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關家逆子,龍佑荊襄第六四四章 做逍遙津戰神?還是大魏張文遠?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關家逆子,龍佑荊襄 >>三國:關家逆子,龍佑荊襄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四四章 做逍遙津戰神?還是大魏張文遠?

第六四四章 做逍遙津戰神?還是大魏張文遠?


更新時間:2024年04月04日  作者:牛奶糖糖糖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牛奶糖糖糖 | 三國:關家逆子 | 龍佑荊襄 


——愚弟就不懂了!

——愚弟都不怕?

——大哥怕什么?

當夏侯淵這一番振聾發聵的聲音悉數傳入曹操的耳畔中時,無疑,他的精神被振奮了許多,那瞳孔中射出的眼芒也變得犀利了。

——是啊,妙才說的不錯,孤還有四十萬驍騎,孤手下的疆域依舊是這天下之最?

——孤怕什么?孤何須懼怕那關家父子?孤何曾懼怕過那大耳賊與諸葛村夫?

想到這里,“哈哈哈哈”…曹操突的大笑了起來,他迎上夏侯淵,看到一臉激昂、振奮的夏侯淵,雙手重重的拍在他的肩膀上,“妙才,你說的對呀,有你在,有孤的幾十萬大軍在,孤何懼之有?”

感受著曹操那孔武有力的手掌在肩膀上磨擦…

夏侯淵神色依舊凝重,他鄭重其事的說,“大哥放心,漢中、陽平關那邊有我與賈先生在,縱只是十余萬兵馬,足以將那大耳賊的二十萬蜀軍殺得片甲不留。關中這邊,方才我問過了,算上大哥退回來的兵馬,也尤有十余萬甲士,大哥若想奪回洛陽,只需致信一封于北方冀州的子文,由他率大軍而下,大哥則是一聲令下,兩路齊進,那關羽如何能抵擋的住?”

夏侯淵一貫是一個極致的務實主義者。

他是從窮困潦倒過來的,一步步的成為如今大魏的“驃騎將軍”,在成為西線戰場的統領之前,他南征北戰,平定叛亂所趕過的路,所急行的軍隊,怕是比一個普通將軍一生走過的路都要長!

勤儉節約是他的品質,凡事抓大放小,雷厲風行則是他的手段。

就如此番的局勢,他一番話直接闡明了自己的觀點。

洛陽丟了?天子丟了?怕個鳥?舉全國之力奪回來就是!

只是…

在這點兒上,曹操的想法與他不同。

曹操一本正經的說道:“子文(曹彰)的書信孤在路上時就收到了,北境還有烏桓的殘部,還有南匈奴五部,更有年年寇邊劫掠的鮮卑胡虜,待得洛陽失陷的消息傳到那邊,保不齊這些胡虜會生出什么壞心思!子文那二十萬兵孤沒打算動!況且…洛陽新敗,三軍士氣低落,敵軍的士氣正直高昂,這種時候亦當避其鋒芒,權且忍讓…待得時機來臨之際,無論是洛陽,還是天子,孤早晚都會奪回來!”

因為夏侯淵那激昂、振奮的話;

因為看到了好兄弟、好連襟夏侯淵…那個神色黯默的曹操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曹操,又變成了一個果敢睿智的梟雄。

那眼中失去的光又回來了…

夏侯淵聽得并不急于反攻洛陽,當下有些意興闌珊,不過…既大哥提到了“時機”兩個字,他便隱隱的懂了。

一貫沉默寡言的賈詡則是點破了問題的關鍵,“夏侯將軍,大王的意思…我們大魏可急需一場大勝仗啊!漢中一戰…若是得勝,那么足以提振三軍的士氣,為反攻洛陽創造條件!大王這是對將軍寄予厚望…”

曹操最喜歡賈詡的就是這一點,什么時候該說話,該說什么話,什么時候該閉嘴,這老毒物太懂了。

話題轉移到漢中一戰,夏侯淵拍著胸脯向曹操保證,“之前我派衡兒(夏侯衡)與子丹(曹真)來關中募集雍涼兵馬,只是為了確保萬無一失,其實…那大耳賊來勢雖兇,卻也不過是強弩之末,他沒糧食了,哈哈…賈先生在蜀中安插的細作發回情報,那諸葛村夫即便是傾整個巴蜀之力,也沒有募集到多少糧食?也正是如此,那劉備不敢上定軍山,更莫說是強行突圍我設下的關卡!”

