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生的華娛第二十四章:如火如荼的科技藝術節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工科生的華娛 >>工科生的華娛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四章:如火如荼的科技藝術節

第二十四章:如火如荼的科技藝術節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2日  作者:吃酒不吃菜  分類: 都市 | 娛樂明星 | 吃酒不吃菜 | 工科生的華娛 
第350章

第350章

第350章

“誒呦,這不是王二哥嘛,你也來看畫展啊,霏姐好啊。”冷峻終于不再一臉冷峻,遠遠地看見王旭帶著王霏在畫展里溜達,顛顛地跑過來和王旭打招呼。

王旭笑著和他打了招呼,寒暄幾句,卻是沒想到他也會來看這種半專業,半業余的畫展。

冷峻現在已經不在小院住了,他在帝都郊區租了個房子,專心畫畫。

而二哥、霏姐,這是在小院住過的人的標準稱呼,無論年齡大小,算是一份情面,這種人情就挺持久的。

這些人總是時不時地就會回小院看看,甚至有時候那些住過小院的人彼此之間都會因此成為好友,因此互相有了來往。

連續忙了好久,王旭難得休息兩天,這才帶著王霏出來逛街,這不是就這么溜達到了美術館。這里離王旭住的地方也沒幾站地,王旭時不時會來看看畫展。

今天這里的畫展和王旭還有些關系,是一年一度的大學生科技藝術節的獲獎作品展,一般會展出歷年的獲獎作品。

不僅僅有油畫,還有丙烯畫,素描,速寫,國畫潑墨,工筆,甚至涂鴉噴漆畫,等等好多種。

再加上現代雕塑,傳統藝術等弄得種類繁多,幸虧每一項都只評一個金獎,否則還真怕這小小的展廳裝不下呢。

最近新一期的大學生科技藝術節又在熱火朝天地舉行著,依舊分為兩個部分,科技節和藝術節。

去年科技節準備得太倉促,沒弄出啥動靜,今年卻不然了,不僅僅是各種獎金不少,關鍵是這項賽事與越來越多的東西有關聯了。

比如,高校排名,去年底,教育部和科委公布了一份關于高校水平評定的征求意見稿,這份稿件里明確了各種獎項和競賽占據的分數。

這年月,高校可以說是經費人才兩缺,想提高排名,核心指標太難提升了,這個時候能顯著提升名望的競賽自然就有了市場。

王旭還去參加過意見討論會,也提了一些自己的意見和看法,不過大都是些泛泛之談,核心的,本來就和他意見差不多。以至于他看到那個意見稿的時候,還以為起草者也穿越了呢。

所以,今年各高校幾乎都開始重視起這一次的科技藝術節,并且魔都還提出申請,下一屆將由魔都舉辦。

組委會現在依舊還是帝都高校弄的,魔都搶班奪權之心如司馬昭之心。

當然在王旭看來,這可是好事,這說明,這一科技藝術節有著向真正全國性賽事的方向發展的趨勢,自己的蝴蝶又一次刮起了龍卷風。

今年的皮筋飛機大賽中,帝都航院的隊伍創造了一項神奇的記錄。

嗯,帝都航院隊還是張赫帶隊的,他們去年的成績其實不爛,一項第一,一項第二,無論如何都說不上爛。

不過作為老牌航院,和一眾普通高校競爭,本來就太有優勢了,今年,他是帶著百分百的信心來蟬聯的,不僅僅要蟬聯,還要包攬。

