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正文卷
廣州外城的夜市熱鬧。
到了白日,也不逞多讓。
西城外,有一座名為開元寺的寺廟。
不遠處,還有數萬外國人聚居的蕃坊。
本就是一片繁華之地。
他們到來的第二日,適逢廟日,不過是上午九點就形成一個盛大的圩場。
老百姓,就沒有不愛看熱鬧的。
海島土著們更是積極。
人山人海,只一會兒,大部隊就被擠散了。
尤大娘子早就預料過這樣的場景,每人發了一張紙條子。
上面書寫了他們這行人的來歷和住址。
找不回去的時候,就讓他們給當地人看。
她對大唐的治安倒是挺放心的,曾經不知道從哪里看過一個數據,說是貞觀三年,大唐一年的死刑犯還不到五十人!
于是,當她發現只剩下她和尤大郎后也沒有著急。
姊弟倆慢悠悠的閑逛了起來。
開元寺山門外,里三層外三層。
有的賣藝者在舞刀弄棍,有的搭臺演百戲,表演吞刀、吐火、頂水缸,或是戴角披毛,模仿動物舞蹈。
圍觀者見到精彩處為其歡呼吶喊。
銅板,“哐哐”往他們的土碗里扔。
原汁原味的表演,還真是挺有看頭的!
有個三十多歲的漢子,自己手擎一根十幾二十米的長桿,他家幾歲的幼女在桿頂做各種危險動作。
這可不是在吊威亞,沒有任何安保措施在的。
圍觀者,隨著小女孩的一舉一動,心都提到嗓子眼了。
高風險帶來高回報。
一刻鐘后,就屬這對父女倆掙得的銅板多到缽缽都快裝不下了。
尤大娘子和尤大郎各給了十個銅板的賞錢才離去。
和姊弟二人入鄉隨俗花銅板的方式不同,不知金幣貴的摩拉拔摩國國主和達納班查爾城城主,就是兩個妥妥的冤大頭。
他們在打賞了兩波雜技表演者后,頓時在圩場內名聲鵲起。
雜技班的班主們如打了雞血。
“快快快,把水缸趕緊給我頂起來,財神爺馬上就來!”
“小的們,打,打起來,不要假把式,你們給我真刀真槍的打,我剛聽說前面表演胸口碎大石的得了財神爺幾個金幣!”
聽到這些傳言的新南國人嘴角直抽抽。
要不是護國長公主給他們科普了大唐的銅板購買力,他們就和摩拉拔摩國國主和達納班查爾城城主一般,被人當傻子看喲。
人家大唐人的話,還說的怪好聽的。
財神爺!
哼,他們可就不同了。
公主殿下每天給他們每人一百個銅板,花完了事,膽敢超支的回去等著大王子的軍法處置。
冤大頭犯蠢,誰能攔得住。
沒有在戲攤大把花金幣的摩拉拔摩國小王子,此時正陷入了賭攤中。
大唐的廣州人,是真的好賭啊!
賭博的花樣那叫一個繁多。
可以幾人扎堆擲骰比大小。
還有人專門抱了自己精心挑選出來的戰斗雞、戰斗鴨,戰斗鵝來與旁人大比拼。
雞毛斗飛一地!
更有甚者從地上扯根小草,都能用來賭輸贏。
就是,總有一款適合你!
摩拉拔摩國國小王子只看了一會兒擲骰,就明白了其中的規矩。
看懂了,當然要加入其中啦。
新人總是運氣好。
擲了十回,贏了八次!
小王子快樂得都快飛起來了。
幾個侍從見他玩得高興,也在一旁為其吶喊助威。
形勢從第十一局開始,就不容樂觀了。
不僅把剛才贏來的銅板都輸光了,接下去的半小時內,小王子把自己和侍從們身上帶的金幣和飾品都輸了一個精光。
賭到兩眼發紅的他,甚至還把自己帶來的幾個侍從都輸掉了。
不要說,人不是貨品。
在大唐的廣州人看來,什么都可以用來做賭資,也什么都可以用來做買賣。
渾然不知小王子褲衩子都快賭輸了的護國長公主,帶著她家大弟隨便在到圩場上逛一圈,就能看到各種稀奇古怪的商品。
一個造型奇特的樹根,要價一百個銅板!
一塊足球大小綠油油毛茸茸的石頭,也有人愿意出五百個銅板購買。
就連雞爪子、豬骨頭、死魚爛蝦、死蛇爛鱔、枯蓬斷草,也有人攤在地上,用這些破爛貨來招徠買家。
有一個摳腳大漢對周圍的百姓唾沫橫飛的吹噓,吹噓他昨晚才抓到的海蜈蚣人如何如何的兇猛。
“這樣的海蜈蚣用來泡酒,可以解毒消瘡,蜈蚣越大越猛,藥效越好。”
大唐廣州人稀奇古怪的東西見多了,愿意買海蜈蚣的人還真不少。
還有一個老漢從山里抓到一條據說顏色很是罕見的蛇,用籠子裝著在路邊展覽,只有給他一個銅板才準看。
尤大郎拉著他阿姊付了兩個銅板,擠到了籠子邊看稀奇。
別說,一個銅板還真值,人家還真是個稀奇物!
白頭蝰,頭部呈白色,有淺褐色斑點和條紋,軀體和尾部背面呈紫褐色,有朱紅色窄橫紋。
乍一看。
就是白色的腦袋,七彩斑斕的蛇身。
別看它長得美,毒性大得很!
來看稀奇的人真不少,老漢樂得眉開眼笑。
更搞笑的是有個老太婆,聲稱自己采得異草,用秘方制成“交心藥”。
聲稱只要吃了這藥,郎君一定和娘子“交心”!
當下竟然有不少婦人掏錢爭購,甚至用金簪、耳等首飾交換,惹得周圍的閑人哄然大笑。
“阿姊,真有這樣的神藥嗎?”尤大郎對大唐的醫藥十分的上心。
“聽到周圍的那些人在笑沒?只有真心換真心,可沒有用藥換真心這么一說呢。”
“那,為甚還有那么多人信呢?”
“哎,這等下小把戲等她們回家后就能醒過神來啦,當人力不及時,就想走捷徑咯。你今后要是娶了媳婦兒可要做個好男人,要是對你媳婦兒不好,她可能就要喊:大郎,該吃藥了!”
無良阿姊,說道最后一句,哈哈大笑起來。
她家大弟顯然沒聽過這個梗,紅著臉小聲說:“娶了媳婦兒當然要對她好了.”
嘖嘖,幾年前還一副不開竅的樣子。
現在提到媳婦兒都曉得臉紅了。
看來,她離做姑姑的日子不久矣。(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