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守村人第八百零六章 組織調度當如是(第五更)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守村人 >>大明守村人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百零六章 組織調度當如是(第五更)

第八百零六章 組織調度當如是(第五更)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5日  作者:農家一鍋出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農家一鍋出 | 大明守村人 
百姓們送的都是雞、雞蛋、鴨子、鴨蛋、大鵝、鵝蛋等肉的東西,蛋在百姓眼中是葷的。

百姓不懂什么受精不受精,能不能孵化出來的事情,他們就曉得蛋吃了對身體好。

朱標全收,你給我,我就要,然后登記,回頭再額外回禮。

百姓樸實,特殊的存在少。

比如有人給鄰居送吃的,鄰居看著東西,一副無所謂的樣子說‘咱家也做了,你這是家里吃不完啊?’

就是占了便宜,還要把人情給抹掉,怕還人情,這種人一直存在。

說白了就是極至利己主義思維,這樣的人依靠其他人的淳樸而活。

當一個人對其表現善意的時候,這種利己之人立即利用上,哪怕是嘴上占個便宜都能開心不已。

跟非洲的鬣狗一樣,沒有尊嚴、沒有底線、不存在道德,野獸!

朱標不是,他代表了大明政權,他得維護各方關系,百姓送東西,他不收不行,收了不回更不行。

現在明白了,不要給肥皂什么的,實在點,上干貨。

于是第二天開始,里長拿出圖紙,十多萬人開始去尋找各種礦,順便建鋼鐵廠。

最容易獲得的當然是花崗巖這類石頭,就在山上,百姓也能看到,然后就沒有然后了。

現在則是把花崗巖給炸下來,轟隆轟隆的,把炸下來的大塊石頭進行切割,蒸汽機動力,做成大小不一的磨。

不但把上下的磨盤做好,中間的木頭軸也給做出來,甚至是水力的水車和掛靠組件。

一百三十個前朝舊臣的所在,有人過去進行更詳細的教導,同時讓這些前朝的官員從村子里出來。

你一個侍郎呆在村子里作甚?跟村子的里長爭權?

其他的方面與在和林沒啥區別,各種礦原來人家北平就有,沒有那些礦,人家為什么會建都?

北平,即北京,要水資源有水資源,要礦資源有礦資源,要戰略位置有戰略位置,要后勤土地有后勤糧食支撐。

這才是北平的建都意義,包括楊廣,楊廣發現還是不行,所以弄出來一個大運河。

他之后有人故意貶低他,說他要巡視南方,所以勞民傷財挖鑿運河。

巡視南方不走水路莫非得死?運河那里連接到渤海灣,就那么一點距離,他就不會走海路?

就是說,北平各種資源都有,同時需要連通其他地方。

“太子殿下,讓百姓交田賦吧!咱們的隊伍需要吃飯,然后幫助建設地方。

等山東與河北沒受倒春寒影響地方的田賦往咱這里運之后,再還給北平行省的百姓。

必須是先交后退,而不是先借后還,雖然看上去是一樣的。”

里長這次態度認真,沒有商量的余地,就告訴朱標必須這樣操作。

換個人敢這么說,那除非是父皇,否則朱標早翻臉了。

里長說出來,朱標使勁點頭,表示明白,里長不坑自己人的。

北平倒春寒,本來應該免掉田賦,那么隊伍高建設,需要吃飯,管百姓借?百姓整天要惦記,甚至怕伱們跑了。

換個說法呢!你倒春寒不是挺過來了嘛?交田賦,反正之后你們有大豆和高粱收獲。

百姓一想也對,交唄!人家幫忙干活了,很辛苦的,自己反正是忙不過來。

然后等山東與河北沒有受倒春寒災害的地方把糧食送來,再還給這邊的百姓,告訴百姓太子殿下跟陛下說的,免去今年的田賦,之前收的退給你們。

百姓一下子就高興了,他們覺得這是自己撿到的便宜,跟朱聞天那時的國內退稅一樣。

“雄英都一周歲多了,這里有什么好東西沒?”朱標在一群人的注視下問里長。

一直跟著朱標和朱樉四處轉的官員感覺快要不行了,怎么到哪都有問題?自己以前到其他的縣里或村子看看情況,不都是很好的好嘛!

太子和秦王一來,似乎走路踩個什么石頭都得給個說法,關鍵還沒毛病,那是火石啊!

“倒是有,不過不值錢,也是一些石頭的問題,不管是白玉還是彩玉,它的質地不夠細密,其他地方很容易出產,咱不能因為北平這里是前朝的大都就認為玉石好。”

里長不管別人咋想,他跟憨憨學的,北平這里就沒有好玉,有好玉早流傳千古了。

‘嘩嘩嘩’炎熱的天氣終于迎來的降雨。

今天是三伏的初伏,雨才大呢!

而且這里不是瓊州,即海南省那里,尤其是三亞的下雨,那里的降雨說來就來,說走就走,除非遇到臺風天。

北地一旦遇到這種雨,看天色,等著吧!下一天是它,下三天也是它。

太子的隊伍到北平,自然要寫信給應天府,告訴那邊一聲,這里是元朝的大都,不比尋常。

那速度就快了,今天朱元璋接到信,拿著找馬皇后:“妹子,他們快回來了,感覺跟打仗沒什么區別,一路走一路管。

妹子你看看,他們說要在北平的地方建立基地,得多呆一些時日,到時候才好通信。

反正今年過年之前能夠回來,說好了的,安慶也寫信回來,說太子和秦王如何如何好。

咱用得著他說?他居然還說下丘村應該去大本堂,開什么玩笑?把下丘村架在其他官員的眼前烤?嘿嘿嘿嘿!”

朱元璋什么都知道,分析完,看著自己的婆娘笑。

“傻笑!這回知道了是吧?那里有巖鹽,然后居然利用灘曬法來提取純度更高的鹽,好本事呢!”

馬皇后在烤羊吃,直接削下一片肉喂給朱元璋,開心地說著。

情況傳回來了,和林居然有鹽,巖鹽,這種粉紅色的、淡黃色的、淡粉色的鹽,吃了會毒死人的。

結果兒子的隊伍直接挖池塘,一個接一個,按照灘曬法來操作,那么那個巖鹽就什么問題都沒有了。

一般人誰能想到這等操作?把巖鹽灌水,當海鹽、湖鹽來處理。

最新的消息是兩個兒子的前面隊伍,已經在北平幫忙收割,然后兩個兒子把大同那里的事情處理好就到北平。

馬皇后就是專門搞后勤的,她最明白這樣的隊伍強大到何等程度。

朱元璋同樣懂,這種隨隊的后勤和指揮能力才是所有將領最需要的,斥候頂在最一線,然后就是后勤,太可怕了。

當初自己若是有這樣的后勤支撐,還有技術支撐,打水戰,還用得著那么算計?直接推過去就行了。

下丘村的組織和技術能力,簡直不講道理,就是硬推。

這都是昨天的,農家肚子不舒服,晚了一天,今天就沒問題了!

(本章完)


上一章  |  大明守村人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