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潑皮0578【總算擺脫這瘋子了】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宋潑皮 >>大宋潑皮最新章節列表 >> 0578【總算擺脫這瘋子了】

0578【總算擺脫這瘋子了】


更新時間:2024年05月26日  作者:很廢很小白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很廢很小白 | 大宋潑皮 
»0578總算擺脫這瘋子了

0578總算擺脫這瘋子了

眼下立功的機會在即,李渡怎么放過。

即刻下令,召集快班捕頭,似是覺得不妥,他又將城中弓手與巡檢一齊帶上。

不到半個時辰,李渡便召集了近千人。

在胡掌柜的帶領下,千余人浩浩蕩蕩的來到耿效所居住的城區。

“張都頭,你領快班捕快守住南巷出口。”

“王都頭,你領三百弓手圍住東巷,其余人等隨我來。”

盡管耿效已經說了,方七佛只孤身一人,但胡掌柜卻依舊如臨大敵,布下天羅地網。

他可不愿到嘴的功勞,因各種意外飛了。

百戶和千戶,看似只隔著一個試千戶,實則天差地別,千戶乃是正兒八經的五品官兒。

為官有兩檻,一個是七品,一個是五品。

入五品,才算在朝堂之上有名有姓,有一席之地。

五品以下的官兒,多如牛毛,莫說陛下了,便是內閣的相公們,也說不出幾個五品以下官員的名字。

待各方兵力全部布置到位后,胡掌柜大手一揮:“隨本官去抓捕賊首!”

平穩的鼾聲,自臥房中響起。

忽地,方七佛猛然睜開眼。

多年來的逃亡生活,讓他無比警惕,哪怕睡覺,也不敢睡的太死。

事實上,耿效故意提出買酒肉,就是為了灌醉方七佛。

只是他沒想到的是,方七佛自幼習武,生活極其規律,不嗜酒,亦不近女色。

先前喝兩口,不過是祛一祛胸中郁氣,隨后便不再碰酒。

方七佛目光警惕,側耳傾聽。

不對勁。

太安靜了,不僅僅是街頭巷尾的叫賣聲,甚至連鳥鳴也消失不見。

直覺告訴他,危機降臨。

方七佛迅速翻下床,快步出了臥房。

來到小院,他貓著腰湊到木門前,順著門縫朝外看過去。

只見門外的胡同里,擠滿了弓手,手持長槍,正輕手輕腳地朝小院走來。

方七佛悚然一驚,來不及思索是耿效出賣自己,還是官府發現了自己的蹤跡,眼下當務之急,是逃出城。

顯然,自己的身份已經暴露,海陽郡已經待不成了。

只是稍加思索,方七佛便想好了逃生路線。

一個助跑,他雙腳用力蹬在墻上,雙手攀住屋檐,稍稍發力,整個人便一躍上到房頂。

方七佛伏下身子,快速在房梁上移動。

盡管如此,還是被一名眼尖的弓手發現。

“屋頂有人!”

胡掌柜循聲望去,驚呼道:“不好,賊首要逃,快追!”

城北乃是民宅聚集區,胡同巷子連成片,這反倒方便了方七佛。

此刻,他如同一頭矯健的獵豹,在房頂之上狂奔,閃轉騰挪間,便將胡掌柜率領的弓手遠遠甩在身后,朝著就近的北城門方向逃去。

好在胡掌柜先前留了個心眼,命人堵住胡同兩端。

跑了一陣,眼前忽地一空,再無房屋可以借力,而胡同外,則有上百捕快待命。

一名捕快高呼一聲:“張都頭快看!”

不需捕快提醒,張都頭已經發現了方七佛。

短暫的失神后,他立刻下令道:“此人便是賊首方七佛,將其捉拿!”

方七佛面無表情,一躍而下,落入小院中。

環顧一圈小院,他快步上前,將晾曬的衣服全部扯下,提起晾衣桿,當作長槍使用。

伴隨著一聲巨響,小院大門被撞開,十數名捕快魚貫而入。

“來得好!”

方七佛眼中毫無懼意,提著竹竿不退反進。

嗚嗚嗚

一根竹竿在他手中,被舞出了殘影,蕩起陣陣破風聲。

俗話說的好,年刀月棍一輩子槍。

槍法乃是脫胎于戰陣,上手快,但若想精通,甚至登堂入室,縱然天賦異稟也需數十年如一日勤練不輟。

方七佛便是使槍的好手,每一次揮舞,勁道直透竹竿頂端。

看似輕飄飄的一下,落在捕快身上,卻重逾千斤。

啪啪啪!

