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關家逆子,龍佑荊襄第五一八章 這很符合,他那逆子的頭銜與身份!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關家逆子,龍佑荊襄 >>三國:關家逆子,龍佑荊襄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一八章 這很符合,他那逆子的頭銜與身份!

第五一八章 這很符合,他那逆子的頭銜與身份!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牛奶糖糖糖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牛奶糖糖糖 | 三國:關家逆子 | 龍佑荊襄 


作者:牛奶糖糖糖

說起雜號將軍,就讓人想到趙云。

那么,什么是雜號將軍?

說起這個話題,就必須提到與雜號將軍對應的重號將軍!

需知,在秦朝時只有大將軍,前、后、左、右將軍、偏將軍、裨將軍;

而在漢文帝時期設立了車騎將軍和衛將軍;

武帝時期,漢武帝為了“獨寵”的霍去病專門設立了一個驃騎將軍。

之后漢代又陸續設立了鎮東、鎮西、鎮南、鎮北…

征東、西、南、北;

平東、西、南、北;

安東、南、西、北這些將軍。

這些都是重號將軍,可重號將軍就那么多,將軍不夠分怎么辦?于是,又設立了蕩寇、討虜、揚威、奮威、龍驤這些將軍…

這些聽起來很牛逼的將軍,就統統被稱為雜號將軍。

再往下有偏將軍、裨將軍,再往下就是校尉、百夫長等一些老兵了。

而在重號將軍中,也是有地位劃分的,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是一類的重號將軍,位極人臣。

前、左、右、后與鎮、征東、西、南、北是第二類。

第三類就安東、西、南、北與平東、西、南、北就有些特殊了,前者是只有魏吳有,蜀國沒有,后者是只有魏國有。

當然,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趙云趙子龍,這樣一個聲名遠播,威震天下的人物。

可奇怪的是,他的一生竟均為雜號,就是三類重號將軍的邊兒都沒碰到。

趙云趙子龍,從最初追隨劉備時的“主騎”,就是劉備身邊一隊騎兵的隊長,在劉備漫長的敗走生涯中保護劉備周全的親衛。

到平定荊南,趙云被封為偏將軍,領桂陽太守;

劉備入川大封將軍,趙云圍成都有功,劉備給趙云獨創了一個將軍——翊軍將軍!

劉備稱漢中王,關羽、馬超、張飛、黃忠皆被封為前、左、右、后這類的重號將軍,李嚴、吳懿,嚴顏、魏延也都升了官,可趙云沒變,還是翊軍將軍!

此后一直到劉備稱帝,一直到劉備殞命白帝城,趙云的官銜也從來沒有變過。

為何會如此,兩件事就能看出端倪。

其一,劉備入成都前為了鼓舞將士,與諸將士相約,成都若是打下來,我劉備什么都不要,你們就去搶吧,分吧…都是私人的。

結果成都攻破,一眾將軍士卒都去搶房搶地。

一時間劉備窮成狗,軍用不足愁死人…

這時,趙云頗為合時宜的諫言——還田于民!

他提出一個大膽的觀點:天下未定,士兵不可求安!

天下若定,那就各自回老家種田去了,所以士兵要地有什么用?再說益州戰亂,百姓最不容易,應該把田宅歸還,讓百姓安居樂業。

最后的結果,趙云這個無懈可擊的“諫言諫策”,自然被劉備欣然采納…

但,因為劉備食言,將士不爽!

將士不爽的憤怒,自不會發泄到劉備的身上,那么提出這“諫言諫策”的趙云就必須承受住眾人的怒火,為了平息眾怒,劉備也不敢大肆封賞趙云。

這屬于為劉備背了一次鍋!

這是第一件事…

第二件事,是關羽敗走麥城,劉備憤怒之下興兵伐吳。

趙云諫言說,我們是漢,所以戰略只能打魏,只能滅魏降吳,怎么能打東吳呢?

這件事兒,無疑…觸碰到了劉備的逆鱗,與劉備的戰略規劃形成了巨大的沖突…

讓他不得不又一次把封賞趙云的心思悉數埋藏在內心的最深處。

但值得一提的是,哪怕是想法不同…可劉備東征,依舊是派趙云以翊軍將軍督江州軍事。

需知,白帝城的上游便是江州,劉備是把自己的后背留給了趙云。

因為他能信得過的人,唯有這個當初與他患難與共的“主騎”,唯有這個直言敢諫的諍臣。

從這些行為上看,趙云雖然官兒不大,但卻依舊頗受信任。

這就像是后世職場之中的“鞭打快牛”。

——你跑的越快,越鞭打你…

但真出了事兒,也只能依靠你!

