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關家逆子,龍佑荊襄第二二零章 吳下阿蒙斥吳侯,孫權,你不如狗!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關家逆子,龍佑荊襄 >>三國:關家逆子,龍佑荊襄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二零章 吳下阿蒙斥吳侯,孫權,你不如狗!

第二二零章 吳下阿蒙斥吳侯,孫權,你不如狗!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牛奶糖糖糖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牛奶糖糖糖 | 三國:關家逆子 | 龍佑荊襄 


作者:牛奶糖糖糖

一個韓玄,一個交州。

一時間引發了關麟的思考。

先說韓玄。

哪怕只是短暫的聊天,關麟已經覺得,這是個人才。

比起《三國演義》中杜撰的小人形象。

無疑,《韓玄墓記》中的更真實許多——“玄與三郡俱降,兵不血刃,百姓安堵,可謂識逆順之理,有安全之德矣。”

一個“識逆順之理”、“有安全之德”,將這個人物的評價拔高了許多。

結合他方才提及的交州問題。

隱喻的提出讓關麟利用交州“士變家族”制衡“東吳孫氏一族”的方略。

具體的就是通過暗中支持“士變家族”,制衡東吳的同時,還能從中獲利,一箭雙雕。

關麟不知道,韓玄能有這番見識,是他“識逆順之理”的緣故?

還是他久居長沙,對這邊的時局更了解。

或者兼而有之。

總的來說…關麟覺得,韓玄的提議,很靠譜,很富有建設性。

而最讓關麟驚喜的是,對于收受“交州好處”這事兒,韓玄是完全不藏著掖著,悉數講明。

這相當于主動把他的把柄交給關麟…

無異于,這樣的方式…讓韓玄能最大程度,獲取到關麟的“信任”。

這樣的人物——不簡單哪。

下意識的,關麟已經決定要重用這位長沙郡的老太守——韓玄老同志!

再說交州…

事實上,最近交州的戰局,關麟并不知情…他的手還伸不到交州那邊。

韓玄的話來的掐到時候,也給關麟提了個醒兒,讓關麟必須得更多關注東吳與交州這邊。

試想一下,若是放任陸遜打下交州。

那相當于交州也成為東吳的一部分。

東吳跟蜀漢一樣,也變成兩個礦了。

準確的說,考慮到荊州襄樊尚未收服,蜀漢只有一個半的礦。

而交州交趾地區被陸遜占領后,軍事上,產生最直觀的后果,便是東吳除了水路外,在陸路上也擁有了對長沙郡的絕對威脅。

這會讓荊州在局勢上產生巨大的被動。

防范東吳水路的背刺就夠操心了,再加上陸路…防不勝防啊!

基于這一點…

了解到交州的情況后,就算士變不主動來找關麟,關麟也會想方設法聯系到他們。

突然間,荊南的局勢就變得復雜了起來了。

或許在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

關麟…乃至于老爹關羽,乃至于荊州,特別是長沙地區的戰略,勢必要以“交”制“吳”。

暗中扶持交州制衡東吳,以此確保南線戰場始終占據主動。

從這點上看,韓玄、鞏志作為能聯絡到交州的人,此二人也變的異乎尋常的重要。

呼——

想到這兒,關麟輕呼口氣,接著問:“韓公是爽快人,我關麟也是爽快人,這士變家族見肯定是要見一下的,不過…還望韓公告知,交州士變家族所求為何?我關麟能提供給他們什么幫助?”

“軍械!”韓玄不假思索道:“類似于那連弩、偏廂車、木牛流馬的軍械…能抵御陸家軍,擊退東吳兵的軍械。”

說到這兒,韓玄頓了一下,感慨道:“這士變的先祖乃是魯國汶陽人,為躲避新莽末年的動亂而移居交州,經過七世才到士燮這一代!”

“如今士變的年歲,已經將近八旬了,被任命為交州七郡督,交趾太守都有三十多年,在士家七代治理之下,交州地方得以開墾,三十年來沒有戰患,可謂是十分殷實…除了交州七郡外,他還占嶺南疆土過半…在當地極富有威望,享譽盛名…可以說,只要交州軍備能跟上,他們是有與東吳兵一較長短資本的!”

韓玄介紹的這些,關麟倒是有所謂耳聞。

《三國志》中有過記載,士燮性格寬厚有器量,謙虛下士。

中原的士人中前往依附避難的人數以百計。

其中名聲較大的有——薛琮、程秉、劉巴、許靖、袁徽等等。

袁徽在給尚書令荀彧的信中也提到過:“交趾士府君既學問優博,又通曉治政,處于大亂之中,保全一郡之地,二十余年疆界內沒有戰禍,百姓沒有失去他們的產業,商人旅客,都蒙受他的好處。”

就單單從二十余年疆界內沒有戰禍,也能推斷出,士變的威望何其之高?交州何止富饒?軍械儲備何其地下?

