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從下鄉后開始的咸魚生活第三百三十四章:閑話過年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年代:從下鄉后開始的咸魚生活 >>年代:從下鄉后開始的咸魚生活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三十四章:閑話過年

第三百三十四章:閑話過年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0日  作者:毛遂愛吃糖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毛遂愛吃糖 | 年代:從下鄉后開始的咸魚生活 
第三百三十四章閑話過年

:18恢復默認

作者:毛遂愛吃糖

正文卷云瑩瑩和戚招娣一人拿著一個炮仗,把它插到雪里用火點著以后趕快跑開。

在遠處捂住耳朵,看著炮眼引著,然后等著鞭炮發出“吧”的響聲。

這時候她們幾個都看到韓立回來了,云瑩瑩跑過來把小羊鞭往他手里塞了一些。

“立哥,你回來的剛好,咱們一起點炮仗玩呀。”

韓立接過來點了兩個,不過他都是用手抓著炮仗的尾巴在手里響的,這時候云晶晶問。

“我們還買了兩捆二踢腳呢,要不拿出來點幾根。”

這個時候的二踢腳大部分都是一捆二十根,云晶晶她們買回來的只有一般人食指粗細。

這個時候的二踢腳無論做工、用料都非常有良心,這就讓它變的非常安全,很少有后世那種啞炮、一塊響、升不起來的那種情況。

韓立親眼看見過有人一手抓著五根二踢腳,在手里面從上到下排開,點著最上面的那一根,利用升空時產生的尾焰引燃下一根,以此類推直到五根全部升空。

當然,很少不代表沒有,因為他也聽說過哪哪的、誰誰誰放二踢腳的時候把手指頭給炸掉了。

云晶晶說完以后幾個人臉上都露出躍躍欲試的神色,韓立笑著搖搖頭否定了她們這個提議,并且把張趕英家的情況說了一下。

這時候在家放點小炮仗到是沒什么,因為街道上很多孩子時不時的會點上兩個聽響,他們家點幾個也不起眼。

但是放二踢腳全村人都能聽到,這還沒到大年三十呢,人家張趕英家剛出了這么倒霉的事,他們這樣做很容易給人一種幸災樂禍感覺。

而且,只要是今天到現場去的人都知道,今天這群人是因為上次的事來的,自己沒事,張趕英卻被送到縣醫院了,家里面要是在放二踢腳引人注目的話,難免會有一些人胡亂說嘴。

韓立說完以后所有人臉上都有些唏噓,她們在家蒸饅頭的時候竟然發生了這樣的事。

“不過明天就是大年三十,到時候咱們想怎么放都行。”

現在屋門口擺放的連蓋上都是各種吃食,現在零下三十多度的天氣很快就把它們凍硬了。

外屋地的籠屜上蒸的是豆包,里屋的炕上還有一些二次醒發的饅頭、糖三角、小刺猬、小蛇、小棗花等。

等到全部蒸出來凍硬以后,何米她們會往那邊拿走一部分,大頭留下來五個人一起吃。

韓立他們也不放炮了,每人都端著一個茶杯坐在屋里看著籠屜上不斷冒出的蒸汽聊著天。

現在聊天最多的話題當然是以前過年的氛圍,前幾年都不好過就沒什么好聊的,所以大家的話題都在十來歲的時候。

說實話那時候也不太好過,可能是童年沒有那么多的憂慮才會值得懷念吧,就跟現在上河村的小孩一樣,明知道自己只有一雙棉鞋,但是到玩雪、、玩爬犁、打出溜滑的時候毫不猶豫。

聊到這里的時候,韓立忽然想到了跟村長嘮嗑時聽到的事,于是輕咳一聲穩著語調說道。

“今明兩天大家把前后院里面的東西規整一下,不好給人看到到的最好都收起來。”

韓立這話一下子就把大家說懵了,以為有什么事呢云瑩瑩連忙問道。

“立哥,這是有什么事嗎?”

“不是,這事是村長告訴我的,這嘎達從大年初一開始扭大秧歌,一直到正月十五結束,秧歌隊會進院拜年。”

“扭秧歌呀,以前四九城有五斗齋的高蹺秧歌,我們小時候也看過幾次,這個好像也沒什么吧?”

看著云瑩瑩有點不以為意,韓立笑了笑耐心的解釋道。

“這事就咱們幾個聊聊就完了,你們知道嗎?在這嘎達的大秧歌可不是隨便扭的,這里面包含著祝福、驅邪的意思,而且每年只能在大年初一到十五這幾天扭。

到正月十六家家送燈的這一天,秧歌隊的人還要把身上的花和頭飾全都燒掉,燒的時候還要唱幾句‘鼓板一住唱工聲,三老四少聽分明,今年的秧歌結束了,保佑咱父老鄉親得安生。’

這幾年雖然說有些話不能說,但是扭秧歌這事大家都心知肚明,只不過換了一種更妥當的方式,你們可以不信,但是一定要尊重這里的風俗傳統。

“韓立,這跟我們要收拾院子好像沒什么關系呀?”

