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不列顛之影第四十七章 旺代往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奇幻>> 大不列顛之影 >>大不列顛之影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七章 旺代往事

第四十七章 旺代往事


更新時間:2024年06月05日  作者:趨時  分類: 奇幻 | 史詩奇幻 | 趨時 | 大不列顛之影 


刺客頭目的憤怒瞬間引來了同伴們的共鳴,這群平時木訥寡言的外省農民一個個都仿佛打開了話匣子,開始同亞瑟講述起了他們起源不同但卻殊途同歸的遭遇。

有的講起了他的老父親在田間收割蕎麥時,便毫無征兆的被國民議會派來的征兵官強征入伍的故事,有的則談起了家人被共和政府軍隊屠殺的遭遇,還有的則憤怒的拍打著桌子指責雅各賓派對他們家鄉施加的暴政,詳細的描述了他家附近一位和藹可親的鄉間老神父因為拒絕表示反教會立場,所以被送上斷頭臺的故事。

但在這些講述者親歷的遭遇當中,最終都匯聚了到了一個時間和地點——1793年的旺代,以及那份國民議會下達的強征入伍的征兵令。

這群老實巴交的農民描述的經歷幾乎與基佐、梯也爾以及其他許多為共和派或是拿破侖站臺的歷史學者完全不同,甚至可以說是一個天一個地。

不過,撇開那些夾雜了個人觀點的情感輸出,亞瑟還是利用自身的歷史素養還原出了一個最簡單貼切的真相。

1793年的法蘭西發生了三件大事:主政法蘭西的吉倫特派倒臺,奧地利與普魯士的對法宣戰,以及發生在法蘭西國內的以旺代起義為首的一系列內戰。

如果簡要的總結,便是前兩件大事的發生,最終催化了內戰的發生。

吉倫特派的倒臺是由于巴黎發生了雅各賓派武裝起義,雖然雅各賓派以武力奪取了巴黎,并完全掌控了國民議會,但實際上他們奪取的也就僅僅是巴黎而已。

在外省,許多人其實并不喜歡這個并非出自選舉而是以武力上臺的新政府。

但是這種不滿通常只是充斥于外省的官員與知識分子之間,對于鄉下的農民來說,他們其實從一開始并不關心什么吉倫特派和雅各賓派。

對于這些成天忙碌于田間地頭的莊稼漢來說,不管是國王、吉倫特派還是雅各賓派,他們其實看起來都沒什么區別,他們最關心的還是過好自己的日子、種好自己的田。

這些外省農民,尤其是西北部的農民,對于政治向來不是很關心。

法蘭西西北部的布列塔尼及其周邊地區主要是林地與沼澤地,這里的人口也不像是巴黎那樣稠密。所以對于這里的農民來說,雖然日子過得并不富裕,但是靠著種地和放牧來養家糊口一般還是沒什么問題的。

并且他們當中的絕大多數都對于這樣的生活很滿意,即便偶有抱怨,但也從未達到過想要起來造反的程度。從一千多年前開始,他們祖祖輩輩便一直過著這樣的生活,早上在田間忙碌,下午管理家中的牲畜,如果遇到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他們通常都會習慣性的咨詢當地最有名望和最博學的那個人——神父。

或許在法蘭西的其他富裕地區,神父當中出了不少侵吞教區財產的敗類。但是布列塔尼與旺代等地區的神父們在這些農民的口中,卻全都是一等一的慈悲紳士。他們為接濟貧困信徒,開導他們的罪惡,組織信徒們在農閑時期開鑿水利工程,還能給他們講解《圣經》中的疑難之處。

至于為什么這些鄉下神父會與富裕地區的神父表現出如此大的人格差異,其實也不難理解。因為通常只有那些信仰最虔誠、品性最優良的神父才能夠在窮鄉僻壤幾十年如一日的傳道,但凡他們心中存在半點物質上的欲望,那一定早就千方百計的找機會回到繁華都市了。

