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關家逆子,龍佑荊襄第四六六章 甘寧的心境,八百弟兄錦衣還——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關家逆子,龍佑荊襄 >>三國:關家逆子,龍佑荊襄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六六章 甘寧的心境,八百弟兄錦衣還——

第四六六章 甘寧的心境,八百弟兄錦衣還——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牛奶糖糖糖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牛奶糖糖糖 | 三國:關家逆子 | 龍佑荊襄 


作者:牛奶糖糖糖

夏口,這對于甘寧來說,是一個再熟悉不過的地方了。

這已經是他一生中第三次來到夏口。

第一次,是投奔江夏黃祖。

便是在這里,一箭射殺了孫權的部將凌操,與其子凌統結下了血海深仇!

第二次,是投靠了江東孫權,再反攻黃祖的過程中,他追隨著周瑜的腳步,率領那支“趕死”船隊先登破城,擊斃黃祖…從此在江東站穩腳跟。

這是第三次…

只不過這一次來夏口,更多的是局勢使然,更是猜忌之下的被迫無奈之舉。

此刻,夏口的官醫署中,一方蠶房內,張仲景早已被緊急調來,他顯得頗為忙碌,甘寧身上的傷口太多了。

張仲景需要一邊包扎傷口,一邊去觀察著甘寧的脈搏、心跳。

關麟與凌統、諸葛恪也在蠶房中,看到如今甘寧的模樣,關麟有一些歉意…

因為整個局是他布下的,為了得到甘寧…

無異于,他需要冒一些險…

這都是必不可少的犧牲。

同時,這位“百騎劫魏營,功震天下英”的三國第一猛男,關麟對得到他…是太過望眼欲穿了。

此刻,看著甘寧的昏迷不醒,關麟雖是充滿信心,可終究更多的是“忐忑”。

是擔心…這一計“用力過猛”的忐忑。

蠶室并不大,張仲景與弟子在甘寧的身旁,關麟與凌統、諸葛恪是坐在外圍的,看著床榻上的甘寧,凌統突然道:“若是甘興霸沒有醒來,那該如何?”

關麟想了想,“現在不是想這個的時候,當務之急,還是乞求老天垂簾,也乞求甘寧能扛過去吧!”

“唉…”凌統嘆息一聲,他沉默片刻道:“甘寧這人雖與我有殺父之仇,可與他共事多年,無論是義氣、勇武、膽氣、忠貞,這些…都是讓人佩服的。”

“是啊…”關麟感慨道:“百騎劫魏營,功震天下英…這等膽氣,能匹敵的怕也就常山趙子龍了!”

凌統淡淡的呼出口氣,“其實,按照私仇,我是希望甘寧死去的,可…按照公義,我又希望他活下來,我與他并肩作戰過,他救過我,也放過我…那些恩怨早就分不清,到底是誰還欠誰?”

凌統的話,讓關麟不知道該如何勸慰,他只能淡淡的說,“正所謂冤冤相報何時了?我能聽出來,凌大哥也是佩服這位甘興霸的吧!他的前半生,也的確傳奇——”

這時,在床榻上,方才紋絲不動的甘寧,手指突然顫了顫。

他一直在做夢,做著仿佛是回溯他一生的夢,夢見他不斷的墜入黑暗之中,夢見他滿身驚恐。

也夢見他一生的高光時刻。

仿佛,兩年前,那嘹亮的聲調再度在心頭揚起。

——主公,吾只需百騎便可破敵!何必三千?

——今夜之內,寧只帶一百人去劫曹營,必挫其銳氣,若得良機,便砍下曹操人頭,若我折一人一馬,也不算成功!

然后是豪情萬丈的。

——夜襲敵軍,挫其銳氣,戰勝群敵,展江東豪杰之魄!

再然后,是月黑風高殺人也,百騎行至曹營前。

甘寧那聲調克制下的激昂!

——此次進擊,定要喪敵膽魄,百騎劫魏營,功震天下英!

