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從下鄉后開始的咸魚生活第七百一十八章:關于拖拉機手的人選建議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年代:從下鄉后開始的咸魚生活 >>年代:從下鄉后開始的咸魚生活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百一十八章:關于拖拉機手的人選建議

第七百一十八章:關于拖拉機手的人選建議


更新時間:2024年03月15日  作者:毛遂愛吃糖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毛遂愛吃糖 | 年代:從下鄉后開始的咸魚生活 


上河村這兩天回家過年的知青陸續回來了,何米跟戚招娣回來之后,趙家的那位嬸子就不用再過來了,幫張祥軍夫妻照看看房子安欣和李英姿也搬回了知青院。

劉麗巖比馬潤萍他們回來的要晚一天,她回來以后馬上就跟馬潤萍湊在一起嘻嘻哈哈的聊著過年回家的事情,嘀嘀咕咕小聲的說著她們倆之間的悄悄話。

其中吳麗麗最慘,她怎么也沒想到自己回家過了個年回來后房子沒了,雖然大部分東西都被大家給收攏了起來,可是依舊損失了很多的東西,偏偏牛德昌現在生死未知,連帶著這她養的那條狗也不見蹤跡,這讓她想發火都找不到對象。

吳麗麗現在就算想找人重新給弄個房頂出來也不在季節,弄一個木刻楞的代價又太大,她想了又想,最終還是決定等天暖和了找人修補一下房子,不過她現在只能重新住回到知青院。

可是吳麗麗她早就已經習慣一個人住,這一搬回來那叫一個各種的不適應,無論是住還是吃都讓她感覺無比的憋屈,這兩天她只要有空閑就在心里面罵牛德昌。

韓立回到上河村的時候已經是將近傍晚時分,家家戶戶都在準備著晚飯,他把小棕馬放到牲口棚拎著一個旅行袋和一個裝滿草藥的麻袋就回家去了。

這時候街上的人不多,大多數都是一些孩子,他們吹著用柳樹皮做成的“叫叫”,街頭巷尾跑著玩,每個人的鞋子都沾滿了泥水,有點甚至褲腿上都是,這些孩子回家后估計少不了挨上兩巴掌。

何米自從回來之后,哪怕韓立沒在家,她們依舊每天過來這邊做飯、吃飯,把這里收拾干凈、燒暖和才會鎖好門回自己的家。

所以韓立還沒走到家呢,幾條狗子感覺到就搖著尾巴擰著身子迎了出來,何米她們看到后跟著走了出來,走到街門口的時候剛好跟韓立走了對面。

“回來了。”

“嗯,不過戚小妹留下了。”

“戚小妹整天尋思著炒菜,這下她可算是得償所愿了。”

“韓大哥,那我姐學成手藝之后是不是就在國營飯店上班了?”

“正式工作的名額哪有那么簡單呀,不過這個以后咱們看她個人的意愿再說。”

幾個人說著話回到北屋,何米幫忙脫下笨重的外套帽子,侯玉華幫忙把洗臉水給調好了。

韓立洗漱干凈一身輕松的躺到炕上,聽著她們在外屋地忙活的晚上的飯菜。

晚飯是煎雞蛋、燒土豆塊、豬肉酸菜燉凍豆腐,韓立帶回來的十多根黃瓜拿出來一半生吃、蘸醬,還有十幾個西紅柿何米只拿出來兩個做了一鍋蛋花湯,剩下的都沒舍得動。

主食是燉菜是貼的餅子,還有趙家嬸子給送來的豆包被她們用油煎了一下。

大家圍在炕桌周圍吃完飯之后,侯玉華去刷鍋洗碗,何米在里屋收拾桌子,這時候她何米斟酌了一下小聲的說道。

“前段時間戚小妹家不是來了封信嗎?”

韓立聽何米這樣說就知道這里面一定有什么事,他放下了手中的搪瓷杯說道。

“那封信好像是她奶奶家的地址,當時你們沒回來還是我簽收的呢,怎么樣了?那封信上有什么不妥嗎?”