他們用輕木和保鮮膜制作的一架皮筋飛機在體育館里整整飛了二十分鐘,比前一年的記錄整整提升了五倍。

這個比賽是王旭提議的,這個年代各個高校的技術設備都還處在更新換代的時期,各校發展水平差異非常大。

所以,兩次科技節都只能是以簡單的材料進行各種大賽,例如皮筋飛機,就是用一根醫用橡膠管作為動力源,這是這項比賽中唯一的指定材料。

其他的部分都是由各個學校的參賽隊伍自己選擇的,這就顯示了學生見識的巨大差異,用紙的,用泡沫塑料的最多,但只有航院的一個學生想到了保鮮膜。

這東西,在九十年代國內根本沒有普及,普通人根本就沒見過,無論學生還是導師都是如此。

這個學生去過香江,在親戚家里見過這種剛剛開始在國際上流行的家庭用品。他當時就想到了去年皮筋飛機的失利,去年的冠軍是西北工大獲得的。

他們用泡沫塑料制造的飛機,在天上整整轉了將近五分鐘才落地,比其他隊伍按秒計算的滯空時間長了不知道多少,成了當仁不讓的冠軍。

這位同學從香江帶回來幾卷能買到的最薄的保鮮膜,這成了他的秘密武器,這是一種厚度只有10微米的塑料膜。

他們的隊伍用輕木重新設計了這一款飛機的骨架和巨大的螺旋槳,最終完成了這一款飛機的制造。

如果不算那根當做動力的皮筋,這架飛機不算皮筋的重量只有3克,差不多3支香煙或者5顆黃豆的重量。

重量主要是輕木骨架的重量,這一次已經曝光了蒙皮材料,估計下一次都會選擇這一特殊材料了。

不知道這些航空領域的人才能夠在材料差不多的情況下還能給出怎樣的答案,這才是王旭所期待的。

可惜,下一次航空類的競賽類型應該是由這一次的冠軍單位進行提議的,王旭基本上已經不會做什么建議了。

記錄是驚人的,但帝都航院卻依舊沒有完成他們的目標任務,去年他們在另一項電池飛機距離大戰上險勝西北航院,這一次卻敗在南航的奇思妙想之下。

南航可以說有點耍賴,他們的飛機根本沒有任何控制系統,別說遙控了,連拉線都沒有,只能按照固定的圓圈航線飛行,還不能受到太大的風的影響。

但就是這么個簡陋到極點的飛機,在最終電池耗盡之前,領先了第二名西北航院整整三圈。

但在王旭看來,這簡直就是一個精彩至極的設計,這是充分利用規則的精簡設計的典范,實在不能算是耍賴。

不管如何,王旭都看到了這個年代大學生們的活力與想象力,條件簡陋,但是成果卻是異常精彩。

不過以后的比賽,每一次都會對各種規則進行微調,在各大高校經費有限的情況下,可能會依舊延續簡單有趣便宜的競賽思路。

但在不遠的未來,什么機器人大賽啊,火箭大賽啊,也不是不能想象一下的,錢嘛,未來的華夏會有錢的。

誰能想象就在短短的二十多年后,華夏的學生航空大賽能有十幾個競賽科目,幾百所學校的積極參與,里面的無人機甚至都能精確投彈了。

王旭稍微關注了一下科技大賽的進程也就作罷,帶著王霏去看電影了,這一次的電影賽事依舊叫大學生電影節,比前世的大學生電影節提前了一年而已,籌備單位卻依然是傳媒大學。

怎么不是電影學院,誰讓去年是電影學院呢,說好了輪流辦的,去年你電影學院近水樓臺,組織了電影節,今年華夏傳媒的自然不干了,其實華戲也想爭來著,但誰讓戲劇節依舊是他們承接的呢。

不過估計明年的這一賽事將會到魔都舉辦了,畢竟上面也要一碗水端平,魔都市最近在搞浦東大開發,各種改革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舉辦一下大學生賽事也算是增光添彩的事情了。