這些來自布列塔尼與旺代地區的農民與教士的和諧相處已經持續了一千年的時間,而一代又一代虔誠神父的前赴后繼自然也就使得農民們將當地神父視為他們的領袖,這種依賴關系不僅有物質上的,更有精神層次的。

所以,當共和政府下令逮捕當地所有未向新政府宣誓效忠的教士時,這幫平時看起來溫順善良的農民們立即就憤怒了。他們當中的許多人這輩子頭一次參加了抗議行動,為的就是能夠央求政府把他們的好神父放回來。

但是在1793年的1月,路易十六被處死時,這幫農民卻沒有任何的抗議,許多人在聽到這個消息時,最多也就是驚呼一聲:“我的上帝啊!他們居然砍了國王的頭顱!”

不過,光是逮捕神父,還沒有使得這幫農民拿起武器,他們僅僅只是怒不可遏而已。

最終激化矛盾的是1793年3月政府下達的加征農業稅和30萬人的征兵令。

他們不理解也不同意參加一場和自己毫不相干的戰爭。

在這群布列塔尼農民的觀念里,打仗是為了守護領主和家鄉的土地、財產和信仰,如果他們去當兵,那也只會在家鄉附近作戰。如果他們有一天離開家鄉去作戰,那最大的可能不是去參加什么反法戰爭,而是在神父們的帶領下加入了十字軍。

在老觀念里,參軍從來不是一種義務,而是一種權利,他們聽不懂也不愿意聽那些新發明的詞匯,比如‘民族利益’又或者是‘愛國主義’之類的。他們能看見的就是新政府逮捕處決了他們的精神領袖,而且還想強迫他們離開自己的莊稼地去當兵送死。

最讓他們難以忍受的是,那些巴黎派來的國民自衛隊成員們一個個都趾高氣昂的,他們自己不去當兵送死,反而要抓別人去送死。

所以,毫無懸念的,當30萬人的征兵命令一下發到各個省份,這群農民便紛紛揭竿而起了。

而且,這場運動甚至在最開始都不能稱為起義,因為它壓根就沒有一個統一的組織者。通常是村子里的居民合起伙來殺掉了前來粗暴強征的征兵官,又或是自發襲擊落單的共和派士兵奪取他們的槍支武器。

這些暴動分開來看,每一個的規模都不大,但是數量卻非常之多。

可是,當共和政府將這些農民暴動定性為反動封建勢力的反撲復辟,并開始派遣軍隊鎮壓后,在外力的壓迫下農民們很快就走向了聯合。

但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他們一開始并沒有自詡為正統派保王黨,也從未想到要替路易十六和波旁王朝鳴不平。但如果硬要給他們定性,那他們最多可以沾上一點捍衛天主教信仰的邊。

而當共和派將這群農民起義軍視作封建勢力復辟的大本營后,正統派的保王黨才后知后覺的驚訝發現自己原來還有這么一塊自留地。

不過這倒也不怪保王黨反應慢,因為在波旁王朝時期,他們一直覺得布列塔尼和旺代地區的農民都是刁民,他們對王室遠不像是其他地區那么崇敬。

然而,就是這幫最不恭順的農民卻在所有人都倒向共和派的時候毅然決然的站了出來。

于是,那些本來已經心灰意冷準備流亡海外的正統派貴族也紛紛放棄逃亡的念頭,肩負起了領導指揮這支只裝備了長矛、鐮刀和獵槍的農民軍隊的任務。

而這些農民軍的領袖也非常樂意將指揮權交給這些正宗的貴族,如果用農民們的話來說,他們之所以這么做,是因為:“讓貴族領導我們,并不是因為他們比我們更勇敢,而是因為他們更懂得戰略和戰術。”

而在貴族加入后,這些沒有旗號的農民軍才開始有了類似‘天主教王子軍’的旗號。

而訓練有素常年在軍中磨煉的正統派貴族也出色的完成了自身的任務,他們靠著貴族們代代相傳的英勇戰法激勵了農民們的勇氣。

比如年僅21歲的富于浪漫氣息的拉羅什雅克蘭侯爵亨利·迪維吉爾,他作戰勇猛、品貌風流,在當地頗有名望。

在圍攻圖爾的戰斗中,迪維吉爾見到久攻不下,便率領四名軍官身先士卒攻入城內重點防守的劇院,并俘獲了兩門大炮,而當時他激勵農民們的吶喊至今還為人津津樂道:“我沖鋒,跟上我!我撤退,殺了我!我戰死,埋葬我!”

