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平凡的世界開始當農民第三百二十六章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從平凡的世界開始當農民 >>從平凡的世界開始當農民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二十六章

第三百二十六章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2日  作者:山區農夫  分類: 都市 | 都市異能 | 山區農夫 | 從平凡的世界開始當農民 

“其次就是調料,隨著人們解決溫飽問題,下一步追求的就是吃好!做飯會講究個色香味俱全,所以接下來大眾對于調料的需求肯定會大大增加。目前市面上用塑料袋包裝的調料品,幾乎看不到。這個只要有人先做出來,味道也不算太差的話,很容易形成品牌優勢……當然,需要你親自去琢磨配方,或者干脆從方便面調料包借鑒。”

根據前不久王滿銀的考察,尚未看到后世那些品牌調味料出現在市場上。也就是說,目前調味品市場處于一片藍海當中,所以同樣大有作為的。

雖然王滿銀不記得具體數字,但后世復合調味品絕對達到上千億的市場規模。

更重要是,由于南北各地民眾的口味千差萬別,再加上烹飪方法多樣化,使得復合調味料企業整體呈現“小而散”的格局。

簡單來講,就是區域性品牌多,卻難出現真正的龍頭企業。

所以只要能夠做出一款符合人們黃土高原人口味的調料,未來就會活的很滋潤。

“最后一個是食品,進入門檻更低。你如果選擇這個方向的話,可以像我家炒貨一樣,把目標對準學生。如果能開發出一款價格便宜又好吃的零食,很容易火起來。當然,這個也很容易被模仿……”

關于零食小食品,王滿銀首先想到辣條。作為后世大名鼎鼎的國民小吃,這玩意兒現在還沒有被發明出來。

其實它的制作方法和材料非常簡單,自己在家就可以做。在后世某音上,王滿銀看過很多次的。

他最初打算做買賣時,考慮的就是瓜子和辣條。后來經過思考對比,才選擇前一種。

如果少安想做,他會把配方交出來。

當然,具體要看對方怎么選。

現在創業不像后世那么卷,遍地都是機會。只要專注一門生意,堅持下去,大都能做出個名堂。

“還有,我建議你別輕易下決定,應該去秦安或者黃原多看看……”