說到這兒,夏侯淵的聲音中又添得了幾分篤信,“反觀…我們漢中,有五斗米教留下了大量糧草,若是堅守,足夠漢中十年之用,大哥,你就放心好了,待得那大耳賊斷糧之日,便是我率軍突擊之時…這一次,保管讓他二十萬蜀軍悉數葬送于此,生擒那大耳賊以振三軍士氣!”

夏侯淵越說越是自信。

也不怪他如此,事實上,三軍未動,糧草先行…大軍最害怕的不是戰況的不利,而是糧草的補給!

在屯田制之前,曹操每每征戰均受制于糧草。

這種滋味兒,他最是能夠體會。

看著夏侯淵那堅定的眼神,曹操亦是受到深深的鼓舞,他重重的頷首。“有妙才在,漢中…孤無慮也!”

隨著曹操的話…賈詡緩緩點頭,程昱則是連忙拋出下一個議題,“大王,西線戰事首在漢中,中原的局勢則是暫時擱淺,唯今最讓人擔憂的反而是淮南…聽聞淮南那邊戰事已起,想來文遠將軍獨木難支,并不輕松…”

程昱的話剛剛落下。

曹操的眼眸瞇起,“孤在來時的路上已經發快馬加急去淮南…”

“大哥是要張將軍死守合肥?或是效仿昔日逍遙津一戰,再重創那些江東鼠輩么?”

夏侯淵直接開口。

“不!”曹操不假思索的回道:“現在的情況可不比當年,洛陽一丟,整個大魏的戰線勢必回退,合肥守不住的!”

“那…”夏侯淵睜大眼,儼然…他預感到了大哥曹操在淮南的命令,他語速加快,語調中帶著不解:“那淮南就這么讓了?”

這話脫口,賈詡與程昱彼此互視了一眼。

兩人默契的閉上了嘴巴,一副眼觀鼻,鼻觀心,什么都看透了,都洞悉了,卻什么也不說的既視感。

卻聽得這時,曹操用斬釘截鐵的語氣,冷冷的吟道:

“放了!”

“勉強據守,在淮南損兵折將,不如集結兵勇,形成合力,痛擊來犯之敵…”

說到這兒,曹操的聲音中帶著幾許絕然,“若傷敵十指的代價是斷孤一指,那孤寧可也傷及十指!決不能斷了這最關鍵的一指!”

儼然,曹操這話意味深長。

“十指”是指代的淮南,而他不能接受的斷掉的一指則是——張遼張文遠。

“大哥…可…”夏侯淵儼然還有話要說。

“呼…”卻見得曹操用一聲粗重的呼氣堵住了夏侯淵接下來要說的話,“文遠是義士,孤最重義士,文遠不能有事兒,孤唯今只盼他能收到孤的詔命,在那江東軍對合肥形成包圍之前…遁往徐州!若如此,便是失去了淮南,孤做夢也能笑醒!”

隨著曹操這一番話的吟出,滿座寂然一片,不止是賈詡與程昱,哪怕是方才情緒激動的夏侯淵,他也能體會到大哥做出這份決議時內心的艱難與苦澀。

他現在能做的…不是勸說大哥,而是…而是打贏漢中這場關乎大魏興衰存亡的戰役!

重新拾起大魏三軍將士那墜入谷底的士氣與戰意啊!

——大哥,如今的情形,你委實不易啊!

“哈哈哈…哈哈哈…”

“鼠輩就是鼠輩,看看,看看,本將軍不過是略微出手,那江東鼠輩即是望風而逃,哈哈哈…”

淮南,合肥城外。

張遼的大笑聲與咆哮聲驚起了幾只枝頭本在筑巢的雀兒。

就在剛剛,他率騎兵出擊,直接從半道截殺了一支江東運送輜重的軍隊,大獲全勝,繳獲的輜重、糧草不計其數。

反觀那些運送輜重的江東兵馬,只是抬起頭看了一眼,發現是張遼朝他們沖來時,哪里還有抵抗的意思?

所有的盾陣在那一剎崩潰、瓦解…

所有兵馬悉數逃離。

這一仗…可謂是再度打出了張遼的自信。

讓他又一次意識到,他…依舊是那個讓江東小兒止啼的逍遙津戰神,這淮南,只要他還在,就還能守,就還不曾倒下!

