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話事人第五百二十七章 要講法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話事人 >>大明話事人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二十七章 要講法律!

第五百二十七章 要講法律!


更新時間:2024年06月14日  作者:隨輕風去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隨輕風去 | 大明話事人 


林大官人當晚住在了郡城公館內,甚至把整個公館都包下了,不然安置不下身邊如此多家丁。

次日清晨,林大官人推開床上的美人,起身去院中練大槍。

才打開屋門,就見外面跪著一個人影。

這讓林大官人嚇了一跳,誰大清早的在這里刷存在感?

再細看,這還算年輕的士子不是別人,正是松江府文壇后起之秀陳繼儒。

這時馮時可走進了院子,對陳繼儒問道:“仲醇你為何在這里?”

陳繼儒對林大官人叩首道:“九元仙人在上!我也想裝啊不,揚名!”

馮時可又對林泰來苦笑道:“他從我這聽說了你給顧家設計的揚名方案,人就瘋魔了。”

林泰來看向陳繼儒,問道:“你為什么想揚名?我要聽實話!”

陳繼儒痛苦的說:“昔年我與唐文獻、董其昌并稱為云間三英,可是萬歷十三年,唐文獻、董其昌都鄉試中舉。

萬歷十四年會試唐文獻又中狀元,萬歷十七年會試董其昌二甲第一傳臚選為庶吉士。

唯獨我連續鄉試不中,至今蹉跎于學校,內心委實煎熬!”

林泰來相信這是大實話,這種對比確實讓人難受。

又試探說:“他們兩人,一個狀元一個傳臚,你科舉之路怎么也不能比他們更好了。”

陳繼儒還是以實話答道:“故而在下想要成名于文壇,聊以自慰平生,也算對自己心境有個交待!”

于是林大官人說:“看在你還算實誠的份上,又有馮兄的屢次舉薦,我就指點一下你。

你可以選個時間,在府學那里當眾焚燒儒衣儒冠!

宣示徹底絕意科舉仕進之路,拋棄功名利祿之心,然后退居山林,以后就走山人名士路線。”

這本來就是歷史上陳繼儒曾經干過的事,林大官人只是信息的搬運工。

不知情的陳繼儒大為震撼,想象了一下當眾焚燒儒衣儒冠的場景,感覺確實挺酷炫的。

無論自己以后發展如何,起碼眼前的風頭已經搏到了。

近些年來文壇風氣朝著往狂怪的路子走,很多文人為了出名想盡創意博關注,典型代表就是林.反正例子很多。

今天第一副盟主、九元仙人的對他陳繼儒的指點,起碼能讓他少走十年彎路。

對林大官人而言,這也算是一筆長期投資。

歷史上陳繼儒這個人還是非常善于“經營”的,這筆投資應該虧不了。

送走了千恩萬謝的陳繼儒后,林泰來就準備繼續對松江府進行友好訪問。

按照之前行程規劃,還有兩個項目,一是會見在地方社會事務上具有重大影響力的老鄉宦林景旸,二是訪問地方事務議論中心松江府學。

林泰來考慮片刻后,決定調整一下次序,先去訪問松江府學,然后再去會見林太公。

因為府學就在城里,距離下榻公館也不遠,而那位林太公則居住在城外,所以就先近后遠。

不過在去府學的路上,又經過了府衙,本著“來都來了”的精神,林大官人便又先進府衙轉了轉。

知府徐貞明詳細稟報了施工資料,“已經采取分段施工的辦法,共計十七個號段。

工期預計從今年秋冬到明年秋冬,預備用木一萬根,用石四萬塊”

林大官人揮了揮手說:“技術上的事情你自己做主就好,不必事無巨細都向我說,我只要結果!

我今次來此,就是想當面問問伱,可還有什么公開反對的士紳么?”

徐貞明答道:“原南京太仆寺卿林景旸近日遞了呈文,請求再議工程之事。”

“果然有這老匹夫。”林泰來嘀咕了一聲,又問:“你怎么看?”

