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十倍張三豐天賦開始229 雁門關外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玄幻>> 從十倍張三豐天賦開始 >>從十倍張三豐天賦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229 雁門關外

229 雁門關外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2日  作者:不在天涯  分類: 玄幻 | 諸天無限 | 諸天 | 不在天涯 | 從十倍張三豐天賦開始 


這夜,汴梁皇宮,小皇帝在龍榻上徹夜輾轉反側,雖心中興奮,卻也強迫自己入睡。

只盼在睡夢中,有緣見一見神仙的真正面目。

不過,他不知道的是,他心心念念的那位“神仙”,此刻卻是早已經出了汴梁城,趁著夜色一路北行而去。

畢竟,孟修遠能做的,都已經做了。

他不僅耗費功力,替趙煦易經伐髓、理氣通脈,使其舊疾盡祛,更是留下了一股真氣于其體內,以備將來不時之需。

這股融合有清靈之氣的北冥真氣,無論質量還是數量,都頗為不俗。若放在一般江湖人士身上,足以助其成就一身絕佳武功,于江湖上少有敵手。

趙煦小皇帝不通武學,無法利用這真氣,可卻也可以憑借這真氣一世健康無憂。

更有甚者,由于孟修遠真氣之中沾染有“莽牯朱蛤”的氣息,此時輸入趙煦體內,便是其也得了不少好處。

不敢說萬毒不侵,但至少絕大多數的慢性毒藥都對其不會產生效果,而即便真中了劇毒,真氣流轉之下,也會自動緩緩解毒。

如此狀況之下,即便將來趙煦改革之中得罪了太多大臣,以至于有人想要暗害于他,恐怕也不會容易得手。

再加那《武穆遺書》、《燎原槍法》和《養生訣》,孟修遠覺得,只要這小皇帝將來不忘初心、認真治國,想來必能避免那“靖康之恥”的發生。

至此,孟修遠自是已經沒有再留下去的理由。

東京汴梁雖然繁華迷人眼,卻也不值得孟修遠耽擱時間、稍作留戀。

遼宋已經開戰,邊關不知是何狀況,他不早些去親眼看看,便有些放心不下。

月光之下,孟修遠化作一道青影,從一望無際的平原之上幽幽飄過,悄無聲息。

值得一提的是,此時遼宋開戰已有月余,戰爭全面打響。

孟修遠想要以一己之力影響戰局,自是只能奔著敵人首腦而去。

因而,孟修遠在潛入大宋皇宮之時,還特意去找了一番前線傳回來的戰報文書,才算是對戰爭的發展有所了解、對接下來行動的有了些頭緒。

此次南下攻宋,遼皇帝耶律洪基所圖不小,一開戰便是兵分三路,齊頭進攻,全然不給大宋喘息之機。

其中最先的兩路重兵,都是從遼南京直接一路南下,經燕云十六州,欲意以自身騎兵優勢,從華北平原長驅直入,直搗中原腹地。

好在宋軍同樣在那里守有重兵,依托平時所建之“榆塞”和“沽塞”,一時間雖然略有些狼狽,卻還是守住了戰線,沒有叫遼人突破。

所謂榆塞,指的是以榆樹林構建的防線,而所謂沽塞,指的是以河流構建的防線。

宋遼雖因為“檀淵之盟”和平已久,但于遼國一直有防備之心。再加少了燕云十六州,北方毫無屏障,所以宋國戒備之下,反倒于這華北平原守備嚴密,一時叫遼國難以得逞。

遼國同樣早便預料到了如此場景,因而大概半月之前,便突地又分出一只數萬人的軍隊,一路向西而行,轉而從山西進攻,意欲迂回突破。

而且從近兩日傳回的戰報來看,這一路數萬人馬,竟是由遼國皇帝耶律洪基親自率領。顯然這耶律洪基是早就打定了主意,要在這西線做些文章。

耶律洪基御駕親征之下,西路遼軍一路勢如破竹,據最近一份戰報來看,他的部隊已經逼近至雁門關下。

三晉之地地形崎嶇,不太適合騎兵施展,又有諸多關隘,易守難攻,宋國沒想到著遼國會強攻此路,所以于這里留只有幾千兵士防守。

