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有,只要是在內地目前在建的高速,我都有興趣,只不過,資金有限,也只能選擇一部分了。”陳志文笑了笑說道。
國內的高速公路,從未來看,是做不到每一條都能有高收益的,又或者,部份只能說不虧錢,從投資的角度上來說,還是不太劃算的,除非是真的沒什么好投資方向,選擇一下也不錯,不過對陳志文的資本來說,顯然是不可能的,隨便投資一點內地的地產,也是受益頗豐的。
不過,內地建造高速公路,也不是隨性而為,而是根據實際需求,哪里需求量高就先建哪里,而需求量高的,自然也就是一二線城市了,那些三四線城市,連工廠都沒幾個,建高速干嗎?只有等到十幾二十年后整體經濟起飛了,才有了建造的意義。
在80年代,建完的高速,大部分都是未來利潤最高的那幾條,因為都是連接的一線城市或者準一線城市,這樣的城市鏈接起來收益自然高,陳志文也參與了數條這樣的高速,而留到90年代的,則相對來說要少一點了,滬武高速正是其中之一,之所以這條高速沒有在80年代立項,還是因為有著長江水運的關系,一條高速的運載量,無論如何是比不過長江水運的,加上80年代國家資金緊張,其他地方要建的高速很多,因此自然就沒有立項。甚至幾十年前,也一直沒有在這里立項東西方向的鐵路項目。
不過,水運的最大缺點,就是效率太低,太低的效率,反而可能會造成更大的損失,特別是沿江經濟體經濟開始發展的時候,就必然迫切需要以高速的陸地運輸,因此,在原先歷史上,也是在1992年,最前端的滬寧高速就立項了。
這次國家直接立項滬武高速,估計也是因為陳志文在早期提出來的原因吧。
“陳先生有興趣就好,因為蘇省的經濟發展需求,迫切需要一條從金陵通往上滬的高速公路,原本蘇省也是想自己承建的,不過這這樣的話就可能還需要等個兩年來籌備資金,中央也是考慮到陳生曾經提過這樣的方案,那就不如將這條高速委托給陳先生。”王局長笑呵呵說道:“不過,中央與蘇省及上滬市,也都希望陳先生的投資能夠先考慮到社會實際需求,先建金陵至上滬一段高速。”
“這自然不是問題,我一定會先建東部的高速公路。”陳志文爽快答應道,其實從上滬到漢口的高速,最核心的一段就是位于蘇省這尾部一段路,這里將會是整個華國高速體系中最中樞的一段,無論是貨物運輸還是人員出行都是如此,后世但凡過節,也都是這一段最堵,也是因為,這里是東西部人口最聚集的地方,同時也還是南北方向數條高速交錯的地段。
而從金陵往西,反而就屬于一般的高速了,投資起來不會虧,但也不會大賺,不過這基本上是一條方向的道路,沒道理你只想建賺錢的,其他的不管,這也是不可能的。
“那就好,因為這第一期,是在蘇省與上滬境內,所以后續您這邊與當地政府協商細節就行了,至于資金合作問題,也是貴方內部協商,如果有什么問題,再上報中央即可。”王局長又說道,地方的高速,基本上也都是地方做主的,中央會根據國家戰略發展需求決定建什么項目,而項目立項之后,基本上也就是交給地方管理了,頂多每隔一段時間會去了解或者審查一下。
“沒問題,資金方面,如果蘇省資金不足的話,我也可以安排香港的銀行來借貸,不會有什么資金問題的。”陳志文笑說道,大型基建動輒上百億,可實際上只要有盈利的希望,那大部分,也都是銀行提供資金。只不過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對銀行來說,這樣的借貸也是風險很大的,一旦出了問題,就是匯豐都得吃不了兜著走,所以也必然需要一個大的抵押,而這對陳志文來說就簡單多了,他的三個字,很多時候就足夠了。
“好,我也希望,能夠早一天,看到這條高速開建,。”王局長笑了笑說道。
滬武高速的開建,其實,也不過是和黃開始大規模投資國內高速其中一個罷了,進入90年代后,國內經濟即將進入迅猛發展的時代,而“想致富先修路”,這句古人的道理,是永恒的,交通不好萬商皆休,因此,無論是港口還是高速,都會進入高速發展的階段。
不過和黃的規模再大,哪怕擁有著從日本返回的大量利潤,也不可能投入太多高速項目,第一也是不容許,不可能都你一家來,第二則是,國內大發展需要資金的地方太多了,也沒必要都投資在利潤回饋不是很高的高速上面,畢竟,類似京津塘高速、粵深高速、滬寧高速這樣的項目,還是非常少見的。
相對來說,還是有很多地方,投資的影響力以及回報率,都是遠超過高速公路項目的,比如另外一個大型基建港口,又或者當一個地區,變成特區后,需要進行經濟大開發。
這樣的地方,在80年代有深海市,陳家也參與了不少,不過畢竟深海市也只是一個試驗田,且本身基礎是一個縣級城市,因此容不下太多資金,早期陳志文也都是將這個好處給了自己老頭,到了85年之后,陳志文才安排置地再參與進去。
深海市無論發展速度多快,這十年的時間,還是比不上其他超級城市的,比如說上滬市,就是深海市到了2020年,也未必比的過。
而上滬市在90年代,就有著數個投資的黃金機會,一個是浦東港口大開發,另外一個,則是浦東特區的成立。
在燕京待了幾天之后,陳志文又會見一些部門高層,不過并沒有討論什么實際投資,純粹就是一些未來期望等等,再之后,他便乘坐自己的飛機,來到了上滬市。