只是,依靠是一回事兒,獎勵、升遷…呵呵,那就別想了,還是洗洗睡吧…

誰讓你是牛,誰讓你不會說話呢?

升遷是給那些搖尾巴的狗的,是給拍馬屁的猴子的,或者是給有背景的老虎的,從來不是給牛的!

剛直、忠勇、無畏,為人率真,直來直去,不善言辭,做事不考慮別人的感受,趙云的如此性格在職場上并不討喜!

而基于此…

關麟想對趙云說的其實只有一句話。

“剛強易折,柔弱而生——”

唔…果然,當關麟把這句話吟出時,趙云微微一怔,儼然…一時間,他還有些無法理解。

關麟的話還在繼續,準確的說是解釋。

“我總是會去觀察身邊大自然內的萬千事物,我發現…往往在狂風暴雨來臨之際,最先被摧毀的是大樹而非小草,我一直驚愕于這天地間的奇觀?難道…小草比大樹更剛強么?不…”

關麟在娓娓講述著一個事實,也像是在引導趙云去體會到一些他陌生的、從未涉足過的領域。

“小草能躲過狂風暴雨,恰恰不是因為它的剛強,而是因為它的柔弱…因為它不去抵抗,任憑狂風的沖刷洗禮…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天下至柔如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所謂‘大音希聲’、‘大象無形’也是這個道理。”

說到這兒,關麟頓了一下,最后總結:“秦嚴刑峻法、暴力改革,是過剛…最終的結果是二世而亡,你能說秦始皇不厲害么?可自古過鋼者下場都不好,子龍將軍一直居于雜號將軍,為主公所信任,卻無法無法身居高位,更無法掌握舉足輕重的話語權,不妨…在夜深人靜事,想想我方才說的那番話,我不是讓子龍將軍摒棄那份剛硬,而是想讓子龍將軍去有意識的接近柔,所謂…‘上善若水、剛柔并濟’,如此…還有什么能難到子龍將軍呢?把尖銳的話,換個和緩的方式,試試‘鄒忌諷齊王納諫’的方法,把難做的事,換個思路去做…不要走著走著,突然卻走投無路了。”

隨著關麟的話,趙云不由得陷入沉思。

似乎,從趙云這些年走來的經歷中,抽絲剝繭下,趙云能意識到,一些程度上…關麟說的是對的。

小草懂得彎腰,所以比起大樹,更無懼狂風凜冽;

稻穗因為懂得彎腰,所以才顯得穩重成熟。

他趙云…就是太不懂得彎腰了,就是太剛正了些,事實上,剛正不會讓他失去主公的信任,但會讓他失去原本的位置,恰恰那高位…才更能夠造福百姓,發光發熱!

心念于此,趙云口中喃喃:“上善若水、剛柔并濟么?”

突然間,他想到了什么,連忙補上一問:“你對阿斗的教導也是如此‘剛柔并濟’是么?”

關麟正想回答。

只聽得“踏”、“踏”的腳步聲從門外傳來,遙遙就聽到士武的聲音,“糜將軍…云旗公子在里面會客…”

“有什么客比我這做二哥的還重要么?”

是糜芳…說話間,糜芳就不管不顧的闖了進來。

可進了屋子才發現,原來是趙云在其中。

趙云也看到了糜芳,當即起身,不忘收好桌案上的書籍、包裹…恭敬的朝關麟行了個禮,“既云旗公子還有貴客,那我便先行告退…”

“子龍將軍慢走…”

關麟不忘最后囑咐趙云,“晚輩方才說的話,子龍將軍可以在閑暇之時細細的琢磨一番,也品上一品。”

趙云再度拱手,然后轉身也朝糜芳行了一禮,就邁步朝門外走去。

糜芳卻是急不可耐,也不等趙云走遠,連忙說:“三弟啊,二哥這江陵城守得怎么樣?哈哈哈…些許天沒尋到你,你莫要忘了…當初你可是答應二哥的,若攻那東吳,二哥與糜家軍得做先鋒…到時候,整個吳郡都是咱們兄弟的,現在這眼瞅著都打到廬江了,該咱們兄弟出手了吧!”

別說…哪怕關麟還在望著趙云的背影,可糜芳這一番話迅速的將他拉回了現實。

這個…

關麟沉吟了一下,然后玩笑似的說,“那要不…讓二哥與糜家軍接替下廬江戰場的我爹與關家軍好了…”

這本是玩笑的一句…

可糜芳卻一下子提起了精神,他當真了,乃至于直呼:“那敢情好啊——”

畢竟在糜芳的眼里,江東…那么多城池,那么多產業,那么多土地…若是他們兄弟打下來的,那使將起這些財富來…誰還敢質疑半個字?

