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恢復默認
作者:花清袂
懷柔這兩天,是大家最放松的時候。雨燕不止一次去看嚴總新安排的場地,她同意杜娟的想法,將這里作為京華坊絹人的小展館。旦增時不時的還會表達自己的愛意,文欣是不反感也不接受,看得扎西和格桑直著急。兩天的時間,玩玩樂樂還是過得很快的,等大家回去了,收了心,自然有新的工作要做。
這天大家是一早就回去的,杜娟一行人直接去了工作室,接著忙碌。雨燕和老太太到家后,見老伴兒杜北京正在院里忙活晾衣服。
“你今天怎么沒去店里?”
杜北京回頭,放下手里的活,“媽,回來了。嗨!店里有人盯著,我就回家收拾收拾,柳老爺子也換下一些衣服來,順帶給洗了。”
雨燕點點頭,想了想又道:“我發現最近你們這老哥幾個時間還挺多的,不像之前老看著不在。”
“這不是秋天了,孩子們都開學了。他們也就閑下來了,來店里的時間就多了。怎么樣,媽,這次生日過得開心嗎?”
老太太道:“都說不讓你們折騰了,愣是給了我一個驚喜。都一把歲數了,還過什么啊。”
“可不能這么想,媽。甭管多少歲了,該過的生日還得過呢。”杜北京道,“這次看大家挺熱鬧啊,工作室的人都去了?”
雨燕應著:“是啊,能去的都去了。這次他們弄的團建,確實不錯,咱京華坊之前還沒有這樣的團建呢,這可是頭一回。”
杜北京笑道,“那還不好,這就說明工作室終于上正軌了……對了,剛好你們回來了,我還有事兒跟你們說呢。”
“什么啊?”
“今早街道辦的又來了,說現在快到年底了,舊城改造計劃明年開春再說,他們怕施工了,一入冬沒法完成。”
對杜家來說,這可是好事啊。雨燕有些激動道,“這樣挺好啊,咱也不用那么著急找房了……這回你可放寬心了,就跟這兒先干著,后面怎么樣再等等。”
杜北京也是同感:“是啊,不發愁了。這段時間這事兒給我弄的睡都睡不好,整天都失眠。”
“挺好,挺好。”老太太樂呵呵的說,“現在所有的事情都在向著好的方向發展……事業有成,更是萬事大吉了。感覺這生日一過,剩下的日子也就快了,這轉眼間就快過年了,快2020年了。”
“今年對咱家來說,可是一個豐收年了。”雨燕道
杜北京接著道:“對了,柳家那老爺子也快出院了。聽秀芬說,她想直接把老爺子接回家,這樣的話也方便照顧。”
“這樣也挺好,就省的她兩頭跑了。”
老太太道:“出院就好,他這次可沒少遭罪,唉!秀芬要把他接回來的話,回頭你們就別安排那么多活給她了,京華坊那面她也沒必要天天去。”
雨燕自是明白老太太的擔心,可這事兒她和杜娟早就安排好了,“媽,您放心!我跟娟兒都商量過,讓秀芬跟家里待著就行,有啥需要的我們再去找她就是了。您現在啊,也得注意身體,這要是得病了多受罪啊。”
“是啊,他這來來回回的折騰好幾次,看得我都后怕了。”老太太跟柳老爺子關系好,而且兩人在養老院這么長時間,可以說基本是見到了老爺子從健康到生病,她心里更不好受。
“媽,您好好的就行,這不家里還有我們呢。”杜北京怕老太太多想,忙道
如雨燕所說,今年是不是真是一個豐收年呢?尚不得知,只是到了后來大家才明白,從今年開始,注定是一個不平凡的年。
是的,對京華坊不平凡,對所有人都不平凡。
團建回來后的兩個月內,大家進入了年底忙碌的沖刺階段。
京劇系列絹人還在繼續做。制模到彩繪、量體到成衣、再加上所有琳瑯滿目的佩飾,京華坊基本都在連軸轉,此時的杜娟在想是不是要創作新的原創絹人?忙碌的工作讓扎西、旦增從不適應到適應,這時候還說什么兒女情長,能把工作做完就得了。
這天周末,扎西、旦增、格桑又聚到了他們剛來北京時,租房附近的那家羊蝎子。扎西和旦增喝著大綠棒子,可喝的沒以前那么多了。
鍋開了,一陣濃郁的羊肉味出味了。格桑給他倆一人夾了一塊,看著兩人消沉的樣子,“怎么了,今兒都沒食欲了。”
旦增苦笑著說:“是真沒想到,北京的生活節奏這么快。本以為京華坊會輕松一些,沒想到這么累。”
扎西拿胳膊肘撞了一下他,暗示他不要說了。
格桑知道旦增的意思,她看著二人,問了一句:“怎么,想退縮了?”
旦增急忙說道:“那沒有啊……我是正在適應這種快節奏。”
“要說快節奏,京華坊現在的節奏還算慢了。你去cbd建外那些Soho看看,那才叫快節奏呢。”格桑說
“你別多想格桑,旦增本來是想學東西的,但沒想到……”
格桑知道兩人說的是什么意思,她明白他們能夠堅持下去,便道:“其實現在這種時候,才是學東西最快的時候。只是你們自己要明白,是不是真的想學東西呢。”
扎西、旦增對視,都不好意思了。他們自己知道,扎西是為了格桑而來,旦增是跟著扎西看熱鬧的。可如今,原本是隨緣的心態,在這些日子已經變了。格桑并不強求他們留下來,只是讓他們想清楚而已:“其實,未來選擇什么,你倆要想清楚。我記得欣姐給你們簽了三個月的實習,還有半個月就到期了。你們可以有其他的選擇,在北京漂著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你們也一樣。”
“我知道,格桑……我倆都挺感謝你的,這機會還是你給我們的呢。”旦增端起酒杯,敬格桑一杯。
扎西隨了一杯,而后道:“我們是不想離開京華坊,等半個月也就快過年了。我們想著是先回去置辦年貨,你也知道,家里都是老人,年貨得去剛察去辦,山區到縣里還是有點距離。”
扎西說的情況是著呢,確實這樣。在青海住在山里或者牧區以放羊為生的牧民們,基本都是住在離大山很近的小村落,什么都方便,唯獨市集不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