交州,就像是這亂世中的一方世外桃源一樣。

甚而有之,這位士變老同志的影響力都到國外去了,越國都把他當老神仙,追贈“善感嘉應靈武大王”!

當然,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士變有錢缺軍械,關麟有軍械缺錢,雙方合則兩利!

“為何交州士變買軍械?他獨選我關麟呢?誰告訴他?我關麟有軍械的?”關麟一攤手,試探著問道。

“哈哈。”韓玄笑道:“四公子啊,咱們心如明鏡,當今荊州,能制作出那連弩、偏廂車、木牛流馬的唯獨黃老邪。同樣的,當今荊州,若有一個人能聯絡到那黃老邪,那必定是關麟公子啊…”

言及此處,韓玄的眼眸微微的瞇起,那眼中多出了幾許意味深長。“一些話,韓某不該說透啊!”

——這韓玄很通透嘛!

關麟心頭暗道…

嘴上卻說。“可…當初,這交州士家采購過黃老邪的一批軍械,最終卻在那長沙郡關山石洞里不歡而散,鬧得并不愉快啊!”

關麟接著問。

韓玄輕捋胡須,“愉快如何?不愉快又如何?當務之急,咱們與關四公子要的是金銀,是糧食,那士變要的是軍械,是能抵御陸家軍的方法…曾經的不愉快,曾經的不歡而散,四公子不提,士變家族又如何會提?大家心如明鏡,又心照不宣罷了…”

關麟輕呼口氣。

——這是沒有永恒的敵人,只有永恒的利益是么?

他幽幽的望著韓玄,“聽韓公說話如飲美酒,令人陶醉。”

說話間,關麟還為韓玄添上一樽酒…菊花酒!

韓玄輕輕舉起酒樽,不忘先請關麟,口中卻道:“那這見面…”

“后日我就要啟程回江陵,明日韓公…安排即可…”關麟笑道:“只不過,韓公還是先給交州那邊提個醒兒,黃老邪的軍械雖好,賣價卻是不菲!”

韓玄沒有回話,而是笑了。

關麟饒有興致的又補上一問,“韓公不問?為何這賣家不菲么?”

“關四公子說貴,那自然有貴的道理。”韓玄擺擺手,“老夫又何必多問呢?”

“哈哈…”關麟大笑,“我就喜歡韓公這樣的明白人,不過,韓公既替我拉成這單生意,咱們便是一道去坑他士…啊不,是咱們一道去與那士變家族合作,這問題你不問,我也得告訴你。”

說話間,關麟的目光環望韓玄,環望鞏志。

“軍械之所以貴,那是因為,我加了你們兩人的那份兒!”

言及此處,關麟起身,雙臂伸開齊肩而平,然后居合,左手在前,右手在后,這是男子的拱手禮。

若是女子,同樣的拱手禮,當是右手在前,左手在后,所謂男左女右。

而關麟對韓玄的是深鞠,這是拜見長輩,或者值得尊重的人,才會有的動作。

做完這一些,關麟道:“若這交州的軍火買賣能談成,以后長沙這邊的生意,可得仰賴韓公啊!”

韓玄哪里敢受關麟這份晚輩向長輩行的大禮,他連忙起身,鞏志也起身…

兩人也向關麟回了一個大禮。

韓玄道:“關四公子這話折煞老夫了,老夫幫四公子,并非出自什么高義,恰恰相反,乃是為了自己的富貴!不瞞關四公子,老夫自問這雙眼看人極準,也通曉時局之變化,誰未來前途無量,老夫自詡還是能看出來一些的。”

“我是看中了關四公子的前途啊,關四公子出身好,機敏聰慧、手段也凌厲,小小年紀便能擔任江夏之太守,而我韓玄與鞏志兄,不過是降將爾?若無倚靠?如何屹立于世?能加入關四公子的這份關系中,老夫榮幸備至,卻也只是為了以此手段得到倚靠,有利可圖,屹立于世罷了!還望關四公子莫要嫌棄。”

關麟鄭重的回道。“不敢當,不敢當!韓公繆贊…”

一時間,兩人倒是有幾分商業互吹的味道。

此間交談氣氛也變的愈發融洽。

韓玄離開時已經是夜晚。

他與鞏志登上馬車…

韓玄尤自氣定神閑,鞏志卻緊張到都快尿出來…

兩相對比,鞏志對韓玄是佩服的五體投地。

關上馬車的門子,連忙張口:“韓公…伱這是神了呀,這么多人都看出關四公子前途無量,想為關四公子效力,可…真能為關四公子效力,真能讓關四公子如此信任且青睞的,韓公你可是頭一份兒啊!”

