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者密續第三百三十章 萬寧之國與它的蘇丹娜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玄幻>> 牧者密續 >>牧者密續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三十章 萬寧之國與它的蘇丹娜

第三百三十章 萬寧之國與它的蘇丹娜


更新時間:2025年07月23日  作者:不祈十弦  分類: 玄幻 | 原生幻想 | 不祈十弦 | 牧者密續 


無論是守在天堂城的夏洛克,亦或是等待在巖窖城的伊莎貝爾,還有其他或是參與、或是等待這場天司戰爭結束的人,都在三日后聚集到了圣泉城。

此刻的圣泉城已然知曉了這神跡究竟由誰而發。

因此當艾華斯一行人再度從大門進入圣泉城時,便受到了人們的夾道歡迎。

最開始,人們對艾華斯頗為畏懼。因為大多數安息人,并不知曉這位改換天地的地上神明的性格如何……

直到有幾個大膽的小孩在人們輕輕的驚呼聲中接近艾華斯,卻意料之外的并沒有遭受任何懲罰,反倒是被他溫和的抱在懷中摸了摸頭,微笑著拍著他們的背,送了他們回去。

人們這才終于相信,這位地上神明與善主是截然不同的——

當然,這些小孩其實是艾華斯找的托。

他們都曾是紅手黨的一員。

在善主們的統治崩塌瓦解之時,他們就在“勇者”伊斯瑪儀、以及摩根與莉莉的幫助下,趁著混亂進入了圣泉城。

圣泉城作為安息的第一城邦、曾經的王城,它的占地面積巨大,資源又非常豐富。

在如今不再缺乏水資源的當下,讓這些無家可歸的流民進入其中,正是再好不過的了。

被那毋庸置疑的神跡所感染,絕大多數的紅手黨都放下了兵刃。

他們親眼見證了善主隕滅、大淵隕落、柱神易位,又看到了沙漠化為沃土、荒漠化為森林……自然也就知曉,他們竭盡全力、不惜生命也要反抗的舊時代已經結束了。

雖然他們中的每個人都已經做好了死亡的準備……即使面對死亡的危機、面對非人的折磨,也能憑借著內心深處那如火般的恨意而毫不動搖。

可他們在面對這“觸手可及的天堂”之時,卻反而都遲疑了。

如今,預言中的救世主降臨,善主的統治崩塌瓦解,他們有了無窮無盡的水、有了與其他國家一樣豐沃的大地……

……那他們,還要像之前那樣如火般反抗嗎?

那自然就沒有意義了。

若是都能好好的活,誰會愿意就這樣受苦直至死去呢?

但還有一些紅手黨,他們受到的沖擊太大、反而無法接受這份現實——或者說,他們無法接受“新時代并非是由他們所帶來”的事實。

因為他們已經為這理想而付出了太多太多。

殺死了這么多的人,燒毀了這么多的綠洲,處刑了這么多的善主、又牽扯著讓這么多的無辜者死去……若是最終拯救了一切人的并非是他們,那他們又要如何面對自己犯下的罪呢?

當犧牲并不神圣、也不被人所認同之時,它就變成了愚昧且殘忍的舉動。

一日之間,從明日的希望墮為罪該萬死的囚徒……沒有人可以承受這樣的落差。

盡管這位“新神”給了他們一次贖罪的可能——他們可以舍棄自己的舊姓名與舊身份,成為即將登天的新神在地上的信徒,為他修建神殿、為他指引教眾。而以此為代價,新王將對他們進行一次特赦。