而在第二次豐特內戰役中,貴族指揮官萊斯居爾下達進攻指令后,起義軍卻因為害怕始終猶豫不前。這時只見萊斯居爾騎著白馬一人沖向前去,揮動著帽子高呼:“國王萬歲!”

當共和軍用一陣彈雨覆蓋他時,萊斯居爾卻已經毫發無損地回到他的軍陣之間,只聽他高聲喊道:“你們看哪,沒什么好怕的!那些共和軍壓根不知道怎樣射擊!”

在萊斯居爾的親自示范下,起義軍的士兵們紛紛鼓起了勇氣,一舉拿下了豐特內戰役的勝利。

只不過,雖然在起義軍在初期收獲了一系列重大軍事勝利,并幾乎攻占了整個法蘭西的西北部重鎮,但是他們很快便在內部出現了分歧。

那些最鐵桿的保王黨貴族想要趁勢進攻巴黎。

而看清形勢的貴族則非常清楚手下士兵的訴求,這些農民只是想把共和政府趕出老家以便能夠好好過日子,而不是去巴黎復辟什么王政。所以,他們認為應該以現有地盤為基礎攻占整個布列塔尼,并謀求海峽對岸的英國支持。

而就在這個時候,起義軍也在攻占重鎮南特的戰役過程中蒙受了重大損失,農民領袖卡特利諾被炮彈擊中當場戰死。22歲的貴族指揮官拉羅什雅克蘭侯爵在帶領殘部游擊偵查的過程中,遭遇了兩名自稱要向他投降的共和軍士兵,拉羅什雅克蘭侯爵與他們交談一番后轉身離開,結果未曾想到,那兩名士兵卻轉頭朝他的腦袋開了一槍。

進攻不順,起義軍領袖和貴族指揮官大量戰死使得士兵們的意志日漸消沉。

而等到雅各賓派在巴黎武裝奪權,取代吉倫特派掌權后,等待起義軍的也不是和談,而是國民議會下發的強硬命令——西路軍必須立刻對旺代叛軍發起總攻,并結束西北戰事。

說到這里,農民們的情緒不由得有些低落,有些人的眼里還噙著淚珠。

“您壓根就不明白我們到底遭受了什么,那年的12月23號,我的父親和兩個兄弟全在下盧瓦爾身的薩沃奈沼澤遭到了屠戮,一同死掉的還有我的媽媽和姐姐。他們不光對戰士舉起屠刀,而且還一同處決了我們隨軍的家屬。

弗朗索瓦·韋斯特曼,這個屠夫,他事后還很驕傲的寫信給國民議會說:‘旺代起義軍已經不復存在。我剛才已經將其埋葬在薩沃奈的沼澤之中。根據命令,我將兒童踐踏在馬蹄之下,將婦女屠殺殆盡。我沒有留下一位犯人來指責我,我已經通通將他們趕盡殺絕了。’

但是他說錯了,他并沒有將我們趕盡殺絕,而且也依然還有人記得他犯下的暴行。雖然我們的聲量并不大,遠沒有巴黎那些城里人會叫疼,但是我們這些布列塔尼和旺代的小伙子們向來是不怕死的。

我就是看不慣他們踐踏我們的信仰,無視我們的權利,還自我標榜自己是道德楷模的樣子。他們全都是一幫最最下賤的坯子。他們當權之前是流氓地痞,當權之后也依然是流氓地痞,他們沒有信仰就要叫別人也沒信仰,他們沒有道德便要叫別人也沒道德,如果別人不答應,他們便要叫別人是反動勢力,這便是那幫偽善的共和派。

他們叫我們土匪種族,但是依我看,他們才是土匪呢!要吃的,便自己去種,要衣裳,便自己去織,但他們全都不做,只會搶別人的,加我們的農業稅,沒收我們的教會財產,還要讓我們去當兵替他們搶別人的東西,這就是他們做的好事情!”