接替關家軍?

干哪?有啥不敢的!

“三弟?什么時候二哥去接替你爹,也該讓你爹守會兒城池了…征戰沙場,呵呵,咱們糜家軍手都癢癢了!”

呃…這…

關麟頓了一下,他也沒想到,這玩笑話,糜芳當真了,還真敢去。

不過…也就是那么剎那間,關麟突然生出一個大膽的想法。

若真讓二哥糜芳去替換回老爹關羽,那對他的計劃,豈不是事半功倍?是神助攻?

——好像…似乎,真的可以啊!

越是這么去想…

關麟越是覺得,此舉可行——

廬江城外,關家軍,中軍大帳。

今日這里來了一位特殊的客人,東吳的長史——張昭!

他與兒子張承一道出使曹魏受到冷落后,灰溜溜的回來,還沒來得及回建鄴城,當先碰到了從六安城回撤的蔣欽。

經蔣欽的講述,張昭知曉。

如今的局勢…廬江被圍,危如累卵,間不容發,得虧魏軍張遼病重,魏軍沒有協同進攻…如此這般…方才在關羽與關家軍的狂風暴雨下,廬江城退得強敵,覓得了一方喘息時機。

也讓蔣欽與張昭如愿入城。

可…長江水道已經悉數被魏軍與荊州軍占據,廬江城幾乎斷了與建業的聯系,更說不上絲毫的馳援。

故而如此局勢之下,張昭與賀齊、蔣欽議論,還是決定由他出使,代表東吳與關羽議和。

當然,若是能說和最好,哪怕無法說和,張昭與兒子張承以使者的身份進入關家軍帳,也好探探虛實…讓廬江的準備更充沛一些。

這注定是一場“心懷鬼胎”的出使與談判。

只是…

這談判方才開始,張昭闡明來意…無外乎是只要關羽答應休戰、罷兵、停戰…他們東吳可以“割地”、“賠款”,可以歲歲進貢給荊州,給巴蜀…以求一世之安!

只是…

這些“割地”在關羽看來,簡直是個笑話。

“砰”的一聲,只見得關羽一掌重重的拍在桌案上。

“張長史是欺關某無智?”

張昭一副誠惶誠恐的模樣,如今的時局與赤壁時不同。

赤壁之時…他張昭家族即便是投降曹操…

那在曹操占據江東之后,他依舊能憑著民間風評與投降之舉…保留下來這個長史的身份,這對于從徐州流寓而來的張昭家族,是個不小的誘惑。

可現在…關羽不同于曹操啊,若是東吳在關羽手中亡國,那很有可能江東會迎來第二個小霸王孫策,關羽一定不會再重用東吳舊臣,取而代之的或許會是血腥鎮壓。

也是基于此…

哪怕張昭知道“議和”很難…但他硬著頭皮也要上,必須得上,他…已經別無選擇了。

“關將軍何出此言哪?”

沙啞的聲音自張昭口中吟出。

關羽一雙丹鳳雙眸怒目瞪向他,“你要不要聽聽你方才都說了些什么?割讓淮南、合肥、六安、德陽、樊口、陸口、柴桑于關某,呵呵…可這些城池,要么已經被關某給攻下,要么則是在那曹魏之手?這些還是你東吳的籌碼么?難不成,張先生是覺得關某乃三歲小兒,隨便就能哄騙了么?”

張昭凝眉,沉吟了一下,他方才解釋道,“關將軍息怒,如今…我東吳就是想割讓更多的疆土?又割讓的起么?這…這已經是東吳能拿出最大的誠意,除了城池外,東吳還可以繳納錢糧,還可以定期納貢,甚至可以接受成為劉皇叔的附庸…如此?還不行么?”

張昭的聲調無比的苦澀。

只是,這些在他看來已經是踐踏東吳尊嚴的“喪權辱國”的條款,在關羽看來一文不值。

“哈哈哈哈…”

關羽笑了,一邊捋著胡須,一邊肆意的笑了。

隨著笑聲,他“砰”的一掌又拍在桌案上,那丹鳳眼直勾勾的瞪著張昭,“回去告訴孫權小兒,敢偷襲我荊州,如今嘗到偷雞不成蝕把米的味道了吧?讓他洗干凈脖子,老實在建鄴城待著…就等著引頸待戮!”