“呵呵…”韓玄笑了笑,“你為官的時間還是太短了,官場就是這樣,你想站在誰的隊伍里,首先你要表現的不是你多厲害?因為厲害的人往往最不容易被掌控…反倒是,主動能把弱點暴漏給別人的人,能做事的人,最容易獲得信任,此謂之‘為官之道’,也謂之以退為進!”

韓玄是從官場上一步一步的爬上來的。

幾十年宦海生涯,韓玄算是把這些“為官之道”都徹底摸明白了。

“呵呵…”韓玄繼續道,“我再提醒你一句。”

“恭聽韓公指點哪!”

鞏志恨不得一雙耳朵豎起來。

韓玄淡淡的道:“別管是亂世,還是治世,別管你貪還是不貪,只要你不站錯了隊,就出不了什么大亂子,至于…站對了隊嘛,那就是財源廣進,名利雙收!”

說話間,韓玄的眼眸緊緊的凝起。

一番話意味深長,又發人深省。

鞏志只覺得,學到了,他是委實學到了。

合肥城下,東吳軍寨。

“啥…”

本已經騎上馬,打算離開這里,回去繼續調查陸遜的呂蒙,突然間又翻身下馬。

因為他實在走不動了。

這——沒法走啊!

他聽到了將士們討論吳侯的排兵布陣。

什么四面圍城;

什么同時攻城;

什么一股腦的云梯往上搭,先登兵往上爬!

這…是攻城么?這是打仗么?

呂蒙感覺…這位東吳的國主孫權就是在胡鬧。

這是不把將士們的命當命啊!

說起來,攻城戰本就難。

按照《墨子》中的論述,四千人守衛的城池,需要十萬人才能夠攻下來。

當然這是理論…

具體來說,《孫子兵法》云:“殺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災也。”

這中間的意思是,心理素質再強大的士兵也不會堆人頭般白白送死,所以,攻城時需要最大限度的利用攻城器械,讓士兵產生安全感。

再細致點兒,攻城是講究戰術的。

比如圍師必闕和四面撓之,前者“圍師必闕”是指包圍城池三面,而故意留一缺口,并在半路設伏。

這種圍城方式可以動搖守軍死戰的決心,誘使守軍脫離堅城固壘,而在運動戰中被殲滅。

“四面撓之”是指表面上全方位進攻,但實際上是攻其一面,另外幾路兵馬均為佯攻,讓守軍真假難辨,分散敵軍單面守城兵力,同時集結我軍的優勢兵力。

實現局部以多攻少,以眾破城的局面。

以前呂蒙也不懂,還是孫權讓他多讀書呢?

現在倒好,還不如不讀書呢?

不讀…還不會覺得孫權這攻城部署的又多么的兒戲?多么的業余?多么的幼稚?

哪有四面同時布有重兵的?

還有四面都包圍的…這不是絕了敵軍的希望,激發其敵軍的斗志么?

——吳侯啊吳侯,現在該好好讀讀兵書的是你吧?

心里這么想,呂蒙憤怒的跺腳。

“胡鬧——”

他大喝一聲,問這些副將,“你們將軍就沒有去勸勸主公的么?四面圍城?同時進攻,這合肥城再打十日,也攻不下來?”

“勸了呀…”副將們一副哀莫大于心死的模樣,“可…可主公這性子,他會聽么?”

懂了!

呂蒙頓時懂了。

他凝著眉,不由得想起在長沙時,與關麟,與魯肅大都督對話時的情節。

呂蒙清楚的記得,關麟的原話是:

——“按理說,攻取合肥,這是你們東吳自己的事兒,我身處荊州,立場在荊州…不應該插手太多,可我還是忍不住提醒大都督,上次打合肥,正常來說也打下來了…可最終功敗垂成,是因為其中出現了兩個變數!”

——“其一,自然是張遼的神武;其二嘛,就是這種栓條狗去掛帥都能打贏的仗,偏偏上次掛帥的是你們的主公,是吳侯…讓吳侯指揮,依我之見,還真不如栓條狗呢!”

呂蒙尤記得,當初關麟提到這些話時,他呂蒙恨不得握拳…

大怒著伸手指向關麟,就要大打出手!

