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平凡的世界開始當農民第二百八十三章 過端午節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從平凡的世界開始當農民 >>從平凡的世界開始當農民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八十三章 過端午節

第二百八十三章 過端午節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2日  作者:山區農夫  分類: 都市 | 都市異能 | 山區農夫 | 從平凡的世界開始當農民 

清晨,王滿銀在咯咯雞叫聲醒來。

他剛動了下胳膊,蘭花也睜開眼睛。

“醒了,啥時間?”

“六點半,起床吧……”

“嗯,”

兩人在炕上膩歪幾分鐘,才相繼穿好衣服。

王滿銀開門后,往臉盆里放了些艾葉,跟著加水洗臉。

今天端午節,洗臉時還要講究一點儀式感的,艾草葉是必不可少的。

黃土高原人過端午和其他地方并沒有太大區別,也要吃粽子的。

不過在配料上略有區別,一般里邊是黃小米,加上紅棗花生米,用蘆葦葉包裹成牛角狀。這樣的粽子煮熟有一股特別的清新氣味,吃的時候加入白糖或者蜂蜜,味道軟糯香甜可口。

可能是生活環境的原因,黃土高原人對甜食有著異乎尋常的追求。像南方那種咸肉粽子,王滿銀從未見到過哪家這么做。

除了吃粽子,另外小孩子要佩戴五顏六色的花繩子,據說可以辟邪去疾。

昨天蘭花特意從家里翻出不少繩子,給三個孩子每人做了兩條,晚上睡覺就讓帶上了。

至于艾草,王滿銀在東山峁割了一捆。昨晚在每間窯洞門上插了幾根,連豬圈雞舍也沒放過。

總之,講究個傳統氣氛。

見主人開門,兩只土狗立刻沖到近前歡叫著搖尾巴。倒是大黃那家伙并沒有起身,懶洋洋在狗窩里低吼兩聲打招呼。

跟著,花豬哼哼,雞鴨咯咯嘎嘎亂作一團。

王滿銀摸了摸狗腦袋,而后提著水桶澆菜。

蘭花梳洗完畢,則從壇子里掏出腌制好的咸鴨蛋咸雞蛋,加了蒜瓣放入鍋里邊煮。另一個鍋里,則放入十幾個粽子。

等下再蒸幾個白面饅頭,涼調一盤青菜,早飯齊活了。

飯做好,蘭花扯著嗓子喊孩子們起床……

隨即,一家人坐在場畔上,圍著小桌子開吃。

王滿銀拿起一個咸鴨蛋連磕幾下,剝開蛋殼,用筷子一挑,里邊就流出暗紅色的油。

單單這顏色,就讓人食欲大增。

王滿銀家這群雞鴨每天吃蚯蚓喝空間水,所產出的蛋品質自然比普通的高出不少。

尤其鴨蛋,腌制好后流油。吃到嘴里沙沙膩膩的,有種無法形容的咸香味道。

再配上白饃夾著吃,實在美太太。

這會兒,三個孩子玩起花樣。他們拿著雞蛋鴨蛋沒吃,反而互相對碰起來,想看誰手中的更結實。

兩口子只當沒看到,任由他們瞎折騰。

正吃著,王滿銀聽到場畔下傳來喊聲。

他趕忙應答,隨即拿著筷子走到邊上。隔著茂盛高大的馬茹子灌木叢,才發現是王清明登門。

“清明叔,吃了沒?剛煮好的雞蛋鴨蛋,還有粽子,上來來吃點!”王滿銀出聲邀請道。

“不了,不了,我放下碗才來的。找你有點事兒商量,你趕緊吃……”

王滿銀連讓了幾次,對方不肯到院里。

他只能遞根煙,站在場畔下詢問:“啥事兒?”

“滿銀,今天端午節,你沒感覺村里少點啥嗎?”王清明沒有直接挑明來意,反而云里霧里說起來。

缺點啥?

王滿銀聽得稀里糊涂,無語的開口道:“清明叔,你有啥話直說,繞什么圈子。”

“現在放寬了,我想把咱們罐子村的龍王廟修起來。不然村里人端午節想燒香都找不到地方。你覺得這想法咋樣……”

黃土高原這邊過端午節雖然沒有賽龍舟,不過卻有祭祀龍王廟的傳統。有些富裕的地方還會趁機唱幾天大戲,祈求接下來一年里風調雨順。

只是前些年各種廟宇紛紛被搗毀,自然沒有廟會。

王清明今天早上準備燒香,才想起這件事情的。他腦子一熱,直接過來找王滿銀商量。

對方現在屬于罐子村響當當的第一號招牌,只要帶頭出錢,村里其他人肯定也會踴躍捐款。

“清明叔,你真是……”王滿銀不知道該說啥。

大清早登門,就為修廟。

他原本想一口拒絕,話到嘴邊變了。

“這件事情,你還是和村干部們商量一下。他們如果同意,大家都捐款,我肯定會出錢……萬一咱們這邊正起勁兒,讓公社阻止咋辦?”

