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牙上沾著紅紅的苕肉,舉著自己的小勺子搖頭晃腦。
小家伙走路很穩當,就是遲遲不開口說話,高興的時候眼睛會瞇成一條縫。
“咦?”粟母心里奇怪,難道真是有農村人的基因,所以吃得慣這些雜糧?
她家孫子平時還真不是吃嘛嘛香的娃,和他爹一樣是個只喜歡吃肉的家伙。
“啊!”粟喆看著碗里的紅苕沒了,指著大人桌上那盤,寶寶還要,不夠吃!
尤慈樂得逗兒子說話,“寶寶你想說什么?媽媽聽不懂。”
“寶”
“寶寶怎么啦?寶寶是吃飽了嗎?吃飽了讓外婆給你抱下桌去,等媽媽吃完飯再陪你玩呀!”
小家伙臉憋得通紅,手指著紅苕的方向,眼淚都快下來了,媽媽今天怎么那么笨啊。
“寶吃!”
餐桌上的人都驚呆了,還頭一回聽小家伙發出如此清晰的話來,雖然是兩個字足以讓家里人驚喜了。
“快,給他吃,給他吃!”
不用說,小家伙連啃兩塊紅苕還意猶未盡,粟家人后知后覺才發現了它的甜美。
一開始看不上、不在意的土特產,現在覺得五十斤太少。
尤其是在解鎖了在烤箱里烤熟的做法后,欲罷不能。
只要一烤紅苕,鄰居都能被香得來敲門,同層樓的鄰居因為她家的紅苕還走動了起來。
尤慈給老太太打電話,把她兒子對老家紅苕的喜歡說了一遍。
讓給她郵遞一百斤去,當然這是后話。
與此同時,柯慶國剛跟著副縣長呂致平出差回家。
尤鳳英獻寶一般,用微波爐給他叮了兩個紅苕出來。
“聞聞,就說香不香?”
“再香不也是一股紅苕味兒么?”直男他差點沒被媳婦兒擰耳朵。
其實,用微波爐叮出來的紅苕,比烤的味道還是差一些,家里沒烤爐,條件就是這么個條件。
柯慶國狼吞虎咽干掉了兩個,知道是侄女為大姐夫折騰出來的良種后,感慨不已。
當然,好東西習慣性的要和領導匯報匯報。
“走,還上什么班!一塊兒去你姐夫的烤攤那兒嘗嘗味兒。”
呂縣長其實是個急性子,若說一般蔬菜瓜果,會挑肥揀瘦的選地長,他勉強不來。
可紅苕就不一樣了,就說哪里的泥巴它長不大?
柯慶國方向盤一打,姐夫在縣城里流動攤販的軌跡就那幾個地兒。
等他剛把領導車過去,就看到了遠遠的一圈人,把他大姐夫圍了一個里三層外三層。
“老板,這爐紅苕還要等好久?”
“我要買五斤,有沒我的份?”
“別擠,別擠,我都給過錢了的,老板我剛才給的九塊錢,這爐有我三斤紅苕哈!”
新鮮的紅苕一斤有兩個左右,烤出來縮水了2030
三塊錢一斤,平均一個的烤紅苕約莫一塊多錢。
呂縣長的心都被燙熟了。
在車里等了約莫半個小時,見證了江縣當下最火爆的烤紅苕攤販,柯慶國走后門才給他搶來了一個。
秋天里的第一個烤紅苕,讓呂縣長吃出了甜蜜幸福的味道。
怪不得人山人海擠著買,不愛吃這一口的,肯定是因為吃過的紅苕不夠甜!
“走,今天咱們就去拜訪你家小侄女!”
他實在等不及了,剛從ZJ省興市考察回來,受到了強烈的沖擊。
一個賣粽子的企業,都能做成中國馳名商標。
同樣是農村,雖然他們去的季節不對,沒有趕上據說從采摘地當天坐飛機運到海市,賣二十幾塊錢一斤的草莓。
看人家的種植面積,聽當地人講述的棚栽技術。村民家家修的漂亮別墅,車庫里的小汽車。
同行的考察團成員,誰不羨慕?
他一路都在琢磨,江縣的農業,尤其是特色農業要如何發展。
瞌睡來了,眼下不就遇到了枕頭么?
柯慶國也沒推脫,呂縣長已經在江縣任職一年了,為人還算清正,是想做一番事業的人,幫他也不會坑侄女。
尤語家正忙著搭育苗棚呢,按照育苗標準一畝地的育苗棚,最多育苗八到九萬株。
去年真的是,擠得慌。
索性就把家里之前的四畝沙地和五畝稻田,全部改建成了育苗棚用。
家里進出幫忙干活的人不少。
尤家小姑爺帶來的陌生客人,村民們眼里全是好奇。
看著人家氣質不像普通人,倒也知趣,趕緊出來都下地去了。
“爸,媽!小語,這位是我們縣負責農業的呂縣長,今天是特意來咱家拜訪小語的。”
“副縣長,副的!”呂致平樂呵呵,還開起了玩笑,一派和煦的鄰居大叔模樣。
尤語先是驚詫繼而又恍然大悟般,和縣領導握爪:“歡迎呂縣長光臨寒舍,咱們家今天蓬蓽生輝呀,回頭您用過的茶杯可得讓我爺爺收藏起來。”
“呵呵呵,小姑娘還是個幽默的,好好好!”
幾句玩笑下來,尤爺爺都沒了剛才的緊張,他家還是第一次來這么大的官呢,心都快跳出到嗓子眼了。
“老人家,你們這是在忙什么呢?”
“噯,領導,我們家正在搭育墨菘苗的大棚呢,今年比去年提前兩個多月育苗,想要在十二月上個早市。”
“哦?不是說這個品種天氣越冷長得越好么?”
“普通紅油菜薹,天氣越冷,甚至打過霜才更甜。我們家的墨菘本身糖度就很高,倒是不拘時令,上市早,菜農們也可以早些變現了。”尤語在一旁做著補充說明。
就著這個話題,呂縣長把尤語家今年的墨菘三百畝種植安排,了解了一個明明白白。
“去年自己留的種子?那和從農業種子公司買回來的,品質能一樣嗎?”小打小鬧還好,三百畝出個差錯,影響的菜農可不少的。
“請領導放心,像墨菘這樣的十字花科菜蔬本就是可以擇優留種的。
不然像武漢的洪山菜薹,也不能保持一千八百多年的種植模式和味道!
而且我們家墨菘從小時候的苗就與普通的紅油菜苔不同,等到移栽的時候,品相一目了然。”
“原來如此,根據你家去年的種植經驗,墨菘對土壤和環境的要求怎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