這一句句豪情萬丈的吶喊,將甘寧從鬼門關拉了回來,然后,他便聽到一個聲音,一個陌生的聲音,那聲音在講述,他那傳奇的前半生。

“甘寧之所以被我稱為亡命徒,就是因為年少時,他在蜀郡結交了一幫游俠朋友,然后在閬中一代打家劫舍,可偏偏還仗義疏財…他們身上背著弓箭,腰間配著非常花哨的短刀,頭上插著羽毛,身上還帶著一個鈴鐺,一走到哪兒‘嘩啦嘩啦’直響,只要有人聽到鈴鐺聲,那一準兒…這群‘江賊’就來了!”

關麟細細的講述起甘寧的故事,這讓對甘寧了解…只有一知半解的凌統與諸葛恪頗有興致的洗耳恭聽。

也讓漸漸蘇醒,有了一些意識的甘寧,清楚的聽到這每一句的講述。

更讓他意識到,這聲音多半就是來自那位頗具傳奇色彩的關麟關云旗了吧?

關麟的聲音還在繼續。

“甘寧也特別講究排場,往往出門時,就得好幾輛車,在水路上走的時候更奢侈,單個一艘船出去可不行,一出去就得把船連成一連串,甚至停船的時候,每一艘船帆上都要揚起錦繡,就連每個手下弟兄也必須身著錦衣華服,船停到哪…系船的繩子都不用麻繩,直接用錦繡系在那兒!走的時候,也不解開這些錦繡,直接一刀砍斷…下次再系,仿佛在中原一匹難求的蜀錦…在甘寧手上,完全不值錢一般!就是如此這般的奢侈!這也才是錦帆賊名字的由來!”

隨著關麟的話,諸葛恪與凌統都有些吃驚。

錦帆賊,錦帆賊…

以往倒是也略有耳聞,可究竟…為何取名如此?

到底有多么錦衣華服,才能被人冠以這樣的名字,誰都不知道。

如今聽得關麟講述,倒是讓諸葛恪與凌統連連頷首。

原來這名字,是這么來的,有這些淵源。

甘寧也聽著關麟的話,只是,比起諸葛恪與凌統,他更震驚,震驚于這些二十年前的事兒,這小子竟知道的這般清楚,這般詳盡!

關麟的話還在繼續,“甘寧與這支錦帆賊也特別有趣,當地的官府如果來橫的,那甘寧就會專門組織人劫掠這個地方,不光是搶大戶人家的財富,甚至還專門刺殺這個地方的官員!”

“可若是有些官員服個軟,對甘寧尊重有加,甘寧也特別講究,非但在那些地方不劫富,還特地去濟貧…乃至于與那些官府中人稱兄道弟。可以說…二十幾年前,在巴蜀…甘寧一人執掌黑白兩道,兩道通吃,威風凜凜,那一年他才不過二十歲!”

聽得關麟口中,有關甘寧的早年履歷,凌統與諸葛恪彼此互視,只覺得震撼不已。

一個“江賊”能做到這種地步,也不得不佩服其本事了。

之后關麟又講述起,甘寧二十歲時,棄武從文,研究諸子、百家、兵書、戰策。

愣是“半路出家”讀書讀出些學問與大道理,兼之江賊時期建立起的黑白兩道人脈,搖身一變,成為了六百石俸祿的巴郡的郡丞,吃上了皇糧。

再往后,關麟又詳盡的講述起,益州牧劉焉去世后,其子劉璋重用“東州”人士,打壓當地的豪強士族。

甘寧就是本地豪族,黑白兩道吃的也是“本地”這碗飯,被劉璋打壓,這還能忍?

于是就帶沈彌、婁發等人起兵反叛劉璋。

但不曾想,東州一派勢力龐大,甘寧不是對手,最終被擊敗!

至此,只能被迫帶著八百錦帆江賊兄弟踏上了背井離鄉的道路。

先是投靠劉表,不受重用;

又投靠黃祖,哪怕射殺了孫權的部將凌操,依舊不受重用;

最終…無奈之下,投靠了江東!投靠了孫權!

且在甘寧與孫權的首次見面時,甘寧就獻策圖謀荊州!

此舉得到了魯肅、周瑜等人的贊許。

卻也讓包括張昭、張溫、朱治在內的另一派不以為然。

張昭與一眾大族的意思是——江東自身危急,如果軍隊真的西征,恐怕必然導致國內大亂!

