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關家逆子,龍佑荊襄第五五六章 這,就是偏愛——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關家逆子,龍佑荊襄 >>三國:關家逆子,龍佑荊襄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五六章 這,就是偏愛——

第五五六章 這,就是偏愛——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牛奶糖糖糖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牛奶糖糖糖 | 三國:關家逆子 | 龍佑荊襄 


作者:牛奶糖糖糖

法正命苦啊!

忍了多半生,苦了多半生,好不容易否極泰來,卻又要遭受這樣病魔的折磨。

仔細的論起來,他是扶風郿人,爺爺是東漢時期赫赫有名的名士,但因為性格太過正直的原因,所以基本上沒有留下太多家底。

這也導致法正的起點并不高。

建安初年,天下大亂,中原四分五裂,戰亂不斷,很多地方鬧起了饑荒,法正被逼無奈,只能與好友孟達一起來到蜀地,為劉璋效力。

可法正的名氣不大,又不是帶資進組,所以并沒有得到劉璋的重用,而是給劉璋打了很久的“雜物”以后,才勉強被封了個“新都縣令”。

在劉璋麾下,最高也只做是到一個芝麻綠豆大的“軍議校尉!”

那是法正人生總極其晦暗的一段日子,他無比郁悶,憑什么…他為了生計起早貪黑,臟活累活一肩挑,可偏偏,功勞永遠是別人的,而他…永遠被那些小人無下限的誹謗。

也是這些年,讓他的性格發生了轉變,讓他變得睚眥必報,變得成為蜀中官員眼中的另類。

之后,法正結識了益州別駕張松,張松也不甘于侍奉庸主,于是兩人每每一起探討郁悶人生,感慨人生無常,世態炎涼。

轉機發生在建安十三年,也就是赤壁之戰那年。

劉璋想要巴結曹操,于是派張松出使曹魏,但張松因為在曹魏受辱,故而回來之后一直勸說劉璋應當與曹操斷絕往來。

命運的齒輪在這一年發生了改變。

此后,時局的變幻飛快,曹操南下荊州,劉備與孫權為了抵抗曹操達成同盟,赤壁一戰大敗曹操!隨后,劉備逐漸的壯大了起來。

這時,劉璋又想與劉備交好,于是請教張松,張松便向劉璋提議…讓法正出使荊州。

實話實講…

起初法正是想要推脫掉這個差事的,畢竟在他看來,此前的劉備被曹操追殺了半輩子,連保命都是問題,這樣的軍閥似乎沒有什么值得談的。

但在張松苦口婆心的勸說下,法正還是踏上了征程。

就這樣…

法正第一次出現在劉備的面前,也就是在法正見到劉備的一刻,淺談了片刻,他便被劉備深深的吸引。

他能看出來,這個外表仁厚的老好人,內心中卻是躁動不已,騷動不安,這種感覺…是仁厚表現下內心中懷有大志的表現。

法正太懂了,因為他…他也是這樣的人啊!

他意識到,他與劉備劉玄德是同一種人!他們有著相同的經歷,有著相同“小人物”逆襲的憧憬。

隨著愈發深入的了解,他們一見如故,他們相見恨晚,法正愈發堅定了他的想法,他就像是劉備的影子,劉備就像是為他的那顆躁動、不甘、不屈的心而存在的一般。

于是,從那時起,法正就將劉備當做他人生中最重要的摯友,這份情誼要遠遠的超過孟達,超過張松。

而他回到巴蜀后,就開始與張松商量,怎么才能暗中支持劉備,輔助劉備大業!

建安十六年,劉璋聽說,曹操要派司隸校尉鐘繇去對付張魯,這個消息讓劉璋十分害怕,他擔心若漢中被曹操先奪下,那…他的益州豈不是唇亡齒寒?

也就是在這時,張松勸劉璋求助于劉備,讓劉備帶兵來安定益州,一如昔日…劉備替劉表守北大門新野一般!

