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朱棣:爹,你咋沒死啊?!第322章 海上登陸,開辟敵后戰場!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朱棣:爹,你咋沒死啊?! >>大明朱棣:爹,你咋沒死啊?!最新章節列表 >> 第322章 海上登陸,開辟敵后戰場!

第322章 海上登陸,開辟敵后戰場!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妖怪不好吃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妖怪不好吃 | 大明朱棣:爹 | 你咋沒死啊?! 

“殿下,方大將軍又來了。”

有著一老太監,此刻小步快跑來到朱以海身邊,躬身道,臉色很是難看,顯然是被那位方大將軍給叼了一頓。

“告訴他,孤身體抱恙,今日誰也不見。”

聽到方大將軍四個字,朱以海表情就不大對。

隨即,沉聲道。

他已經連續半個月未曾上朝,也未曾在任何紹興政權的臣子跟前露面,主要是不想見到方國安那張不可一世、老子天下第一的麻子臉。

“殿下,方大將軍已經連續三次請見了,若是再不見…”

這老太監臉色很是難看。

其實不僅是老太監臉色難看,整個紹興小朝廷的內外氛圍,隨著朱以海近段日子的不露面,氣氛都是變得極為壓抑,就當下這局面,誰都不知道下一步會發生什么。

“王之仁到了沒有?”

朱以海問道。

當下。

在這方浙東紹興小朝廷之中,手中掌主要兵權的只有兩人,一是老太監口中的方大將軍方國安,整個紹興小朝廷約莫七成的兵力,都是在方國安一人手中握著,約莫六七萬人。

剩余的三萬,則基本上都是在王之仁手中。

雖說。

朱以海打心眼里對這兩個人都不喜歡,但是經過這半年多的接觸了解,他看的出來,方國安這貨弄權只是為了私利。

而王之仁掌兵,則是為了一心殺建奴。

相對而言,朱以海自然更喜歡王之仁。

這一點。

朱以海倒也是沒有看錯。

從往后的歷史結果驗證來看,今年五月,清軍趁著錢塘江干涸南下,這方國安在防線崩潰之后,當即選擇降清了。

而王之仁在兵敗之后,則是先自溺妻子兒女等親屬九十三人,而后死戰被俘,面對洪承疇代表的清廷百般勸降,寧死不降,最后更是罵的洪承疇這個大漢奸抬不起頭,這才為洪承疇所殺。

“回殿下,王將軍進不來紹興。”

老太監壓低聲音說著,顯然對于紹興小朝廷而言,這是個不能公開談的禁忌。

“知道了。”

對于這個結果,朱以海并沒有什么表情變化,這也是早就在預料之中的事情。

畢竟方國安要確保自己對紹興小朝廷的中樞掌控,就絕對不會允許朝廷中出現一山二虎的局面存在,自然是不會讓王之仁出現在紹興。

而就在這時。

在這涼亭之中,風掠動草木微晃,再望去,驟然間有著二十多道身影出現。

格登。

站在朱以海身邊的老太監,在望見這幫龍袍人的瞬間,頓時嚇得一個腿軟,撲通就是跪了下去,使勁的揉眼睛,以為自己是不是眼花了。

反觀朱以海。

這小子,竟是神色絲毫不變,哪怕是眼中那一閃而過的驚詫之色,亦是在頃刻間就被壓了下去。

單就這份表情控制能力、過硬的心理素質而言,朱以海絕對是人中翹楚。

頃刻。

在朱以海心中同樣疑惑之際,在他的腦海中,有著一股信息瞬息涌入,跟前出現的這一幫人之身份,都是頃刻明朗。

隨即朝著老朱,朱以海便是撲通跪了下去。

這份接受環境的適應能力,簡直不要太強大。

“不孝子孫朱以海,叩拜先祖太祖高皇帝。”

接著。

朱以海又是看向老朱棣和朱老四,同樣來了一禮。

“拜見成祖文皇帝。”

對于這個‘成祖’之稱,老朱棣和朱老四都只是臉皮顫了顫,這一次并沒有多說什么。

有些事情,哪怕是聽的不順耳,一旦聽多了,其實也就自然而然的成習慣了。

倒是把嘉靖神仙給驚的脊背一涼,教都往后退了幾步,隨時準備跑路。

“起來。”

