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恢復默認
作者:花清袂
到了懷柔這地兒,只覺得心都安靜了下來。車子并沒有開到一些景區,反倒是到了一處文化新村,這里所有的建筑都像是民宿,保留著老北京最初的灰色磚瓦,加以裝修后各個煥新顏。
車子在一處庭院門前停了下來,大家依次下車。這與其他建筑一樣,基本都是兩層的復式。紅漆的門上鏤刻著文創字樣的圖案,看這周圍大都如此,窗戶是那種古風派的小扇葉窗。整條街都是這樣的風格,街道很是安靜。大家不知道嚴總為何帶著大家來這兒,等嚴總拿著鑰匙打開門,大家好奇的走進去。
里面的裝修更是如此,充滿了中國風的味兒。雖然房子內空蕩蕩的,但這兒的文化氣息可比京華坊足很多。如今能看到的便是掛在正廳中的一個大大的福字,雨燕認得這福字的出處,便道,“這不是恭王府的天下第一福嗎?”
“季老師真是好眼力啊,沒錯,這就是恭博文創一直都在力推的天下第一福。”
“天下第一福?”扎西不知道其中緣由
格桑在旁邊解釋起來:“改天帶你去恭王府你就知道了,這天下第一福就在恭王府花園的秘云洞里面兒,一般大家都叫福字碑。也是恭王府打卡最多的一個景點了,每天都有上萬人在那兒排隊入洞,只為摸一摸福字碑,沾沾福氣。”
“嗯,小姑娘懂得也不少!厲害,一般很少有人知道這塊碑。”何老對格桑豎起大拇指。
“這地方看著應該有很多文創公司,不過我們來這兒是為了?”李維安說著四處打量,這也是大家想要知道的答案。
神秘感給足了,嚴總也不藏著掖著,看著大家也該到揭開這謎底的時候了。他清了清嗓子,對大家說道,“這塊地方呢,是咱們文創跟這條文化街合作的,也是為了打造懷柔文化小鎮,當然這個地方呢是我們文創給大家的扶持,說白了就是你們京華坊的新址。”
雨燕、杜娟、文欣三人沒想到,這扶持下來的這么快。先前純當是聽說了,可這次就連這三那都是驚喜。大家愣在原地,不過這好消息還是讓大家興奮,大家低聲說著,喜悅難掩。
“這個消息太突然了,但這對京華坊來說是喜事啊。”李維安見雨燕不怎么驚訝,“季姐,這事兒你不會早就知道吧。”
“聽說,也是聽說……”雨燕急忙解釋起來,“這不是嚴總要給大家一驚喜,不過說實話,我也憋了一路了!”
大家被雨燕的話逗樂,嚴總看著大家道,“這里后續要走手續的話,這面文化街的負責人會給你們聯系,你們是想搬過來,還是做什么,這個我就不管了,但有一點,不能離開非遺啊。”
“那是肯定,嚴總,您放心。”杜娟說道,實際上她和文欣早就商量定了,這事兒就差后續跟大伙說了。
嚴總帶著大家轉了一圈,看了看場地。這地兒是挺不錯,一層是可以辦公的,二層有很多小隔間,卻是可以當宿舍用,這對京華坊來說,可方便多了。
“得,新地方也帶你們看完了。現在才是咱的重頭戲——團建。”嚴總說完引導著大家走,“這團建的地方離這里也不遠,也是屬于這文化街的,咱就直接走過去吧。”
穿過幾條文化街,向后面的方向走去。不到兩公里的路,對平日里只坐著工作的手藝人來說,那可是累得不行。嚴總回頭看著大家,放慢了腳步等著大家,等大家一跟上來,他樂呵呵的說,“大家平時一定要勞逸結合,多鍛煉多運動,身體可是第一位的。這兩位小伙子還不錯,能跟得上我的腳步啊。”
說的正是扎西和旦增,雨燕也意識到這問題,她看著大家累的滿頭大汗,自己也喘吁吁的跟文欣道,“欣欣,回去后,一定要帶著大家強身健體。嚴總,您這是在測試我們啊。比起您,我們這身體的確是不如您啊。”
大家一步一歇,也算是到了嚴總所說的團建地兒。是一家別有風味的農家小院,院落所處的地段很好,正好臨著九渡河。一進小院就能聽到水流嘩嘩的聲音,院里有很深的一片林子,嚴總有些遺憾的跟大家說,“這些柿子樹是今年剛栽種的,要是明年這時候過來,還能采摘到新鮮的柿子呢。以后每年秋天啊,這里都是收獲的季節。不過今晚也有小院給大家準備的紅鱒魚,這兩天就跟這兒放松放松吧。”
到了小院的第一件事兒,大家便先找地兒休息。幾張藤椅圍著一張方木桌,幾人圍坐在一起,小院的服務很是周到,剛坐下來就上了噴香的花果茶。微酸中帶著甜味,還有陣陣花香,就是再累,幾口下肚也不覺得困乏了。隨即上來的干果、水果,大家索性就坐在這兒,各自聊著天。
不過大家還是對剛才嚴總說的扶持感興趣,各個都問杜娟、文欣。阿木娜眼中放著光,“娟姐,欣姐。這扶持是真的嗎?那以后我們是不是可以住在工作室了?其實我挺喜歡那種生活的,大家都像一家子一樣。”
杜娟、文欣自有計劃,可大家問起了,還是想跟大家商量,“如果說把這里作為咱們京華坊的一個展廳,大家覺得如何?”
“展廳?”
杜娟接過阿木娜的話茬,說,“其實現在咱們工作室里面積壓了很多以前的絹人,還有一些做絹人的物件。我想可以把那些都拿過來,咱工作室能騰出不少的空間,現在工作室除了休息室改成了直播間外,還有兩間房放的都是這些東西,到時候把這些挪過來,那兩間房改成宿舍,不然現在懷柔這面的話,你們通勤的時間就很長了。”
文欣點頭,“嗯,娟兒說的意思也正是我想的。懷柔這面的房子一層做陳列,二層可以開工作組。我想未來咱們在絹人這塊應該會有很多要做的東西,咱們現在培訓班也有優秀的學員,等他們學成畢業后,如有想從事絹藝這行的,可以給他們設立個人工作室,這也算咱們對他們的扶持。”
李維安一聽,跟旁邊直接鼓起掌:“這想法就跟我當初組建雕模工作室是一樣的,看著是工作室,實際上是工作組,挺好。”
“非遺的傳承,不僅僅需要我們,還需要很多和我們一樣志同道合的人去做。”雨燕也贊同杜娟和文欣所說,“現在跟我們那時候不一樣了,很多人喜歡非遺,很多人都愛文化,就看我們能不能發現他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