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四章周瑞的新兼職
:18恢復默認
作者:辛老板
更新時間:24052003:33第八百八十四章周瑞的新兼職
吃完飯,周瑞和單春元、車乾分別,重新坐了一輛廠區小車。
這車不是專屬的,類似于共享自行車,隨坐隨走,如果附近沒有,也可以呼叫萬戶基地的智能中樞“小萬同學”調配過來,食堂門口車是最多的。
“您好,最高權限。”
“去辦公樓。”
萬戶基地現在面積很大,和個小鎮一樣,而且基地內部本身就有最嚴密的守護,所以平時林托等負責周瑞個人安保的人員,都在辦公樓等著。
也算是讓他們能輕松一些。
辦公樓下匯合了林托,周瑞換乘了自己的紅旗,朝市區而去。
“中山醫院。”
“好的周總。”
時至今日,他的車隊規模有所縮減,兩輛“suv”的東風猛士已經不再跟隨,只剩下兩輛紅旗n501。
就像人不能因為自己牛了,就放棄牛子一樣。
一些比較前沿高深的領域,“書”只是個入門,還是看論文更實在一些,周瑞比較方便的點在于,他可以一次性標注所有自己想看的東西,然后交給秘書處去下載打印并裝訂成冊。
雖然已經和中山醫院神經外科混的很熟了,但他在這里的真實身份,是“特種醫療設備技術顧問”。
他更看重的是“基礎學科大圓滿”后可能存在的質變,目前已經極為接近了。
周瑞嘆了一口氣,自己還是太保守了。
平穩行駛的車上,周瑞熟練的從后座儲物格里,拿出一本屬于自己的論文合訂本,厚厚的大字頭寫著《高能物理》。
“他剛出手術,應該過去了吧。”
換了身衣服,胸口再別著筆,除了差一雙代表大佬地位的拖鞋,妥妥的就是一位年輕的新銳醫生。
周瑞點點頭,輕車熟路的換上了白大褂:“下午有兩個病人,張主任已經過去了?”
對了,物理學達人達到七個子項的時候,他獲得了一項名為“粒子直覺”的被動能力:觀測微觀變化時,有概率直覺性的,領悟粒子的變化規律。
好話說的老,學海那是無涯的,哪怕你開的是核動力快艇。
至于三個任務欄里,除了物理兩項外多余出來的那個,就和他此行去中山醫院有關了。
這也是學科類詞條的規律,和“生物極限察覺”、“數學拓撲直覺”、“化學催化洞察”一樣,同屬于觀察系能力,不過對周瑞現階段來說,也同屬于打入冷宮的能力。
這個說法也是為他單獨設立的,妥妥的編外人員,無行醫資格。
隨行的人員,也從常態20人,縮減至了6人,主打一個低調沒架子。
距離春節已經過去接近三個月,周瑞并沒有因為獲得了“學習機器”,就放棄學習。
里面一個30多歲的主治醫師見到周瑞,微微一愣后,笑著說道:“周總,又來了?”
那是根!