在來到這浙東之前,老朱起先是帶著怒氣的,起先是原本親手給這朱以海幾巴掌。

但是當看到朱以海這番穩重氣度,這番鎮定表現,這番沉著冷靜,目中不由泛起對后世兒郎的欣賞之色。

這,必須算是他老朱家的好兒郎了。

念及至此。

老朱心中倒是有些許意難平。

不禁感慨,若非兄長仙師,這儼然是天要亡他的大明。

且不說崇禎末年的天災人禍不斷,在崇禎之后,進入南明時代。

明明是兩個胸有抱負,能力和魄力都在線的君王,卻是盡數淪為了軍閥手中的提線傀儡,淪為了爭權奪利的工具。

而反觀原本還有實權在手的弘光朝廷,卻是生生摁了一頭豬坐在龍椅上。

一連串的操作之下,直接讓朱家大明走向了末路。

豈不就是天要亡明。

只能道一聲,世事無常。

朱以海行完禮之后,站起身來,這一臉的書生意氣之狀,凝視著跟前的太祖爺。

既然連祖宗都臨塵顯靈了,必然有事。

“聽好。”

“一,咱與兄長會助你奪得實權。”

“二,往后,你可以繼續以魯王之身領兵。”

“三,即日起,你要向天下人宣布,表誠隆武,就此為臣。”

對于朱以海,老朱沒有絲毫墨跡,也沒有給朱以海任何談判的余地,開口便是直接道出命令。

這不是問你可不可以,而是要求你得這么做。

聞言。

朱以海微微一頓。

隨即竟是沒有絲毫考慮,拍了拍胸脯。

“太祖爺,只要我可以繼續領兵殺建奴,為臣為君都無所謂,哪怕就算是不做這個魯王,做一個我大明的尋常將領,亦是無妨。”

這話說的,極其之干脆,從朱以海的臉上,竟是看不出絲毫不悅之色,顯然是發自內心。

話音落。

“好。”

老朱棣笑了笑,抬手一拍,落在朱以海的肩膀,眼里的欣賞之色不加掩飾。

“有血性。”

但也同樣有著幾分惋惜。

畢竟。

這朱以海并非是他的燕藩子孫。

仙師季伯鷹則是瞥了眼朱以海,對于這位歷史上監國魯王的表現,著實是有點驚異,不過綜合朱以海后面幾十年的抗清事跡來看,朱以海能夠毅然接受這個決定,倒也絲毫不意外。

在清軍南下,紹興政權和隆武政權相繼覆滅,朱由榔的永歷政權創立之后,逃往海上的朱以海重新從福建登陸,重新舉起了抗清大旗,將閩浙一帶的大明之士收攏,相繼打了好些個勝仗,更是收歸了諸多失地,這時他完全可以再行自立,并且還是親掌君權,但彼時的他并沒有選擇再領監國或者稱帝,而是公開宣布承認永歷帝朱由榔的天子之位,避免天存二日的情況再發生。

從這里便是看出,朱以海心中所在意的,或許真的不是皇帝的那把椅子。

這貨,是真的恨辮子,一心抗清。

“既如此,我現在就讓方國安來見。”

朱以海絲毫不墨跡,他想砍方國安已經想了很久了,瞥了眼身邊的老太監,一個眼神授意之下,這老太監也是心領神會,隨即快步起身小跑而去。

至于接下來即將要發生的事情。

季伯鷹瞥了眼這幫人,他用腳也能想到。

索性。

‘小黑,劃動一個小時。’

“小黑:好的老大”

這一次時間劃動,季伯鷹是只針對自己的體感,也就是說,這一個小時他感覺是過了一秒,而包括老朱在內的等人則是依舊過了一個小時。

當時間跨度結束,眼前畫面,重新凝聚之后。

在季伯鷹的眼中,這地上已然是多了一具尸體,滿是血的腦殼,雙眼瞪得滾圓,正是這紹興小朝廷的方大將軍方國安。

“太祖爺放心,只要這方國安一死,我自可掌權。”

朱以海瞥了眼地上已經被祖宗們剁成爛泥的方國安,眼中透著解恨之意。

他這方紹興小朝廷的情況和隆武政權的情況有一定程度上的不同,方國安的這些兵從某種意義上并不是方國安的私兵,只要朱以海繼續給他們飯吃,這幫人便是會聽命朱以海。

“另外,請太祖和諸位先帝放心,我會即刻遣使往福州而去,同時宣告天下,我朱以海將即刻退去監國之位,奉隆武為正碩。”

老朱只是看了眼朱以海,微微頷首,沒有多言。

“兄長?”