徐貞明嘆道:“這樣的人成事不足,敗事有余,肯定具備搗亂的能力。”

林泰來與知府簡單聊過了后,就起身離開府衙,繼續前往府學。

天下學校和衙門一樣,建筑格局大同小異,林大官人雖然是第一次來到松江府學,但也是熟門熟路。

一行人遠遠的就能望見,在明倫堂前已經有百十個文士聚集了,不知是為了什么。

走得再近點,就能看清有個素色冠服的六旬老者,正中氣知足的站在月臺上講話。

陪同林泰來一起過來的馮時可驚訝的說:“林太公怎得也在此處?”

然后又對林泰來介紹說:“月臺上這位老丈,就是計劃稍后出城拜訪的林景旸林太公。

不想碰巧林太公今日進城,也來到了府學。”

作為一個有點受迫害妄想的人,林大官人不太相信巧合,冷笑道:

“馮兄宅心仁厚,不以惡意揣度他人難道真的是碰巧么?

我昨天入城的消息,只怕各大家族都已經知道了吧?

馮時可有點為難的說:“先聽聽林太公說什么吧。”

此時林太公正在說:“我認為,我們松江府向朝廷借貸的二十萬金,應當優先用以重修海塘!

郡城東南距離大海不過七十里,自古以來海潮兇猛,又兼本府地勢低洼,時有海水倒灌之危!

如今海塘已經有些年頭了,故而當務之急是重修海塘,而不是疏浚吳淞江故道!

我等鄉人應當向府衙請愿,將銀子用在海塘上!”

聽到這里,林大官人心頭直接“臥槽尼瑪”,殺人的心思都有了。

自己動用人脈上下勾連,才從朝廷騙來二十萬兩銀子!

這個糟老頭子輕飄飄的幾句話,就想把自己辛辛苦苦騙來的銀子挪用?沒見過這么不要臉的人!

馮時可看了眼林泰來,無奈的上前道:“林太公!國庫借出這二十萬金,乃是專門用在疏浚吳淞江工程的,豈能擅自更改用途?”

林太公振振有詞的答道:“這二十萬金最終還是要靠松江府本地的田畝來償還,所以到底如何使用,就該多聽取本地公論!

馮老弟你應當也知道,今年夏季就發生了海水倒灌的災害,漂沒人口牲畜無算,難道還不能說明輕重緩急么?”

經過了反對增征助役銀、反對改金山衛為金山州這兩次成功案例,林景旸這個老鄉官還是很有威望的,說完之后就引發了一小波歡呼聲。

馮時可并不善于急辯,面對強詞奪理,一時間找不到話應對。

林大官人環顧四周不屑的說:“請了幾個托兒就敢自以為是了?”

馮時可低聲解釋道:“也不是托兒,林太公曾為府學捐田六百畝,自然有聲望。”

林大官人說著話時,雙手在袖子里活動了幾下。

跟隨三年以上的老兄弟都知道,林坐館這是在準備袖里乾坤法術,許久不現于江湖的鐵拳要出現了。

馮時可作為松江府本地人,左右為難,眼瞅著林泰來準備上物理手段了,急忙勸道:

“九元君別急!可以請徐太師家出面,幫忙說服林太公!”

那林太公都六十歲的老頭子了,哪能經得起林氏鐵拳?

林泰來輕笑道:“如果要靠別人解決問題,豈不就讓貴寶地的人覺得,我九元真仙太無能了?”

說罷,林大官人分開人群,大踏步走上了月臺。

報上姓名來歷后,引起了人群一陣嘩然,畢竟松江府就挨著蘇州府,林大官人的名氣在松江府也很大。

林大官人假模假樣的對林太公施了一禮,說:“方才老丈的話我都聽到了,但是我非常好奇老丈你的動機。

你主張挪用朝廷資金去重修海塘,難道是因為你們林家有大量田地臨海?”

就是有也不能承認啊,林太公想也不想的答道:“非也!”

林大官人又問:“還是說,你想包攬海塘工程?”

就是想也不能承認啊,林太公還是答道:“非也!”

林大官人再問:“亦或是,你想打出反對旗號,從中索取好處?”

林太公仍然堅決不承認:“非也!”

林大官人仿佛生氣了,劈手揪住了林太公的領口,質問說:“這也不是,那也不是,莫非老丈你消遣灑家?”

林太公掙扎的說:“老夫出自公心!完全出自公心!”