隨著這一番話,關羽轉過身,不再理睬張昭,像是下達了逐客令。

也像是結束了這場無意義的交談。

倒是關平突然笑著添上一句,“父帥怕是說錯了,如今的廬江已經被團團包圍,張先生又如何能替父親帶話給那孫權?等他能帶話之日,怕是父親早已經兵臨建業城下…能親自讓那孫權引頸待戮了!”

羞辱…

這是深深的羞辱。

張昭一把年紀,什么風浪沒經歷過,面對如此羞辱…還能忍!

可他的兒子張承,正直意氣風發的年紀,如何能忍?

當即…張承踏步上前,“別以為你們就能攻下廬江,如今廬江城兵精糧足,上下一心,軍容齊整…就算沒有援軍,爾等也休想踏過一步…關家軍,過不了這廬江城!”

張承的逾越…使得張昭一下子緊張了起來。

“哈哈哈哈…”關羽倒是大笑,他回過頭贊許似的望向張承:“不曾想張長史的兒子如此意氣風發,關某喜歡…不過,關某也放下話來,這廬江城關某一月之內必破!爾等回去告訴那駐守廬江城的賀齊、蔣欽,近一個月來東吳死了不少將軍,下一個就輪到他們!來人,送客——”

隨著關羽最后那決然的“送客”二字。

“請…”周倉一邊伸手,一邊發出冰冷的話語。

張昭與張承互視一眼,張昭深深的嘆出口氣,只能無奈的走出這中軍大帳。

關羽一如既往的沒有表情…

倒是同處這大帳中的徐庶,不由得因為這番談判凝眉沉思。

——一個月,這廬江城…能攻下來么?

儼然,徐庶覺得關羽的豪言有些過了…

如今的局勢下,魏軍指望不上半分,單單倚靠關家軍,難…難如登天——

哪曾想!

就在這時。

“將軍…”一名探馬來報,“糜芳太守率親衛已經靠岸,說是從江陵城來的…他們先來一步,糜家軍還在后面的船隊上。”

隨著這一聲稟報,關羽不由得一愣,徐庶也驚了一下。

不過很快,他們就回過神兒來,糜芳帶著糜家軍此行廬江,想必是云旗授意…來助他關羽一臂之力的。

因為是云旗的授意,也因為關羽有所耳聞,糜芳在駐守江陵的過程中表現出的勇武與無畏,還有這一年多來糜家軍在戰場上那有目共睹的表現。

絲毫不夸張的說,這一年來,糜家軍比關家軍都猛!

而這些,會讓關羽下意識的感受到…

——這是強援來助…

“元直…”關羽罕見的興奮的張口,“攻克廬江城,哈哈,看來…有希望了!”

徐庶則補上一問:“云長怕不是因為這糜芳與關家軍吧?”

“哈哈哈…”關羽大笑,一邊大笑,一邊捋須:“糜芳來了,吾兒云旗的錦囊妙計也就來了!攻克廬江,指日可待——”

這邊廂,關羽與徐庶還在議論強援。

那邊廂,糜芳帶著一干親衛趕至關家軍軍帳時,正好看到張昭、張承父子…被周倉引著出來,張昭是低頭苦思,神情擔憂…

倒是兒子張承舉目望著四周,似乎是要從關家軍軍寨內的布防,查探出這里更多的虛實。

糜芳并不知道張承的心思,他只是覺得好奇,于是就問周倉。

“這不是東吳的張長史么?怎么…被周將軍給引出來了…”

周倉也不隱瞞,將張昭來此議和的事兒,將關羽如何怒斥的話娓娓講述給糜芳…

糜芳一聽…整個腦袋突然就“嗡嗡”起來了…

他像是剎那間想到臨別江陵時,三弟關麟的囑咐。

——二哥,此行你去廬江接替我爹…需要做兩件事兒?第一件最重要…那便是俘虜也好,擒獲也好,想辦法把東吳兵勇、使者…或者是將軍給送來江陵!

那時糜芳也是好奇,為何是東吳的兵勇?使者?或者將軍?何必去江陵呢?

關麟沒有解釋那么多,而是只說了一句,我有大用!

連帶著還給糜芳畫了張餅,若是辦好了這件事兒,那二哥,這廬江城…勢必得在你手上攻克,將來的東吳攻陷,你亦是第一功!