不過,就目前而言,也就是帝都、魔都、金陵、蓉城和長安幾座城市有能力承辦如此復雜的一個綜合性賽事,放到其他地方,可能還真沒這么多大學。

不過這樣就不是王旭需要擔心的了,挖坑不埋從來都是他的作風,這么多大學都盯著這樣一個重大賽事,估計要想黃了的概率也不大。

其實,賽事最怕的是一種固化,老是同一批人搞來搞去的,難免最終淪為人情的世界。但像大學生科技藝術節這樣規模的,反而很難了。

就好像全運會之類的體育賽事,反而是所有賽事中最容易做到公平的。就算是一屆有失公平,但從長遠來看,這種不斷變更承辦者的賽事,顯然更具公平性。

電影節和其他賽事相比,應該說是一個更具規模的賽事,畢竟,電影誰都能看,也誰都能評價,即便是九十年代初的時候。

一連三個月,在各大學禮堂或者大草坪循環播映的電影可以說是大學生們的最愛,電影除了學生作品之外,更有專業組的賽事,這就和真正的電影節沒啥區別了。

專業組中,允許專業電影廠甚至海外的電影公司送展播放,去年初辦,沒什么電影廠響應,組委會就干脆聯系了中影直接調了一批當年已經上映的片子拷貝過來,就當是文化慰問了。

專業評委們也就針對這些已經上映的片子,評出了常見的各種獎項,獎杯是工美設計的,是一只簡約的鳳凰造型,因此也被稱為金鳳獎。

當然也有大學生投票的獎項,最佳影片,最佳男、女演員,最佳導演共四項學生選擇獎,這些獎項就沒那么權威,但卻代表了這個時代大學生的審美,因此倒也頗有指向意義。

獎杯同樣是益州美院設計的,造型是一只憨憨的熊貓,帶點卡通的意思。

這些獎杯的造型同樣是評選出來的,上一屆的組織者可以說是煞費苦心,那是恨不得把什么都拿出來展出一波,就連各個比賽的獎杯都是大家投票選出來的。

一番各種倉促但是毫不湊合的操作下來,誰也沒想到的是,電影節卻大獲成功,在年末頒獎禮上,不僅獲獎人員全部出席,還匯聚了不少的明星大腕,甚至有幾位香江電影明星來捧場,顯得星光熠熠。

嗯,這其中當然有王旭的手筆,那會兒正是張國榕和陳柏強在帝都進行鞏固治療的時候,他就把他們一起拉過去撐場面了,誰讓他是始作俑者呢。

王旭更是拉著王霏去給電影節獻唱助威,那會兒,王霏還在香江忙呢,都被他一個電話給喊了回來,唱了一首歌,和王旭纏綿一夜之后就又匆匆離去。

王旭當時可以說使出了十二分的力氣,不過,這樣操作的效果也是剛剛的。

不僅僅帝都電視臺做了錄像,甚至連華夏電視臺都派出了專業記者采訪,其他娛樂報刊雜志更是幾乎就沒有缺席的,可以說是盛況空前。

也就是如此這般,國內的第三大電影獎項的大門算是被王旭緩慢而堅定地打開了。

這一番操作當然是王旭故意的,科技藝術節并不是統一頒獎的,科技節的競賽項目基本上就像運動會一樣,比完了當場就頒獎了。

而藝術節,一般都會在展出、展映一段時間后由專業人員以及觀眾投票選出,這就會有一定的延遲,所以統一在年末進行各種頒獎。

王旭當時可是帶著張國榕和陳柏強好一頓玩兒,也讓這二位好好散了一會心。

畢竟這些賽事可沒有那么多的功利,絕大部分賽事都是只有學生或者剛畢業的三年以內的學生參加的,可以說青春氣息十足。

有了第一屆的成功案例,第二屆在駕輕就熟的基礎上,又改進了很多,組委會也由開始時的純民間組織,變成了半民間半官方的性質。

這算是華夏特色的一種模式,太官方了難免顯得太正規,太民間又不好把控,容易出亂子。

所以,文化部、科技部和教育部便聯合牽頭成立了一個管理辦公室,這是一個臨時性機構,而且只負責監督,不負責真正的管理。

而承辦城市的市政府則和組委會一起對整個賽事進行運作和管理,這同樣是半官方和半民間的方式,改革嘛,摸著石頭過河。

對于這樣一場科技文化盛會,帝都市政府還是給予了非常高的重視,不僅僅成立了辦公室負責運作,還協調了一些展覽場館,甚至體育場館用于比賽所用。

整整三個月,可以說是大學生們的節日,就算你不參賽,你也有數不清的文化活動可以參加,各高校借此時機展開的校級比賽更是層出不窮。

有了第一次的經驗之后,高校們也算是玩明白了,這些東西都是吸引生源,提高招生質量的好路子,而且這些東西不敏感,不會動輒被審核,應該大力提倡。

總比他們沒事出去惹事強太多了,同樣是轉移注意力,浪費學生的精力,這些活動好歹有益身心不是。

(本章完)

熱門推薦


上一章  |  工科生的華娛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