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關家逆子,龍佑荊襄第三二零章 一個月四萬張弩,不可能的任務!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關家逆子,龍佑荊襄 >>三國:關家逆子,龍佑荊襄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二零章 一個月四萬張弩,不可能的任務!

第三二零章 一個月四萬張弩,不可能的任務!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牛奶糖糖糖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牛奶糖糖糖 | 三國:關家逆子 | 龍佑荊襄 


作者:牛奶糖糖糖

江夏,安陸城的城門口,有文吏正在指揮小吏,將“招募良醫”的告示掛在門邊的城墻上。

一大群百姓在圍觀,卓恕、卓榮的馬車駛過,馬車中還坐著來求醫的凌統,凌統注意到了外頭的人流攢動,忍不住探頭去看。

“噓…”卓恕連忙將他拉回,“你身上還有傷呢?注意點兒。”

凌統笑道:“我感覺我今日的力氣能打死一頭牛。”

嘴上是這么說,可其實,凌統的傷口恢復的并不好,甚至有幾處大傷的位置都化膿了。

誠如卓榮所言,中毒、傷口,落水…凌統與張遼的傷口幾乎吻合了一切感染“四六風”的前提…

這是致命的!

“唉…”

心頭不由得喃喃,或許仲景神醫能提供些幫助吧。

卓恕饒有興致的適時問出一句,“凌將軍今年多大了?”

“二十有六了。”

“那家中有幾方妻妾?幾個子女?”

這個…凌統頓了一下,然后如實回答:“父仇未報,功業未立,何言妻妾?”

誠如凌統所言,如果按照歷史原本的軌跡,凌統是在二十九歲離世的,孫權得到消息,拍著床起身,悲哀道不能自止,并且減餐幾天。

一提到凌統就流涕,而凌統那時才有兩個兒子,凌烈、凌封才不過一、兩歲,孫權收養二人在宮中,愛護得跟自己子女一樣,有客人來就說,‘這是我的虎子啊’!

故而,此刻的凌統真的并未娶妻。

卓恕微微頷首,然后不經意的望了眼他的妹子卓榮,笑著感慨道:“凌將軍你覺得我妹子如何?她也尚未婚配呢!”

此言一出…

凌統還沒反應過來,方才吞下一口水的卓榮卻“噗”的一聲,水全都吐了出來,哪怕如此,她尤自狂拍著胸脯。

“哥,你在說什么呀?凌將軍是來醫治病瘡的?他是病患,我是醫者…你怎么…”

“有哪條律法規定?醫者不能與病患喜結連理了?”卓恕依舊饒有興致的說…“再說了,妹…你可老大不小了,這要放在以往的律法中,十五之后的女子未成婚可是要繳納五倍稅錢的!”

“哥…你…”卓榮牙齒咬住嘴唇,面靨登時間紅暈了不少。

她連忙轉移話題,“你再不快點兒,看你還能趕上與你那元遜兄的約定?”

此言一出…

卓恕忽然想到了什么,暗道一聲。

“糟了,要耽擱了!”

這本是卓恕似真是假,玩笑的一番話。

倒是讓凌統的心頭,微微悸動了下,他余光斜睨了卓榮一眼,心頭暗道。

——算上這次,卓姑娘救我兩次了!

因為這個小插曲…

一時間,馬車車廂內的氣氛變得微妙了起來。

卓榮輕輕的在心頭嘆出口氣,雖是神醫,卻也是女子,懵懂無知到情竇初開,許多時候只是剎那之間。

不過很快,她也發現馬車外人頭攢動,已經根本走不動了。

于是她與凌統一道下車,眼睛望向那城門旁張貼的“招募良醫”的告示。

一個文人打扮的人為大家念著:“……關公毒瘡跗骨,普天之下,尋可刮骨療毒者,若能為關公療毒,以千金相贈,封為上賓,一應所求,悉數滿足!”

一名百姓連忙道:“關公受傷了?怎么受傷的,這段…自打關四公子到江夏后,不都是那曹操再吃癟么?”

另一名解釋道:“聽說是關公攻樊城時,被敵將龐德的毒箭所傷…毒入左臂骨頭,還是仲景神醫的弟子提出刮骨療毒的…”

“那…”方才那百姓又疑問道:“既是他提出刮骨療毒?為何他自己不去做啊?”