同樣的,這一次…依舊是法正被委以重任,去迎接劉備。

法正與孟達各帶了兩千兵迎接劉備入蜀,一切都在計劃中進行…

只是可惜,天有不測風云,負責內應的張松暗投靠劉備這事暴露了,被兄長張肅殺害。

張松死后…雙方也就徹底攤牌了,劉璋與劉備已然決裂,劉備直接向成都進軍。

這時候,又出現了新的變故,益州從事鄭度,給劉璋出了個好主意,只要堅守城池,拖住敵方,劉備糧草有限,肯定無法長期對峙。

只要拖下去,一定能將劉備拖垮。

這個消息傳到劉備耳中,劉備惶恐不已,又、又、又、又是法正,是他篤定,劉璋此人夙來愛護百姓,諸如堅壁清野這樣損害百姓利益的事情,他絕對不會做。

果不其然,劉璋就如同法正預料的那般,就這么徒手放棄了他唯一的勝機。

之后的戰爭中,劉備打的是順風順水,又是法正,在這種局勢下,為了避免過大的消耗,親筆一封書信寄給劉璋,替劉璋認清形勢,也正是這封信,使得劉璋那最后的抵抗之心徹底動搖了,只得無奈出城投降。

再往后,劉備占據巴蜀,為了聯合本地氏族,故而在送走孫尚香后,迎娶吳懿的妹妹為妻,但恰恰因為這吳氏是個寡婦,其亡夫是劉璋的兄長,同為漢室宗親,是同族…

劉備生怕違背倫理綱常。

這時候,又是法正以“晉文公”的例子,為劉備開脫。

這使得因為“仁義禮法”的人設…吃滿紅利的劉備,再不用為這個人設所限制,法正替他找到了合適的借口。

盡管有些八面玲瓏,不擇手段…但事兒在法正的操持下,就這么輕松的,附和公理與人性的辦成了。

這樣的法正嗎,劉備如何能不喜歡他呢?如何能離開他呢?

這也是為何,在劉備的大婚之時,一貫睿智的法正,會被人輕而易舉的一激之下,喝下了那么多酒…

他也是由衷的為好基友高興啊!

往事如煙…

這一幕幕匯聚成了一張張畫卷,不斷的游離在劉備的夢境中,讓他的情緒愈發的凝重,讓法正的夢中遺言愈發的痛徹心扉。

——我唯獨擔憂你在這路上必定會遇到的重重荊棘…擔憂我走后,那荊棘傷到你可怎么辦?

——我便是化身一坡黃土,亦當庇佑大漢,庇佑主公,也庇佑我法孝直一生中唯一的摯友!

——漢師北定中原日,國祭無忘告法正…

這一句句話在劉備的耳畔間振聾發聵。

曾幾何時,小時候的劉備指著那顆院子里的大桑樹,信誓旦旦的揚言,我將來要做羽葆蓋車!

可現在,他愿意用那羽葆蓋車的夢想去換回法正的性命,亦或者是用他的命來換法正的命…

——“興漢不能沒有我劉備,可我不能沒有你法孝直啊!”

——“孝直你說話呀,你繼續說話呀…說話呀…”

劉備在夢境中狂嘯,現實世界里,他的嘴巴也一直在不斷的喃喃,一行行熱淚…便是睡熟了,依舊從他的眼角不斷的流出。

“嘀嗒!”

“嘀嗒!”

這淚水掉落在地面上的輕響,就仿佛是在記錄法正離去的步伐一般。

孫乾、簡雍、糜竺一直守在這里,劉備累的睡倒了,他們卻不敢睡,事實上,看著眼前這“主仆”別離的畫面,他們也是痛徹心扉。

就在這時…

一名照顧法正的醫者驚恐的呼喊:“不好了,法正先生喘不過氣來了…”

果然,法正呼吸粗重,像是要窒息一般,身子也在抽搐…宛若身體中的血液徹底的淤堵,讓他十分難受。

也就是這聲音傳出的剎那,劉備的眼睛突的一下睜開了,睜的極大,仿佛是一夕間就從睡夢中醒轉。

看著法正痛哭的模樣,他緊張的驚呼,“怎么回事?怎么回事?”

