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從下鄉后開始的咸魚生活第二百三十二章:到站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年代:從下鄉后開始的咸魚生活 >>年代:從下鄉后開始的咸魚生活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三十二章:到站

第二百三十二章:到站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0日  作者:毛遂愛吃糖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毛遂愛吃糖 | 年代:從下鄉后開始的咸魚生活 
第二百三十二章到站

:18恢復默認

作者:毛遂愛吃糖

韓立轉身快步離開的時候,后面那些雜亂的聲音清晰的傳入到他的耳中。

這段時間里一些事情雖然不像前兩年那樣轟轟烈烈,但是還是有很多類似的情況發生。

一些人要是隔一段時間要是不舉辦一次的話,感覺整個人就像被掏空了一樣。

還有些人更是為了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思想正確而做,這一點越大的城市類似的情況越多。

學校里面的年輕人多,于是就成這方面重中之重的重災區。

當初韓立沒下鄉的時候,他跟韓小妹在家里面蹲了兩個多月也不愿意去學校就是這個原因。

因為很多時候你會充分的體會到什么叫身不由己,很多情況哪怕跟在大家的最后面也得去。

不站隊這種情況在學生里面更是想都別想,凡是露出這種態度的人就是異類,他們雙方會非常默契的聯合起來先把這個異類拿下。

韓立一直走到聽不請后面的聲音這才回頭看了一眼,不過也只是一眼而已。

心里面對下鄉到上河村是慶幸的,上河村的人雖然不少,但是位置比較偏僻。

趙村長跟梁大隊長不但能夠夠硬抗紅袖章保下村民的菜地,還能橫壓全村所有的村民,所以在他身邊這種事發生的幾率很小,等韓立轉過身來的時候已經收拾好了自己的心情。

韓立隨后遠遠的觀看了一下冰城醫科大學,這是一座建立于26年的醫學專業學校。

韓立看到有很多穿著少數民族服飾的人,他們服裝的顏色在這個大多都是黑、藍、灰、白的世界明顯靚麗了很多。

還去參觀了一下始建于1925年中山路,原先它的名字叫做陸軍街。

路上還看了一下由法籍猶太人于1906年創建的馬迭爾賓館,這是一座結實的磚混建筑。

在1929年的時候,我國唯一一位傳奇女性,有著“國母”之稱的宋先生曾下榻馬迭爾賓館當時的137房間。

不過馬迭爾在1934年的時候遭到倭**隊殘酷破壞,1946年冰城解放后由我國政府逐漸修復,后改為東北局招待處。

49年改名為冰城市政府招待所,53年改名為冰城旅社,66年改名為冰城革**第二招待所。

馬迭爾賓館的建筑風格讓它在此時如同一件藝術品一般,可惜它現在前綴的名字讓韓立打消了進去一觀的念頭。

路上韓立看到了被譽為遠東第一東正教堂的尼古拉教堂殘骸,要不是有人說他根本想象不到這堆殘骸曾經也是冰城的地標建筑。

接下來又去了原先的正陽大街,也就是現在的“靖宇街”。

這里改名是為了紀念在抗倭戰爭中犧牲的楊靖宇,楊靖宇是豫省確山李家灣人。

黨員、革命家、軍事家、著名抗倭民族英雄,鄂豫皖蘇區及其h軍創始人之一,東北抗倭聯軍的主要創建者和領導人之一。

為紀念楊靖宇英勇抗倭的光榮一生,46年楊靖宇犧牲的蒙江縣改名為靖宇縣,

49年川省樂山沙灣的現代作家郭先生,曾經親自為楊靖宇題詞。

“頭顱可斷腹可剖,烈愾難消志不磨,碧血青蒿兩千古,于今赤旗滿山河。”

58年,楊靖宇的遺首和遺體被隆重公祭并合葬在通化靖宇陵園,國家好多領導人都送上了花圈。

還有,后世被稱為地表最強80后的那個男人,他老爹當時也送上了花圈,并且高度評價了楊靖宇光輝的戰斗一生。

接下來韓立去逛了一下這里最有名的秋林公司,這是一個創建于1900年的百貨公司,原名叫秋林洋行。

它先后由沙俄資本家、日不落匯豐銀行、倭國商人和老毛子政府經營,1953年10月有償移交我國,后來有很短的一段時間被叫做為松花江百貨商店。

這是一個三層的磚混結構建筑,整個建筑色彩鮮艷明亮,在門頭上和左右墻上鑲嵌有灰白色的花崗巖柱頭和檐牙平浮雕,是屬于典型的“巴洛克”藝術風格的建筑物,跟周圍的建筑物一比它好像在炫富一樣,給人一種極其的浮夸、奢華的感覺。

當韓立走進去以后,發現里面不單單是人很多,里面的各種商品更多。

比王府井大街那個號稱新華夏第一店的東風市場相差的非常有限,里面的商品用琳瑯滿目來形容一點都不過分。

韓立可是見過大世面的人,稍微驚訝一下就恢復了正常。

既然來了那就要給老婆大姨子買點東西,二公斤多的圓形大列巴多來幾個,紅腸同樣來幾根。

這里竟然還有漂亮的塑料發夾,可能是當時還沒有對象的原因,反正這個東西他在四九城都沒見到,給老婆、大姨子每人買上一個,顏色款式一定要相同,然后再買上兩、三個以備不時之需。