這是明面上的說法,背地里…

是攻略荊州后,這些江東大族的話語權無疑將進一步的壓縮!

東吳就成了淮泗一派的天下!

可甘寧哪里知道這么多,他據理力爭,絲毫沒有給與這些大族半分顏面。

他更是指著張昭的鼻子怒斥:

——“國家將蕭何那樣的重任交給閣下,而您卻留守擔心出亂子,用什么來追慕古人呢!”

正是甘寧的提議,才堅定了孫權對荊州用兵的想法。

這也才有了三次西征黃祖,擒獲黃祖!

同時,從這以后,甘寧便與東吳大族結下了“不大不小”的仇怨。

提到甘寧的事跡,關麟侃侃而談,足足說了一個時辰。

這才講述到了現在…

可提及現在,關麟的語氣變得沉吟:“這些年,甘寧先后經歷了赤壁之戰、濡須口之戰、皖城之戰、逍遙津之戰,淝水一戰,不乏烏林擊敗曹軍,濡須口百騎劫營,強攻奪下皖城,擒獲敵將,逍遙津掩護孫權撤離,淝水焚燒曹軍大營…這些功勛、壯舉!可…他的官銜如何?”

“從始至終,甘寧不過是一個雜號將軍,他的手下…從巴蜀帶來的八百錦帆水軍越打越少,打到現在只剩下百余,可孫權卻從未為其補充過,哪怕一兵一卒…自打周瑜死后,這個情況更甚,甘寧至多能有軍隊的臨時指揮權,卻從沒有過一支心腹的軍隊!這又是為什么?”

關麟一遍講述著有關甘寧扎心的事實。

一邊痛惜的沉吟,“你能說這些年甘寧不努力么?你能讓他去找自己的問題么?他一直很努力,可扎心的事實就是,在江東,他最多只能做到個折沖將軍,他就是流再多血、再多汗,也只能居于這么個雜號將軍,他手下的心腹會越來越少!他永遠不會有一支屬于自己的兵馬!這是因為…因為…”

關麟的話越說越是痛心疾首,越說越是扎心,不僅扎甘寧的心,也讓從東吳這個“困獸猶斗”的局面中脫離出來的凌統、諸葛恪感同身受。

關麟長長的吁出口氣,他繼續沉吟:“因為甘寧既非東吳大族,又非淮泗一派,他出身巴蜀…沒有背景,卻與張昭不睦,與各大家族針鋒相對,唯獨與周瑜關系融洽、密切…可恰恰是如此,周瑜征巴蜀便成為了導火索,周瑜是要推行兩分天下的戰略,任蜀人甘寧為先鋒西征…可隨著周瑜的隕落,甘寧的位置在東吳更尷尬了!他不是蝙蝠人,他是兩頭都不要的棄子!”

呼…這已經是關麟第三次呼氣。

為甘寧抱不平的呼氣!

“這個世界就是這樣,很多事情,很多時候,不是我們不努力,而是就算我們再努力,也無法改變許多事實,無法改變我們的出身,無法改變我們的立場,至少在江東是這樣…但同樣的,這也是我大伯、我爹、諸葛軍師…他們努力、奮斗的方向,他們想給那些沒有背景的人更多的希望啊!”

接下來的話,關麟更添語重心長,他像是刻意要對諸葛恪與凌統說的,“我不說我大伯這兒有多好,這世上本就沒有絕對的公平,但至少…在這里比曹魏、東吳要公平許多!這里不會讓英雄流血流汗又流淚…不會有人在立下赫赫功勛后,只給于一個雜號將軍,連個侯爵都不舍得封賞!”

關麟這話不是空穴來風…

歷史上的甘寧,稱之為東吳第一勇武不過分吧?

可這樣的一個人,在東吳處處被排擠,別說進太廟了,就是…臨終后,連追封個侯爵都沒有!

最高做到的…就是“折沖”這么個雜號將軍!

可以說,但凡甘寧在曹魏,那成就必不會弱于張文遠;

但凡甘寧在蜀漢那或許不能與二爺比肩,但至少也是在魏延之上。

可偏偏,就是這么個東吳,浪費了。

一腔忠勇,全部都浪費了!