盡管許多人接受了這種特赦,進入了圣泉城、結束了他們那漫長而終至毀滅的反抗之旅。

但也有一些人無法接受,并離開了這里、離開了所有人的居住之處,前往了深山。

好在外面已經不再是漫天黃沙。他們就算待在山中,沒有了個別善主的暗中資助,也不會餓死渴死,好歹是生存能夠得以保證。

而艾華斯則為他們找來了新的庇護者——

那就是樞機主教貝利薩留斯。

這位安息的“冰心王”,本身就是紅手黨的幕后之人。這些奴隸與無家可歸之人,都能變成強大的超凡者,就是來自于貝利薩留斯的訓練。

這位鐵血樞機仍舊尊重教國的傳統——絕不以精靈的名義,強行改變其他國家的習俗與生活方式。

這看似是一種“太過于老好人”的守序禁令。但其實只有教國人能知曉這背后的含義。

因為教國的權力主體,百分之百由上位奉獻者構成。這就導致了他們都是某種意義上的“好人”,倒不如說太好了——以至于他們都愿意為他人而付出一切,包括自己的權力、力量與生命。

但問題在于,每個人所認可的道路,每個人心中的“正義”、“道德”、“應該做的事”,其實都不完全一致。

這就導致如果精靈嘗試按照自己的想法改造其他國家,那么他們所首先面對的問題就是“其他精靈的干涉”。因為他心目中的正確,并不一定符合其他精靈的想法。

無私者的道路相悖,其破壞力往往大于自私者。因為自私者懂得妥協,知道見好就收,有明確的利益與收益的概念……而無私者為了達成自己的理想,可以不惜一切代價。

這一禁令的本質,正是古代精靈們因為這個原因,而經歷了一場規模極為浩大、甚至波及了整個世界的內戰,死亡了不計其數的精靈、毀滅了許許多多其他的古代種族……直到這個世界已經不剩幾個種族的時候,精靈們才終于清醒了過來。

永恒教國的建立,就是因為剩下的精靈們都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他們永遠也不可能建造讓所有人滿意的世界。所以他們選擇了妥協……也就是精靈不再主動干涉其他國家,只接受被動請求與維持基本秩序。

只能說,每一條看似莫名其妙的奇怪規定,背后都有著一個復雜的故事。

但是,作為審判中樞的樞機,貝利薩留斯無疑是其中的激進派。

比起那些更為保守的樞機主教,他在努力嘗試繞過這一由初代永世教皇下發的禁令——

——因為他無論如何,都無法接受安息的奴隸制度。

可是奴隸的存在,本質上是為了供養淵天司;沙漠的存在,又是為了埋葬罪棘,而罪棘又是司燭下令存放于此的。

這可是領導的領導決定的事,不是他一個小小樞機所能改變的;而淵天司又是沒有神智、無法接受溝通的天司,即使他們懂高等神術也無法與淵天司建立聯系。

針對燃燒三要素,滅火的原理有四種——清除可燃物、隔絕氧氣、使溫度降低到著火點以下,以及通過化學抑制,終止鏈式反應。既然前兩者都行不通,而第三種只是治標不治本,那貝利薩留斯就只能選擇第四種了。

他消滅不了沙漠,也干不掉淵天司,所以貝利薩留斯決定解除善主們的權力。

所以貝利薩留斯一直率領一支圣騎士軍團長久的駐扎在安息。

若是人們向他請求,他就會行動;若是許許多多的人都愿意冒著死亡的風險跨越風沙抵達他這里,就說明人們的忍耐已經抵達了極限——于是他就可以用這個理由作為借口,直接發兵討伐安息。

當然,只是貝利薩留斯肯定是不夠的。

他只不過是一個第五能級而已,他麾下的圣騎士部隊全都是第四能級。他能輕而易舉的擊殺幾個善主,擊敗幾個城邦。但無論如何,他都不可能獨自對抗所有的善主,他一定會死在這里,死在那無處不在的詛咒與儀式的追獵之下……不過那無所謂。