等買完這些東西以后韓立發現自己手中的票幾乎是所剩無幾了,這個情況讓他的眉頭皺了一下,不過想到自己分解空間里面的肉,韓立又把心放回到了肚子里面。

從秋林公司走出來韓立看了一下手表,馬家溝兒童樂園太遠這次他是去不成了。

韓立琢磨了一下剩余的時間,看看冰城最著名的地標建筑之一防洪紀念塔還是可以的。

順著中央大街往前走去,看著大街鋪設在路面上的方形花崗巖雕筑而成的面包形石塊,因為它的形狀和大小跟老毛子的小面包一樣大小,表面也如面包一樣精巧光亮,所以人們稱它為面包石。

傳說當時修建這條街的時候,一塊這樣的面包石就價值一塊銀元,而當時一塊銀元足夠普通尋常百姓家一個月的生活費。

而中央大街可足足有一公里還長,可謂是用銀錢鋪滿了整個地面。

防洪紀念塔是為了紀念冰城人民戰勝1957年的特大洪水,于1958年建成的。

紀念塔的塔基是用花崗巖砌成的,塔的基座正面鐫刻著“冰城市人民防洪勝利紀念塔”十三個金字。

塔基下邊的兩層水池,下層表示海拔標高米,這是1932年洪水淹沒冰城時的最高水位。

上層表示海拔標高米,是1957年冰城人民戰勝特大洪水的最高水位。

塔頂是工農兵和知識分子組成的圓雕,塔身中部雕刻著防洪筑堤大軍從宣誓上堤、運土打夯、搶險斗爭到勝利慶功等場面。

塔的背面是由20根裝飾華麗的科林思式柱所組成的羅馬環狀柱廊,它們整體高達7米。

參觀完防洪塔后,韓立沒時間仔細欣賞現在的江面就開始往火車站趕去。

路上韓立回味著今天在冰城看到的一切,心想不愧是差一點成為首都的城市。

現在雖然是冬天,但是街道兩旁的樹木比四九城還多,由此可以看出人家美化城市的概念。

汽車、拖拉機、馬車、自行車在這座城市里面穿梭不止,大街上人來人往十分的繁華。

隨處可見各種各樣的不同風格的建筑,其中不乏一些非常華麗的俄式建筑和巴洛克建筑。

還有很多結合了我國的特有傳統元素,像寓意著福氣的蝙蝠,寓意多子多孫的石榴,寓意多金的金蟾,寓意富貴榮華的牡丹,很多都在這些建筑上呈現出來,雖然有很多已經被損壞了。

這一切拋開歷史不談的話,這就是中西方文化交匯而成的瑰寶。

這座城市在國際上被譽為“東方莫斯科”和“東方小巴黎”,還有人說它是上帝在地球東方大陸上所遺落的一位歐洲孩子。

不過這一切都需要拋開歷史那個沉重的包袱,想到這里韓立自嘲的笑了一下,然后加快了自己的腳步。

當韓立來到火車站和趙村長說好的地方,發現這位正在背風陽光下悠閑的抽著煙袋。

“村長。”

“轉完了?”

“這點時間根本不轉不完,而且我這一路大部分都是在公交車上走馬觀花,不過村長,等咱們回來的時候我能不能在這里停留兩天好好逛一下?”

“到時候再說吧,反正我這個老頭子對這里不感興趣,有那個功夫坐在炕上喝杯小酒多好。”

韓立蹲在趙村長身邊,兩個人有一句沒一句的閑扯著,一直到時間差不多的時候兩個人才拎著包進站等車。

等到火車來了的時候韓立才發現,這哪里是什么小火車呀,看著那長長的一排車廂這分明就是拉貨的車皮嗎。

“村長,我們倆要坐這個過去?”

“那個地方現在只能坐這個過去,這比我們坐馬車可要舒服多了,而且也沒多遠天黑之前咱們就能到。”

韓立跟著趙村長爬上了車廂,車廂的角落里面還散落著一些不知名的礦渣。被關上門以后里面黑乎乎的一片,不過等眼睛適應了以后情況會好很多。

反正車皮里面只有他們兩個人,韓立靠邊蹲好以后干脆直接閉上眼睛。

隨著火車的汽笛拉響,火車啟動碾壓在鐵軌上發出哐當、哐當的聲音。

黑漆漆的環境中,趙村長的煙袋再一次被點亮了,然后他就開始給韓立做最后的叮囑。

由于現在的環境非常暗,韓立想要點頭都不行,只能在一旁不停的附和著說話。

火車大約行駛了兩個多小時就停了下來,車皮門被人嘩啦一下被人給拉開了。

感謝游方道人游四方打賞500點。

感謝書友打賞100點。

(本章完)


上一章  |  年代:從下鄉后開始的咸魚生活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