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第297章 【造船】技能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最新章節列表 >> 第297章 【造船】技能

第297章 【造船】技能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肥鳥先行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肥鳥先行 |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正文卷第297章造船技能

正文卷第297章造船技能

分化技能?

蘇澤沒想到穿越了這么久,這系統竟然還有自己沒摸索到的功能。

在之前,蘇澤遇到過升級技能。

化工技能通過升級變成了化學技能,等于從一個基礎的分支技能,變成了更大概念范圍的技能。

但是技能分化是什么?

蘇澤選擇了“是”之后,很快就明白了這個技能的意思。

木匠技能是一個很寬泛的概念,從制作桌椅板凳這一類的普通木匠收益,到建造木頭屋子的建筑,再到造船造車,建造水力磨坊,這些都可以歸到木匠中來。

所謂分化,其實就是將屬于木匠的寬泛分類,分成更加細節的分支。

這倒是也符合社會生產的發展的。

從古代更寬泛的“木匠”職業,開始分成“木工”,“船工”,“建筑工”,只看到原本是Lv6的木匠,變成了另外幾個技能。

技能“木匠”,根據現有經驗值,分化為“木工”、“造船”和“營造”三個技能,根據現有技能掌握情況,分配經驗值。

分化出技能“木工”,技能經驗Lv5,1/1000

分化出技能“造船”,技能經驗Lv2,1/200

分化出技能“營造”,已掌握營造技能,增加營造技能的經驗值,技能經驗為Lv3,20/300

這么智能的嘛?

蘇澤原來有營造技能,現在營造技能合并成了Lv3級。

而原來的木匠技能,則轉變成了木工,依然是Lv5,蘇澤看到被動技能依然可以使用。

而造船技能被定級為Lv2,這倒是也合理,蘇澤從穿越以來也沒有親手造過什么船。

有了造船技能,蘇澤對于造船就更加有信心了。

這一次蘇澤準備建造的是蓋倫船,這種帆船從十六世紀開始,一直到十九世紀的蒸汽動力戰船登上歷史舞臺前,一直都是海上爭霸的經典船只。

讓蘇澤無語的是,蓋倫船的全套圖紙,都來自于林默珺在澳門買到的一本造船手冊。

這本英國人出版的造船手冊,竟然原原本本的將所有的造船技術細節都記錄的清清楚楚,這是什么樣的大公無私的國際主義行為!

不過想一想似乎也沒什么奇怪的,因為這個年代沒什么保密意識,在啟蒙運動的百年,西方能夠迅速的發展,也和當時這種文化氛圍有關。

說個最搞笑的,所有歐洲人都知道前往新大陸的巨大利潤,這個時代的航海家都在前赴后繼的尋找前往美洲的航線。

在這樣的情況下,西班牙和英國竟然直接出版書籍,將前往新大陸的航海圖印刷出來,甚至連沿途的島嶼港口,都被這些航海家記錄出版。

而當時的歐洲各國竟然也沒有任何的保密意識,任由這一類書籍出版,甚至還有人專門翻譯成其他國家文字,出版到別的國家去。

這就相當于現代歐洲國家將制造光刻機的技術詳細的寫成書,然后再自己翻譯成中文出版給中國一樣。

離譜,就離譜。

這本蓋倫船的造船手冊,就是這樣的一本離譜的書。

如今世界上的航海霸主,西班牙人的主力艦船是卡拉克船。

蓋倫船的結構和克拉克船相差不大,本身就是在卡拉克船的基礎上改造的。

蘇澤通過造船技能,也對西方船只發展有了一定的了解。

老式的“卡拉克”型帆艦及當時其他船舶的艏樓與艉樓過高,極易招風,使船在逆風時不易操縱。

英國人看到了這一點。降低了艏艉樓,尤其是艏樓的高度,同時還用方形的船艉代替原來圓形的船艉。這樣的新設計船型相對狹長,航速較快,在逆風中操縱性極佳。

只是如今歐洲各國還是認為卡拉克船是更好的帆船,英國人為了推廣自家的船,也不吝嗇將自己的造船技術印刷成書,就連遠東這種地區,而林默珺的造船手冊,是從一個老船匠手里買到的。