“你以為這是刮魚鱗哪?隨便搓搓就完事兒了?這是人的胳膊,還是關公的胳膊,萬一沒有刮去毒…那命保不齊都沒了,莫說是那仲景神醫的弟子,就算是仲景神醫本人怕是也…”

“那按你這么說,還有誰能刮骨療毒…”

“聽說那河內司馬氏二子司馬懿的夫人懷孕誕下第二個兒子時,因為難產,命懸一線,那時是華佗神醫為其剖腹取子,母子平安,神乎其技啊…”

說到這兒,人群中一個小女孩說:“阿娘,你不是說華佗神醫被那曹操殺了么?”

此言一出,眾皆沉默…

除了惋惜華佗神醫的不幸外,也對關羽胳膊處的傷勢添滿了擔憂,刮骨療毒?哪是說起來這么容易呢?

華佗之后?還有誰能刮骨?

倒是卓榮…聽到了這么一番話,有些動容,不知道是想念師傅,還是心系于病患胳膊處的毒瘡。

凌統微微凝眉,心頭暗道:

——不曾想,竟有一日與這關云長‘同病相憐’!

其實準確的說不是“同病相憐”…

關羽是毒加金汁,凌統是瘡口、灼燒加污水感染,但嚴重程度已經十分接近了,唯獨因為“烏頭”的藥效,讓關羽更痛苦一點兒。

卓恕適時的靠近卓榮,小聲道:“如此倒是正好,妹是華佗的弟子,普天之下若有一人能為關公刮骨療毒,那一定唯獨妹妹了,倒是…妹可以以這個向關羽交換,讓他授意仲景神醫救治凌統將軍…如此,豈不兩全其美?”

卓恕這一番合乎情理的提議一出口就被卓榮否定。

“師傅教授我的是醫者只有救人,沒有交換…仲景神醫與師傅并稱為當世神醫,他一定也與師傅一般,醫者仁心,不會放任病患痛苦!”

說到這兒…

卓榮再度指指天,提醒道:“哥…那午時的宴席,你怕是趕不上了!”

“啊…”這時,卓恕方才醒轉,他直接拋下馬車,“我跑著去…”

說話間,他擠出這蜂擁的人群,快步往諸葛恪的府邸那邊跑去。

一時間,這馬車中倒是只剩下卓榮與凌統二人。

原本,卓榮已經吩咐馬夫緩緩前行,可最終,沉吟再三,還是喊停了馬夫…她再度下了馬車,擠到那告示處,伸手將告示撕了下來,她大聲吟道。

“我能為關公刮骨療毒——”

當即就有幾名文吏將卓榮圍在當中問長問短,凌統看著卓榮這副模樣,再加上方才被卓恕挑動心弦,一時間,他發現他對這位卓榮姑娘充滿了好奇。

又不止是好奇…

仿佛他的心頭真的生出了幾許情愫。

荊州,江陵城西城郊。

不過是幾個月,如今的沔水山莊已經擴充了整整一倍,圍墻就快修到江陵城的西城門了。

與之對應的是這里的“勞力”從原本的兩千余人,發展到了如今有超過六千人,工于其中,生活于其中。

因為“證審”的緣故,凡是能加入到其中的,均是與曹魏、東吳沒有任何牽連者,均是身份清白之輩。

他們必須要經過幾輪嚴格的“審查”,更需要至少三個人簽字作保。

沔水山莊的成分,由此可見一斑。

除此之外,丐幫弟子的家眷,兵士的家眷也可以來此做工,賺補家用…沔水山莊對其中的“勞力”算是十分慷慨。

其實很多勞力不過是為了吃飽飯,穿上衣,可真的到其中,他們才驚愕的發現,他們甚至還能攢下來一定的積蓄,甚至每天可以休息六個時辰(十二個小時),簡直太良心了!

在亂世中,再沒有地方,能找到這樣的營生了!

再沒有地方,能這樣吃飽飯、穿上衣,賺著錢的活著。

而在黃承彥與劉曄的統籌下,這些人分為了許多部門,大多數是做軍械的,也有少數是做生產工具,諸如農具…還有一些是在沔水山莊后種植耕田。

與其說是種植…

不如更精準點兒說,是嘗試新農具的使用,“龍骨水車”、“水轉百戲”、“水力鼓風機”等等,已經紛紛投入農業生產。

如今的這一代,在劉曄的改良下,已經是第三代。

只等明年的收成,從那收成的數字里見真章…

不得不說,黃承彥畢竟年齡不小了,許多事情有心無力,倒是劉曄的出現,為這里注入了全新的生機。

關鍵是他仿佛沉浸其中,對關麟留下的那數不盡的制造圖,不光是軍械,是農業,是生產工具,他均是熱衷至極,

仿佛這個新世界的大門打開后,他劉曄就留戀其中,完全拔不出來了——

當然,除了軍械、農具、耕種…

這里還有不少人從事“后勤”,讓這里的每一個人能吃飽飯,穿好衣,休息的時候有一個避風之所,這在亂世已經是神仙般的日子了。

故而,沔水山莊的每一個人,每一個勞力,都對這位黃承彥,對“關四公子”感恩戴德!