越來越多的大夫趕來,一個為首的大夫在號脈過后,面如土色,“多半是法正先生今日服用的那藥,那藥有問題啊…左公且看,法正先生如今小腹脹的厲害,呼吸細若游絲到幾乎停滯…脈象虛弱,他的身子里血府已然徹底堵塞…已然…已然可以說是形如枯槁,怕是…怕是也就這個時辰了!”

說到這兒,這大夫朝劉備行禮道:“臣就說,女子行醫本就是杏林忌諱,女子帶來的藥…也…也…唉…也罷,左公還是早早為法正先生準備后事吧!”

“閉嘴!”不等這大夫把話說完,孫乾仿佛搶先感受到了劉備的痛苦,他直接脫口怒斥,“那女子乃神醫張仲景的女弟子,這藥…又是江東的云旗公子作保,難不成…你是在懷疑云旗公子的話?”

“臣不是這個意思…”大夫連忙低頭,“坊間總是有許多冒充名醫弟子者,云旗公子若然被蒙蔽,也是…也是有可能的!”

“退下吧…”這次是劉備張口,他示意所有人都退下。

“沒聽到么?主公讓你們退下。”孫乾怒氣沖沖的朝著這一眾醫官喊道。

“公祐(孫乾)、子仲(糜竺)、憲和(簡雍),你們也一并下去吧…”劉備的聲音再度傳出,聲調比之前那次還要虛弱,“這最后一程…讓我獨自一人送送孝直吧!”

孫乾、糜竺、簡雍彼此互視一番,然后三人拱手告辭。

一時間,這諾大的屋舍中僅僅剩下劉備與法正兩人。

“孝直啊…”看著法正痛哭的模樣,劉備一邊緊緊握住他那冰涼的手,一邊說,“該說的,你在夢里都告訴我了,該哭的,我也在那夢境中哭夠了,若這病癥實在讓你痛苦,你便安心的走吧…你說的話我都記得,你讓我更加器重諸葛孔明,你讓我對關麟委以重任,時時刻刻的相信他,我都會牢記于心…你的話,你的眼光,你的心意…我…我還能不了解么?”

說是不哭,可說話間,眼淚就仿佛斷了線的珠鏈一般…根本遏制不住。

卻就是在這一哭之際,劉備恍然間察覺到了什么…

他敏銳的察覺到…他方才吟出的那句“你讓我對關麟委以重任,時時刻刻的相信他”。

他敏銳察覺到的是…法正在夢境中的遺言主公不可以年輕尚欠而忽視此關云旗,有他相助,三興大漢指日可待!

——關麟!

沒錯,是關麟!

劉備恍然想到與關麟相關聯的什么,他連忙從懷中取出一個玉瓶,然后顫巍巍的從瓶子里倒出藥丸來。

因為太過緊張,手不住的抖動…乃至于第一粒藥丸掉落在了地上,他強自鎮定下來,方才倒出了第二粒藥丸。

是速效救心丸!

白日里,貂蟬交給他的除了“血府逐瘀湯”外,還有這“速效救心丸”。

說起來,劉備與貂蟬是認識的,昔日…呂布投奔劉備時,曾讓劉備坐在床上,然后讓貂蟬侍宴劉備…還是被三弟張飛攪局,怒罵呂布心懷不軌。

也正是如此,看到貂蟬的第一眼,劉備就認出她了,劉備更是震驚…怎么貂蟬還活著?怎么云旗是派貂蟬來送藥的?

當然,基于法正的病情,劉備顧及不了那么多。

這中間的疑惑,他且全盤放下…

他只是耐心的聽貂蟬講,其實匯聚起來,就是兩句話,兩味藥。

其一,“虛不受補”,怕是法正如今的病情,“血府逐瘀湯”未必能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其二,若法正先生命在旦夕,懸于一線,可試試這“速效救心丸”!

貂蟬還特地在后面補上一句,這‘速效救心丸’云旗公子特地提及——能!救!命!

因為法正的夢中遺言,劉備想到了關麟,因為關麟,他想到了這“速效救心丸”,這種時候…法正已然如此,死馬當作活馬醫…也得試一下了!

