍大臣,擁有任免山東官吏的權利,等于是封疆大吏。

而陳以勤這個河南巡撫,無法任免河南的官吏。

之前是用張居正的考成法威懾河南上下,如今考成法被廢是大勢所趨,那陳以勤自然伸手要地方上的人事權。

對于這個,李春芳也很糾結。

如今各省的地方財政幾乎是獨立,而各省新軍等于在軍事上也半獨立。

朝廷的權威,一方面在于先進武器和彈藥補給,都要依靠京師附近的新式工坊提供,第二就是朝廷對于地方人事的任免權利。

如果地方人事權再丟了,那就真的是地方割據。

光是一個山東的李成梁,就足以讓人頭大,再加一個河南?

但是李春芳沒有陳以勤的支持,也很難坐穩中書丞相的位置。

他只能再一次的妥協了。

(本章完)

如有侵權,請聯系:(##)


上一章  |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