“戚小妹的奶奶給她說了一門親事,說那個男人在縣鐵鑄廠當會計,今年45歲,去年剛死了老婆,家里有兩個老人和有6個孩子,孩子中最大的兒子22歲、最小的兒子2歲。

她奶奶說這是一門好親事,只要戚小妹嫁過去的話,對方會幫忙辦理病退讓她回來,往后也不用下地干活,只需要把老人跟幾個孩子照顧好就行,往后的日子巴適得很。”

韓立一聽這個就皺起了眉頭,進門就當媽這哪里是什么好親事呀,分明是對方在找伺候父母、孩子的保姆,而且是那家的大兒子的歲數比戚小妹還大,給這么大的人當后媽?用腳趾頭猜也知道其中的尷尬和難度,

戚小妹奶奶或者叔叔這一家子還真不是人呀,他們在這里面還指不定得了什么好處呢。

不過想想這些人也夠沒腦子的,你要是用其他理由把戚小妹騙回去這事還有機會能成,但是你在信上大咧咧的說明誰會往火坑里面跳呀。

難道他們以為戚小妹還是當初那個在他們家只能干活、不停的干活,最后還吃不飽、穿不暖的小丫頭?只要稍微的給點好處、給個笑臉就能說動她?

而且他們一直沒有跟戚小妹寫信,這時候恐怕還不知道她已經真正的落戶到上河村了吧?所以什么病退回城在她這里一點用處都沒有,想要回去只能進行戶口遷移,往返幾趟的車票錢放在任何地方都足以娶上一個黃花大閨女了,不過這些都是韓立的猜測,戚小妹心里怎么想的他還不知道。

“在縣城的時候戚小妹沒有跟我說過呀。”

“這件事原本戚小妹不讓我告訴你的,她說不想因為這點小事讓你分心,可是我擔心她奶奶那邊要是那邊突然來人的話”

“她本人是什么想法。”

“她說自己根本就沒把那邊當回事,親媽在幾個月的時候就把她扔到了奶奶家,后來又讓她替人下鄉,兩次被拋棄足她對親媽那邊已經徹底死心了。

至于她奶奶那邊,她說從小自己就在家干活,沒吃過一頓飽飯、動不動就挨打,這些都是她能有片瓦存身應該受的,不過在親媽找來的時候,全家用幾十塊就把她賣出去以后,她已經不欠奶奶家什么了,現在想要把她叫回去再賣一次門都沒有,她還說現在只想跟著咱們好好的過日子,關于蓉城那邊無論是誰家她都不想理會。”

韓立聽完點了點頭,正當他想要說什么時候侯玉華把碗刷好走了進來,這件事侯玉華還不知道,所以韓立就直接轉移了話題說道。

“都忙完了,你們不是要看小猞猁嗎?現在我去把它們抱過來玩一會。”

“它們出生到今天還沒滿月呢,現在抱出來行不行呀?”

“這個我也不清楚,要不咱們去院子里面看看,小家伙短時間離開如花、似玉估計沒問題。”

就這樣,四只小猞猁挨個被韓立從窩里面給抓了出來,在如花、似玉擔心、幽怨的眼神中,何米跟侯玉華每人抱著逗弄一會就換一只。

當他們把所有小猞猁全部放回去之后,如花、似玉馬上用身子把小窩的門口給擋了個嚴嚴實實,只留給他們一個毛茸茸的后背,看樣子應該是有點生氣的樣子。

“現在就跟小貓一樣好玩。”

“是呀,誰能想到這樣軟軟的小貓咪竟然是東北最兇猛的貓科動物。”

何米她們夠了小猞猁,看看時間不早就起身離開了,期間完全沒有給韓立一個偷偷溝通交流的機會。

不過韓立也沒有沮喪,雖然今天晚上不能擁抱他目前接觸到最高的山峰。

但是他可以翻墻去攀登目前接觸到的第二高峰,還有楊秀英在旁邊可以

“啊韓立你什么時候回來的呀?”

“我這不是一回來就過來找你們了嗎?”

“那伱趕緊坐炕上暖和一下。”

“春宵一刻值千金,我們還是早點”

“秀英,你先來,我要去廁所一下”

“我來就我來,我要.”

半夜時分,在郝紅敏家的狗子顫顫巍巍的歡送下,韓立一個助跑就翻過了院墻,再一個助跑就回到了自己家。

第二天一早,韓立起床來到院子里面,大開大合的把形意拳拳架拉了五六遍,直到渾身通透才停了下來,接下來就是幸福的源泉春風化雨決。

郝紅敏昨天晚上知道韓立回來之后,她今天精神抖擻、面露紅光、眼含春水起來做早飯,并且把昨天晚上出了大力氣的楊秀英也給拽起來開始忙活。

時間上郝紅敏她們也卡的非常好,在何米跟侯玉華到韓立家的下一分鐘她就出現了。

“何姐、玉華,我跟秀英今天早上做了點蔥油餅,知道你們倆在這,一下就全有我們不用挨門送了。”

“紅敏、秀英你們吃了嗎?”