春節之后,在以消化“天之啟示”為主的情況下,他也已經將物理刷到了七個子項,并且最后兩個任務也已經掛在了任務欄里。
頭腦專家。
中山醫院一條街以外,周瑞下了車,戴上了口罩,直接走進了神經外科的辦公室。
然而并不是
醫療系統還沒墮落到這種程度,饒是馬爺有粗眼,也沒有直接讓周瑞變成醫生的道理。
前世看網文里,不少主角憑借系統和王霸之氣,規培生都敢直接上手術臺
他也有系統,奈何他要臉。
他甚至無權查看病人的病歷和個人信息,除非對方已經簽署了由“中山醫院”、“靈樞生物”共同給出的《臨床實驗性新療法風險意向確認書》,同意由一種尚未成熟的治療方法介入,來進行最后一搏。
而且即便是這樣的病人,他也不是拍板治療方案的那個,更多的只是提供一些醫學以外的指點,畢竟幾樣新技術都出自他手。
之所以換白大褂,只是為了方便獲取患者的信任,否則他一身常服坐在那里,感覺和醫藥代表一樣。
等等從“靈樞生物”的角度,這么叫他好像也沒毛病
這個新身份,是周瑞獲得“天之啟示”后,給自己找的“兼職”。
遠期來看,他的目光依舊是看向星空宇宙的,但與中山醫院的合作,是“人體冬眠技術”的重要突破口,不算耽誤事。
這就和搞載人登月的專家,可能也要兼修“如何辨別攝影棚特攝”一樣,是很必要的。
周瑞“醫模醫樣”的,去往了門診神經外科角落里的一間小辦公室,這里是單獨設立的“溝通室”。
推門而入的時候,一個瘦小的年輕姑娘正在整理材料,看到周瑞后立刻起身問好:“周總。”
葛春燕,神經外科主任張彪的學生。
每次看到周瑞很緊張,畢竟這是院長見了都要站起來握手的大人物。
周瑞道:“張主任呢?”
“張主任上一臺手術時間有點長,可能稍晚過來。”
周瑞點點頭,也沒客氣,直接拿起了桌上的資料。
會出現在這里的,都是簽過協議的。
“李鐵根,男,58歲,突發腦血栓轉移,導致的缺血性腦卒中目前語言功能喪失,偏癱.”
“劉萍,女,62歲,車禍導致嚴重顱內出血,腦組織壞死,開顱手術已經做完了一個月,依舊沒有蘇醒跡象.”
會選擇“臨床試驗性新療法”的,基本都是走上絕路的,他在神經外科也已經廝混了兩個月了,心里是有些佩服“醫生”這個職業。
見的悲劇多了,漸漸也就麻木了,很難保證同理心。
有些東西,來一次兩次可能是很敏感的,但天天來只會起繭子甚至變黑。
尤其是醫生工作壓力還大、晉升緩慢,什么996對比起來都是小兒科,你讓那些人來醫院試試,就知道哪里是真“福報”了。
比如身旁這個瘦瘦的葛春燕,也是學霸中的學霸,可本碩博連讀規培,同齡人都有二胎的了,她還在醫院里和個鵪鶉一樣戰戰兢兢。
而且這個姑娘因為熬夜過多,人有點迷糊,內分泌高低也是失調的。
“今天就兩個病人?”
葛春雁細聲道:“原本還有一個患者,王芳琪,不過才簽了協議,人就沒熬住,昨天并發癥走了。”
周瑞嘆了口氣,他還沒變黑。
不過也有值得開心的事情,那就是自從新療法上馬以來,“靈樞生物”、“中山醫院”已經先后治療了20多位病人。
這20人中,已經有五位痊愈,輕微的有“肌肉萎縮”,嚴重的也有“植物人”這樣的情況,剩余的15位中,大部分也是穩中向好。
并且作為“實驗”的一部分,所有接受治療的病人還將享受長達三年的健康跟蹤服務。
由于不收取任何費用,在選人的過程中,周瑞也更傾向于挑選家境比較困難的家庭。
誠然生命是平等的,不過有錢的病人本就有更多的選擇,享受更好的護理,堅持的更久,而對窮人家庭來說“靈樞生物”是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看的悲劇多了,所以逆轉悲劇帶來的感覺也更真實。
可能這就是醫生這個職業,緩解壓力的方法吧。
周瑞仔細翻看著僅有兩人的病歷和資料,心里規劃著治療方法。
雖然他說了不算,但可以商量嘛
不知過了多久,溝通室的門被推開。
走進來的卻不是張主任或者病患。
而是一個白人老頭。
頭發銀白,深陷的眼窩,巨大的鼻頭,穿著有些奇怪歪斜
周瑞和葛春雁都愣住了。
葛春燕站起來訥訥的說道:“您是.李鐵根?”
掃視了一下這個站的筆直的白人老頭,迷糊道:“您腿好了?”
(看完記得收藏書簽方便下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