相比于還沒有對外資開放基本地產商業的燕京市,上滬市則是走在了整個內地的最前方。
早在1987年,上滬市便第一次對商業土地進行了全國除深海市以外的第一次拍賣,浦西的一塊地,以400多萬美元成交,開創了歷史的先河。
這可比辛辛苦苦做工廠實業賺錢快多了……
后續數年也連續競拍幾副土地,不過規模都不是很大,不少外資地產公司,包括港資,也都在等待。
只是沒想到,他們所選擇看好的浦西之地,對于競拍土地的限制并沒有解除,倒是隔壁浦東,迎來了特區大開發。
“寧要浦西一張床,不要浦東一套房”,這句話,是整個80年代上滬市的經濟寫照,與后世普通遍地都是摩天大廈不同,現在的浦東,基本上就是村莊與農田,工廠也就零零散散的靠在長江邊有幾家,最大的,也就是康師傅在這里投資的方便面工廠了。
整個80年代,每一天早上,浦東都有著數十萬人流向著浦西而去,他們是浦東本地人,因為本地沒有工作,只能去浦西尋求生活,早出晚歸,這給上滬市的交通帶來極大的壓力,最早期的時候,胡應相還特意在黃浦江建了一棟大橋,主要目的也就是為了緩解這個交通壓力。
可隨著浦西經濟越來越好,工作崗位及工資越來越多,導致了更多的人想要進入浦西工作,這種情況下,就算再建幾個橋,也沒用。上滬市政府為了緩解這個問題,想讓很多企業去浦東辦公或者開工廠,可響應者寥寥無幾,就算是康師傅的工廠員工上萬,但在這樣的基數面前,也是微不足道的。
而如今,中央在今年4月下令,浦東,將會作為經濟特區,進行大開發,這樣的政策,顯然是鼓舞性的,大量國企部門,已經受邀進入浦東,一些外企,也來了興趣,畢竟,深海市的發展,就是前車之鑒了,早期沒多少人看得上眼,現在后悔都來不及了。
在對于未來內地的投資規劃之中,浦東新區可以說是重中之重,因為只有這個地方與深海市,在90年代,算是一片空白,可以容納大量的資金投入進去。
論回報率,倒是不一定比的過一些特殊投資項目,可能夠容納的資金夠多啊,影響力也夠大,對于大資本來說,投資一萬塊賺一百萬,回報率100倍,但基本上沒什么興趣,都懶得浪費這時間,而投資100億能夠賺30億,回報率只有30,就足以讓任何大資本眼紅了。
陳志文來這里,浦東開發區自然也派遣了一名負責招商的林局長陪同,還有則是和黃置地的高層,也來到了這里。
“這里目前還沒有什么開發的跡象啊!”來到浦東范圍內后,陳志文問道。
他們所在的,就是浦東靠近黃浦江的地方,不遠處的幾里外,正是康師傅的工廠,當初選擇這里,其實也就是為今天的浦東大開發。
一般情況下,這種開發,肯定會從長江邊開始的,因為水路暢通,運輸方便,離浦西又近,在長江邊的建筑建好了之后,再從外往里開發浦東其他地方。
今天已經7月,離中央發布政策已經快三個月了,按理說,即使房子沒那么快能夠建起來,但至少應該也有點動靜啊!
“陳先生,區委其實早就有了相關想法,前期的開發計劃也有了,只不過,參考香港的經驗,這黃浦江旁的建筑,必然要一次性建好,避免出現香港那邊20年一拆的情況。”林局長笑著解釋道:“只是,這樣一來,想一次性建好就必然需要大量資金,這對于財政的壓力還是很大的,所以目前還沒有完全確定好。”
“這樣的大開發,中央應該也有資金的吧?而且不是可以向銀行貸款嗎?”陳志文問道。
“中央的財政撥款并不多。我們也需要用在刀刃上,主要就是交通以及少部分地標建筑,至于銀行貸款,那也是投資的國企考慮的,政府不好借貸太多。”林局長解釋道。
“這倒是。”陳志文點點頭說道。
現在的上滬,如果放開地產管控之后,那的確很像是香港50年代的情況,在那個時代,因為地價不貴,建房子的成本占比較高,而越高的房子,成本更是指數級增加,所以,當年有個20幾層,就已經算是非常高的了。
擱那個時代,資本家是不會建超高層的,因為不劃算,同樣的建筑面積,我多買些地皮建幾棟更劃算,陳志文如果在那個時代,肯定也會這樣做,等未來地價上升,擁有更多地皮顯然更劃算。除非是像置地那樣的公司,選擇的是中環黃金位置,再加上它有牌面,所以才熱衷于建高層。
如果上滬市走香港的路,那恐怕沒幾個人愿意在如今的浦東建超高層,當然,國內浦東大開發的主力是國企,可國企的錢也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就算有國家任務,可還是有一定自由權的,畢竟,國家層面,不可能硬性規定誰建什么樣的建筑,因為也沒必要。上滬與各家國企都是親兒子,老父親安排大家合作就行了,至于怎么合作,那就是內部事情了。
“陳先生,您這邊有沒有興趣,在浦東建幾棟超級大廈?”林局長又問道。
“建造的大廈各種數據形狀,都需要政府來定奪嗎?”陳志文反問道。
“對,不過,我們也不會有什么太大限制,只要符合我們的基本要求,然后符合建筑法規、再就是不要與周邊環境格格不入,那就不會有什么大問題!”林局長說道。
“那數量方面呢?”陳志文問道。
“當然是越多越好了,陳生,這浦東,即使是黃浦江邊,也是有著大量土地的。”林局長笑了笑說道。
“那我希望,在這里,建一個超級商場,然后,它的附近,再建一棟大型五星級酒店,外加幾棟寫字樓。”陳志文指了指一個方向后,說道。(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