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到底,還是有家庭沖鋒舟的人家,以前太貪了,明明跑腿費少一個零,也已經很多了,但他們還不滿足,將跑腿費叫到了天上去,導致最后能請得起他們的,只有少數人,這樣大多數人缺物資,而他們家有的是物資,也不想想,這樣下去,他們不危險才怪了,畢竟周圍都是沒物資的人,就你有物資,這還不成了眾矢之的?就好像一個人面對著周圍一群餓狼一樣,這不可怕?
不得不說,接連發生了許多起有家庭沖鋒舟的人家被搶的事,讓這些人也終于意識到吃獨食是危險的事。
于是有人將物資分給周圍的鄰居,讓他們保護自己;有人將家庭沖鋒舟借給周圍的鄰居用,收點租金,防止自己一家有物資,周圍的鄰居全沒物資,給自己家帶來風險。
就連琳瑯都分到了一些物資。
琳瑯他們這一棟樓,也有人家有家庭沖鋒舟,之前也賺了很多物資,眼看著網上,還有業主群里的人都在討論,說哪哪哪地方又有家庭沖鋒舟的人家被搶了,然后又看業主群里有人缺物資,到處求物資。
這些聽的他們膽戰心驚。
因為從網上的數據來看,不少人分析,那些被搶的有家庭沖鋒舟的人家,多半只怕是被熟人搶的,因為不是熟人,根本不知道他們住在哪個樓哪間房,也只有熟人,才知道他們在哪兒。
所以這會兒琳瑯這棟樓里有家庭沖鋒舟的人家,看群里人討論那些被搶的人家,口氣里也充滿了幸災樂禍,再加上有人求物資,頓時也嚇著了。
周圍有人缺物資,這是最可怕的事,因為對方一旦真的缺,餓的受不了了,可能什么事都做的出來。
當下有家庭沖鋒舟的那家人便緊急開了個小會,最后決定,將一部分物資拿出來,給樓里的人分一點,再拿一點雇傭樓里人巡邏,愿意幫忙的,還可以借他們家的沖鋒舟使用。
有物資加沖鋒舟誘惑,還真有人愿意幫他們家巡邏。
有了這個巡邏,就沒人敢做什么手腳了。
果然,自從巡邏后,琳瑯他們這棟樓的人家就沒發生被搶的事了。
而琳瑯,因為也是這棟樓的一份子,也收到了這人家的物資大派發——那人家給每戶都發了五包裝的方便面一袋,還有水果罐頭和午餐肉罐頭各一罐。
那人家跑腿了幾個月,這些物資堆滿了,再加上樓里住戶走了三分之一,剩下的大概只有六十戶了,所以雖然一家分了這么多東西出去,他們也是分得了的。
按理,一家分了這么多東西,各家該滿足了。
但,總有不滿足的,嚷嚷著應該按各家有多少人分,而不是平均一家多少東西。
有了自己的巡邏隊,那家人安心了,當下也敢懟說話的人了,表示自己不是國家,不想那么麻煩,還一戶戶地統計有多少人口,再按人口分配物資,那他們家得麻煩到什么時候去。
那個抗議的人家,家里有十口人,據說是老兩口,再加兩個兒子兒媳和四個孫子,當時好像是老頭子過壽,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飯。
因吃過飯,外面在下暴雨,老兩口怕兩個兒子回家不安全,就讓兩家在老兩口家過夜,反正當時買房子時,是特意買比較大的,擠一擠能住得下。
結果第二天一早起來,發現積水嚴重,走不了,本來想等一等,想等水退了再走,結果等來等去,水不但沒退,還越積越多,而且一些地方還發生了水毀,于是根本走不了,便住了下來。
因為人多,家里的物資不多,導致這會兒物資短缺,知道有沖鋒舟那家物資多,這時看他們按戶給,他們家人多,吃虧了,便這樣嚷上了。
但,樓里像他們家這么多人的可不多,大多數人家都是三口之家,頂多就是加上老兩口,再多再多,就是再多一個孩子,也就是六口人,十口人的根本沒有。
因為大多數人家都是四口左右,所以附和他們家的人不多,畢竟不少人家的人并不多,要是附和他們家,到時自家并不能得到更多,只會幫那家人多得物資,這樣一來,誰會傻到附和他們家啊。
因沒人附和那家人,再加上有沖鋒舟的人家又雇傭了不少人,那些人還能用他們家的沖鋒舟,所以相當于擁有了一批擁護者,于是那家人的嚷嚷,便不了了之了。
這事這樣不了了之后,這棟樓也安靜了下來,沒發生其他地方發生過的家庭沖鋒舟人家被搶的事。
然后有了家庭沖鋒舟人家發的物資,這棟樓里的人終于過的好一點了,畢竟一連五包方便面,還有水果罐頭和午餐肉罐頭,只要留著慢慢吃,是能撐更多時間的。
當然了,對琳瑯來說,這不算什么,畢竟琳瑯的物資雖然不夠過一生,但目前還是很多的。
琳瑯現在最煩惱的是,隨著時間推移,不光鄉下停電,一時沒修好,城里停電的次數也越來越多,有時也不會馬上修好,沒辦法,一直打雷下雨,三五不時就壞,就算是城里,現在也沒法馬上修好了。
幸虧琳瑯考慮到了這一點,所以弄了很多充電寶,還給孩子買了好幾個平板,不耽誤孩子上網課。
有時沒網課,也不耽誤孩子無聊的時候看一會兒平板,充當電視。
現在外面一直在下雨,孩子不能出去玩,要是也不能看一會兒電視,那孩子要無聊至極。
其實琳瑯偶爾還是會趁著雨較小,帶孩子到樓下玩玩。
之前怕小偷趁著她帶孩子出來玩,來偷東西,但現在琳瑯想了個好辦法——她之前有買一些收納盒,她已經將那個房間的東西,全放在收納盒里了,然后將冰箱和冰柜,也拖到了那個房間里。
等要出門的時候,琳瑯便會將所有收納盒和冰箱冰柜全放進空間里,再關上門,不讓孩子發現那個房間的異樣,等回來的時候,哄孩子去看書,她就進屋,將東西再還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