因為只要他死在了這里,教國就必須為他的死、為他所率領的圣騎士軍團的死而做出回應。

到了那時,戰爭借口就不再是“干涉其他國家的內政與傳統”,而是簡單明了的“復仇”。而看不慣安息的樞機主教有很多,只是他們都沒有理由或是借口行動罷了。

說到底,教國這個奇怪規定所束縛的,其實并不是“其他國家眼中的教國”,而是“其他精靈”、乃至于“其他樞機主教”眼中的教國。因此只需要能說服其他所有樞機主教同意行動,就不會有分裂之憂。

只是,很可惜……

那所有跨越漫天黃沙,見到貝利薩留斯并渴求力量的人,要么是無意摧毀整個安息、而只是想要為自己復仇;要么就是識破了貝利薩留斯的表層想法,從而擔憂或是警惕精靈對安息的入侵借口;那些足夠聰明、識破了貝利薩留斯深層計劃的人,卻又不想讓貝利薩留斯這個好人死在這里。

結果就是,貝利薩留斯雖然培養了許許多多的反抗者,但直到最后自己都沒有機會能出山。

這雖然是一種失敗……

但從另一種角度來說,這也是一種成功。

當淵天司降臨的時候,他其實就已經感受到了。

那時貝利薩留斯就率領自己的圣騎士軍團,從沙漠深處一路趕來……只是等他趕到之時,一切都已塵埃落定。

他自然是認識艾華斯這位前任教皇的,也知曉這里到底發生了什么。

他很高興,安息人的苦難終于得以解除。而且與他最初的“妥協思路”不同,艾華斯既干掉了淵天司、又干掉了善主,甚至連罪棘都消滅、連沙漠都予以改造……這治標又治本的手段,確實讓貝利薩留斯心服口服。

也正是因為貝利薩留斯的幫助,那些紅手黨們才能對艾華斯如此馴服。

他們的行動變得如此激進,其實不完全是因為哈桑的影響——畢竟哈桑已經離開安息許久了,他自己也才剛剛回到這里不久,甚至連人都認不全。

那些紅手黨尊哈桑為領袖,某種意義上其實也只是想用“眾所周知的哈桑”當一面旗幟而已。

真正接受過法師教育的哈桑,他那些更加穩重、更加理性的策略,根本就影響不了這些人的決策。這也是他之前自閉的原因……只是無論是灰天司亦或是摩根,都沒有告訴他這背后的原因。

——因為紅手黨真正的領袖,正是貝利薩留斯樞機!

那種混雜著“提前之死”、“必要之惡”的理念,那種寧可犧牲自己也要把事情搞大的想法,正是來自貝利薩留斯樞機的影響。

作為教國中掌控著軍事力量的核心樞機主教,貝利薩留斯激進一些、持有更暴力的理念是非常正常的,也不需要加以干涉。

畢竟貝利薩留斯的行為始終都在規則之內——哪怕紅手黨是他一手扶持,但那也仍舊是“安息的事由安息人自己解決”的范疇內,他也沒有教給紅手黨任何超出權限的超凡知識、或是直接給予他們任何超出安息人技術的武器或是裝備。

如今,艾華斯委托他照顧那些過于激進因此無法接受改變的紅手黨們,也正合貝利薩留斯樞機的心意——他的圣騎士軍團也確實需要人手了,而足夠激進的人也確實更適合成為圣騎士。