伴隨著一陣陣脆響,頃刻間便有七八個捕快倒地哀嚎。

其余捕快面露驚駭,不由后退幾步。

院外的張都頭見狀,大喊一聲:“反賊兇猛,上套網!”

下一刻,立馬有三名捕快手持套網沖進小院。

這種套網與漁民捕魚的漁網相差無幾,區別在于網中掛滿了細小的鐵鉤,一旦被套中,鐵鉤便會扎進皮肉里,對方越是掙扎,鐵鉤反而扎的越深。

一般捕快極少使用,只有在抓捕江洋大盜或亡命之徒時,才會拿出來緝兇。

方七佛自然知曉套網的陰毒之處,于是手持竹竿,主動沖上前。

“并肩子上!”

三名持套網的捕快都是老手了,立刻散開,從不同方向一齊甩出套網。

套網在空中展開,范圍極廣。

方七佛反應不可謂不快,迅速前沖,避開兩個套網,手中竹竿上頂,借著竹竿的長度將套網頂住。

旋即他腰間猛地發力,竹竿順勢下劈,當頭砸在一名捕快的額頭。

明明只是竹竿,卻如鐵椎一般,霎時間那捕快額頭鮮血長流,慘叫一聲倒在地上。

一擊得手,方七佛立馬手持竹竿沖出小院。

他深知不能久戰,否則等到數百弓手追來,自己絕無逃跑的可能。

張都頭以及一眾捕快沒想到方七佛竟這般彪悍,孤身一人還敢主動殺出來。

一根竹竿,被方七佛耍的虎虎生威,蕩起陣陣破風聲。

一時間,人仰馬翻,被方七佛打了個措手不及。

外圍的捕快見方七佛如此悍勇,心生懼意。

“擋我者死!”

見狀,方七佛大吼一聲,手持竹竿沖入人群。

嘩啦。

百余捕快竟一哄而散,竟無一人敢上前阻攔。

方七佛心頭大喜,沖出包圍后,朝著城門方向狂奔而去。

就在這時,胡掌柜帶著弓手追來了。

見到一群捕快眼睜睜看著方七佛離去,他氣的大罵道:“廢物,還不快追!”

真是一群廢物啊。

上百名捕快,竟然被一個手持竹竿的賊人逃脫,簡直丟人丟到姥姥家了。

他知曉趙宋治下的吏治敗壞,但沒想到會離譜到這種程度。

“快追!”

張都頭面色羞愧,大吼一聲,率先追了上去。

此時此刻,胡掌柜心中有些后悔。

當時在屋頂發現方七佛時,就該命人放箭,將其射殺。

可惜他貪心了,覺得自己布下天羅地網,對方又只是孤身一人,因此打算生擒。

畢竟,生擒與射殺可不是同一份功勞。

奈何,他千算萬算,就是沒算到方七佛如此彪悍,海陽郡的捕快如此糜爛。

“滾開!”

方七佛雙眼赤紅,如同一頭兇獸,一路撞開擋在前方的人。

“啊!”

一名小婦女反應不及,被方七佛迎面撞上,當場驚呼一聲,倒飛了出去。

方七佛只覺肋下一麻,彷佛被蚊蟲蟄了一下。

他并未在意,繼續發足狂奔。

只是還沒跑兩步,身子忽地一麻,整個人重重摔在地上。

方七佛想要爬起來,四肢卻不聽使喚,酸麻的感覺傳遍全身,讓他動彈不得。

直到這個時候,他才發現,自己左肋期門穴上不知何時,插著一根銀針。

銀針大半都扎入體內,只余下寸許針頭留在外。

遭暗算了!

只一瞬,方七佛便明白了,努力轉動眼睛,朝著方才那名女子摔倒的地方看去。

結果,地面空空如也,哪里還有小婦人的身影,早已消失不見。

“佛母,彌勒教!”

方七佛咬牙切齒地從口中擠出幾個字。

這等陰毒的法子,與彌勒教同出一脈,而且暗算自己之人又是貌美的小婦人,兩相結合,讓他瞬間便想到了彌勒教。

只是,佛母為何要背叛自己?

難道她以為,摩尼教被覆滅后,韓楨會放過她的彌勒教?

不待他細想,身后的捕快已經追上。

似是擔心他再逃脫,兩名捕快一左一右撲上來,將他死死壓住,另一人則取出鐵銬將他雙手雙腳全部鎖住。

“哈哈哈,天助我也!”

胡掌柜看著被生擒的方七佛,心頭涌起一股狂喜,吩咐道:“押入大獄,嚴加看管!”