微微偏身,老朱看向一直沒有發言的仙師兄長。

當下抗清勢力,主要分成三股,隆武、紹興,以及張獻忠的大西軍。

“大西軍那邊,不需要我們干涉。”

季伯鷹淡淡一語。

這一點,也很好理解。

本來現在的張獻忠在見到李自成被干死之后,就是定了聯明抗清的策略,只要南明的使臣到了張獻忠軍中,東西兩線,共同約定過河反攻的計劃,便是得以形成。

相比這件事來說,還有更為關鍵的一點。

“嗯。”

老朱凝重的點了點頭。

“當下最為重要的,是方才所言的海上開辟敵后戰場的計劃。”

話音落。

人群中的嘉靖神仙,再一次激動了起來,有一種被祖宗選定了的使命感。

“沒錯!”

“我建議……!”

還沒等嘉靖神仙將肚子里的建議說出口,一旁的武宗朱厚照已然是一把捂住了他的嘴。

“你沒有建議。”

武宗生生將嘉靖神仙給拽到了后面。

老朱和老朱棣等人瞄了一眼這兩個厚字輩,倒也沒有多說什么。

嘉靖神仙剛才雖然創造性的提出了這個海上登陸,開辟敵后戰場的計劃,但他對于用兵的了解,大概率也就是僅限于此了。

再進一步的,說了也是白說,反而是浪費眾人的時間。

具體的戰略制定,就得老朱棣這些真刀真槍在沙場淦過的馬上皇帝來做了。

“永樂老四。”

“你覺得當如何用兵。”

老朱的目光,直接看向了永樂老朱棣。

雖然朱老四和老朱棣這兩個都是久經戰陣,但是老朱棣畢竟年歲更高,統御大軍親征的次數也更多,尤其是數十年的歲月打磨之下,對兵道的了解更甚。

聞言。

老朱棣微微蹙著眉頭,僅是思索片刻,便是開口道。

“父皇,方才我們已經議定。“

“速攻朝鮮,主要就在其中的這一個速字。”

“而大軍行進,有糧草輜重為負,速度難以增快,一旦朝鮮國方面反應過來,通知建奴,對我軍加以阻擊,我軍或有陷入戰爭泥沼的可能。”

聞言。

眾人都是頻頻點頭。

所謂的開啟敵后戰場,絕非是嘉靖神仙所說的那般,上下嘴皮子一碰就能完成那么簡單。

這操作,雖然的確能夠一舉扭轉局勢,但同時也蘊含著巨大的風險,一個不慎就可能深陷泥沼,非但敵后戰場沒有開辟,反而給建奴送了天價外賣。

“依我所見,大軍在登陸朝鮮國之后,大軍不應出動,而是應該就地沿海駐扎,按兵不動,以大軍震懾朝鮮諸部。”

老朱棣言語至此。

隨即,臉上露出了一抹陰險的笑容。

正所謂。

用兵者,詭道也。

哪怕是永樂大帝,在戰場上也絕對不會講什么君子風度,明招暗計,能使出的都甩出來,管你黑貓白貓,只要能夠抓到老鼠的就是好貓。

“老四,你繼續。”

老朱顯然是被永樂老朱棣的這番話給吊起了胃口。

大軍登陸之后,沿海按兵不動?單純的震懾?

這是個什么意思?

倘若按兵不動,豈不是更加給了朝鮮國和建奴更多準備的時間。

“朝鮮國剛剛在建奴強逼之下臣服,內部人心不穩,向明者尤多,對建奴更有諸多不滿反意,必然不會第一時間通稟建奴一方。”

“我軍倘若以數支輕騎,從不同方向殺至朝鮮國都,讓朝鮮國看見我大明天威依舊,必能令局勢不穩的朝鮮國重新拜服我大明軍旗之下,策應我軍對建奴后方發動雙線攻勢。”

說到這里。

老朱眼眸微亮,他是何等戰略之人,言語至此,便是通解。

“老四,依你此番所言之計。”

“這一次敵后奇襲之策,首戰主要在于選定奔襲之將。”

“要讓朝鮮國震懼臣服,展現咱大明天威猶存,至少也需要三支以上輕騎同時兵臨朝鮮王都。”

話音落。

老朱棣咧嘴一笑,點了點頭。

霎時。

老朱和老朱棣等人的目光都是頃刻落在了仙師之身。

“需要誰。”

“講。”

季伯鷹只是淡淡的掃了眼老朱棣,一聲應下。


上一章  |  大明朱棣:爹,你咋沒死啊?!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