當即,劉備沒有喊人,而是親自將“速效救心丸”填入法正的嘴中,然后灌入溫水,確保他吞下。

然后,然后…劉備緊張的望著法正。

起初…依舊是一如既往的呼吸困難,依舊是冰冷的手心,依舊是渾身的抽搐,不過…僅僅半刻鐘,靜下來了,一切關乎法正病情的…都仿佛平靜下來了。

這份靜…靜的可怕,靜的讓人毛骨悚然!

這份靜,也讓劉備下意識的心頭生出兩種猜想,要么是法孝直活過來了,要么就是他已經歸天了!

此刻已經是深夜,屋中只有冉冉的微亮燭火,搖曳著,這使得劉備臉忽明忽暗,劉備的臉色慘然,他什么也沒說,他只是坐在病榻上,他嘗試了三次方才把手伸向法正的鼻息。

哪怕如此,他一次又一次的在中途收回手臂,他還是無法接受那最壞的結果!

——沒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

終于…

劉備第六次伸出手臂,手指終于觸碰到了法正的鼻息間。

他的心頭“咯噔”一響。

——啊…沒有呼吸!孝直他…他沒有呼吸!

就這么一剎那,劉備的臉色變了,猶如被狂風摧折的楊柳,他淚水縱橫,如同暴雨傾盆,無法遏制。

他的雙眼紅腫,如同兩顆熟透的桃子,淚水不斷從眼角溢出,順著蒼老的臉頰滑落,滴在他緊握的雙拳上。

“嗚嗚…”

他的哭泣聲,就像是受傷野獸的低吼,壓抑而沉痛,他的聲音逐漸放大,變得撕心裂肺。

這聲音也傳到了屋外,撞擊著門外那些守候著的每一個人的心扉。

劉備這輩子都沒有如此的空洞而迷茫,他仿佛失去了靈魂一般。

這一刻的劉備,不再是那個叱咤風云、千錘百煉、無數次在鬼門關前蹦迪的英雄,而是一個被悲痛徹底擊垮的普通人。

“孝直…孝…孝直…”

劉備哭喊著,哭喊著,哭喊著…

可就在這時,迷離中,劉備仿佛聽到一陣極輕極細的聲音,“玄德…”

劉備沉默了一下,他以為是他太過激動而生出了幻聽。

可這時,一只虛弱的手卻是無力的搭在了他的肩膀上,“玄德,你…你怎么哭了?”

“又有人讓你不快了么,不怕,正…正這就去做掉他!”

是…是…是他的聲音!

此時,那昏暗的燭火僅僅能透過來一縷微光,劉備的心,卻是跳到了嗓子眼兒,他以為他是在做夢。

“掌燈,掌燈——”

劉備大聲喊道。

一聽到劉備的呼喚,守在門外的孫乾、糜竺、簡雍就闖了進來,忙是將手中的燈籠一同提起,燭火一亮,劉備看清楚了法正的臉,那是一張虛弱、蠟黃的臉…可…可卻是張開眼睛的。

既沒有粗重的呼吸,也沒有任何痛苦,而是平靜,十分平靜,乃至于…那煞白如紙的臉色竟有了幾絲微紅。

法正活生生的坐在床榻上,活生生的坐在他們眼前,“主公?公祐、子仲、憲和…怎么你們在這里?我…我不是在主公的喜宴上么?我…我好像是喝多了,然后就什么都記不起來了?”

說到這兒,法正立時想到了什么,連忙問道:“主公,那吳懿的妹妹你可娶下了?一切無恙吧?這…事關重大!”

哪怕到這時候,法正還是惦記著劉備,惦記著他的好基友。

“娶了,娶了…”劉備還在落淚,只是區別于之前,他現在是喜極而泣,“孝直啊,你只要好好的,你讓我娶誰我便娶誰,你讓我休誰我便休誰,若論事關重大,十個吳懿的妹妹也比不上你法孝直的一根寒毛啊!哈哈…哈哈哈哈哈…”

劉備笑了,笑的無比開懷,清朗…

“哈哈哈…”簡雍、糜竺、孫乾也笑了,像是如釋重負一般的笑了。

法正醒了,主公就振作起來了。

好啊,好啊,一切都好啊——

倒是法正,尤是一頭霧水,“主公不可胡言哪…我就不是你的妻子,如果能定你的休、娶,又如何能比得上吳夫人呢?我這是僭越呀…”

僭越么?