“嗯,我過段時間出去走走。”少安點點頭。

中午天太熱,蘭花干脆用電飯鍋蒸白米飯。再將風干雞風干兔一起切塊,連同土豆燉了大半鍋。

而后,調兩個涼菜了事。

吃罷飯,到下午四點多,少安兩口子本打算帶著孩子離開,結果兩個小家伙說啥不愿意回去。

姑父家吃喝不愁,有風扇有電視,還有人陪著玩,比磚廠自在多了。

在蘭花勸說下,少安他們只能讓孩子留下來。

反正有蘭香看著,也不怕兩個小家伙鬧什么幺蛾子。

臨近開學,王滿銀終于拿到出版社印制好的《六只松鼠腦筋急轉彎》樣書。

看著嶄新的書本,蘭花心中激動不已,眼里不由流出淚水。

放在幾年前,她做夢都不會想到,自己一個連小學都沒有上過的農村婆姨,竟然真可以出書。

如此有紀念意義的禮物,自然要好好保存。

接下來,兩口子開始對漫畫書內容進行仔細檢查,以確認里邊沒有出現錯誤。

一個星期后,王滿銀再次前往秦安市,通知出版社可以刊印了。按照之前定好的,首批兩萬本。

爭取以最短時間印制完畢,保證能在寒假到來前投放入校園當中。

畢竟,現在六只松鼠的主要消費群體就是學生。

學生開學,黃土高原的秋收也正式拉開序幕。

人們首先收的是春花生、玉米、綠豆這些,然后割糜子,再接著開始正式收向日葵和打瓜。

這段時間,不斷有人登門詢問瓜子和打瓜籽的收購價格。

對此,王滿銀照例統統拒絕。他給出的理由和去年一樣:自家太忙,沒時間收零零碎碎的原料。

現在郭逵娃已經開始收購,價格比去年還貴,葵花籽一斤八毛,打瓜籽一斤一塊。

除了郭逵娃外,今年原西縣其他鄉鎮也出現收購商。為了能夠給工廠供貨,他們更早早登門拜訪。

王滿銀一視同仁,都給的收購價和郭逵娃那邊沒區別。當然他事先講清楚,如果送來的原料質量差,自己是不會收購的。

隨著各村麥壟套種的向日葵收割完畢,畝產量也逐漸流傳開。

好田地里向日葵能達到三百斤,一畝地收入兩百多塊。差的地塊也能有一百多元收入,這收益怎么算,都要比種植其他莊稼強多了。

前段時間新聞剛剛報道過,今年全國糧食空前大豐收,總產量創造了歷史記錄。因為各地糧庫庫容不足,進而導致了農民“賣糧難”的問題,所以糧食價格大大降低。

現在糧庫收購玉米每斤一毛一分五,就算畝產五百斤,也不過六十塊錢。

兩種作物對比一下,價格差距實在太大。

不少人家已經開始盤算著,明年偷偷多種些向日葵或者打瓜。只是雖然包產到戶,農民也不能隨便種植經濟作物,縣里對田地有著統一的規劃。

畢竟首先要保證糧食生產,另外秋季要交公糧的。

除了交秋糧,還要繳納三提五統。

三提是指村里的提留款,包括交公積金,公益金,管理費。五統則是指鄉統籌,主要為辦學費、民兵訓練費、計劃生育費、優撫費、鄉村道路修建費。

三提五統按人頭和田地畝數攤派,大致一畝地十塊錢。

拿王滿銀家來說,十畝地要交一百塊左右(自留地不用交)。

換做往年,很多人家一到交提留款時就發愁。今年賣了葵花籽和打瓜籽,倒是好過許多。

這些變化也和王滿銀存在著關聯。

每每想到這些,他就會感覺動力十足。至少……自己做了一些事情的。

在黃土高原人忙碌秋收的時候,兩萬本《六只松鼠腦筋急轉彎》也已經全部拉回罐子村。

王滿銀沒有耽擱,第一時間將印有相應中獎的卡片投放市場。

火了!

和王滿銀事先預料的一樣,短短半個月時間,《六只松鼠腦筋急轉彎》已經在整個秦省內引起巨大反響。

隨后,更火遍周邊臨近幾個省。

甚至它還引起省報的注意,專門寫了一篇文章進行報道。

相應的,六只松鼠炒貨的銷量也是一路攀升。近一個星期,外地趕來進貨的車輛在工廠外排起長隊,差點把入村道路堵死,連村民們運莊稼都受到影響。

王滿銀已經決定,稍后找一輛挖機,將村頭道路徹底拓寬,直接搞成四車道。有條件的話,再鋪上一層砂石。

早上他坐在場畔上,邊吃飯邊翻看著報紙。

報紙上這篇文章對《六只松鼠腦筋急轉彎》很是追捧,說什么內容充滿趣味,什么可以鍛煉孩子的思維能力等等。

甚至,還提到應該把“腦筋急轉彎”當成了一種文化現象來看待。

王滿銀讀完文章,心情非常舒暢,準備稍后多買幾張報紙珍藏起來。

他正想著,猛然聽到路邊自行車鈴聲響起。

隨即,傳來郵遞員的聲音。

“王老板在嗎?有你家的信件!”

“來了,來了!”王滿銀應了一聲,趕忙拿盒煙跑下陡坡。

他心里有些奇怪,不知道誰會給自己寫信。

等簽完字,郵遞員直接從車后座取下一個蛇皮袋遞過來。

“啥意思,不是信嗎,還有其他東西?”王滿銀不解的反問。

“就是信呀……”

王滿銀詫異的打開蛇皮袋,就見里邊裝著小半袋信封,上邊貼有花花綠綠的郵票。

他隨手拿出幾封,發現雖然上邊寄出地址和郵信人不一樣,但收信地址都是“黃原市原西縣石圪節鄉六只松鼠炒貨食品廠”。

“這些……全是我家的信?”

王滿銀又看過幾個信封,難以置信的開口。

“沒錯,”郵遞員很肯定的點頭。

王滿銀徹底懵掉了。

半蛇皮袋差不多有二三百封信呢。

啥情況,自家不認識什么人,怎么突然有那么多信?難不成是新型詐騙方式。

送走郵遞員,他提著蛇皮袋朝場畔走去,同時撕開其中一封信。

“編寫《六只松鼠腦筋急轉彎》的叔叔阿姨,你們好!我是XX小學的一名小學生……”

匆匆讀了幾段,王滿銀才明白手中信為何而來。

原來是《六只松鼠腦筋急轉彎》的小書迷……如此結果,讓王滿銀不知道該怎么形容。

“滿銀,誰郵的信?”看丈夫捧著信邊讀邊走,蘭花也好奇詢問。

“你自己拆一封看,這些都是。”王滿銀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賣關子。他更希望婆姨親自打開這份驚喜。