還是魯肅勸解,說“關四公子沒有惡意,且他這張嘴從不饒人,果然名不虛傳!”

呵呵…

那時候關麟那張嘴的“名不虛傳”呂蒙還沒見識到,可現在,他是切身感受到了。

關麟那嘴,簡直就是開過光的,說的就是一個準哪!

——吳侯,真特么的是狗都不如!

呂蒙憤憤然的一甩手,他覺得不能讓將士們再白白送死了…

調查陸家的事兒要緊,可拿下合肥同樣要緊。

說起來,大都督魯肅也帶來一番話,只是這番話不痛不癢。

這說明什么?

勸人?還得用關麟的那套啊!

呂蒙覺得他必須做點兒什么了,他必須要學那關麟一次,也暴躁點兒,也忤逆點兒。

“踏踏”的腳步聲在軍帳外響起。

臨進入孫權的軍帳時,呂蒙深吸一口氣。

“呼——”

他雙手握拳,一副憤憤然模樣的踏步其中。

此刻的孫權尤在神傷,尤在回憶十五年前,他與大哥孫伯符的往事。

回憶…那些氏族蠱惑他。

——“有勞二公子想辦法替我們將伯符將軍約出來,讓我們有這么個機會與他細聊一番,或許一切仇怨就都解開了!”

孫權素來與氏族走的很近,故而江東氏族會拜托他,倚仗他。

孫權自然樂于見到江東氏族與大哥冰釋前嫌。

只是,后面事態的發展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他告訴了這些氏族…兄長的行蹤,換回的卻是大哥中了埋伏,面部中箭。

他去向這些氏族興師問罪,可這些氏族卻紛紛恭喜他…說他們會幫助孫權,這江東的大業,從此就是他孫權的了!

“孤…孤…”

每每想到此處,孫權的拳頭就會不自禁的握緊。

面頰上的表情說不出是陰郁,還是別的什么?

他似乎被人利用了。

可他好像…又是那個最大的受益者。

正直神傷…

突然聽得腳步聲,抬眼一看是呂蒙,孫權只用了片刻就將他那錯亂的心情收斂。

他平緩的抬頭,“子明還沒走么?噢…正好子明沒有,孤方才想起來…在交州的不止是‘鴻雁’,大嫂與我那孫紹侄兒也在,他們那邊有孤的眼睛,子明可以以此為突破口,看看那陸伯言與我那侄女兒究竟要做些什么?”

孫權的話再度變得陰郁,變得冷冽,變得無情。

只是,這些話并沒有讓呂蒙的腳步停住,他依舊邁著沉重的步子向前。

孫權頓時慌了。

“子明?你要干嘛?”

卻見呂蒙大踏步的走到孫權的面前,單膝跪地,重重的一個拱手。

“末將回來不是只為了這個,而是末將突然想到了一些話!”

“是在長沙時,那關四公子向大都督,向末將提及的一番話,今日在主公面前,不吐不快!”

方才嚇了孫權一跳。

當即,孫權揚了揚手,“看把子明氣成什么模樣?這位關四公子素來口無遮攔,究是那關云長也總是被此子呼之‘臉都不要’…他的話,子明不用放在心上。”

呂蒙咬著牙。“主公,不妨也聽聽這位關四公子的話,雖是‘口無遮攔’,卻…卻不無道理。”

“你說吧。”孫權坐好,示意呂蒙講。

呂蒙清了下嗓子,朗聲道:“此子言,‘合肥城,就是這種栓條狗去掛帥都能打贏的仗,偏偏上次掛帥的是你們的吳侯…讓你們吳侯掛帥,依我之見,還真不如栓條狗呢!’”

一字一句,擲地有聲,字句鏗鏘!

而隨著這一番話脫口,呂蒙只感覺渾身一陣清爽,太特喵的痛快了。

第一次感覺,把心頭淤積的話全部道出是這么痛快的一件事兒。

而隨著呂蒙的話…

孫權的臉色一剎那間就綠了,墨綠!

乃至于,他的腦門中,開始不斷漂浮起,這樣一句話:

——孫權,你不如狗!

——孫權,你不如狗!

——孫權,你不如狗!

這話,宛若不是關麟說的,也不是呂蒙說的。

就像是曾經那十萬被“突突”的將士,那每一個被張遼的名字止啼的小兒,是那些死在合肥城下的英靈…

他們在齊聲吶喝:

——孫權!

——你!不!如!狗!

(本章完)


上一章  |  三國:關家逆子,龍佑荊襄目錄  |  下一章