“鼠輩,縱是再多人,縱是換了個主子,可依舊是鼠輩…”

“哈哈哈哈…”

張遼那豪邁的笑聲還在繼續。

“張將軍神武…”

“張將軍神武…”

一干副將連連拱手稱頌。

是啊…

如今淮南的局勢下,這么一場張將軍親自出馬的大勝,顯得是那樣的彌足珍貴。

“報…”就在這時,一道聲音傳來。

傳訊兵聲音的傳出與這信使的抵達幾乎是同時。

“魏王詔令,八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

只見得信使闖入大帳,氣喘吁吁的單膝跪地,迅速的解開身后背著的竹簍,然后將竹簍內的魏王詔書遞給張遼。

張遼連忙接過…

如今,大王曹操的安危,他亦是無比關注,不過…至少這封信的傳來,能夠證明,大王無恙!只要無恙,那…就好,就比什么都重要!

想到這里,張遼心中是驚喜的。

可…隨著這詔書的展開,隨著那詔書中的一個個字眼浮現在張遼的面前,他的眼中…只剩下驚,再無半個“喜”字了。

“將軍?大王無恙吧?”

“將軍…將軍,大王如何吩咐的?”

似乎是看出張遼神情的驚訝,一干副將連忙問道。

可張遼,唯獨他,心頭像是涌起一股難以名狀的復雜情緒,因為…在曹操的詔令中,最核心的字眼卻是一句:

——舍棄江淮,即刻退往徐州!

舍!退!

舍?退?

一時間,張遼愣住了,仿佛…往昔在這淮南發生過的一幕幕如同過眼云煙般,一件件的閃現于眼前。

包括那孫十萬大軍將至,曹操發來的急件——“賊至,乃發”!

包括,他張文遠愣是在孫十萬軍中亂砍亂突,整整砍了一夜加上一個上午,那一戰他喜提“張八百”之名…

包括,那十萬大軍喪膽還!那小兒止啼!那江東鼠輩的望江興嘆。

淮南,這是…他張遼與手下兄弟們用鮮血與汗水換來的地方,鑄造的不屈城防,難道…難道就要這樣放棄了嗎?

張遼的內心開始掙扎。

他知道曹操的決策一定有他的道理,也許是從全局的戰略考慮,也許是因為其他的緊急情況。

但是,放棄淮南,對于他們這些在前線浴血奮戰的將士來說,對于他張遼而言,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將軍…將軍…”

副將們還在詢問…

張遼卻是猛地一揮手,“你們先退下…”

“可,將軍…”

副將們儼然還是對大王的這封詔令很是期盼。

跟在張遼手下的兵,都是英杰,沒有一個怕死的,縱是大王曹操讓他們浴血奮戰,抵抗到最后一刻,他們也不會眨一下眼睛,皺一下眉頭。

“出去——”

張遼的聲音加重、加粗…

這使得所有副將面面相覷,他們像是猜到了什么,在彼此間一個個會意的眼神中魚貫走出這中軍大帳。

反觀張遼,他則像是陷入沉思,他想起了現在的局勢,想起了在這片土地日夜奮戰的日子,想起了他們也曾在此付出過的巨大的犧牲。

放棄淮南,那等于放棄了他們所有的努力與犧牲啊——

呵呵,或許,沒有什么可是的!

他張遼可以不是淮南的逍遙津戰神,卻…卻必須是大魏的征東將軍張文遠哪!

剛剛想到這里。

“踏踏…”

是薛悌聽說到張遼的神色不對,特地趕來這中軍大帳想要問問,不…準確的說,是想要勸一下。

哪曾想…不等薛悌張口。

張遼那原本雙手撐住案幾的手突然抬起來一分,他淡淡的,也低沉的說,“按照大王的詔令,我們放棄淮南,撤入徐州…”

平靜…

這是薛悌有史以來…聽到的張遼吟出的最平靜的一道聲音。

“文遠…”

薛悌想要勸一下。

可張遼抬手阻住了他接下來的話,“或許,大王說得對,與其在合肥做困獸之斗,不如趁著敵軍尚未合圍之際往徐州突圍,徐州…那里是陸戰的天下,在那里阻擊來犯之敵,我們更有勝算!最…最重要的是…”

張遼的話說到最后,突然哽咽住了,像是那最后的一句他不能吟出,也不愿意吟出。

薛悌卻心如明鏡似的…

張文遠這最后一句是…是如今的大魏再經不起一場大敗,再經不起一方主帥的陣亡!

沒錯…

是陣亡!

