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轉一轉,選個覺得不錯的位置,剛要坐下,旁邊過來個人對二人說:“我家老爺有請。”
“你家老爺?哼!你家老爺是個……不是吧?”危素不滿意了,你是誰啊?你的老爺又是誰?你知道我是誰?
隨即他聽這個聲音比較特殊,或者說習慣了,太監的動靜。
太子和秦王走了,老三還真沒資格如此跟自己說話,不,秦王也沒有。
整個皇宮還有誰能調動太監?下丘村啥沒有?為何要跑這里來吃東西?
二人跟隨太監過去,到地方他倆很有默契地左右看看,見沒有什么外人趕緊躬身行禮,不說話,因為馬皇后和孫貴妃在,不好稱呼。
“坐!吃涮的串串不?”朱元璋示意兩個坐下。
“這里……你和……怎么來了?”劉伯溫不知道該如何說話了。
“咱跟她倆來過很多次了,晚上睡不著,又不想吃別的,出來轉轉,點串兒吧!這個位置乃下丘村開的店,串兒貴,很少有人來吃。”
朱元璋顯得很高興,自從下丘村的近戰武器升級,他就敢往外面跑了。
關鍵這一片地方治理的好,沒有任何亂七八糟的事情,衙役始終在溜達,衙役拿額外的補貼,不上班的衙役,過來轉一個時辰,就能拿到肉串什么的。
人家下丘村不說給肉串,而是肉串壞了,讓幫忙處理。
衙役帶回家,足夠家人美美地吃一頓,在哪吃肉不是吃肉?這不就省了平時買肉的錢嘛!
百姓們知道是下丘村的地方,一個個守規矩,包括擺攤的。
越如此,大家越愿意來,舒心、安心、放心。
朱元璋以前不愿意出皇城,現在安全有保障的前提下,他想看看南京的繁華。
偶爾他就帶馬皇后和另一個妃子什么的出來一趟,下丘村沒辦法,只好單獨又弄個鋪子,專門賣貴的東西,擋住了很多消費者。
朱元璋過來不是為了吃飯,而是看百姓安居樂業,有時他還請小孩子吃東西。
今天湊巧,危素與劉伯溫過來,朱元璋的人手密布,很快發現他倆。
“我二人也是想要吃串串,剛才還說有茱萸油和花椒油的串串店。”危素極力讓自己表現正常一些。
他倒不是不認識面前的三個主要人物,只是不應該在這里見面。
“你說老秦串串?是哈?他家的湯底還算不錯,用雞和豬大骨熬出來的。
不過他家只有涮串兒,沒有炸串兒,同時用的千張不好,太厚。
你倆嘗嘗這個店的,下丘村做得才好呢!尤其是炸悶子,簡直絕了。”
朱元璋居然知道另一家串串店的情況,顯然讓人買了嘗過。
“是,下丘村的……好吧!嘗一下。”
劉伯溫就覺得別扭,下丘村的東西陛下你在外面給咱倆介紹?
我這幾天一直在下丘村吃飯,也吃了串兒,那都是給人家孩子和宮里孩子吃著玩的,能不好嗎?
“喝酒,咱從家里拿的,是啤酒,最好的,你倆去福華樓,這一大杯,至少五貫錢。”
朱元璋有讓人拿來冰鎮啤酒,江南天氣熱,晚上都零上二十多度。
一個十來歲的孩子端個托盤送來炸的悶子和蚶子,嘴里還嚼著東西,看樣子他是邊炸邊吃。
“皛皛?”劉伯溫認出來這個孩子。
“是我!吃吧!我嘗了,火候正好!”孩子嘴里還嚼著悶子,聲音模糊。
“你不睡覺了?”劉伯溫又問。
“下午睡了,今天輪到我過來做吃食,咱村的人都得會,從小學。”
孩子放下東西,說句話又去炸串兒。
危素在旁看著,問朱元璋:“那個……上啊!這鋪子不為了賺錢,只等著上來吃?”
他的意思是圣上,他跟劉伯溫一樣,直言快語。
有野史說朱元璋羞辱他,說他不如一頭大象,大象因為不給朱元璋表演節目被殺,然后就給他掛兩個牌子,一個寫危不如象,一個寫素不如象,然后他就氣死了。
若按照說法,那時他就快七十歲了,又是前朝的舊臣,朱元璋非要羞辱他。
朱元璋那個時候的前朝舊臣多了,現在也多,很多地方的官員都是元朝時候的。
朱元璋得缺心眼到何等程度去欺辱一個前朝快七十歲的舊臣?劉德都活著呢!
是危素幫著修的元史,同時又幫著朱元璋完善一些律法,朱元璋對其多有問政。
現在也是,危素問朱元璋,你為了你自己吃得安心,所以讓下丘村在這里開鋪子賠錢?
“石二,賠錢嗎?”朱元璋問旁邊的下丘村的大人,石二。
“不啊!貴也有人吃,咱調的醬跟別人不一樣,好吃,值這個價錢。
不過咱這鋪子除特殊情況,不允許別人坐在旁邊吃,前面有公共就餐區,拿了就走,到那邊吃去。
看,老顧客來了,童掌柜,不忙了?今天吃什么?還是老三樣?”
石二回答著,上前幾步來到三個人面前,攔住了問。
對方看看坐在這里的人,點下頭:“行,送九號桌,占好位置了。”
“妥咧!”石二回應。
“老童,這不是有人能坐著嗎?”旁邊一個跟來的人問童掌柜。
“人家自己坐著的,咱去那邊,再選兩個菜。”童掌柜轉身一手一個拉著同伴便走。
“倒是個機靈的。”朱元璋笑了。
“也有傻子,問出話的那個,這邊坐著的男女跟別處一看就不同啊!”劉伯溫搖頭。
宮女太監和護衛,有的人就裝著食客的樣子坐著,氣質上差距大了。
童掌柜看一眼就不看第二眼,傻子還以為自己能夠坐下。
馬皇后轉移話題:“老三樣是什么?”
“炸悶子、涮竹蓀、烤雞皮,然后贈送一盤炒蜆子,蜆子是新鮮的,快出鍋時多放芫荽與蔥段,一套下來三百文。”石二去做的時候回答。
“倒是不貴,有竹蓀和鮮的蜆子。”馬皇后認可了這個價錢,她都不提下丘村的人工成本。
既然在這里做買賣,人工就算到菜錢里了。
“咱那里的蜆子便宜,往后若有蒸汽機的明輪船運輸,想是價格更低。”
劉伯溫不覺得蜆子有什么大不了的,他家離海邊不算遠,運過來價錢高,看屬于速度了。
“所以運輸成本降低,百姓消費成本跟著降低,伯溫多琢磨琢磨。”朱元璋認可劉伯溫話的時候又提要求。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