公元1559年,也就是嘉靖三十八年,兩年前的時候,前任女王“血腥瑪麗”去世,英國的王位再次回到了伊麗莎白一世這位清教徒女王身上。

在伊麗莎白一世的統治下,英國進入了國力上升期,并且在她的統治下,英國艦隊擊敗了西班牙無敵艦隊,奠定了英國海權的基礎。

用文化6的術語,英國即將進入一個“黃金時代”。

不過在蘇澤看來,所謂的歐洲黃金時代,也是由倫敦街頭無數的饑寒交迫的童工,無數殖民地人民的血淚灌注。

她開啟了羊吃人運動,頒布流浪者法案,禁止乞丐在城市中乞討,必須要進入工廠工作。

不過蘇澤倒是對這位女王不吝嗇贊美,因為正是因為伊麗莎白一世對紅茶的喜愛,讓武夷山的茶農都開始制造紅茶,福州市舶司每年出口的紅茶,其中有一半被葡萄牙、西班牙商人分銷賣給了英國人。

也就是說,伊麗莎白女王,是蘇澤茶葉出口貿易的第一大客戶。

不過現在喝紅茶還是英國貴族的事情,普通百姓根本買不起。

蘇澤還在其他幾個茶葉產區推廣紅茶的制造技術,歐洲可是一個茶葉消耗的大市場。

收起雜亂的思緒,蘇澤再次查看造船技能。

有了這個之后,蘇澤對于風帆船的建造也有了相應的了解。

蓋倫船是一種帆船樣式,蓋倫帆船被分為3種具有代表性的大小尺寸建造:小型(100400噸),中型(500800噸),以及大型(9001200噸)。

這其中,歐洲各國的也有各自的特點。

英國人偏好小型的蓋倫船,也就是三百噸左右的小型蓋倫船。

英國人率先使用整體的下層甲板,這種結構更穩固,可以承受火炮的后坐力,因為英國人的小型蓋倫船,也能安裝40門以下的火炮,甲板能承受火炮齊射的后坐力。

而西班牙人,則更急愛喜歡1200頓的大型蓋倫船。

大型蓋倫船能安裝的火炮高達百門,需要幾百名水手才能驅動,是妥妥的海上巨獸。

不過大船和小船,并不是根據戰斗力需要而選擇的,而是各國的需求不同。

即使是英國人在伊麗莎白一世時期,曾經擊敗西班牙的無敵艦隊,但是西班牙人很快又造出了新的艦隊,英國和西班牙進入到了海軍戰備競賽中。

除此之外,崛起的海上馬車夫荷蘭人,也在向兩國挑釁。

如今的局勢,西班牙人還是霸主,掌控南美洲的廣闊土地,手里捏著印加帝國的黃金和白銀。

西班牙人需要往來于新世界和本土,遠洋貿易需要更大的船來運貨。

英國人當然也想要建造大船,但是這個時候英國人國力有限,和西班牙人的競爭也花費了太多的金錢。

所以才有伊麗莎白在位期間的掠奪令,著名大海盜德雷克船長,就是伊麗莎白女王詔安的海盜王。

英國艦隊也是海盜打法,用更有機動性的小型蓋倫船,來劫掠西班牙人的大船。

不過在東亞,三百噸的船已經不是小船了,換算成大明的單位就是千料的大船了。

蘇澤準備用這艘蓋倫船積累造船技能的經驗,日后再建造更大規格的船。

而上了川石島的造船匠人,蘇澤也不準備放人了,他派人將這些工匠的家人都接過來,又給這些工匠開了薪水,讓他們安心的造船。

川石島練兵,大造船只,轟轟烈烈的邁向了嘉靖四十一年。

新年前夕,方望海告假,帶著李夫人和女兒外孫兒子,一起返回福建和蘇澤一起過年。

最近海域平靜了,蘇澤親自乘坐飛剪船去上海碼頭迎接岳丈一家。

等見到了久別重逢的妻子,蘇澤自然是歡喜,又抱起牙牙學語的兒子,再次讓蘇澤有了加油的動力。

不過在碼頭上方望海還是一股悶悶不樂的樣子,等上了船艙,蘇澤向妻子問道:

“岳父大人是怎么了?”

方若蘭推開蘇澤毛躁的手說道:“爹是想要辭官了。”

“辭官?”

蘇澤疑惑的說道:“岳父大人還不到五十歲,難道是身體不舒服,我給他看下?”