“唉…說了這么多,還不知道甘寧…如今的情況如何?”

似乎,是關麟察覺到,他的話太多了,也太密了,現在…根本不是討論這些的時候,當務之急…是甘寧的安危。

看著忙碌的張仲景,他不敢去打擾,索性就低下頭,坐在這兒…繼續等,默默的等。

倒是諸葛恪,聽過關麟的話,他忍不住張口問道:“云旗公子,你覺得…甘興霸會歸降么?他…以往的榮耀都是屬于東吳的!”

聽到這個話題,關麟面容沉靜,仿佛諸葛恪無比擔心的這件事兒,卻并不能帶給他一絲悸動,像是答案早已注定。

“會的,因為…像是甘興霸這樣‘招搖撞市’的一個人,我篤定…他一生的夢想與追求,是回到蜀中,是衣錦還鄉…況且我剛剛得到消息,就在昨夜…孫權將甘寧定為國賊,蘇飛與孫皎去勸孫權收回成命,不曾想…卻被孫權下令,要問斬——”

關麟的話,讓凌統與諸葛恪一怔,卻也讓甘寧從病榻上直接撐起了身子。

他驚喊道:“蘇飛與孫皎…要被斬?”

說起來…

關麟這一句話的威力極大,無論是前半句,篤定甘寧的追求是衣錦還鄉,還是后半句,蘇飛與孫皎!

這都無異于一計驚雷…重重的砸在甘寧的頭上。

關麟也沒想到,這一句話直接把甘寧給喊醒了,還是大有一股,垂死夢中驚坐起似的味道。

倒是…這蘇飛、孫皎與甘寧大有淵源。

先說蘇飛,當年甘寧在黃祖手下郁郁不得志,便是蘇飛幫助他,逃離了江夏,投身江東。

在黃祖被擒后,孫權曾做好了兩個匣子,分別是用來盛黃祖和蘇飛的首級,也是甘寧向孫權求情,并且擔保,如果蘇飛跑了,就把他甘寧的首級代替蘇飛的裝入匣中!

可以說,甘寧與蘇飛的關系是彼此成全,不是兄弟,卻勝似兄弟。

再說孫皎,作為東吳宗室的將領,孫權的堂弟,曾因為小事與甘寧爭吵負氣。

甘寧的性子,自是絲毫不慣著這位東吳的宗室。

還是孫權寫信責備孫皎,這才使得孫皎認識到…不應該如此心胸狹窄。

特地上疏謝罪,也向甘寧請罪。

甘寧頗為大度的將此事揭過,兩人還因此不打不相識,結下了深刻的友誼!

說起來,這也是甘寧在東吳唯三的“摯友”了…

除了他倆外,甘寧還有一個摯友是呂蒙!

但呂蒙太懂人心了,絕不會在這種時候,因為甘寧觸怒孫權。

“甘將軍醒了?”

伴隨著關麟的驚呼,甘寧的聲音一如既往的急不可耐,“你便是那大名鼎鼎的關云旗吧?你方才說…蘇飛與孫皎…他們…”

說出這番話時,甘寧的眼眸再不像是原本那樣剛毅。

有些混濁的瞳仁中,反動這的是異常強烈復雜的情緒,有震驚,有絕望,有怨恨,有哀傷,可最多的是擔憂,深深的擔憂!

提到這兩個人,使得關麟的眼神也變得復雜起來,就如同一個在山路上艱難跋涉,受盡千辛萬苦眼看著就要登頂的旅人,突然發現前方還有一道無法逾越的鴻溝,正冷酷的對他說:

——回頭吧,你未必能過去!

是啊…

距離勸降甘寧,還差這么兩個人物!

“甘將軍…”關麟直抒胸臆,語氣卻是辭氣森森,毫不放松,“我不想向你保證什么,但…這兩人我已經派人去救,但究竟能否救出,我無法向你保證!”

甘寧看了關麟一眼,冷冷道:“你拿什么救?用讓那孫權猜忌我的方法么?”