面對遼國數萬大軍之攻擊,宋軍雖占有地利,卻還是力量太過薄弱,。

顯然,這雁門關若無及時支援,恐怕便是岌岌可危了。

了解到這些消息,孟修遠雖不知道這趙煦小皇帝會怎么應對,可他自己卻是已經有了些決定。

雁門關在代州之北三十里的雁門險道,距離汴梁有一千五百里的路程。

孟修遠一心趕路之下,只用了不足兩日。

待他趕至關內附近,已是黃昏之時。從山頭向下遙遙望去,卻見得其中兵士一個個灰頭土臉,許多更是已經身上掛彩,顯然戰事并不順利,剛剛吃了敗仗。

好在是城關未破,遼軍尚未攻入。

雁門關是大宋北邊重鎮,山西四十余關,以雁門最為雄固關鍵,一出關外數十里,便是遼國地界。

此關若破,則大宋三晉之地皆是不保。遼軍過關后直接南下,則可直搗洛陽,中原之地亦是岌岌可危。

孟修遠不敢耽擱,趕忙繼續往北而行。

雁門關地形之險,可以體現在名字上。據說是雁兒南游北歸,都難以飛越高峰,須從兩峰之間穿過,是以稱為“雁門”。

不過這般巖石絕壁、崎嶇山路,對孟修遠來說卻直似是一個小土丘一般。他從關西的高嶺繞道而行,簡單便穿過了宋軍崗哨,進入雁門關以北。

遼國以數萬之兵,攻一個僅有數千宋軍把守的關隘,可謂是勢在必得。

因而,遼軍的營寨就明晃晃地扎在雁門關外數里之處,只為攻城便利,卻也不怕宋軍出城反擊。

孟修遠站在山嶺之上,望那遼軍營寨清晰可見,不由微微一笑,只道是少了許多麻煩,當即徑直而去。

不過,就在他下得山嶺、正要走出樹林之時,卻是突然目光一凝,警覺了起來。

因為他耳邊突聽得一陣隱隱約約的呼吸聲,其勢綿長幽遠,顯然來著有極高的內家功夫在身。

孟修遠不知遼國竟還有這般高手,當即尋聲而去,準備和那來者會一會。不想,待他稍靠近些、聽得清楚些時,卻又覺得的氣息十分熟悉。

待轉過一處山彎,孟修遠看清那人模樣,不由心中十分訝異,開口以內力傳聲道:

“王姑娘,你在此處做什么?”

孟修遠此時功力已經超凡脫俗,因而王語嫣全然沒有發現他已至近處,突地聽到耳邊傳聲,不由驚了一跳,片刻之后,她才回過神來,轉身望見了孟修遠:

“孟公子,你終于來了……此處不是說話的地方,你先隨我來。”

說話間,王語嫣當即踏起《凌波微步》,身影翩然閃動,帶著孟修遠在這山嶺之間繞了幾個彎,最終至一處相對隱蔽的山窩之中,才緩緩停下。

“王姑娘,你來這雁門關有幾日了?”

孟修遠見王語嫣竟是對這附近的地形頗為熟悉,不由開口問道。

“有四五日了吧……孟公子你若再不來,我可也堅持不下去了。”

王語嫣笑望了孟修遠一眼,以玩笑的語氣埋怨地說道。

孟修遠聞言一愣,此時再細看王語嫣,卻見這位平日里好似仙子般清凈無塵的姑娘,此時身上卻頗有些風霜塵土,顯然是最近幾日過得并不舒坦。

想想也是,宋遼開戰,這雁門關正是局勢緊張之時。王語嫣一個姑娘藏身此間,顯然是不容易的。

“那,王姑娘你到底為什么要來這……”

孟修遠越想越是疑惑,當即開口問道。

“是姥姥叫我來的。你也知道,她老人家不喜歡欠人家人情……”

隨即,王語嫣便向孟修遠簡單解釋了一番其中緣由。

原來是上次西夏一別,童姥回到靈鷲宮后,怎么想怎么不對勁,只覺得自己又是被孟修遠救了一命,心里十分不舒服。

因而數月以來,靈鷲宮一直派出人手,在江湖上四下尋找孟修遠的蹤跡。只盼是能找到他后,將他請回靈鷲宮去。

哪想得,孟修遠這數月之間好似人間蒸發了一樣,全然不見蹤跡,反倒是遼宋之間的戰爭突然爆發,形式一下子緊張了起來。

童姥的得知這個消息之后,當即便有了主意。

“姥姥說,似孟公子你這般仁心俠義、為國為民之人,若是知道宋國被遼國入侵,一定不會置之不理。

想來是在哪處洞天福地之中修煉,不知外界之事。

因而,她便派我前來,暗中阻礙遼軍攻陷雁門關。

如此也算是代孟公子你做了一份事,略微報答了你的救命之恩……”

王語嫣望著孟修遠,娓娓道來。

孟修遠聞聲先是稍稍一愣,而后微笑朝王語嫣問道:

