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總憲第56章 羽化飛升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總憲 >>大明總憲最新章節列表 >> 第56章 羽化飛升

第56章 羽化飛升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2日  作者:涼拌的皮蛋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涼拌的皮蛋 | 大明總憲 
玄幻奇幻



就在寧玦與周亮等人敲定大致主意后,一輛馬車也在東廠番子的護持下駛入真人府中。

自天壇雷擊后,陶仲文便閉門謝客,京師中的這一切驚濤駭浪,就仿佛與他完全無關一般。

就在陶仲文在廳堂中打坐養神時,真人府中的侍女、校尉突然相繼退去,偌大的廳堂中,只剩了陶仲文與一黑袍人。

那黑袍人入廳后沒有叫醒陶仲文,而是兀自走到了三清畫像之前,上了三柱高香。

聽著檀香點燃發出的“噼里啪啦”的聲音。

在一旁打坐的陶仲文這才睜開眼睛,只不過在看到黑袍人時,陶仲文卻仿佛并沒有太大的訝異,臉上反而輕松了不少。

“貧道未能遠迎,還請帝君恕罪。”

黑袍人摘去了頭上帶著的衣帽,兀自長嘆了口氣。

“真人,你說朕還能信你嗎?”

若在往昔,陶仲文此時早已跪倒求饒了,可是今日的陶仲文卻好似見到一個故友一般。

“可信,也不可信。”

嘉靖聞言一聲嗤笑。

“哦?真人是要轉投沙門了?怎說起這等話了?”

陶仲文雙目空洞的望著遠處祖師爺的畫像。

“或許真的是三教同源,教義相通吧。”

嘉靖兀自坐在了一旁的太師椅上,望著遠處真人府庭院中的假山奇石,蹙了蹙眉。

“那朕能信真人什么,又不能信真人什么?”

“貧道所言之事,陛下大可相信,只是那些讖緯之說,陛下便權當說笑便是了。”

只不過說到這里,陶仲文深吸了一口氣,悠悠的嘖舌道:“當然,帝君也可以相信貧道的忠。”

嘉靖的臉上逐漸浮現出了些許笑意。

“真人的忠,朕從未懷疑。”

嘉靖這句話說出口后,陶仲文的臉上終于浮現出了些許笑意。

他知道,自己那幾個兒子的性命保住了。

其余的陶仲文也就不再奢求什么了。

“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

嘉靖的一聲長嘆,廳堂中再次陷入了沉默。

自從寧玦將“二龍不相見”的讖語挑明之后,嘉靖便一直在揣摩著陶仲文。

倘若陶仲文有半點不臣之心,嘉靖手底下的那班人也不會容忍他到今日。

今日登門,嘉靖只是想驗證一下自己的猜想。

這些話,交給旁人問,嘉靖不放心。

“那朕可以像相信真人那般,相信嚴嵩的忠嗎?”

嘉靖沒有選擇繼續繞彎子,而是直接拋出了自己的疑問。

陶仲文聞言臉上露出了些許苦澀。

“帝君可以相信嚴閣老,但嚴閣老可當真是害苦了貧道啊。”

“貧道今生,最悔識二人,一是邵仲康,二便是他分宜相公啊。”

陶仲文的方術是假的,各種讖語是假的,算卦靈驗是先前串通好的。

但是陶仲文能猜透嘉靖想讓他猜的奏本。

難道陶仲文就能猜到行宮大火種種之事了嗎?

嘉靖不相信。

但如果說,朝中有那么一個人,兩邊都不得罪,既不想自己駕崩,又不想讓賊人記恨于他,故而借著陶仲文的嘴向自己傳話。

那嘉靖可太信了。

嘉靖無奈的嘆了口氣。

“對了,今年真人貴庚來著?”