方若蘭搖頭說道:“不是身體不舒服,是心病。”

方若蘭嘆息一聲說道:“自從趙貞吉就任之后,爹的心情就差了很多,前段時間連鈔關廳的差事都丟了,只剩下一個名義上代掌南京戶部的虛職,事情基本上都落在了趙貞吉手里。”

“特別是年前,浙江的胡宗憲寫信,向南京戶部要糧食。今年浙江九縣被淹,又在執行改稻為桑,爹就想支援浙江一點銀子,誰知道趙貞吉激烈反對,硬是扛著不肯發糧。”

“爹氣不過,上書乞病休,朝廷不允,等年后爹準備不回南京了,直接在福建上書乞休。”

蘇澤愣了一下,沒想到方望海的去意這么堅決。

不過仔細想想,方望海不愿意干了也正常。

在蘇澤看來,方望海這位老丈人還是個有能力的官員。

如果說方望海的行政能力有Lv15,那么他的政治只有Lv10.

方望海不會站隊,沒有投靠嚴黨和清流。

其實也不是方望海不愿意投靠清流,而是他這樣一個偏向技術的官僚,還是很難認同清流那一套理念的。

方望海是個做事的人,籌建鈔關廳這種實際事務,方望海就能做的很好。

但是政治斗爭,方望海連蘇澤都不如。

在南京戶部侍郎這個級別上,他自然不是官場老油子趙貞吉的對手。

搞辦公室政治,趙貞吉能抵得上好幾個方望海。

要說交情,趙貞吉和胡宗憲是故交,是好友,在趙貞吉在家丁憂的時候,胡宗憲就和他不停的通信,那時候兩人關系融洽,趙貞吉還給胡宗憲平倭出謀劃策。

可趙貞吉得到清流的舉薦,出任南京戶部侍郎之后,趙貞吉就想盡辦法拒絕胡宗憲的求援,禁止江南的糧食進入浙江。

比起來,自己的老丈人方望海和胡宗憲的關系就淺多了。

他們不過是在浙江鈔關稅上有些合作,后來胡宗憲還侵奪了浙江鈔關廳的職權,兩人合作不歡而散。

可就是這樣,在浙江大災之后,方望海還是不計前嫌,愿意支援浙江糧食。

蘇澤對方望海肅然起敬,大明朝像是方望海這樣的官員不多了。

方若蘭說道:“今年以來,爹想做的事情多方掣肘,最后一事無成。”

“你幫著爹籌辦的鈔關廳也都廢了,南京戶部那些官員也都倒向了趙貞吉。”

“娘也覺得,爹這個官做的沒什么意思,就勸他先回福建,不行就辭官回鄉好了。”

好官難做,方望海是個辦事的人,對下屬也不錯,可是在大明這個官場體系中,做事的人就不是升遷的那個。

官員提拔升遷,全都是依靠上級。

大臣要進內閣,要看皇帝的喜好。

重要崗位大臣的任命,要看內閣的推薦。

就連最基層的崗位,也要看上官的推薦和考成。

方望海沒有后臺,和清流的明日之星,徐閣老的弟子趙貞吉比起來,到底要投靠誰自然不用說。

南京戶部的官員倒向趙貞吉,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蘇澤苦笑一聲,大明朝中后期的改革,最后基本上都是人亡政息,就算是好一點的也就是人走茶涼。

蘇澤幫著方望海在江南籌辦鈔關廳,改革南京鹽法,平定振武營叛亂,做了這么的事情,最后在江南官場上,卻是一點成果都沒有留下來。

官場的人脈、聲望,都如同浮云一樣,隨時可以吹散。

回過頭來,蘇澤在南直隸留下的成果,都和官場沒什么關系。

一個是天工書院,雖然蘇澤已經去了福建,但是天工書院培養的學生,已經融入到江南各行各業中。

《天工開物》一書中的種種賺錢法門,如今在江南都有工坊,蘇澤在這些工坊主和匠人眼中,幾乎是祖師爺一樣的存在。

另外一個就是《警示報》和《通言說》,這一份報紙一份雜志,已經覆蓋整個南直隸,連南直隸附近的兩湖、江西、山東等省,都有了印刷坊刊印。

最后就是上海抗倭緝私總團了,蘇澤嘴角露出笑容,為了保住這個據點,蘇澤可以說是煞費苦心。

(本章完)

如有侵權,請聯系:(##)


上一章  |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