“王姑娘言語間,顯然是客氣了。

大師姐她可說不出什么‘仁心俠義、為國為民’的話來。

想來她說的,應該是我這個小師弟‘好管閑事’才對。”

王語嫣聞聲莞爾輕笑,看來是被孟修遠猜中了。

片刻之后,孟修遠突然微微朝王語嫣拱手,開口道:

“這么說來,雁門關數日之間尚未被遼軍攻破,是也有王姑娘你的功勞在其中……”

王語嫣見狀趕忙擺了擺手,朝孟修遠道:

“孟公子言重了,我不過每日晚上趁著夜色潛入遼軍大營做些破壞而已,算不上什么功勞。

而且這兩日以來,遼軍大營之中守衛愈發嚴密,我已經難有什么建樹。

昨日夜里,我最后一次潛入,竟是險些被人發現了蹤跡。好在有一位蒙面高手相助,才算是沒有暴露,以至于被圍困在遼軍大營之中……”

“蒙面高手?”孟修遠聞言有些意外。

“嗯,我這數夜以來潛入遼軍大營,發現有人在做著和我一樣的事情。

而且那人行動果決,做起事來卻是比我效率高上不少。

很多遼軍的糧草和器械,都是被他給破壞了。

我只遙遙見過那人一面,看他身形魁梧健碩、武功極佳,顯然不是普通人物。

不過他有意隱瞞了自己的武功路數,我無法確定他的身份……”

王語嫣憑著記憶,向孟修遠緩緩解釋道。

孟修遠聞言心中一動,只道是王語嫣話中這個“蒙面高手”是誰,很容易便也能猜得出來。

王語嫣冰雪聰明,故意將事情說得這么詳細,卻不愿直接提蕭峰的名字,顯然是知道了孟修遠和蕭峰在少林寺中的那些恩怨糾葛。

笑著搖了搖頭,孟修遠望了一眼這心思頗多的女孩,又是拱了拱手道:

“多謝王姑娘提醒。

這位‘蒙面高手’既愿意出手阻礙遼國南下攻宋,便是為國為民的大英雄。

不管他是誰,只要事后他愿意,我都想請他共飲一壺酒……”

兩人說話間,夕陽已落西山,天色漸暗。

孟修遠只道是該做正事的時候了,當即作別王語嫣,準備往那遼軍大營而去。

不想,王語嫣竟是攔住了他,開口道:

“孟公子,咱們兩個一起去吧。

我在那遼軍大營之中行動數日,終究是相對熟悉許多。

再者,姥姥可是對我再三囑咐,這次若是見了你,一定要將你請回靈鷲宮去。

我怕此刻若是不跟著你,到時候兵馬一亂,便再找不到你的身影了。”

“不必了,王姑娘。我事情一完,便回來找你。”

孟修遠說話間輕拍了拍王語嫣的肩膀,隨即再不多言,轉身飄然而去。

王語嫣眼見孟修遠腳不沾地,身形轉瞬間便已至十余丈之外,不由心中駭然,暗道這孟公子數月不見,輕功竟是相較在西夏時更強了不止一籌。

于此時,她也明白了孟修遠為什么不愿帶她一起去闖那遼軍大營。以她此時的功夫,雖于這世間已經罕逢敵手,可放在孟修遠身邊,仍時有拖后腿的嫌疑。

像王語嫣所說的那樣,遼軍大營此刻確實是守備十分森嚴,三步一崗、五步一哨。

不過,夜色之中,孟修遠使出真本事、一心想要潛入,這些沒有高明武功在身的遼軍士兵,卻是全然發現不了他的蹤跡。

唯一讓孟修遠苦惱的是,這遼軍大營之中的布置十分講究,每個帳篷從外面看起來都是一模一樣,看不出身為皇帝的耶律洪基到底住在何處。

無奈,孟修遠只能是從核心區域開始一點點地排查,以期在這數萬人的軍營之中尋得蛛絲馬跡,將那遼國皇帝給找出來。

如此,直至夜半三分,孟修遠終是有所收獲。

他尋到一處帳篷,其中陳設布置大氣,明顯與他之前所見的那些高級軍官的帳篷十分不同。

悄聲潛入,卻見那書案之上,擺放著許多戰報奏折,其中已經批改,有些則是尚還未動。

再往里望去,昏昏燈火之下,見床榻上睡著一個大漢,滿鰓虬髯、容貌威武。

孟修遠見此情形,心中已經大致認定了此人的身份,當便欲將其叫起來確認一下。

不想,他剛往那床榻走去,耳朵一動,卻聽背后帳篷外有一個高手輕身竄入。

“孟兄弟,你先不要傷他……”

(本章完)


上一章  |  從十倍張三豐天賦開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