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娘的大唐豈容爾等染指第147章 論科舉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老娘的大唐豈容爾等染指 >>老娘的大唐豈容爾等染指最新章節列表 >> 第147章 論科舉

第147章 論科舉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思不棄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女尊王朝 | 思不棄 | 老娘的大唐豈容爾等染指 


就在東岳廟的事情發生的同時,李秀寧已經昏迷了半月時間,李淵此時已經心急如焚,就算自己早早的從長安出發去太原,但是這一路的風波,已經耽擱了太多的時間。

自己雖是唐國公左遷太原留守,但是誤了上任的時間,一樣要吃掛落,加上太子楊廣如今對自己還是虎視眈眈,一旦自己無法如期上任,太子在圣人面前說上兩句,到時候就不是那么簡單的能夠脫罪了。

李淵無奈的去拜訪孫思邈,想要看孫思邈能不能和自己一起去太原,卻被孫思邈一口回絕,這老道士才剛剛剛剛揣摩出長旺村民夏寒冬暖的一點秘密,此刻是決計不會離開的,再說,你唐國公女兒的命是命,這滿村的長旺村民的命就不是命?

夏天越熱,這長旺人越冷,三伏天里老年人往往頂不住嚴寒,紛紛凍斃,冬天越冷,這長旺人越熱,晚上睡覺都要抱著冰塊,稍有不慎,自己就把自己燒成了一團焦炭。

如此違反天地四時,才有了人倫慘劇。

孫思邈醫者仁心,斷然不能用世家權貴的法子去壓迫于他,而李秀寧此時的情況根本就不允許離開孫思邈,李淵也只能是拜托柴紹在蒲州照看李秀寧,同時又把李神通和許氏留下,囑咐二人一旦李秀寧醒來,身體見好,就立刻前往太原與他匯合。

這柴紹原本是在長安督建永福寺,柴豹飛鴿傳書說明了李秀寧的情況,柴紹便是一刻不停的快馬趕來,見到李秀寧昏迷不醒之后,便囑咐柴豹將汾陽柴氏這些年收集來的天材地寶,名貴藥材一股腦的送給了孫思邈,凡是孫思邈開口,柴紹必然是無所不應。

裴寂和劉文靜二人也是時不時的前來拜會,期望李秀寧醒來告知李平陽的下落,這一來二去的就和柴紹給混熟了。

柴紹從裴寂劉文靜的口中得知李平陽的事情,也是對于這個素未謀面的隴西李家分支好奇無比,原本想讓柴豹出力去打探一下,卻被柴豹一口回絕。

等李淵的車駕離了蒲州,孫思邈便要帶著李秀寧前往長旺村。

一時間柴紹犯了難,作為河東人,柴紹也自然知道這長旺村的詭異之處,他有些擔心李秀寧能不能抵御的住長旺人的詭異,畢竟在柴紹眼中,李秀寧是個連真罡都沒有修煉出來的弱女子。

“這春秋之際,冬夏之際,長旺之人的寒氣和炎氣處于轉換之時,兩者將將達到一個平衡,只要天氣不是持續的陰雨或者秋老虎,這長旺人此時與常人一般無二。”孫思邈說道。

柴紹還是面露為難之色,孫思邈不由有些怒意,為了救治李秀寧,自己已經耗費了大半個月的功夫,原本是想從研究這長旺人的炎寒二氣轉換,夏秋之際炎氣如何誕生,看能不能解開這長旺之迷,如今已經是耽誤了,又要等上好幾個月的時間。

自己必須趕在秋冬之際到來之前,再入長旺村,轉而研究寒冰之氣消失的過程。

整個研究計劃徹底被李秀寧打亂了。

這期間自己去找過一趟曇延,才得知前因后果,李秀寧身上的煞氣也是個不穩定的瘟疫之源,若是擴散開來,蒲州府百姓必然遭殃。

而曇延竟然已經是阿羅漢的果位,因是鎮壓大河煞氣,卻是絲毫動彈不得,更不用說施展佛光救治李秀寧,也只能拜托自己出手了。

老道士就是個勞碌命啊。

這李秀寧似乎頗得曇延看中,卻是不知是何緣故。

柴紹執拗不過孫思邈,也不敢得罪孫思邈,只能答應孫思邈將李秀寧帶到長旺村。

裴寂和劉文靜聽聞此事,為了第一時間得到李平陽的消息,跟隨著去了長旺村,至于李神通和許氏,自然是跟著不提,柴豹的因為要孫思邈調理身子,同時也想拐帶走秦鳴鶴,也是跟著來了長旺。

被稱為蒲州禁地的長旺村,一群浩浩蕩蕩的人住了進來,卻是熱鬧起來。

裴寂和劉文靜此時坐在村外五里的亭子處,不由相視一笑。

上次兩人在這里被凍了個半死,如今故地重游,卻是沒有一絲的寒氣,只能是贊嘆這世間之事的奇妙玄奇。

“這柴紹倒是個癡情的人兒。”劉文靜笑道,“就是不知道這李秀寧何時醒轉,難道這柴紹就這么一直陪下么?”

裴寂說道,“那是婚書已定,聘禮已下的自己媳婦,他自己若是不上心,豈不是得一個薄情寡義的名頭?再說,他柴家還指望著攀上唐國公李淵這條船,好讓自己躋身門閥之列,不論從個人還是家族,柴紹都得這么做。”

“就是不能聽你分析,一分析,這世間就沒有真情真愛,都是滿滿的利益和算計,我說玄真,你們世家出來的人是不是都是這樣?”劉文靜笑道。

裴寂苦笑,“你也是世家出身,這話說的有失偏頗了。不過這世家重利,倒是世人皆知的事情。”

劉文靜搖頭,“我算什么世家,我父戰死,這家道就沒落了。朝廷說給我補官,補到現在,官職的毛都沒有見到一根,你說我算什么世家出身?所謂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下品的世家,能叫世家?”

裴寂說道,“總是有機會的,如今世道太平,難保有一天,這天下再無世家上下品之分。”

劉文靜苦笑,“當今圣上稱得上一句雄主,譬如這朝廷開科舉,就是想要走出一條新路來,籠絡天下之才,但是選官取士還是九品中正為主,科舉只是補充,所以這科舉之道,略顯尷尬。上品身份尊貴看不上,下品學識淺薄考不上,猶如雞肋。”

裴寂點點頭,“但是我始終覺得這科舉才是將來這天下的正途,任人唯賢,任人唯才,才是這天下循環的正理。”

“是這個道理,但是這天下間講道理的事情和地方屬實不多。”劉文靜說道,“若是科舉要成,必須要一位雄才大略之主,強壓這世家一頭,才能慢慢奏效。”

繼而一嘆,“如此雄主,當真難求,如今的太子,卻是難有如此的氣象。”

裴寂和劉文靜對視一眼,同時嘆了一口氣。


上一章  |  老娘的大唐豈容爾等染指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