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陷入了僵局。
關于那啥的鑒定像夏天的熱浪一樣沖擊著小區里一眾老鄰居的認知。
有罵宋家姐弟狼心狗肺的,有同情徐玉玲的,有懷疑的,但所有人都有個共同點——以一種看熱鬧的心態等著最終結果。
實在是大新聞。
姐弟倆為了不養親媽居然要求鑒定血緣關系。
可笑!
甚至連記者都來了。
各種采訪。
“請問您在這小區住了多少年了?”
“啊,幾十年咯,這原來是單位的福利房,我跟我家老頭子當時都是廠里的職工,分到的房子。”
“那是挺久了,那您聽說過最近小區的事嗎?”
“老宋家兩姐弟跟親媽鬧上法院那個?”
“能說一說嗎?”
“其實那姐弟倆都還可以,也孝順,是當媽的做得有點過分啊,這些我們小區都知道,我可不是胡說!”
“是是,謝謝您。”
“請問,大爺您知道徐阿姨家事情是怎么的嗎?”
“還能怎么,不就是那姓徐的花錢大手大腳的,兒子供不起了唄,不是我說,她從年輕那會兒有點虛榮,我們那時多樸素呀,就她又是裙子又要戴花,老宋還專門托人從外地買口紅香水,后來老宋不在了,家里的錢她拿著,沒人管著她,幾十萬的存款幾年就花光,嘖嘖”
“不可能抱錯的,那時都是在村里自己生的孩子,怎么可能抱錯嘛。”
“我是不清楚啦,反正宋時從小就跟家里長得不像,宋麗一眼就看出來長得像徐玉玲。”
“我估計是宋家那小子不想管他媽,現在的年輕人呀,嘖嘖”
“這多簡單,做個鑒定不就一清二楚了?又不會少塊肉。”
“誒你說徐玉玲不敢做,是不是真的那不是她的小孩?”
網絡上鋪天蓋地的報道,小道消息滿天飛,說什么的都有。
小區街道也鬧得沸沸揚揚。
街道壓力大。
徐玉玲壓力更大。
雖然別人嘴里都在罵宋家兩姐弟不是好東西,不過最后都會勸她,說到時候把鑒定書扔他倆臉上,讓他倆臉面落地,丟人到底。
徐玉玲就是不松口。
她就是拖。
還不忘抹黑宋時宋麗。
跑到公安局去坐著哭,什么也不說,就是哭。
沒辦法。
人家只能找到宋時,讓他想辦法處理家庭矛盾。
宋時一攤手,“我也想解決呀,也絕對配合,但前提是證明她是我媽,說再多都沒用,我只相信官方出具的證據。”
別的什么私人小醫院、鑒定所開具的,他都不認同。
徐玉玲淪落到賣包吃飯的地步。
她咬緊牙關。
放出話來,說給她養老,她百年之后就把這套房子給誰。
絕口不提鑒定的事。
她這一松,宋時這邊沒反應,宋麗那邊激動壞了。
跟家里男人一商量,趕緊提著東西回了娘家。
徐玉玲自然是拿喬。
她更想要看宋時灰溜溜的跑回來對她一番討好。
宋麗很放得下臉面。
畢竟,這可是一套房子誒!
又是買東西又是給錢,甚至還提出讓徐玉玲搬過去跟他們一起住,徐玉玲當然拒絕了。
只是隔三差五過去住個兩天。
完了回來就各種炫耀拉踩。
“.我閨女好啊.女婿也好”
“.兒子?呵,我哪有什么兒子,人家都不認我這個媽了,我沒兒子!”
但她在女兒家,其實過得并不開心。
首先伙食跟不上。
吃的都是些啥呀,一盤子菜里就那點兒肉,根本不夠塞牙縫。
偏生女兒女婿都說壓力大。
明里暗里希望她能拿錢出來改善一下家里的條件。
在宋麗心里,自己這媽手里頭可握著弟弟八年的工資,還有爸爸幾十萬的存款賠償金,即使這些年花了一部分,再大手大腳,總該也還有五六十萬吧。
當初她跟宋時先后結婚,可沒花什么錢。
宋時連彩禮都沒給。
辦了幾桌酒席就算結了。
她卻不知,若是徐玉玲還有錢,也不會鬧到法院里去了。
這事仿佛落下了帷幕。
徐玉玲安靜下來。
小區里的風言風語也漸漸平息。
直到有一天,一輛警車停在了小區的門口。
兩名敲響徐玉玲家的大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