此刻,關麟剛剛抵達這邊…

因為張星彩提前來告訴黃承彥——‘關四’他想吃魚了,吃荊河里的大魚!

黃承彥當即就心領神會。

他回想起此前與關麟在這沔水山莊后的湖泊前,一邊釣魚一邊感慨。

那時候的黃承彥釣上一條小魚,饒有興致的說關麟這個忘年交說:“今晚你小子有口福了,有‘魚肉’吃了!”

哪曾想,關麟卻是對那“小魚”不屑一顧,只是笑著說,“老黃,咱能不能有點兒追求,這湖這么小,也就這些小魚了,咱什么檔次?能吃這么小的魚?放生了,快放生了!”

那時候的黃承彥直接笑了,反問關麟,“若放了這小魚,那可就沒有魚湯咯。”

“小魚煲的湯沒勁…”關麟直接說,“早晚有一天,咱們得干下來襄樊,咱們吃那襄江里的大魚…我聽說那襄江里的魚一支十幾斤重,味道別提多鮮美了,還有…有朝一日,咱們也得把中原也給干下來,到時候咱們吃黃河大鯉魚,那個味道更是鮮掉舌頭!”

黃承彥本覺得關麟是在吹牛…

可看他信誓旦旦的模樣,莫名的覺得,竟還真有點兒譜,黃承彥接著說,“咱先別說黃河大鯉魚,襄江里的大魚,咱怎么吃?”

“煮著吃、蒸著吃唄!”關麟笑著回答。

當然,他知道黃承彥問的不是這個問題,接著補充道,“其實很簡單,不用咱們終極目標的十萬秦弩,就五萬蹶張弩,咱們找個靠近襄樊的山,萬弩齊發,朝著襄陽城的上空射他一個時辰…什么狗屁襄樊,統統都沒了,到時候,誰還能攔住咱們去襄江里撈魚?”

那時候的關麟還在與黃承彥暢想秦弩五萬齊發的壯觀景象。

這是五萬弩啊…

用腳蹬的蹶張弩,從天而降,遮天蔽日!

也就是那一次…

黃承彥記住了…關麟這小子早晚一天要吃襄樊的大魚。

倒是沒曾想,這“吃魚”的日子來的這么快,這小子變得這么“心急”!

黃承彥與劉曄匆匆趕到鍛造“秦弩”的巨大工房時,關麟早就到這里了,他在詳細的觀看著匠人們組裝弩機。

其實這里制造的秦弩是做了一些改良的。

蹶張弩倚靠雙腿與腰去射擊,張力大小是可以達到三石的。

但黃承彥與劉曄…對此做了一些改良,通過大量的嘗試,將“秦弩”的長短、弓弦的張力進行了優化,甚至增加到了一些“物理”學當中借力的原理,在每一張弩矢上增加了“助力的機械”裝置。

又優化了箭矢又與弩機上的凹槽摩擦所喪失的一部分動能。

更是為秦弩增加了關鍵的部位“郭”。

要知道,在后世,很多專家提出,限制秦弩威力的其實是“郭”,秦弩沒有關鍵性的部件“郭”,所以威力不夠強!

只是…

現在,在黃承彥與劉曄的精益求精下,何止加上了“郭”,簡直是煥然一新!

按照匠人所言…

如今的秦弩,真實的張力大小,在雙腿的極限力量下,可以達到五石,射程超過三百五十步!

如果順風,甚至可以達到五百步!

當然,這雖然不像后世“瞎逼逼”說秦弩的射程超過AK47兩倍,但三百五十步單單靠人的腰肢與雙腿,已經是弩矢中的極限了吧?

“云旗公子…”看到關麟,劉曄當先開口。

黃承彥也輕吟出一聲,“云旗…”

他知道關羽如今的狀況,也知道關麟的心情不好,他沒有用“臭小子”這樣的稱呼,也沒有直接一句“臭小子你還知道來我這兒”的數落。

甚至,他看著如今關麟那冷峻的表情,他還有些擔憂,擔心他不要因為替父找回場子,而太過沖動、魯莽!

“黃老,劉先生…”聽到他倆的聲音,關麟轉過身,目光炯炯,他指著這些秦弩問道:“現在,咱們有多少秦弩了!”