農民們說到這里一個個都義憤填膺。

“好多其他地方的農民還以為雅各賓派頒布土地法令,分給他們土地是因為雅各賓派發了善心。拿破侖與羅馬教廷簽訂教務專約,承認天主教是法蘭西大多數人的宗教,是因為拿破侖同樣是上帝的信徒。但實際上,那都是因為我們爭取的!我們的家人死了,我們的血親都到了上帝的身邊去,而那些坐享其成的卻在笑我們愚昧、活該,凡是這樣的家伙全都該死!”

“我們今天就應該多準備幾輛馬車,我聽說拿破侖的侄子不也在公館里嗎?今天共和派、波拿巴派的黨棍們全都集合在了那里,路易·菲利普這個兩面三刀的家伙也在,他們在人間的罪孽數都數不清,早點送他們見上帝,也能讓他們早些救贖自己!”

亞瑟看到這樣的場景,聽到農民們的自述,到了嘴邊的話怎么都說不出口。

之于這些單獨的個體而言,亞瑟完全無法指責他們的所作所為,他們每一個人都有足夠充分的理由去復仇,即便他們的行為有些過激,但是經歷過這些事情,你也很難讓他們養成一個端正平和的脾氣。

另一方面,亞瑟忽然又有些慶幸自己今天追到了這里。

因為這些農民干刺殺的手法實在是太粗糙了,只要大巴黎警察廳用心,遲早能夠查到這處他們的藏身處。

亞瑟思來想去,最終還是決定開口道:“你們待在這里并不安全。雖然我知道,你們當中的絕大部分人既然來到了巴黎,應當就沒有想過要活著回去。但是聽我的,與其白白的送了命卻什么也實現不了,不如安安心心的活下去……”

亞瑟的話還沒說完,便被站在最前方的刺客頭目打斷了:“爵士,這是我們的事情,與您沒有關系。我現在只希望您回去不要告發我們,我們是不打算活著了,但是我們最起碼得在死之前多賺點東西。您不知道的東西有很多,我們這一次肯定能干成的,去年貝里公爵夫人才剛剛在旺代又發動了一次起義。只要我們能干掉路易·菲利普,很快波旁就會再回來的。”

亞瑟瞧了眼刺客頭目的裝束,知道這家伙多半是出身于正統派的上層階級。

他也不多說,只是將杯中的酒水一飲而盡,隨后站起身道:“貝里公爵夫人懷孕了,估計再過不久她就會宣布自己新婚姻的消息。按照傳統觀念來看,你們現在的領袖并不像當年的那些貴族領袖那樣有氣魄。她只是個想要幫助兒子登上王位,但又拋棄與亡夫的婚姻契約,與情人未婚先孕、不遵守天主教傳統道德的普通女人。所以,放棄吧,這一次是不會有好結果的。另外,你們也不必擔心我會告發你們,因為我同你們一樣,也是個農民,不列顛的農民。”

亞瑟此話一出,剛才還群情激發的農民們頓時呆若木雞,他們還不知道貝里公爵夫人懷孕的消息,這無異于晴天霹靂。

亞瑟拉開門把手,頓了一下,最后終究還是開口道:“如果伱們需要幫助,可以隨時來克羅舍·佩爾塞街21號的布雷奧克偵探事務所找我,刺殺我不擅長,也不鼓勵你們繼續這樣的行動,因為這毫無意義。但如果你們想要死里逃生,也許我能盡些綿薄之力。”

(本章完)


上一章  |  大不列顛之影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