是這個英勇而壯烈的辭藻。

心念于此,薛悌莊重的向張遼拱手,然后轉身,大聲喊道:“張將軍有令,放棄合肥,即刻撤往徐州…即刻撤往徐州——”

聲音嘶啞,何止是張遼不愿意走,包括薛悌…包括每一個曾在這片土地上建功立業的將士,他們心頭充盈著的又豈不是無奈與沉痛呢?

“唉——”

“唉——”

不過一個時辰,那合肥城下,密密麻麻的黑甲軍團,他們最后回望那合肥城的牌匾,留下的是深重的嘆息。

最深重的那個還是頭也不回,或者準確的說,是不忍回頭的張遼張文遠!

就這樣,歷史上…貫穿著整個三國魏吳博弈的淮南之爭,在這一刻…以漢軍的完勝徹底宣告終結!

蜀中,成都,一間尋常的道觀。

一進門便是寬闊的廳堂,兩邊各立著一尊銅制仙鶴香爐,鶴嘴中裊裊飄著青煙,廳堂擺放著一尊青銅牛方鼎,鼎上方懸掛著用篆體書寫的“三興大漢”四個字,落款…赫然就是蜀中的軍師將軍諸葛亮的手筆。

這幾日,諸葛亮每日都會來此焚香禱告,一是請求上天保佑,護佑大漢的將士,二是祈禱…糧食的籌備能夠再順利一些。

毫不夸張的說,此番…在劉備奪得巴蜀不足三年的時間,在巴中、下辨戰事遷徒一年以上的時間,出動二十萬兵馬,為了拿下那蜀中通往中原的要沖——漢中!

諸葛亮幾盡殫精竭慮——

整個巴蜀,幾乎是男子當戰,女子當運,能籌集的糧草悉數都籌集了,籌集不出的…那是真沒有了。

可哪怕如此,前線催糧的文書每日根本就不斷…

諸葛亮比劉備更清楚,在這場漢中之戰中,如期而至的糧食意味著什么。

可…他已經把自己能做的悉數都做了,如今僅剩下的只有祈禱了。

“唉…”

在一番焚香禱告后,諸葛亮緩緩站起的同時不由得長長的嘆出口氣。

一旁的楊儀連忙去攙扶,諸葛亮問。

“糧草籌措?可有什么新的進展了?”

“沒有…”楊儀只能如實說,他正想把最新遇到的問題,諸如南中南蠻勢力的不配合,諸如運抵成都的糧食被蠻王肆意孟獲扣下,已經屢次派出使者交涉,但均無結果…

楊儀想把諸如此類的事項娓娓道出…

可就在這時。

“荊州急報…”

一封來自荊州的急件匆匆的送來,楊儀連忙接過,迅速展開,呈送至諸葛亮的面前。

而諸葛亮則是瞇著眼,若有所思的看著這急件上的文字。

可…很快…

諸葛亮的神色從惆悵凝起變成驚喜,他驚呼道:“好啊,好啊,云長父子已經攻下了洛陽,已經接到了天子,好啊…好啊…”

驚喜!

這對于諸葛亮而言太過驚喜了。

要知道,他當初與劉備制定的隆中一對就是兩路北上,一出秦嶺進抵關中,一出荊州北擊洛陽,現在…這個戰略的一半已經提前完成了。

甚至,就連天子也贏回…

那么,從這一刻起,他們漢軍討伐曹操將變得名正言順!將能獲得普天之下所有有識之士的支持!

這…太重要了!

可重要是一回事兒,恍然間,諸葛亮又察覺到另外一回事兒。

如果說…

如果說云長與云旗都已經打到了洛陽,隆中對戰略已經超額完成,那么…那么壓力豈不是給到玄德這邊了!

蜀中若是無法突圍…那…那云長可就是孤軍深入了。

那么…那么…

糧食…糧食——

一時間,諸葛亮有些暈眩,他…他有一種眼睜睜的看著隆中對的戰略方案一步步的獲得巨大成功,可…可偏偏…偏偏是他…是他在這籌糧、內政一項上拖了后腿!

深深的吁出口氣,諸葛亮不由得心下有一分沮喪與頹然。

可恍然間,他又想到了什么。

他連忙把頭轉向楊儀,只字不提這急報的內容,反而鄭重的問:“威公(楊儀)?近來,阿斗與恪兒在做些什么?”

…(本章完)


上一章  |  三國:關家逆子,龍佑荊襄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