儼然…

一段時間的休息,讓甘寧想通了。

也讓甘寧感覺到,的確有一支看不見的手,在操控著這一切。

如果再聯想到此前的陸遜、凌統…

那么…不難推理出來,這支看不見的手,多半與那關家四郎關麟關云旗有關。

故而…

甘寧有此一問。

倒是這一問,讓凌統與諸葛恪的心情一下子變得緊張了起來,他們帶著些許擔憂望向關麟…

關麟卻表現出一如既往的坦然。

“之前伯言就問過我一個問題…這么大的代價,把你甘興霸弄到荊州來值得么?我是這么回答的…”

關麟的表情有些悲愴,微含淚光的雙眸卻灼熱似火,“我說…把你甘興霸留在江東,那才是真的殘忍!”

隨著關麟的這一句,甘寧不難回想起方才關麟的話。

特別是那句…

——你能說這些年甘寧不努力么?你能讓他去找自己的問題么?

——他一直很努力,可扎心的事實就是,在江東,他就是流再多血、再多汗,也只能居于這么個雜號將軍!

明明甘寧不喜歡關麟的這句話,覺得這句話是杜撰,是謊言。

可…切身的經歷,還有與孫權共事多年的經驗,不斷的告誡他,這話…是真的!是毋庸置疑的!

而順著這句話繼續往下推導。

他留在江東,最終注定的結果…多半真的是“殘忍”那兩個字!

想清楚這一條…

甘寧努力的撐起身子,準確站起。

張仲景提醒道,“你還很虛弱,不能起身…”

關麟卻示意,讓他想干嘛就去干嘛吧…這樣一個鐵骨錚錚的硬漢,攔,是不可能攔住的。

卻聽得“踏踏”、“踏踏”的腳步聲低沉而厚重。

終于,甘寧行至關麟的面前。

諸葛恪與凌統都有些緊張的握拳,生怕甘寧要做出什么過激之舉。

就在眾人緊張到極點的時候。

“啪嗒”一聲,甘寧跪下了,鐵骨錚錚的硬漢這一刻朝關麟單膝跪地。

這是——軍禮!

而伴隨著這一幕的發生,甘寧的話接踵而出,“我以往覺得,普天之下,沒有人真的懂我!可方才迷離之際,我聽到你的那番話,我驚到了…你,關家四郎,比我甘寧自己都了解我!”

甘寧的聲音有些沙啞,更帶著傷口并未痊愈的虛弱。

可他盡可能的把語速放慢,讓每一個字顯得堅定一些與從容不迫一些。

“你是了解我的,自打我在益州反叛失敗,迫于無奈背井離鄉后,我…我一生的夙愿就是為了再度回到那巴郡,誠如你說的…衣錦還鄉!”

“當年周郎給了我希望,所以我能為他拼命,為他拼死效忠,只可惜…他倒在了西征巴蜀的路上,倒在了巴丘…現在…你,你是有一個帶給我這份希望的!衣…衣錦還鄉,我和那八百…八百離開兄弟的衣錦還鄉——”

說到了心中的痛處,甘寧仿佛一下子蒼老了許多,也柔弱了許多。

他的眼眶中還裹挾著熱淚。

再堅強的男兒也擋不住“歸家”的誘惑,許多時候,不是不歸…而是還沒能錦衣玉袍,不能衣錦加身!

關麟看著眼前的甘寧。

其實所謂的衣錦還鄉,也只是他的猜測。

他猜測的原理是,往往人缺什么就會顯擺什么?無論是曾經的甘寧,還是現在的甘寧,這般招搖過市,還有那所謂的“錦帆”…

目的是什么?不就是為了“衣錦還鄉”,為了向家鄉證明,他甘寧甘興霸當年沒有輸,他回來了…

他這些年闖出了赫赫聲名!

“甘將軍…”不等關麟開口。

“云旗…”甘寧打斷了關麟的話,他接著說,一絲不茍的說,語氣堅定的說,“求你,替我救下來蘇飛與孫皎這一對兄弟,我…我替你打曹魏,我替你蕩平江東,我要…要闖出一番威名,我要…如你說的…衣錦還鄉,與我那八百兄弟的魂骨一道,衣錦還鄉,八百兄弟錦衣還——”

(本章完)


上一章  |  三國:關家逆子,龍佑荊襄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