“起床就開始和面烙餅,做好后趁熱給大家送來了,我們還沒顧上吃呢,不過鍋里燒著水呢,等下回去拌個糊糊就好。”

“我們早上也打算拌個玉米糊糊喝,咱們干脆就在一塊吃的了。”

幾個人三言兩語就把早飯安排到一起,不過這種事情在他們幾家很常見。

吃飯的時候韓立說自己等下要去村委會一趟,所以吃完飯后他放下碗背上包就出去了。

韓立的運氣一向不錯,今天趙村長和梁大隊長都在村委會里面。

“村長、大隊長都在呢。”

“韓立你回來了。”

“回來了,在縣醫院那邊每天有忙不完的事,還是回到咱們村里面舒服呀。”

韓立也不跟他們客氣,說著話直接拉了一把椅子坐在他們旁邊。

“你們這是在商量事?”

“剛剛我戰友打了個電話過來,告訴我一個小道消息,不過暫時還不能確認,我們倆先合計一下。”

“小道消息?關于醫療衛生這塊沒有什么新鮮事,要是其他單位我就不清楚了。”

“你昨天傍晚回來的,這個消息是昨天半夜才傳縣里面回來,而且是農機局的事,隔著部門呢你當然不會知道了。”

韓立雖然在農機局沒有什么熟人,但是這段時間關于他們那邊的消息可是滿天飛,趙村長這樣一說韓立差不多就猜到了是什么事。

“農機局?難道是縣領導去上面要拖拉機的事有眉目了?”

“就是這件事,我戰友說昨天晚上敲定的,現在估計已經在裝車了,不過就是數量有點不合適,據說這次一共要下來九十臺拖拉機。

可是咱們全縣有一個城關鎮、十個鄉鎮公社,115個生產大隊,就算加上原先縣農機局、公社農技站擁有的拖拉機也不夠分,狼多肉少呀。

所以我們倆正在合計要不要全力去爭搶一輛,可是咱們村沒有會開的拖拉機的,這時候現學時間上恐怕也有點來不及。”

韓立一聽這事心里面就樂了,他這次來是想給郝紅敏爭取一個先進知青的稱號,這樣到恢復高考的時候她就能夠參加考試,原本這件事多少也要落點人情,但是現在有了這件事這個人情趙村長和梁大隊長還要反欠著自己。

“這事還不好辦,無論拖拉機、摩托車、汽車我都會開呀,只要村里決定好讓誰當這個拖拉機手,我保證三天教會他如何駕駛,但是關于維修這方面我就無能無力了。“

韓立這話讓趙村長和梁大隊長非常高興,自己村只要有人能開,在爭搶拖拉機名額的時候就已經占據了優勢,再加上他們的關系可以說是十拿九穩,至于維修什么往后可以慢慢學,新拖拉機哪有那么容易壞呀,實在不行就花點錢請農技站的人過來維修。

“韓立你真是好樣的,我們馬上就商量一下讓誰當這個拖拉機手,你有什么好的建議沒有?”

“呵呵,這個我還真有點小建議。”

趙村長和梁大隊長互相看了一眼,隨即大方的說道。

“咱們這關系,有什么建議你只管提就行了。”

“我認為這個拖拉機手要是只選一個人的話難免會有點其他的事耽誤工作,最好就是選兩到三個人出來,分成主、副拖拉機手,這樣主拖拉機手有事的時候也不會耽誤咱們的干活。”

“知青有著相當的不穩定性,他們今天可能還在上工,明天接到信就要回城,所以這個主拖拉機手當然要村里的人擔任,為了公平這個副拖拉機手可以交給知青。”

“那你有什么人選嗎?”

“我感覺跟我同期到咱們插隊的郝紅敏同志不錯,這幾年她一直幾乎沒有脫過一天工,工分在女知青里面一直名列前茅,選她的話不但能體現村委會的公平,還能讓婦女能頂半邊天這個口號在咱們落在實處,這往上提起的話都是.”

韓立他正在跟趙村長、梁大隊長建議的時候,負責上河村這片的郵遞員大哥已經整理好相應的信件,此刻正在趕往這里的路上了。

(本章完)


上一章  |  年代:從下鄉后開始的咸魚生活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