畢竟《六只松鼠腦筋急轉彎》能夠出世,大部分是蘭花的功勞。

“都是給咱家的信?”蘭花以為丈夫開玩笑,結果拿出幾個信封,上邊全部指明自家食品廠。

等拆開一封,她很快驚呼起來:“這是寫給咱們的,信里還夸書好……”

接下來,兩口子帶著激動地心情,一封接著一封拆。

寫信的不但有小學生,還有很多初中生高中生,甚至是大學生。

王滿銀這才覺得,報紙上把“腦筋急轉彎”當成一種文化現象真沒說錯。

有些書迷在信中表達對本書的喜愛之時,還寫上自己創造的腦筋急轉彎。

王滿銀看完,又有主意。

接下來自己可以把《六只松鼠腦筋急轉彎》做成一個系列,讓更多的書迷參與到其中。這樣也能進一步擴大六只松鼠炒貨的影響力。

現在作為獎品的兩萬本書已經散發出大半,是時候進行第二次印刷了。可以讓印刷廠加裝一頁征稿信。

一經采用,立付五十元稿費。

說起稿費,近幾十年變化也是一波三折。

三十多年前,作家可以單獨依靠稿費生活,而不用從事其他工作。

再后來,稿費被認為不合時宜,被徹底取消,在報紙上發表作品一律沒有稿酬。

直到口子放開,上邊才重新確定稿費標準。

而且今年稿費標準剛進行過一次修改,將著作稿每千字調高到六至二十元。發表一篇詩歌或者短文,基本能掙個十塊八塊的。

一個腦筋急轉彎最多幾十字,給五十元稿酬,標準比詩歌還高,應該相當有吸引力。

更令王滿銀沒想到的還在后邊。

上午上班沒多久,他就接到出版社的電話。對方說近幾天不斷有書店聯系進貨,所以希望王滿銀盡快來市里一趟,雙方商量一下合作事宜。

好家伙,這真是火出圈了。

自己原本只想給六只松鼠炒貨打廣告的,一不小心整成文化人了,到哪里說理去。

王滿銀原本想等幾天再去秦安市,聽出版社催得急,只能第二天就坐上送貨的卡車。

少平再見到姐夫,臉上也寫滿了敬佩。

幾個月前,他已經預料到《六只松鼠腦筋急轉彎》會火,卻沒想到火到如此程度,成了一種文化現象。

文化現象這個詞,可不是隨隨便便用的,需要在文化發展中做出典型和標志性事情的。

雖然少平覺得有些夸大,但這本書引起轟動也是事實,現在連大學校園里也有很多學生在談論。

“姐夫,曉霞她爸交代過,說等你來市里了,讓去家里坐坐。”閑聊幾句后,他又傳達了老岳父的吩咐。

王滿銀當然不會推辭。

晚上,他和少平兩口子一同前往家屬院。

見到王滿銀,田福軍第一句話就開玩笑道:“滿銀,你們兩口子可是不聲不響放了個大衛星呀!現在連市里的工作人員也知道《六只松鼠腦筋急轉彎》了,還專門開會討論。”

對于王滿銀,他從來沒有小瞧過,但是依然覺得這番操作稱得上驚艷。

可以說,出乎很多人意料。

他們第一次知道,原來廣告也可以引起巨大轟動效應。

王滿銀只能自謙的表示道:“田叔,我們也沒想到這本漫畫書會帶來如此大的影響。”

“廣告效果應該很好吧?”聞言,田福軍饒有興致的問。

少平兩口子同樣豎起耳朵,也很想知道一本書創造什么樣的銷售奇跡。

“嗯,確實很好!這段時間,工廠的出貨量在原有基礎上增加了一萬多斤,目前每天維持在五萬斤以上,而且還在增長。保守估計,達到六萬斤不成問題。”

雖然現在炒貨供不應求,但王滿銀為了給經銷商留足利潤,出廠價依然沒變。

綜合算下來,一斤利潤大概在一毛多。

即使如此,每天利潤也超過七千塊。造成這樣的原因,主要是“再來一袋”中獎率已經悄悄降低了。

(本章完)

(,info,方便下次閱讀,或且百度輸入,就能進入本站)


找個寫完的看看全本

如果您認為不錯,請,以方便以后跟進的連載更新


上一章  |  從平凡的世界開始當農民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