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二天,韓立白天去街上溜達著買了一些現成的食物,還有一些做菜用到的各種調料品,以及眾多的藥材。
回到家后韓立手里面抱著茶杯,半躺在沙發上,精神力卻投入到了浩瀚桃園里面開始忙活起來。
傍晚時分,逃避一天多、但是要女心切的何米再次回來向韓立發起了挑戰,而且是一進門就直接撲倒的那種。
房間里面的地火龍燒的非常暖和,這就跟他們很大輾轉戰斗的場地,而整個院子只有他們兩個人,想要如何一展歌喉、飆高音都可以。
地動山搖、泉水倒流,種種情況讓何米發出撕心裂肺的哭喊聲。
特別是何米得知韓立再有幾個月可能就要出國的消息后,她沒有太過在意孩子出生時韓立能不能在身邊,因為沒有懷上的話說什么都沒用,于是她不顧身體的疲累,再一次吹響了戰斗的號角。
時間很快就來到了八零年代,今天是邁入八零年代后的第一天,也就是一月一日的元旦,農歷十一月十四號。
云家姐妹跟兩個兒子已經在云家住夠七天了,今天韓立吃過早飯就在韓媽、韓爸的連聲催促下去把她們母子四人給接了回來。
韓立到云家之后得知,云媽最近已經在活動單位調動的事情了,她想要申請調要去的單位正是韓立所說的電力部門。
用云媽的話來講,電力部門的辦公室里面比較清閑,這樣她就有更多的時間幫韓立他們帶兩個小外孫。
至于云爸舍不得現在三把手的位置,而且到新單位后一切都要重新開始,所以他對這件事暫時沒有絲毫的舉動。
大舅哥云程鵬還是那個樣子,不過他最近處了一個對象,女方那邊的家庭情況還不錯,雙方家境屬于門當戶對的類型,連他們上的學校也是門當戶對的中專。
雙方雖然還在上學,不過要是沒有意外的,今年差不多就能娶回家。
云家姐妹帶著兩個孩子回來后,讓整個院子馬上變的熱鬧起來,不過因為她們倆生產還不足四十五天,所以他們還只能分房睡。
不過也因為孩子現在已經滿月,沒有了剛出生那會的嬌嫩,韓家的生活水平,再加上韓立幫姐妹倆調理的身體,讓兩個小家伙不缺吃喝,所以身邊不需要太多的人守著,就連特別在意大孫子的韓媽都撒手好長時間。
韓家姐妹在星期六回來后得知韓立要出國留學,其他事她們幫不上忙,但是也不想自家兄弟在國外過的緊巴巴的。
于是韓大姐就把家里面英語說的不錯的幾個人集合到一起商量了一下,最后,瞞著家人在星期天去大街上找老外賺外匯去了。
雖然目前國內實行的統一錢幣市場,禁止外幣在國內流通,外幣也不能直接和本國錢幣進行兌換。
(黑市除外,不過那時候黑市上敢捯飭外匯的人不多,而且都非常的厲害,被抓到后處罰的也非常嚴厲。)
韓家姐妹她們打算賺到外匯后,等韓立出國到國外花就不算違反規定。
而且她們在出門前就商量好了,兩兩一組不能落單,哪怕兩個人賺一份錢也無所謂。
期間要是被人看到后指責的話,她們就拿出自己的學生證,說她們在利用星期天出來找外賓進行口語實踐。
這個理由雖然一般,但是非常站得住腳,沒有人會因為這個難為她們愛好學習的上進心。
就算她們在收外匯的時候被人看到,也可以說成是拿回家收藏的,因為現在市面上根本就沒地方能花掉這些外匯。
要是對方是執法部分,而且非常難纏的話,那她們就直接上交,不管是哪一種情況,都不會對她們造成任何影響。
看到這里有些大佬可能要問了,那時候不都是賺外匯卷嗎?
其實外匯券在1980年4月1日才正式發行的,外國人入境后要先到指定銀行,按照當時的匯率,把外幣兌換成外匯兌換券才能在國內隨意消費。
當時外匯卷的面額分為100元、50元、10元、5元、1元、5角和1角7種。
所以在此之前市面上是沒有外匯卷的,只有一種外賓、華僑專用的票據,而且只能在友誼商店消費。
直到79年的時候,國家為了方便外國游客,便于計算外匯的留成,防止逃套匯行為,打擊外匯黑市活動,于是就有人提出的外匯卷這個概念。
80年3月出臺了相關管理辦法,80年4月1日國家才正式對外推出了外匯卷,當時外匯卷被很多老外稱為“旅游貨幣”。
從那一天起,全國各地涌現出一批專門在高級賓館、友誼商店、古玩街等這些場地專門蹲守老外,換取外匯卷賺取差價發財的人。
最初的差價是一百塊外匯券能夠換到一百三十塊錢,整整溢價了百分之三十,最高時1元外匯券可以換到5塊錢。
即便是這樣想要去友誼商店、涉外商店里面買新鮮玩的人太多了,那里面有進口的糖果、香煙、洋酒,誰家要是拿出一樣來就能成為人群中最靚的仔。
而且那里面還有自行車、摩托車、電視機、電冰箱、錄音機、洗衣機各種老百姓非常稀罕的大件,只要你有外匯卷就能夠直接購買。
老百姓也會算賬,他們算出那些大件的家用電器在國營商店的價格,還有自己求人消耗掉的人情、去黑市淘換票付出的代價,外匯卷好像也不貴。
在這兩種情況下,造成了外匯卷的行情一直在往上漲,而且還始終處于有價無市、供不應求的那種情況。
這個外匯卷對那些家庭條件好的人誘惑力大,是因為他們有能力進行消費,同時也希望擁有一些別人沒有的東西來抬高自己的品味。
但是外匯卷的利潤傳開后,在這個人均月工資40塊的年代里,對那些在職員工,待業青年的誘惑相當的大。
去大街上跟老外交談幾句就能賺到一個月的工資,這種好事打著燈籠都難找。
但是你想要賺這個錢首先要會外國話,要不然人家老外憑什么把外匯卷換給你呀?因此在全國各個大城市里面帶動了一波學習外語的熱潮。
有些人甚至死記硬背了幾句就敢上街賺錢,他們一開始看到老外就會迎上去生硬的說出記下來的英語。
“換錢嗎?換外匯券嗎?”
不過在這個上面能夠賺到一點錢的人不少,靠這個發家人還真沒有幾個,但是因此被抓進去的人還真不少。
一直到94年停止發行外匯券,95年1月1日外匯券正式停止在市面上流通才終止了這個情況。
不過從那天起友誼商店也走下了神壇,成為了人人都可以去購物的普通商場。
韓立并不知道家里人去給自己賺外匯去了,他這時候正在琢磨著用什么理由離開家二十天左右呢.讀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