這個…

劉曄與黃承彥彼此互視,劉曄說了個大概的數目。

“一萬七八千吧…”

其實,秦弩早在幾個月前就開始制造,再加上沔水山莊六千勞力,制造的速度很快。

可架不住…還有八牛弩,還有龍骨水車等一系列農具的制造。

分擔下來…一萬七、八已經算是不錯的數字了。

只是…

這個數字還是讓關麟有些失望,“少了點兒!”

劉曄微微凝眉,黃承彥則問道:“你是打算提前用這秦弩?不攢到十萬枚,一起用了?”

“藏不住了。”關麟吧唧了下嘴巴,“老爹都被人欺負了,做兒子的,不報這份仇,傳出去還以為我關家滿門都是慫蛋呢!”

“那?你需要多少!”

“至少四萬吧!”面對黃承彥的詢問,關麟說出了一個數字。

秦弩強,不是強在個體,而是強在弩陣…強在數萬枚弩矢的齊發,在于范圍傷害,太少了根本無法達成遮天蔽日的效果。

只不過,四萬這個數字,差的有點兒多呀!

“若是四萬支秦弩,制造的話…哪怕全力以赴,也至少還得三個月…”劉曄在腦海中經過了復雜計算,得出了這么一個數字。

“三個月太久…”關麟感慨道:“一個月之內我就要見到…”

“可…”劉曄再度張口,“秦弩的制造工藝,任何一個環節的疏忽,都可能讓弩矢的威力大打折扣,故而一個匠人全力之下,一個月能制造出兩枚秦弩,這已經是極限…”

言外之意,就算沔水山莊六千勞力悉數去造秦弩,一個月也補不齊“四萬”這個數字。

太可怕了!

何況…與秦弩相配備的,還有特殊的弩矢。

也不可能六千勞力全都去從事這一項任務;

以及…

大量的原材料,這些都是難題!

也正是因此,劉曄的一雙眼眸深深的凝起,眼神中滿滿流露著三個字——不可能!

黃承彥的表情倒是與劉曄截然相反…

因為他見證過太多,在關麟手中將不可能變為可能的事情了。

他只是淡淡的問關麟。

“臭小子,你打算怎么辦?”

“極限不就是用來被超越的么…”關麟直接深入這工房,他引著黃承彥、劉曄二人,鄭重其事道:“你們且試試,按照我說的方法做,不要讓一個工匠去做一張秦弩,這樣太繁瑣了,中間耽擱的時間也太多了,我方才看過最新秦弩的圖紙,一共是一百七十個步驟,那么…就將這一百七十個步驟根據繁瑣程度,分為一百步!”

“由一百個人為一組,每個人只完成一個或者少量幾個固定的步驟,然后不斷的往下傳…直到一百七十個步驟全部完成,再由專門的匠人負責效驗。”

他指著這碩大的工房,接著吩咐,“就從這里造一張桌子,傳到那一頭…整個一連串的桌子便是一個組!”

關麟打算用“流水線”模式去批量生產秦弩了。

他是這么想的,戰國時期發明秦弩的也不是秦朝啊,所謂——強弓勁弩皆自韓出!

可為啥秦弩的名聲這么大?

說到底,是秦朝標準化的生產決定的。

一個人一個的慢慢去造,造到猴年馬月了,質量也參吃不齊,倒不如每人就負責幾個工序,一步步的傳下去!

就特喵的批量、標準化、流水的生產!

果然…當關麟把這個想法講出后,黃承彥與劉曄彼此互視,在經過的短暫的沉吟、思索過后,竟是莫名的感覺,這個方法可行!能行!

甚至,這個方法,會讓生產的效率呈現巨大的飛躍。

不止是在“秦弩”上…

當然,黃承彥與劉曄不會了解,這就是后世“現代化”的工廠作業,早就習以為常了…小組作戰了。

古人還是講究個體…特別是生產上,各自為戰。

至于效率的疊加…

這很容易理解,一張秦弩一百七十多個步驟。

再熟練的匠人對照圖紙也需要一步步的校對,難免有些步驟不熟悉的步驟,耽誤了時間。

可按照關麟的方法做下來,每人只負責一到兩個步驟,這是閉著眼都能完成啊!

甚至,關麟設想的“一百人為一個小組”也不絕對,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細化、調整。

這事兒,越是琢磨,劉曄的眼眸中越是冒光,越是覺得大有可為呀!

那么…

接下來,就是材料的問題了。

關麟仿佛已經看穿了劉曄心中的擔憂,他直接道:“…放開手腳去造即可,材料的事兒,錢的事兒全部都交給我!”

其實,在材料上,在錢上,關麟已經有了新的想法,新的思路!

(本章完)


上一章  |  三國:關家逆子,龍佑荊襄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