林大官人大聲呵斥道:“我好心與你商議,你卻半點誠意都沒有!甚至還公然挑釁我!”

他越說越生氣,又伸手掐住林太公的脖子,把這老頭舉了起來。

林太公氣息不暢,憋得老臉通紅,雙腿亂蹬。

林太公的仆役見狀就沖了過來,但又被林泰來的家丁擋住了。

突然就動起手,毫無心理準備的臺下眾人一時間看懵了。

這傳說中的林九元果然兇殘,連老人家都不放過!

馮時可盡職盡責的大叫道:“林太公乃是縉紳體面人,九元君要三思而行啊!”

林大官人收回了一只拳頭,略猶豫的說:“馮兄所言有理,確實應當三思。對于林太公這種鄉宦體面人,還是要講法律的。”

臺下的本地士人們當然想把林太公從魔爪中搶救出來,便一起叫道:“對極!對極!該講法律!”

其實他們也不懂林九元所說的“講法律”具體是什么意思,但無論如何,“講法律”總比讓林太公當場挨打好吧!

林泰來回頭對左右護法問道:“關于打人的法律是什么,我又記不清了!”

左護法張文面無表情的背誦道:“壞卻一眼睛,杖百徒三年。若還雙眼損,杖百流三千

如損人一指,減律杖七十。損人一牙齒,該問七石米”

當初社團從一個訟棍手里搶來一本“職業秘典”,里面有首法律歌謠。

于是林坐館就強迫左右護法背誦這首歌謠,并且還說什么優秀社團人必須要知法懂法。

臺下眾人只聽得目瞪口呆,聽說林九元身邊伙計都是社團出身,沒想到如此熟悉律法。

尤其對于打人方面的條例,比他們這些讀書人還明白。

就是為什么要背誦這些判罰條例?難道是林九元為了警醒自己?

眾人又看向林泰來,卻見九元真仙皺著眉頭,像是學術研究一樣,舉著拳頭在林太公身上各處比劃了半天。

最后大聲嘀咕道:“打落一顆牙齒罰七石米,看來看去還是這個最有性價比。”

臺下眾人:“.”

他們忽然隱約預感到要發生什么了,你林九元所說的“講法律”,就是這個意思?

林太公那通紅的臉色瞬間變成慘白了!你林泰來三思,就三思出這個結果?

武力并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在巨大利益博弈上,打個把人完全沒用!

忍不住拼盡全力的說;“林泰來!奉勸你好自為.”

但林太公的話還沒有說完就結束了,因為林泰來一記鐵拳直接擊中了他的嘴邊。

滿嘴血的林太公直接飛了出去,不知多少顆牙齒也飛了出來。

林大官人還是收著勁打的,不然林太公就不只是滿嘴血的問題了。

臺下很多人仍然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你林九元竟然還真打?

冷場片刻后,立刻群情憤激!林泰來的行為,已經引起了公憤!

馮時可感覺場面要失控,急出了一頭冷汗,擦都擦不完。

這里根本就不是你林九元的主場,你還敢這樣公然打人,實在太無腦了!

還在月臺上的林大官人舉起了手,高聲說:“爾等在這里憤怒又有什么用?要講法律!”

有人義憤填膺的叫道:“講法律又能有什么用?難道還能讓你林九元坐牢?”

別以為大家不知道你的底細,當年你林九元號稱“日均五人”的時候,坐過牢了嗎?

林大官人回應說:“你質疑的沒錯!我現在就去衙門自首,聽從衙門判決!你們如果想見證就一起去!”

眾人:“.”

有一個算一個,完全看不懂林九元是什么意思了。

林泰來招呼著身邊的伙計們,“仔細在地上搜尋,將林老丈所有被打落的牙齒都找出來,這可是重要證物!”

過了一會兒,將證物搜集完畢,林泰來就一馬當先的下了月臺,朝著府學外走去。

很多人根本不信林泰來真會自首,就在后面尾隨著。

然而林泰來居然真的去了華亭縣縣衙,并在縣衙大門外找了個寫字攤子,親自寫了份自首狀。

然后就拿著自首狀,大搖大擺的進了華亭縣縣衙。

(本章完)


上一章  |  大明話事人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