事實上,法正就是僭越又如何?劉備巴不得這個好基友僭越呢!

這,就是偏愛——

晨曦微明,楊儀邁步走入了軍師將軍的府邸,這是一個不大的院子,沿著嚴整的桑樹林邊緣朝里院行進,有陣陣晨曦中微風吹過這桑樹林,將桑樹葉的清香拂入過往行人的鼻子里。

楊儀在一間毫不起眼的屋子前停住了腳步,門前的小童告訴楊儀,“先生就在里面,請進去吧。”

楊儀在進門前看了看天,這才四更天,他深深的呼出口氣,詢問小童,“這段時間,軍師四更天就起來批閱公文了么?”

“不…”小童回答:“先生兩更天才睡,三更天便醒來忙碌于政務、軍務了…”

聽到這兒,楊儀再度深呼口氣,不安的抬眸。

他知道,因為法正的病,劉備日日守在他的床榻前,一時間,整個巴蜀所有的政務、軍務、外交、用間、商務、農事、水利…全都壓在了諸葛亮的身上,哪怕如今的諸葛亮才三十七歲,正直壯年,可莫說是人,就是牛…這么辛勞,也早晚會有一天身體扛不住。

再加上諸葛軍師的身體一直以來都不算強健。

唉…也不知云旗公子的藥能不能救下法孝直?若能救下,何止是幫到主公與孝直,更是幫到諸葛軍師啊!

幽幽的嘆出口氣,楊儀踏步邁入其中。

屋子里一如既往的簡樸,屋內的裝潢便是和尋常人家也沒有任何區別,唯一不同的是,整個屋內…地上河書架上堆放的絹帛文書與竹卷哪怕是比左將軍府都要多出數倍,不…是數十倍,最關鍵的是,這些文書的擺放毫不凌亂,每一份文件都整整齊齊,一絲不茍。

在這一大堆文書之間,一位頭發中已經犯有白絲的中年男子正披著素色袍子閉目沉思,似乎是在將一些重要事情重新于口中復述一遍。

這中年男人正是諸葛亮。

而諸葛亮身旁的燭臺里滿盈著燭油,這說明那小童沒有撒謊,這燭火已經燒了很長時間。

因為是楊儀回來,楊儀又是諸葛亮的屬官,小童并未稟報…

楊儀走的又輕,故而諸葛亮并沒有察覺到有人進來,依舊在輕聲吟著什么。

隨著楊儀的走近,他已經能聽到一些。

“南中的蠻族拒不推行攤丁入畝,且南中稅賦從未送至過成都,由此可見,主公雖下巴蜀,可南中并未心悅誠服的歸順,此地勢必早晚成為隱患!”

“新農具的推廣,糧食大豐收,可軍與民之間糧食的分配卻出現巨大的爭議與矛盾,民心浮動…恰逢此時,阿斗公子屠牛五千,強霸農田,強征農夫,主公啊…此事關公子,你不出面,我當如何審理此案?”

“鐘繇與張既在關中訓練了五萬山地兵勇,支援漢中…連同漢中原本的兵力,如今曹魏在漢中已經不下于十萬雄兵,好可怕的曹魏啊,襄樊受到如此重創,關中卻絲毫不用支援中原,且曹操在北境抵御鮮卑胡虜的數十萬兵馬依舊未動,逆魏雖敗,可底蘊依舊遠非巴蜀可比,若是再拖延下去,怕是這個兵力上的數字還會進一步的增加,漢中…當速取啊!”

似乎是因為最后這一番話的沉吟觸碰到了諸葛亮心中某根神經。

他顯得有些頹然與沮喪,他閉著眼,無奈的感慨。

“孝直啊,你病的不是時候啊!”

“主公啊,你何時才能振作起來呢?我能等你,可時局不等人哪——”

…(本章完)


上一章  |  三國:關家逆子,龍佑荊襄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