“有關系,這里還有其他的講究呢,這進院扭秧歌的分男女兩派,男的領頭叫‘五彩棍’,女的領頭叫‘沙公子’,有的地方叫傻公子、有的地方叫拉衫的、有的地方叫打頭的。

這一男一女是秧歌隊編隊形和編花樣的總指揮,一個秧歌隊的秧歌扭得好不好他倆是關鍵,他們在領隊的帶領下挨家挨戶上門拜年。

明天一早聽到鼓聲、嗩吶聲那就是他們來了,身后跟著全都是看熱鬧的人,這時候講究的在秧歌隊進門的時候還會放掛炮、放幾個二踢腳表示歡迎。

更講究的會跟秧歌隊打賞錢,以前那些領隊的會當眾大喊‘東家賞錢了,打鼓的使點勁’,秧歌隊就會在院子里面再轉兩圈,前院后院、犄角旮旯都給扭到。

現在不能說賞錢,但是領隊的會說‘打鼓的使點勁’,你們想想到時候院子里面全都是人,你們要不收拾好不就全給人看到了嗎?”

韓立本意是讓她們把一些東西掩蓋一下,但是這幾個人聽到有熱鬧可看以后雙眼就透露出想看熱鬧的光芒,于是只好接著往下說。

“想看熱鬧咱們就跟著去看,今年要是運氣好的話,趕上縣里面舉辦秧歌會的話,那時候的場面會更熱鬧,到時候有你們看的。”

“立哥,這秧歌會是怎么回事呀?”

“秧歌會就是扭秧歌比賽,比的是哪個村的秧歌隊水平高,到時候每個隊都會挑選出來一名領唱拜年調,其他人跟著伴唱,我聽說那場面老熱鬧了。”

“立哥,這個拜年調是什么?”

“這個.應該就是唱一些吉祥話,過年嘛,大家肯定圖個吉利,咱們四九城那邊也有,不過就是叫法不一樣罷了。”

韓立說完以后端起茶杯開始喝茶,她們幾個已經在討論到時候怎么去看熱鬧了。

鍋里的豆包熟了換花卷,大家說說笑笑今天就過去了。

眼睛一閉一睜就來到了大年三十這天,今天所有人起的都比較早。

早飯他們簡單的吃了一點,然后就開始各種忙碌。

韓立把對聯拿出來,自己給張祥軍他們送去,郝紅敏和侯玉華的讓她們去送。

回來以后貼對子、掛燈籠這事歸韓立管,她們四個人在屋里面和面、剁餡準備包餃子。

街門上的大紅春聯一貼、燈籠一掛,馬上就感覺到氣氛都不一樣了。

白色的雪和紅色的春聯、燈籠形成了強烈的對比,這就是節日的氣氛。

韓立給自己家貼完后把何米家也給弄好,這時候他基本上就算是清閑下來了。

屋里面她們幾個餃子餡調好以后,何米跟云瑩瑩負責搟餃子皮。

一塊面在她們手下飛旋一陣,一個邊兒薄中間一個鼓圓圓的餃子皮就出來了。

這樣的餃子皮包出來的褶子很薄,包餃子的人要是舍得放餡的話,那真是皮薄餡大非常好吃。

云晶晶和戚招娣負責包,她們的速度也不慢。

韓立在旁邊喝水看書,等連蓋上的餃子滿了,他就成了餃子的搬運工,端起來放到院子里。

這時候外面的氣溫有零下三十多度,餃子放到外面很快就給凍實了,比那些冰箱好用多了。

按照這里的習俗,每家每戶在今天都要包上好多餃子。

無論餃子是什么餡,餃子皮里面加了多少雜面,但是這餃子的數量一般要用麻袋來計算,這些餃子一直會吃出正月。

按他們說,過年了就該痛痛快快地歇著,不去忙碌操心惦記著做飯。

誰餓了誰去拿點凍餃子,燒把火下鍋就能吃,方便。

反正這里有著天然的冷庫,餃子凍上以后放著也不會壞。

據說:在東北某地還有一個非常特殊的項目,那就是“偷餃子”,自家外面凍著的餃子都會一些不翼而飛,這時候要是有人說家里的餃子少了,家主會笑著說道。

“讓狼給叼走了,讓狗給偷吃了。”

隨后大家會默契的哈哈大笑,不過要不了多久“偷”餃子的小偷就會找上門。

笑著說你家的餃子真香,我家小子一口氣吃了一大碗,誰誰家的餃子不行,齁咸,誰誰家的餃子加的雜糧太多,餃子下鍋一煮就散了,誰誰家的餃子一點鹽味都沒有,吃的時候還需要蘸醬油。

“偷餃子”的人偷吃了餃子后,還要負責評價各家餃子的優劣。

被偷餃子的人不會埋怨偷餃子的人,反而會很高興。

誰家餃子被偷得越多,越能說明這家在村里的人緣越好。

不過這個人緣和偷餃子的大多數都是雙向的,所以不存在賠本的情況。

而且能上你家偷餃子的都是關系不錯的,彼此都是心胸開闊、開得起玩笑的人,大過年的就圖個樂呵。

反觀村里那些人緣不好,還喜歡急頭白臉的人,就沒人去偷他們家的餃子,因為他們開不起這樣的玩笑。

上河村這邊的習慣是傍晚時分吃餃子,有條件的吃餃子的時候會擺上一桌好酒好菜,一邊喝酒嘮嗑一邊等著新年的到來。

云晶晶跟何米在包餃子的時候就在商量著做什么菜了,首先魚必須要有,這意味著年年有余。

其次這個雞也必須要有,俗話說無雞不成席、無酒不成宴,而且雞的諧音是吉,象征的吉祥如意、大吉大利。

韓立他不參與做菜,而且兩個人的手藝都很棒不用擔心不好吃的問題,他只管坐在一旁聽,不過.

感謝:游方道人游四方打賞:500點。

感謝:書友打賞:100點。

感謝:以前的羊打賞:100點。


上一章  |  年代:從下鄉后開始的咸魚生活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