“現在不是不管了嗎?”聽到這茬,王清明立刻反問。

“其他事情不管,修廟不一樣。早些年,可是要抓了坐牢的。”

“人家劉玉升神神叨叨給人治病,也沒見公社找麻煩。”王清明再次出聲反駁。

提起雙水村的劉玉升,現在名頭可是傳遍整個石圪節公社,已經沾“神”了。

不過對這人的底細,王滿銀門清。

對方原本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民,小時候出天花時,落了一臉麻子,人們給他起個外號叫“劉麻子”。

劉玉升身板干瘦,風一吹就倒。

他家婆姨早些年受過刺激,整個人變得瘋瘋癲癲,平時干不成活兒。

之前依靠著大集體,劉玉升一家人雖然過的慫包,倒能勉強糊口。實行包產到戶后,日子更加爛慫包起來。

為讓自家日子過得好點,劉玉升便升起歪心思。晚上他偷偷在自家裝狼叫,把周圍幾家鄰居嚇了一跳。

再接著,劉玉升又神乎其神講故事,說自己見過閻王,參觀過地下,見到雙水村有些死去的人。

什么田二擔任照門房的職務;淹死的金俊斌職務是管水的。

這種瞎扯淡的話語,竟然把村里不少人糊弄的目瞪口呆。

再接著,劉玉升開始躺在炕上“悶夢”,說自己可以溝通陰陽,給家里死掉的人捎信兒。另外他兼職看手相,預測福禍和壽命,甚至還可以給人“治病”。

總之,啥都會。

萬事不決求神。

關鍵,事情越傳越廣,相信的人也越來越多。

前段時間,蘭花的老祖母,老岳父的母親患上感冒,也吵著嚷著要找劉玉升幫忙瞧病。

王滿銀和少安等人自然極力反對。老太太現在七十多歲,萬一弄出啥好歹咋辦。

可惜他們反對沒用,孫玉厚還是偷偷找到劉玉升幫忙擺弄。

見阻止不了,少安只好又去衛生院弄了些藥,算是兩手準備,總算把老太太的感冒治好。

不過在孫玉厚眼里,卻算成劉玉升的功勞。

王滿銀對此很無可奈何。

口子放開,既好又不好。

接下來一段時間,各種牛鬼蛇神會不斷冒頭,自己想管也管不完。

甚至幾十年后,農村還有很多老人們信這些玩意兒。有些達到癡迷的程度,硬生生把小病拖成大病,最后后悔莫及的。

所以對于王清明建廟的事兒,王滿銀盡管心里反對,卻沒說出口,只讓對方和村干部們商量。如果到時候村民都出錢,自己也隨大流。

得到這樣的結果,王清明當然有些失望,很無奈的離開。

他之所以第一個找王滿銀,就是想借用一下招牌。

人家不但和公社里熟,連縣里市里邊也有關系……這過程中真有啥問題,好歹能幫著扛一下。

將人送走,王滿銀又把事情告訴婆姨。

“清明叔想啥呢,有這錢不如支持村里碎娃們讀書。”蘭花聽了同樣連連搖頭,不知道該說啥好。

這些年,她讀了不少書,眼界和見識也變得開闊。學到的知識越多,對于這些神神叨叨的東西,自然是不相信的。

吃過飯,三個孩子上學。離家時,他們還不忘在各自書包里放幾個雞蛋鴨蛋,準備去學校和人玩碰蛋游戲。

趁著蘭花刷碗刷鍋的功夫,王滿銀則去對面小作坊視察。

十幾天前,王樹海已經帶人把幾孔窯洞箍好。小作坊正式搬遷過去后,由毛蛋幫著管理。現在王滿銀省了不少心,不必再像之前那樣忙碌。

不過他并沒有完全放手,每天都要親自去查看幾次,重點關注炒貨的質量。好在毛蛋做事情還是很認真的,目前沒發現什么問題。

查看過后,王滿銀返回家中。

等蘭花忙完,兩口子騎著自行車去石圪節公社趕集。

今天端午節,王滿銀打算割幾斤肉,中午包餃子吃。連帶的,給員工們每人分一斤當福利。

現在是農歷五月初,立夏剛過沒多長時間。

黃土高原溝溝茆峁間,愈發熱鬧起來。

綠樹成蔭,野花盛開,蜂飛蝶舞。

更遠處,麥浪隨風翻騰,不少農人正埋頭忙碌著。

對于這樣的美景,王滿銀根本無心欣賞,只是一路騎得飛快。

只用十幾分鐘,已經趕到街口。

不出意外,街道上人頭攢動。

壓抑很多年后,人們對于趕集的熱情簡直超乎想象。很多人不買東西,只喜歡看熱鬧。

更搞笑的是,現在還有不少人喜歡買白洋布。

