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李爺爺這會兒癱了,可不敢發火,生怕二房的人不怎么管他,到時他癱在床上,求生不能,求死不得——起碼得等哪天李三叔來了,他跟李三叔訴苦,最好把自己換到三房去,二房這些人也太不孝順了。
所以聽了李秋蕓和李志國的話后,不想花錢的李爺爺便找了個借口表示,他掏錢雇人可以,但就怕讓三房的人知道了,到時鬧出了矛盾。
李秋蕓和李志國均表示不怕,再者,三房的人要真鬧,那就他們照顧奶奶,把這發財的機會讓給三房好了——呵呵,到時就換他們監督李爺爺退休金的使用了。
畢竟他們要用李爺爺的錢雇人,三房不愿意,那等三房照顧李爺爺時,他們要敢拿李爺爺的錢雇人或使用,就輪到他們說了,也不怕李爺爺交給了三房,李爺爺的錢就落到三房的手里了。
而到時,三房就要操心怎么照顧李爺爺的事了。
李爺爺聽李秋蕓和李志國這樣說,頓時沒話說了,他聽出來了,二房的人在嫌棄他。
明明之前兩房還因為他有退休金,搶著要養他的,怎么一轉眼,他就成了被人嫌棄的人了呢?
李爺爺躺在床上,不明白這中間經歷了什么,但,他會被二房嫌棄,只怕換到三房,也會被嫌棄,所以當下也不敢言語了,便答應了李秋蕓和李志國的提議。
一說由李爺爺出錢雇人照顧他,二房又風起云涌了。
很快,丁萍說她三個兒子有好幾個親家都能做這事。
李秋蕓一聽丁萍這樣說,也不甘示弱,說曹立家也有人能做這事。
李志國就更不用說了,也說李大嫂娘家有人能做這事。
照顧李爺爺,肯定要找一個中老年沒工作的男人來做,畢竟女人的話,不方便;年輕男人吧,肯定會下鄉,來不了。
這樣的人,這幾家親戚中沒工作的還是不少的,自然能找到。
而這個工作,還是非常不錯的。
雖然一個月只給二十塊,但,跟李家人一起吃,一起住,相當于包吃包住了,這也能讓雇的人家里省不少錢,畢竟一個成年男人,伙食費其實是不少的。
照顧李爺爺對一個大男人來說,也不是非常辛苦——只要給李爺爺喂飯,背他去廁所上廁所,再幫忙洗個澡、洗一下李爺爺的衣物就行了。
可能也就是夏天會忙一點,冬天洗澡、洗衣等不用那么勤快。
像李爺爺吃的,不用對方做,因為是李大嫂的事。
既然是一個工資還行,然后不太辛苦的事,這幾家人自然就給親戚搶了,畢竟這年頭,還是有不少人是沒工作的,只能到處想辦法給人打點零工。
李父這人沒什么主見,向來是聽李爺爺、李秋蕓和李志國的,現在李秋蕓、李志國等人的意見不統一,他就不知道聽誰的了,當下干脆,讓李秋蕓、李志國和丁萍三人,一方出一個人,說每個月輪流,這樣也省得一直用一個人,變成了老油條,且用不同的人,李爺爺也有對比,如果有不喜歡的,就不要那人照顧,這樣由李爺爺做了決定,李父就能聽了,也省得讓他選擇。
三家誰也爭不出個勝負,于是只能用李父這個方法了,于是李秋蕓、李志國和丁萍,三人各出了一個人,抓鬮決定照顧的順序,一家照顧一個月。
不用說了,李秋蕓、李志國和丁萍三人,自然也從中抽到了油水,要是沒油水,三人也不會給親戚那樣賣力地拉票。
三人從親戚手上抽的油水不一,反正是拿到錢了,相當于變相地從李爺爺手上拿到了錢,這讓幾人自然高興。
琳瑯看李家是這樣處理的,不由為原身母女感到可悲,畢竟在原身世界,原身母女那樣妥善地照顧著李爺爺,結果還得到了李家全家人的嫌棄;在這個世界呢,他們花錢請人,還其樂融融,琳瑯自然不想看到這樣的情況,于是當下便將原身世界,原身母女的情況,投到了李爺爺、李父等人的夢中,她就不相信了,有了對比之后,這些人還能其樂融融起來。
他們夢到了原身世界的情況,但當然不會跟別人說自己的夢,畢竟那樣跟現在的情況強烈對比的夢,誰會傻到跟別人說啊,只是在之后,心情很復雜罷了。
首先是李爺爺。
本來他還挺滿意自己花錢雇來的人的照顧的,但一想到夢中李母照顧的時候,非常妥貼,且不要錢,讓他的退休金,還是歸他的。
而他有退休金,還有很多私房——在那個世界,他的幾百塊私房沒分給幾家——導致兒孫們都非常討好他,就想討好了他,他能給他們多一點。
可以說,在夢中李母沒離開的世界里,他的日子是過的非常好的,整天都清清爽爽的,只要外面天氣好,李母都會推著他到外面到處走走,他的精神狀態非常好。
然后還有兒孫給的情緒價值,讓他心情非常好。
還能隨便罵李母照顧的不好,李母也不敢說什么。
不像在這個世界,明明是他花錢雇的人,還有三人,他兒子說要是不喜歡誰,就不讓誰來了,但,事實上他誰也不能輕易趕走。
就好比說丁萍吧,看起來,她嫁進來沒多久,在李家應該地位不高,她家親戚,他應該能輕易趕走。
但其實不然。
那人照顧了他幾天,他覺得那人他不喜歡,就跟兒子說是不是將人趕走,結果,他兒子跟丁萍說,不讓她家親戚來后,丁萍馬上就不高興了,說要是將她親戚趕走,那就把她也趕走,讓李父再去找更好的老婆。
——丁萍怎么可能讓李爺爺將她的親戚趕走呢,趕走了,她豈不是要撈不到李爺爺的油水了。
李父頓時就不敢了。
于是說是讓李爺爺能將不喜歡的人趕走,最后就是,連丁萍的親戚他都趕不走,就更甭提曹立娘家的人和李大嫂娘家的人了,就更趕不走了,原因跟丁萍一樣簡單,因為李秋蕓和李大嫂從中撈到了油水,怎么可能讓李爺爺將他們家的親戚趕走。
于是,明明是李爺爺雇的人,還是三個人,按理該討好他,免得被他趕走才是,結果提供的情緒價值還沒李母好——三人既然意識到不怕李爺爺將他們趕走,他們的工作是鐵飯碗,大鍋飯是什么樣的,大家都是清楚的,對李爺爺的照顧自然也就那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