在一切塵埃落定之后。

七月十日,艾華斯于圣泉城廣場公開宣布——善主的時代完全結束了。

沒有人是奴隸,也沒有奴隸主。

人生而平等,所有人的生命都一樣珍貴。

新的國家被艾華斯命名為“萬寧”。

這個詞在安息語中,是由“居所”與“安全的”構成,意思是“一個安全的庇護所”。這也是艾華斯對安息人最初、也是最美好的祝愿……只是希望他們能夠好好的活下去。

而艾華斯的妻子,阿瓦隆末代女王伊莎貝爾則是首任萬寧蘇丹娜。

蘇丹這個詞,在安息語里的意思是“神圣權力的被授權者”,同時也意味著威權的掌控者。而蘇丹娜則是蘇丹這個詞的陰性形式,這稱呼再適合此刻的情況不過了。

畢竟在過去的安息,沒有一位神明能授予他們統治的權力。因為安息人并沒有自己的神——大淵也并不是他們的庇護者。因此過去的安息并沒有蘇丹,而只有君王。

如今的萬寧,從此沒有了沙漠,沒有了獻祭,沒有了大淵,也沒有了善主。

有翼者艾華斯的聲望,此刻在安息——或者說“萬寧”,已經抵達了毫無疑問的最高。

畢竟那是如創世之舉,是所有人親眼見證的奇跡。

就算以前的安息人對奴隸文化有著再深的感情、有著再深的文化慣性,從現在開始……至少在三代人之內,也絕不會有任何人對此產生任何動搖或質疑。

人們完全沐浴在了一種如幻覺般的狂喜之中,一尊尊善主的雕像被人們推倒、他們的畫作被撕碎,昂貴的衣衫化為了旗幟。

也不是沒有善主試圖對此做出什么反抗——但反抗新王的計劃甚至沒能持續一天,就被他們自己的護衛隊當場殺死,獻出了他們的頭顱、以表明他們追隨新王的態度。

畢竟最強的那一批善主,都已經收到了討伐淵天司的邀請函。這個國家剩下的所有善主,都在第四能級及以下……當他們的親衛隊跳反之時,這些脆弱的禁忌法師與儀式師們對此完全沒有任何抵抗之力。

而更聰明一些的善主則嘗試攜帶著自己多年來掠奪的財寶——至少是其中的一部分——帶著家眷與奴隸,向著城外逃跑……不得不說,這是非常聰明的選擇。

如今連野外都比以前的綠洲城更加宜居,而他們只要避避風頭、改頭換面,不會有人記得他們的存在。

而只需要找到一些關系,來幫他們將這些財寶兌換財富,他們至少也就有了極為優渥的生活條件——退一步講,他們甚至可以逃到國外!在那里,沒有人知道他們曾經是善主,不是嗎?

然而就連這樣的舉動都失敗了。

如果說安息人對艾華斯如神明般崇拜……那么對鷹身人來說,艾華斯就是他們的神明。

艾華斯如今成為了真正的純血有翼者,他身后的翅膀是昔日有翼者之王的證明,那寶石肩帶更是有翼者之王親手所做的信物。鷹身人對作為普通有翼者的麗姬婭都無比尊重,更不用說如今的艾華斯了。

在鷹身人們不眠不休的搜捕之下,這些試圖趁夜逃亡的善主們,在三日之內便全數被逮住。善主及其流淌著血脈的直系后裔全部被吃掉,而剩余家眷則被發配回去關押了起來、等待日后蘇丹的特赦或是處刑。

唯一幸存的善主,就是“勇者”伊斯瑪儀。

作為所有善主中唯一站在了艾華斯那邊的人,只有他僥幸得到了赦免與寬恕。在新的王朝之中,他將作為將軍負責維持秩序。

而伊莎貝爾的親衛隊首領則由麗姬婭擔任——這本就是她曾在阿瓦隆的工作,如今過去的工作又找了回來。

畢竟如今的萬寧實在是太缺人手了……如今的秩序完全靠艾華斯的威望維持,然而這種現狀必定不會太過持久。他們需要在人們冷卻下來之前,建立起新的秩序。

甚至就連艾華斯與伊莎貝爾,都只能先住在“百科”的家里……畢竟善主的宮殿已經在和淵天司的戰斗中被摧毀了,而此刻根本沒有再度修建新宮殿的余裕。

而就在所有人都忙得不可開交之時。

一個無比謙卑的不速之客,跪拜著叩響了艾華斯臨時住所的門——

那是一只地精。

“藏于馬腹者”,葛朗臺先生。

(本章完)

相關


上一章  |  牧者密續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