這兩年,供銷社里售賣的布匹越來越多,一些普通樣式已經不需要布票了。

尤其白洋布,完全敞開銷售。只要有錢,隨時可以買到。

可是很多人似乎仍然陷在思維怪圈當中,每次來公社趕集,都會買些白洋布帶回家存起來。

據王滿銀所知,有些人家里已經存有上百丈白洋布……一年掙的錢基本都花在這上邊。買來也不用,就存在家里。

他不知道其他地方是否有這種奇葩現象。

總之,在石圪節,現在白洋布甚至成了家底殷實的象征。很多人相親時,都會把媒人帶到自家看看白洋布!

不過王滿銀家一寸都沒買,平時直接買的成衣。

原本他和蘭花準備去供銷社看看,結果剛走到半道又被郭逵娃給攔住。

十多年前,這人曾帶一幫弟兄管控著石圪節的黑市交易,也算風云人物了。

可惜好景不長,郭逵娃被人舉報吃了牢飯,直到去年才放回來。

“你們聊,我先去供銷社……”

見丈夫碰到熟人聊天,蘭花打聲招呼,跟著扭身離開。

“滿銀,你家現在還收葵花籽不收?”

“收,當然收,只要質量好就行。怎么了,逵哥有門路?”王滿銀笑著回答。

對方既然問這話,肯定是有想法的。

“我回來沒啥事兒,對種地也不感興趣,就想倒騰糧食掙幾個錢。你要收的話,以后可以給你供貨。另外,我還盤算著今年將自家幾畝地全部種上向日葵,收入肯定比種玉米高!”郭逵娃姿態放的很低。

時過境遷,他知道自己現在和王滿銀已經沒有可比性了。

不過在對方身上,郭逵娃更看到機會。

“逵哥好眼光,種葵花收入絕對高!”王滿銀點頭表示贊同。

同時,他心里也有些感慨。這個時代不缺少機會,就看你有沒有眼光,敢不敢做事。

很多農民種地非常勤勞,卻只知道埋頭苦干,從來沒有考慮過投入產出的問題。

石圪節公社的莊稼一般是兩年三熟,只有極少部分田地勉強能夠做到一年兩熟。

所謂兩年三熟,第一年秋季種上冬小麥或者油菜,等第二年初夏收獲。然后在種上玉米、糜子、紅薯等作物,到深秋臨冬的時候收割。

這個時候,一般田里已經開始上凍,只能休耕幾個月,來年再種春莊稼……

如此,周而復始。

至于一年兩熟,一般是川地里進行套種。比如小麥田留出空隙,春末夏初時種上其他莊稼。這樣操作起來比較麻煩,但畝產收益要高一點。

王滿銀種十幾年地,對田地里的收入賬算的很明白。

就按最好的一年兩熟計算,一茬麥子,套種一茬玉米,兩種農作物總產量加起來能有一千斤。

目前糧食尚未放開,原則上只能賣糧站。小麥統購價一斤一毛六,玉米一斤一毛三。算下來,一畝地總收入在一百五十塊錢左右。

這還是風調雨順的年成,如果遇到干旱,連一百塊都達不到。

當然,現在市面上已經有販子偷偷收購糧食,價格給的更高一些。不過公社對糧食管理仍然比較嚴格,如果發現還是直接拉到糧庫收購的。

就算賣給販子,一畝地一年總收入也不過兩百塊……這還是上好川地的收成。

至于種地的投入……現在人人都知道,要想莊稼高產,土糞根本不頂事兒,必須買肥料。

一畝地兩季最少要用一包肥料。

供銷社里,一包一百斤的尿素二十八塊錢,碳銨十塊錢。

另外還要投入種子和人工成本。

尤其是人工成本,根本沒辦法細算。從種到收,基本上天天需要在地里忙碌。

最后則是交公糧和提留款……

這些通通算下來,一畝地凈利潤甚至連十塊錢都不到。

所以王滿銀一直覺得,種地時應該轉變思路,這樣才能提高自己的收入。可惜村里人好像完全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反倒郭逵娃剛回來沒多久,已經意識到這其中的商機了。

(本章完)

(,info,方便下次閱讀,或且百度輸入,就能進入本站)


找個寫完的看看全本

如果您認為不錯,請,以方便以后跟進的連載更新


上一章  |  從平凡的世界開始當農民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