陶仲文的心頭一顫。

“貧道,今年七十有三,已是古稀之年,還望帝君……”

不待陶仲文說完,嘉靖便直接打斷了陶仲文的話。

“七十有三,鶴發童顏,想必真人那內家功法還是有些東西的,真人還是應當好生修煉,將來輔佐太子治理這大明江山啊。”

說到這里,嘉靖的話音一頓,而后便看向了陶仲文。

“真人方才想說什么?”

陶仲文好似被抽空了全身的氣力一般,癱坐在了蒲團之上。

“沒,沒什么。”

嘉靖對于的陶仲文的回答很是滿意,長嘆了口氣后,嘉靖兀自起身。

“既如此,那朕便不擾真人清修了,朕就是想真人了,過來看看。”

說罷,嘉靖意味深長的看了一眼陶仲文,旋即便欲起身。

就在嘉靖走出真人府廳堂的那一剎,原本坐在蒲團之上的陶仲文兀自起身。

而后鄭重的跪倒在地,就像是第一次見到嘉靖時那般行禮道。

“草民陶仲文,叩謝陛下!”

嘉靖的腳步遲疑了片刻,而后卻沒有回頭,堅定不移的走向了遠處的馬車。

看著嘉靖的背影,陶仲文徹底的趴在了地上,冷汗也不知何時打濕了道袍。

隨著馬車離開真人府,方才躲進后堂的陶世同也趕忙跑出,攙扶起了癱坐在地上的陶仲文。

“爹,您這是咋了?陛下跟您說甚了?”

此時的陶仲文早已沒有了往日那般的仙風道骨:

“世同,收拾東西吧,咱們能回黃梅老家了。”

陶世同聞言一怔,而后便欣喜若狂的看著自己老爹。

“爹,您說是真的?那這些金銀法冠……?”

陶仲文面帶笑意的搖了搖頭。

“都留下吧,都還給陛下。”

陶世同雖然有些不舍,但是此番能從京師抽身離去全身而退已然超出他的意料了。

“爹,您在這兒等著,兒子這便去收拾了。”

“去吧,趕緊收拾,只帶點盤纏,弄兩輛馬車,明天天黑之前,咱們陶家就出城。”

“喏!”

陶世同不疑有他,當即便帶著真人府的下人們收拾起了自家的東西。

這勞什子的京城,他是一刻鐘都不想待了。

陶世同整整收拾了大半夜,直到天色大黑,陶世同見到自己老爹的道場依舊沒有人掌燈這才察覺到些許不對勁。

“怎的沒人給我爹掌燈?”

“稟老爺,真人天黑之前吩咐了,要最后辟谷一會,不許旁人打攪。”

陶世同的眉頭逐漸緊蹙起來,將手中的包袱皮一扔,旋即便舉著一盞油燈走進了廳堂。

只見陶仲文依舊如同往昔那般,打坐在廳堂之中,在不遠處的書案上則是有一張墨跡未干的宣紙被鎮紙鎮著。

“爹?”

陶世同上前細看,這才發現在蒲團之上打坐的陶仲文早已沒有了半點氣息。

是夜,真人府哭聲大作,次日清晨,太常寺丞陶世同奏稟內閣,神霄保國稟一真人陶仲文羽化飛升于京師真人府,內閣票擬后,賜謚榮康惠肅,輟朝一日,賜祭十壇,遣中官錦衣護喪還,有司營葬,用伯爵禮。

當然,嘉靖本來也不上朝,這天不算曠工而已。

自入京師以來,陶仲文便成為了這朝堂之上的一枚棋子。

嘉靖固然寵幸于他,卻從不問政于他。

嚴嵩勾結于他,卻不過是想借他之口,替自己躲去些麻煩。

當這場皇帝的新衣的游戲被拆穿之后,陶仲文便成了那枚最不起眼的棄子。

直到最后一口濁氣吐出之時,陶仲文才真正感覺到了何為逍遙。

明史有云:仲文雖位極人臣,然小心縝密,不敢恣肆。


上一章  |  大明總憲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