關麟的餅無疑是香噴噴的,糜芳也算是屢次受益匪淺了…話都說到這份兒上,糜芳自然就全盤記了下來。

然后他更好奇的問,那第二件…

回應他的是關麟那人畜無害的笑容,然后…糜芳就聽到了關麟全盤的計劃,這是有人要遭殃啊。

“咳咳咳…”

想到這里的糜芳,輕聲的咳出一聲,將一切的思緒收回,然后翻身下馬,走到張昭的身前,“張長史留步…不妨在軍營里坐坐…他關云長素來無趣,說話也不好聽,可我糜子方說話就和善多了…”

生意人嘛,始終是笑臉迎客。

張昭、張承一聽,愣住了…心里嘀咕著。

——除了那關家逆子關云旗外?竟還有其他人敢違拗關羽的意思?

周倉也是如此想法,連忙提醒道:“糜太守,此二人…二將軍已經下令送客…”

言外之意,關羽已經要趕出去,你又收回來,這是何道理?

糜芳“哈哈”一聲,他笑了,然后擺擺手,示意親衛先看住這張昭、張承二人,他則邁著龍驤虎步,大步流星的往中軍大帳方向走去。

遙遙就看到關羽帶著徐庶、關平、王甫、趙累走出大帳,這是來迎糜芳的。

如今的糜芳已經是今非昔比…他的戰功,莫說是關羽,就是劉備聽聞他來到,也會去親迎。

“子方,好久不見,關某聽聞那江陵城一戰打的漂亮啊——”

關羽當先笑道。

“云長啊…”糜芳快步上前,一把拉住了關羽的手,“云長啊,我聽云旗說,這廬江最有名的是那口‘白云春毫’的茗茶,一路上就聽人言說‘西陽、武昌、廬江、昔陵好茗,皆東人作清茗’…這口‘白云春毫’我可饞了一路!”

廬江人好茶…這是真的!

唐代陸羽《茶經》中引《桐君錄》就記載了這么一條,‘白云春毫’這口茶,從東漢起就開始風靡廬江。

“哈哈哈…”聽糜芳要喝茶,關羽大笑,“如今正直茶收季節,別的沒有,這‘白云春毫’多的是,來人…為糜太守上茶!”

“好啊,好啊…”糜芳一邊拉著關羽的手往大帳走,一邊感慨,“好啊,好啊,云旗說茶要過油炒一下才香…現在顧不上炒了,先泡吧,泡的濃濃的!”

說話間,糜芳與關羽已經進入大帳之中…

不多時,王甫親自將茶端來…一共兩盞,茶香撲鼻…但終究因為沒有炒過而有一些澀澀的味道。

糜芳一把接過盞托,放置在一旁的桌案上,迫不及待就提起一盞茶。

關羽也樂了,“關某聽聞,糜家軍在后,子方卻先行一步到此?總不會…就是為了這口‘白云春毫’…”

“你可別小看了這茶…”糜芳一邊朝著那直冒熱氣的茶盞吹氣,一邊解釋道,“這茶若當真炒上一炒就能做到茶香四溢,那販賣到北方,可又是一大批鑌鐵與布絹哪…咱們打仗用的錢糧可有四成來自我與云旗、士仁的生意上!”

糜芳的話讓關羽一怔,他倒不是不知道…

云旗與糜芳、傅士仁的生意做到了北方,也并非不知道,他們大量從北方采買布絹、鑌鐵,卻不曾想…比例已經到達如此驚人的地步。

四成!

天哪!

不等關羽開口,糜芳接著說,“云長啊,你是生了個好兒子啊,跟著他做事是里子也有了,面子也有了,我這人吶…論帶兵打仗那決計比不上你,但論做人…但論生意,單論誠信經營,童叟無欺…那你關云長就是三個綁在一起也比不上我糜芳了…”

說到這兒,糜芳把那已經涼了一些,正是入口好時機的茶遞給了關羽,然后突然道:“云長啊,我請你喝茶——”

關羽這次又愣了一下。

關平卻在一旁提醒,“糜太守…怕是趕路趕糊涂了吧?這軍帳是父帥的軍帳,這茶也是父帥的茶,怎么會是糜太守請父帥喝茶呢?”

糜芳遞給關羽的茶盞并沒有放下,“云長啊,喝完這一盞茶,你就回江陵吧…這是云旗吩咐的,關家軍拿不下這廬江,這廬江城…乃至于之后的東吳就交給我糜芳與糜家軍了——”

呃…這是…

糜芳的話瞬間讓關羽有一種如遭雷擊的感覺。

他這是…被罷免了么?

他堂堂關云長,這是被兒子給罷黜了三軍統帥之位了么?

話說回來,這種事兒…別人或許會不可思議,但如果是關麟關云旗,那他一定能做出來!

這很符合他的性格…

也很特喵的…符合他“逆子”的頭銜與身份!

(本章完)


上一章  |  三國:關家逆子,龍佑荊襄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