不遠處的街角,一名容貌俏麗的小婦人,靜靜看著這一幕。

正是方才被方七佛撞飛的女子。

待到方七佛被捕快押走,她轉身消失在街角。

在巷子中繞行了片刻后,最終停在一處院落前,伸手以三輕兩重的頻率,敲了敲門。

下一刻,院門從內打開,小婦人迅速閃身進去。

院子里,一名頭包藍布的農婦正在喂雞。

農婦面色蠟黃,看上去約莫四旬,任誰見了,都會覺得這是個普通人。

聽到腳步聲,農婦頭也不回,用略顯蒼老的聲音問道:“如何了?”

“回稟佛母,方七佛已被官府生擒。”

小婦人滿臉嫌棄道:“官府捕快恁是無能,若非弟子出手,說不得還真讓方七佛那廝逃脫了。”

佛母面色淡然道:“趙宋治下吏治敗壞,只知欺壓百姓,而方七佛一身武藝強悍,鮮有敵手,即便逃脫了,也實屬常事。眼下既然被抓住了,便皆大歡喜。”

聞言,那小婦人松了口氣,神色輕松道:“終于擺脫這幫瘋子了。”

佛母微微嘆了口氣:“人心不足蛇吞象,我教前任佛子,不也同樣如此?結果惹得朝廷震怒,遭逢滅頂之災。”

前任佛子,便是懷州高曇晟。

仁宗時期,與高曇晟一起舉起造反大旗的,還有貝州王則以及蜀中劉凝靜。

當時彌勒教勢大,教眾遍布全國各地,讓宋仁宗頭疼不已。

不過隨著朝廷鎮壓叛亂,并抓捕彌勒教徒,讓彌勒教迎來了毀滅性的打擊。

殘存的彌勒教蟄伏民間,茍延殘喘。

與此同時,原本一直不溫不火的摩尼教,趁勢坐大。

等到方臘造反時,更是達到頂峰。

方臘被西軍生擒后,方七佛并未放棄,憑著武力裹挾彌勒教、景教、沃教等一眾邪教。

事實上,彌勒教早期創立之時,其實并非是邪教,而是脫胎于佛教,乃十宗之一。

教中尊奉未來彌勒佛。

彌勒教之所以被歷朝歷代禁絕,究其緣由便是彌勒教教義的核心——未來!

未來這個兩個字,能做的文章可就太多了。

尤其是一些野心家。

為什么以老子為祖的李家會被武則天篡政?

因為武則天命人編造《大云經》以彌勒下生自居,從而成為武周奪取李唐政權的輿論工具。

神龍政變后,唐玄宗直接下旨,頒布《禁斷妖訛等敕》,將彌勒教打為邪教,嚴加捉搦。

此外,當初高曇晟造反時,喊出的口號便是"釋迦佛衰謝,彌勒佛當持世"。

可以說,彌勒教的教義,天生就適合作為造反的口號。

遭過一次滅頂之災后,彌勒教徹底老實了,這一代的佛母開始轉求出路,吸納借鑒凈土宗的教義。

教義漸漸從"當來下生娑婆世界",轉變為"火中生白蓮"。

但樹欲靜而風不止,她想消停,方七佛卻不愿意。

自始至終,佛母都不看好方七佛,她不想再遭一次滅頂之災,奈何對方勢大,只能暫時妥協。

眼下齊軍攻打福建,總算是等到了擺脫方七佛的機會。

忽地,那名小婦人問道:“佛母,我等今后該怎么辦?”

短暫的欣喜過后,隨之而來的是迷茫。

方七佛被生擒,摩尼教也會迎來滅頂之災,但她們彌勒教呢?

以齊國皇帝的性子,必然也不會放過彌勒教。

佛母答道:“為今之計,唯有投誠。”

“投……誠?”

小婦人一愣,滿臉不可思議。

佛母無奈地嘆了口氣:“齊國皇帝早在兩浙路時,便下旨剿滅各地邪教,我等藏不了多久。”

在朝廷面前,邪教就是躲藏在陰暗地道中的老鼠。

朝廷不在意,邪教自然可以茍延殘喘,在夾縫中生存。

可一旦朝廷鐵了心要覆滅邪教,下場可以預見。

很顯然,齊國皇帝就是鐵了心要剿滅邪教,甚至不惜發動百姓,開出賞錢。

邪教能生存,就是因為藏匿在民間。

當民間百姓開始檢舉他們的時候,又能藏到哪去呢?

小婦人問道:“可……可齊國皇帝會同意么?”

佛母微微一笑:“總歸要試一試,只要誠意足夠,總能打動對方。”

她有自信,認為自己的誠意,齊國皇帝絕對拒絕不了!


上一章  |  大宋潑皮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